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偷偷算了下,要是今后的生意也能维持到这个水平,那么用不了多久就能收回成本,然后开始纯赚;能继续开开心心地玩游戏,还能赚到钱,这么好的事儿那儿找去啊。
“那就好。”只要能赚到钱,那自己这个人情就算是换上了,等他们赚得钱多起来,就变成反过来欠自己的人情了。
“小冉,这生意确实比搞运输省心地多,只要把这帮子人伺候好了,就不存在啥其他问题!老哥我这回可是要谢谢你啊,啥也不说了,今天先委屈下你,跟他们凑一桌子,等过两天我再单请你!”
张明楷可是感激地很,赚到钱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自从网吧筹备开始,张顺峰就像是变了个样似的,竟然愿意主动做事了,而且做起事来还有模有样,一点儿都不比其他人差。
看到自家儿子终于有了出息,就算自己退休,也不用担心孩子的生计问题了,一想到这些张明楷怎么能不激动呢?
而张顺峰的变化都源于冉江给他出的这个主意,如果按照他此前的规划跑运输,不光要操心的事情多,而且张顺峰肯定对这个不感兴趣,还是会和以前一样,整日在街上晃悠,所以冉江绝对是他的大恩人啊。
“张哥你太客气了,你划拨给我们厂的那些车一点儿问题都没有,司机也都没问题,没有那些子偷奸耍滑的,算起来该我感谢你才对!”冉江客气道。
“那不一样!划拨车辆那是公对公的事情,开网吧可是我私人的事情!”张明楷把脑袋摇得和拨浪鼓一样,对他们来说,公家的事情和私人的事情完全不一样,他从这次交易中得到了私人的好处,冉江可没有,划拨车辆的好处是厂里的。
其实他原本还想给冉江分点网吧的股份来着,却被冉江给拒绝了,再加上张顺峰的变化,张明楷就觉得自己欠了冉江的人情,这不还上怕是不合适吧?
还没客气两句,又有宾客过来,张明楷只能过去招呼客人去了,等人来得差不多了,大家伙就一起去了安排好的酒店,准备吃饭喝酒。
到了酒桌上,张明楷和张顺峰先敬了大家三杯,然后第一个又找到冉江,给冉江敬酒。
这一幕被许多人看在了眼里,记在了心上,无论是从职位资历、还是和张家的交情,亦或是对网吧的重要性来看,无论如何都不该给冉江第一个敬酒啊?张明楷为啥会这么做?
再联想到盖少华、付柏轩、赵天波等人的经历,许多人又想到了那个流传已久的传说,都说小冉能旺人,看来确实是真的啊。
网吧试营业的情况他们刚才也都听说了,他们觉得以张明楷的眼界,肯定想不到这么好的项目,搞不好又是冉江的主意。
给化工厂划拨了一些车,就能换来这么一门好生意,这小冉还真是厚道啊。
第313章 农资市场
和张明楷的合作不仅给化工厂带来了一支有经验的运输车队,还再次树立了小冉是个厚道人,能旺人的名声。
名声有时候看起来虚无缥缈,有时候却非常管用,这就好比《山海情》里的张树成,老百姓情绪激动,谁上去说都不管用,张树成朝人群中一站,没说几句大家就散了。
这是为啥呢?还不是因为张树成有个好名声,老百姓都相信他会为自己做主,既然张树成都说话了,那这件事肯定能解决,也就没必要再闹腾了。
冉江现在要是去找那个单位商量点事情,进行合作啥的,对方就算有所犹豫也不会马上拒绝,因为小冉这人厚道啊,肯定不会让自己吃亏,而且他还能旺人,说不定随手帮他一把,自己就能想付柏轩、张明楷一样捞到大好处。
在酒桌上,大家都热情地找冉江喝酒,要不是冉江体质得过改善,酒量好,今天非得给喝趴下不可。
过了几天,张明楷果然单独来请他了,饭桌上给冉江说了不少温洞县官场的八卦,让冉江更加深入地认识到一些重要人物彼此的关系,好多人表面上看着关系不错,但是只要有机会,就绝对会给对方下绊子。
而有的看起来似乎关系不咋地,一起开会的时候也不说话,但私下里的联系却非常紧密,通常都是小骂大帮忙。
这些事情要是没个老江湖指点,冉江还真弄不清楚,搞不好那次一不小心就中招了。
冉江唯有叹息,哎,官场果然不好混啊,这里面的弯弯绕要搞清楚,可不是一般人能办到的。
王福泉没有辜负冉江的信任,去了省城之后,很快就拿下了一个不错的农资市场门面,而且还弄到了几块不错的广告牌,保证客户一进市场就能看见,而且价格也不算太贵。
这也正常,一来农资市场不比百货商店,非要占据黄金地段才有前途,这种专业市场往往可以选择城市边缘地带,反正他们吸引的都是目标性客户,不做过路人的买卖,只要交通便利,方便运货就行了。
二来,农资原本就是薄利多销的行当,店铺租金太贵那些商户可坚持不下去,同时国家对这一行业还有优惠补贴,所以成本自然就降了下来。
而且这种店铺也用不着太好的装修,做个门头把温洞县化工厂直销点的招牌打出去,再弄点广告,给大家展示下自家的双孢菇专用肥和茶叶底肥、催芽肥,让来往的顾客知道自己是卖啥的就行了。
等王福泉把店铺收拾好的时候,冉江就跟着运送化肥的卡车一起去了省城,想看看化工厂在外设立的第一个销售点到底咋样。
进入天南省农资市场,一抬头便看见了自家的广告牌,比较大的那个是茶叶肥料的,上面最大的几个字是——全国十大茶企吴氏集团茶叶专用肥料供应商!然后是公司的产品介绍。
没办法,现如今温洞县化工厂生产的肥料并没有多大的名声,想要让客户信服,那就只能扯上吴氏集团的大旗了。
吴氏集团的名字,只要是干茶叶这一行,就没有不知道的,那些茶农一看,连吴氏集团都用了温洞县化工厂的化肥,那说明这家化工厂真的有点本事,要不进去瞅瞅看先?如果好的话,我也先少买点回去试用下。
双孢菇专用肥的广告牌要小一些,毕竟和茶叶专用肥比起来,双孢菇专用肥的市场要小得多,投入的推广成本自然也要低一些。
双孢菇专用肥的广告就比较粗暴了,产量增加百分之三十,最高单产可达二十八点三斤每平米!
对种植户来说,别的都是虚的,能增加的产量才是实实在在的,所以增产百分之三十绝对可以吸引他们过来咨询。
嗯,这广告打得不错,一下就亮出了我们目前最大的卖点!冉江满意地点点头,这些广告词虽然是他审核并且提供修改意见后才完成的,但王福泉原本拿出来的东西距离现在的也没差太远。
这说明王福泉来了农资市场后,深入地研究过这里流行的广告风格,然后才有的放矢,拿出自己的方案。
下车步行进入市场,市场里看上去稀稀拉拉没几个顾客,不过各家店铺的老板也不着急,他们做的是批发生意,有时候一个星期都不开张,而一旦开张,卖出去的货都是按吨算的。
走到自家店铺里面,店里也没有客人,只有王福泉和两个营销科的职工待在里面,王福泉正抱着一本营销学的教材认真研究。
“厂长,你来了啊?”见冉江进来,三人连忙起身,又是倒水又是帮忙搬椅子的。
“给你们送货来了,司机去仓库那边了,留一个人在这儿看着,剩下的跟我一起去帮忙卸货吧!”冉江一声招呼,大家连忙向仓库赶去。
批发市场都是这样,店铺在一个地方,仓库在另外一个地方,前面卖出去货了,就跟着客户一起来仓库提货。
到了仓库,冉江也没跟其它领导一样只会插手指挥,而是和大家一起卸货,王福泉原本还想劝上几句来着,可看到冉江轻轻松松就提起化肥袋的样子,顿时啥也不说了。
忙完之后,冉江把司机和店里的职工带到外面的餐厅,请他们吃了顿饭,在饭桌上也没急着问工作的事儿。
而是关切地问起了他们的生活,比如在省城还习惯不习惯啊?宿舍的条件怎么样?想不想家等等。
这让王福泉等人颇为感动,“好着呢,都好着呢,宿舍租的是旁边的家属楼,每个人都有单间,屋里既能做饭也能洗澡,比我们在厂里住的还舒服;想家倒不至于,反正每个月都有两次探亲假,可以回去看看!而且好多人都羡慕我们能待在省城,还有人想跟我们换呢!”
“那就好,农资市场这个点,是我们温洞县化工厂走出去的第一步,所以一定要做好!”冉江这才说起了工作。
第314章 农资博览会
“福泉你辛苦些,除了管理好销售点的日常工作之外,还要及时搜集市场信息、监督广告投放的反馈情况、总结客户的意见的建议!”
“你们两个也是一样,平时遇到客户买货的时候,不管人家买还是不买,态度一定要好;要是买了,就总结他们是出于什么原因决定购买的,要是没买,那又是什么原因,不要只把精力放在成交上!”
“如果今天的销售任务能顺利完成,等年底开会的时候,我会亲自给你们发奖状发奖金!”
“等将来销售情况好起来之后,我们肯定还会在其它地方设立新的销售点,到那时候店长肯定优先从你们两个里面选!”
“农资行当有淡旺季非常明显,淡季的时候,只要这个点能正常运行,你们几个就换班回去探亲;等旺季要是人不够用了,提前给我说,我带人过来支援你们!”说完了工作,冉江又开始画饼了。
当然,他画饼和日后那些老板画饼可不一样,那些老板只是嘴上说说而已,冉江可是真的会兑现的。
有福泉和金师傅的例子在这儿,这两名工作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