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帮他们补发工资这是恩情,处理魏延荣等人这是威吓,如此恩威并施,工人们顿时知道,冉厂长虽然看起来年轻,眼睛里岁不揉沙子,而且肯定背景深厚,咱们还是别招惹的好。
第一天的课程上完了,工人们纷纷回家休息,管理层则继续留在党校,吃饭有食堂,睡觉有宿舍,冉江压根不给他们和工人接触的机会。
“冉厂长,现在厂里账上宽松点了,你看我们是不是尽快进一批原料回来,等学习一结束就能恢复生产?”金师傅赶过来问道。
“金师傅,你觉得就算买回来原料,咱们生产出来的化肥就能卖得出去?”冉江摇摇头,收拾管理层、培训工人只是改革的第一步,后来的事情还多着呢。
金师傅脸上的笑容凝固了,是啊,现在省里国营大厂生产的化肥又便宜又好,谁还愿意要我们生产的化肥?
“那怎么办?”让金师傅负责生产管理没问题,让他琢磨这些就抓瞎了。
“那就只能开发新产品了,我这边想想,你们也想想,看看能找到什么路子,等学习结束了,我们开会商量!”冉江倒是已经想好了,但是觉得还是得给他们一点儿动脑子的机会,别只会等上面下命令。
学习培训继续进行,持续了半个月时间,冉江没提都党校、工厂两头跑,在党校挨个找干部谈话,在厂里讲课的时候一本正经,下来后却能和工人们打成一片,经过这一番折腾,剩下的管理层和工人都服了。
感觉火候差不多了,冉江结束了培训,再次召集全体干部工人开全厂大会,这次他说话的力度可就跟刚来的时候不一样了。
会上说起了新产品的事情,金师傅他们也拿出来了几个办法,不过这些想法都不太成熟,冉江表扬了他们这种肯主动思考的精神,却否决了项目,让他们回去继续想。
“接下来的工作是,好好收拾厂里所有设备,务必要做到随时都能开动启用!管理层重新划分责任,魏延荣他们进去了,空出来不少位置,今后谁干得好,谁就上!”冉江又画了一块饼。
把这些事情安排妥当,冉江带着金师傅离开了,“走,我带你去看看我们厂的新产品!”
厂里还有台不知道用了多少年的吉普车,冉江也没要司机,自己开着就上了路,反正也没人会查自己的驾照。
出了县城,直接往黄平镇拐过去,冉江准备带金师傅去独山村看看。
第283章 过渡性产品
“厂长,要看新产品不是得去大城市?咱们往山沟沟里钻是干嘛啊?”走着走着,金师傅觉得不对劲了,这不是去大城市,是进村啊?
“大城市确实有很多好产品,可那些产品不适合咱们啊!咱们和那些大厂竞争可竞争不过!所以咱们得从那些大厂还没有注意到的市场着手,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这样才能活下去!”我党的战略方针也可以用在商业上么。
“既然化肥是给农村、给农民兄弟用的,那咱们就应该去农村,看看他们到底想要什么样的产品,然后又有什么样的产品是我们眼下能生产的!”老金不管是技术还是车间管理都不错,就是市场敏感度差了点。
这可不行啊,有时候不只是产品做得好就有人买的,柯达直到破产的时候,他们生产的胶卷依旧完美,然而数码相机时代,已经没多少人用胶卷了。
更让人无言以对的是,数码相机最早还是柯达公司的员工发明出来的;1975年,一名叫史蒂夫…萨森的柯达工程师,发明了第一台数码相机,他后来被称为“数码相机之父”。
柯达公司也意识到了这款相机的潜力,不过出于考虑到传统相机、胶卷业务的影响,并没有花费大力气来进行开发推广。
而是将其放在实验室,找工程师先行研究;而且柯达在实验室里面,对数码领域的研究也非常深入,光专利就有一千多项。
这就是柯达公司的选择,以胶片为主,数码技术在实验室慢慢升级,在当时的情况下看,这似乎是非常明智的选择。
不过,时代的先机却已经失去,尽管后来柯达公司也推出了数码相机,但是在索尼、佳能等各种大品牌,与手机摄影异军突起之间,只能宣布破产。
冉江不指望马上就能让金师傅拥有敏锐地市场洞察力,不过能多些了解也是好的;而且想要转型生产新的产品,也离不开他的支持,所以才把他给带上了。
吉普车摇摇晃晃地前行,冉江琢磨着,现在驾照管得不严,等回去后抽个时间找找人,看看能不能尽快弄一本。
在温洞县估计不会有人拦他,就算拦住了报几个名字也能过关,但终究不是啥好事儿,要是被人抓住把柄也是不小的麻烦;而且将来他肯定还要经常去市里、去省城忙活,到那些地方他的面子可就不一定管用了,还是得有一本啊。
冉江没在黄平镇停留,这要是被赵天波或者蓝显福看到了,非得拉着喝酒不可,现在他可没这个时间。
到了山下,刚好看见老田头背着东西准备回去,于是冉江按了下喇叭,停下车探出头来,“田叔,上车,捎你一段。”
“哎呀,冉村长,你可是回来了!呀呀呀,这进了城就是不一样,连车都有了!”老田头乐呵呵的答应了。
“这是化工厂的车间主任金师傅。”介绍一番之后,冉江说道,“我这回回来是找村里帮忙的,”
“村长,你说这话伤我们的心哩,你要是有啥事情,尽管开口就行了!还说帮忙就太见外了!”老田头不高兴了。
“我错了。”冉江赶紧道歉,“是这么回事,我想让你们带着金师傅看看咱们种蘑菇用的肥料,在来几个,跟我一起回县城,帮化工厂搭一个蘑菇棚,教会厂里的工人种蘑菇!”
“厂长,我们化工厂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光靠种蘑菇怕是养不活这么多人吧?而且也没那么大的地方啊?”金师傅还以为冉江让他们改种蘑菇呢。
“这不会,具体干啥你去了就知道了!”冉江想知道,自己不说的话,金师傅能不能猜出他要搞啥新项目。
到了村里,田大有等人也出来了,赶紧嚷嚷着要准备好吃的、好酒,今天说啥也不会放冉江回去。
冉江和他们聊了一阵儿,问了村里的近况,然后让田大有带着他和金师傅去参观蘑菇棚。
进去之后金师傅吸了吸鼻子,“用的有磷肥,还有尿素,这两种肥料的比例大概是十比一!”
“金师傅厉害!”田大有竖起了大拇指,然后伸手一划拉,“就这么大的蘑菇田,要用五十斤磷肥、五斤尿素!就是十比一的比例。”
金师傅在蘑菇田里哗啦几下,连这些磷肥、尿素是那个厂出的都认出来了,“这是天南化肥厂的产品,颗粒均匀、肥效高,确实比我们的好啊!”
“走,过去看看拌肥料。”参观完蘑菇棚,冉江又带着金师傅去了另一个地方,独山村几个年轻人正在这里把磷肥、尿素、石灰等按比例混合在一起,然后搅拌均匀。
金师傅脑子还算灵活,看了一会儿终于反应过来了,“厂长,你是让我们改生产给蘑菇用的专用肥料?”
“你觉得这东西能做不?做出来有人要没有?”冉江颇感欣慰,没白带你跑这一回啊。
“除了石灰之外,其他原料都是我们厂原本就能生产的,而且用机器搅拌混合更加均匀,比手工搅拌省力、效果还好,生产出来的产品,应该比他们自己搅拌的质量更统一!”金师傅飞快地盘算着。
“至于能不能卖得出去,要看最后的成本是多少,售价这些种植户能不能接受!”他皱起了眉头,这种化肥他们之前没生产过,一下子还真不好算价格。
“村长你这是打算让化工厂生产专门给蘑菇用的化肥?这要是能搞出来那就太好了!能帮我们省大力气!”几个年轻人抬起头来,这活儿可不轻,他们也是累得不行。
“就是不知道全县有多少种蘑菇的,每年需要多少化肥啊?我估摸着怕是不够厂里吃饱啊?”金师傅估摸着。
“这个你放心,蘑菇专用肥只是过渡性产品,先让大家挣点小钱填饱肚子,至于挣大钱还要看另外的项目!”冉江回答道,茶叶专用复合肥料才是大头啊。
第284章 冉厂长你是学化学的
“厂长,你要搞蘑菇专用肥料?我们独山村肯定支持,等生产出来,我就直接去厂里拉!到时候咱们全村都用上。”田大有马上表示了坚决地支持。
“大有,你这个村长当的有点不合格啊,使用新产品也是有风险的,你连新产品是啥样子的都不知道,就拍板要买,那将来出了问题咋办?”冉江是既高兴又不高兴,高兴的是独山村依旧支持自己,而不高兴则因为这个支持太草率了。
“我信不过别人还能信不过村长你?你搞出来的蘑菇专用肥肯定好用,我要是不先下手,到时候被别人抢光了咋办。”田大有还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
冉江不得不跟他说得更清楚一些,“现在全村老少爷们都指望这点双孢菇赚钱呢,所以任何跟双孢菇有关的问题都得小心再小心!”
“肥料要是出了问题,这一季的蘑菇就全毁了,大家的日子咋过?所以就算要尝试新东西,也得先了解清楚了,确定这东西却是管用再下决心!不能看谁的面子说话!”哎,好多干部都是人情面子这一关过不去倒下的啊。
“村长这是在教你咋当官呢!你学着点!”看到田大有似乎有些沮丧,老田头就一巴掌拍在他脑门上。
“懂了,懂了,村长你说得对,我听进去了!”尽管现在田大有才是独山村的村长,不过在冉江面前,他依旧用村长称呼他,其它人也是一点儿奇怪都没有,冉江虽然只当了不到一年的村长,却成了独山村人印象最深刻的村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