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报销,只要你们愿意来,那肯定得报销啊!”冉江当然巴不得他们来得越早越好,因为让客户越早了解这种肥料的性能,就能更早地卖出去。
“使用的话,确实有一些讲究,不过只要用上一遍就会了;在这方面我们也有安排,只要你们购买的化肥达到一定数量,那么我们就会安排工作人员去你们那儿进行技术指导,手把手的教你们!”
冉江这段时间培训的工作人员,可不仅仅会推销而已,同样学会了如何使用这几种新型肥料。
“这些工作人员的出差费用也是我们厂里负责,不用冯老板你还有那些茶农操心!”冉江大方地说道。
冉江的手段一套又一套,冯安成很快就有点扛不住了,组织上一批茶农来天南大学参观,对他来说不是啥难事儿,而且冉江还给报销费用,就算那些茶农不动心,也可以当做来省城涨涨见识么。
于是他当下就做出决定,“那好,等展会完了,我就回去联系本地的茶农。”
第321章 这么多客户
“没问题,到时候冯老板你提前打个电话,把人数报过来,我就安排车子和住宿的地方。”冉江爽快地答应下来。
有客户上门,那可是好事儿,那怕只有一个客户购买他们的产品,这笔钱就算是没白花;因为茶农们互相之间都有联系,谁家的茶园是什么情况彼此也都清楚,要是有一户茶农今年收成突然暴涨,其它茶农肯定得打听啊。
这一打听,知道是用了温洞县化工厂的茶叶专用催芽肥的效果,那他们肯定会去找冯安成买啊!
这就是所谓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了,要是全省每个市都能有这么几个示范户,温洞县化工厂茶叶专用肥的名声肯定会很快传遍全省。
而且冯安成只要想赚这笔钱,也不会闲着,他也会帮着冉江到处说服茶农,争取多拉一些人过来参观,多说服一些茶农在自家茶园开始实验,所以到时候绝对不会只有一家茶农试着使用他们的化肥。
“给,冯老板,这是实验过程的录像带,还有一些实验时候拍摄的照片,肥料的产品说明,你也可以带回去,给你们当地的茶农看!”冉江招招手,一名化工厂的职工就赶紧把早就准备好的袋子递了过来,冉江接过交给冯安成。
“好,我肯定带到;哦,对了,要是我打算代理你们厂产品在云阳市的销售,你们又会给出什么政策?”冯安成问道。
其实这才是关键,你的东西好是一回事,能不能给他带来利益又是另外一回事儿,要是冯安成觉得自己不赚钱的话,你的产品再好也没用,谁会花大力气去做没有利益的事儿?
“我们的产品才刚刚开发出来,所以一开始肯定会给各位提供优惠政策,我们给渠道商的价格是这个数,规定的零售价则是这个数!”冉江比了两个数字,给冯安成留下了充足的利润空间。
冯安成的眼睛顿时亮了,这个利润可比常规化肥高多了,而且最终的零售价也没超过茶农的接受范围,茶农花得起这个钱。
然而这还没完呢,冉江继续讲述,“另外,我们还会进行销售返利活动,如果范老板你今年的销售额达到这个数,我们会把百分之三的货款返还给您;要是能达到这个数,返利将提升到百分之五!”
返利销售又是后世厂家常用的手段,利用返利来提高经销商、代理商的积极性,看上去似乎厂里要多花不少钱,但销售量上去了啊,总得算起来,经销商、代理商卖得越多,厂里的收益就越多。
同时代理商和渠道商的收入也能提高,这是一项双赢的合作;现如今天南省的农资厂家使用这一手段的还不多,顶多是每年开个客户答谢会,评选出优秀代理商、经销商,发点奖金而已,和这一比,冉江的手段就有吸引力多了。
冯安成飞快地算了算,化肥产业并不是一个高利润率的行当,一般来说,利润率都在百分之十五以下,冉江一下子拿出百分之三甚至是百分之五的返利,这对他的诱惑就更大了。
当然,一切优惠政策的前提都是能给温洞县化工厂带来利益,要是冯安成每年的销售额没有到达冉江要求的底线,那么冉江肯定会重新寻找合作伙伴,这些等签署正式合同的时候肯定会注明。
“好,我现在就给熟悉的茶农打电话,先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他们,等回去了就给他们好好讲下这件事,然后组织他们过来参观!”这笔生意要是能拿下,总利润或许比不上和省化肥厂的合作,但利润率却绝对不低,而且操作起来也不是很难,去和茶农打交道还是比较容易的。
说完,冯安成便借了研究室的电话,当着冉江等人的面翻开电话本拨打起来;冯安成的电话还没有打完,那边又有一辆车开了进来,王福泉带着新一波客户过来了,“厂长,这几位都是想来看看的客户!”
“冉厂长你好,我是西岭市的,我们那也有好多茶园,这种肥料正好适合他们使用,所以就过来了!”
“冉厂长,我是水西市的,你们这个产品搞得好啊,我有些合作了很多年的茶农朋友,老是给我说,买了市面上的化肥回去,还要自己再混合一遍,实在是太麻烦了,而且效果也不好把握,有了这种产品,可是省了他们的大功夫了!”
旁边冯安成一直竖着耳朵听着,听到最后发现没有其他云阳市的客户,他才松了一口气,这么好的生意,可千万别被其他人抢走了啊。
这种产品还不比那些常规肥料,常规肥料的产家不止省化肥厂一家,就算这家不行他还可以进别家的货,而茶叶专用肥,眼下就只有温洞县化肥厂一家生产,他就算想找其它厂家也没地方找去。
“欢迎各位过来参观,我们先去茶园里看下,然后回来看录像,我再给你们解释下相关政策和优惠活动!”冉江高高兴兴地带着客户过去,把刚才冯安成走过的流程又走了一遍。
看到产品效果这么好,销售政策这么优惠,服务体系这么完善,大部分客户都动心了,开始和冯安成一样打起电话来。
参加农资博览会的第一天,王福泉等人体验了一把过山车一般的感觉,早上的时候几乎无人问津,到了下午,客户则一波波的涌过来,最后到了晚上七点多,还有客户在试验田里参观。
忙了大半天,王福泉说话都说得嗓子有些哑了,回到酒店后,连澡也懒得洗就闷头便睡。
到了第二天早上醒来,把大家集合起来开早会的时候发现,一个个都是精神百倍,显然都被昨天不断涌来的客户激发了干劲。
开会结束,吃过早餐,然后一起前往展点,等进去一看,众人又傻眼了,现在会场才刚刚开放,温洞县化工厂的展位前就已经有好多客户在那儿等着了。
第322章 入围
“我想了解下你们的茶叶专用肥,这东西真的有用?能不能给我说说情况?”
“你们的双孢菇专用肥多少钱?我们那儿有不少种植户也在种这个,要是不贵的话,我先批一些回去,如果客户反馈好,就追加订货。”
客户们七嘴八舌地问着,有咨询双孢菇专用肥的,也有咨询茶叶专用肥的,当然,还是以后者居多,毕竟双孢菇种植户和茶农的数量差距就摆在这里。
“大家不要着急,你们关心的问题,我们都会全力解答;大家先分成两拨,咨询茶叶专用肥的到这边来,我们准备了车子,可以去天南大学农学院的试验田里,亲眼看一看用了我们厂肥料的茶树到底是什么样的!”
“咨询双孢菇专用肥的到这边来,我们就在这里给大家解答,我们还带来了双孢菇样品,大家可以了解下区别。”冉江做好了安排,让王福泉带着想购买茶叶专用肥的客户上车去看现场,自己则留下来解答双孢菇专用肥的疑惑。
“额,我两种都想要,到底该先去那儿呢?”也有少数对两种产品都有兴趣的客户开始为难了。
想想最后还是先去了天南大学,毕竟他那边也是茶农比双孢菇种植户多,而且展会还有两天时间呢,回来再继续了解情况也来得及。
展会的第二天,温洞县化工厂的展位前就没闲着,不断有人过来咨询,然后一车车的客户被拉去了天南大学,亲眼目睹了这几种肥料的效果。
还有一些顾客,早就通过省电视台、省报等媒体了解了温洞县举办的菇王大赛,现在又听了冉江等人的解释,当下便下了订单,准备购买一批产品回去试卖。
合同早就准备好了一大摞,敲定价格和数量之后双方在合同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拿到订金后冉江马上给厂里打电话,让他们安排发货。
随车一起出发的还有化工厂的技术人员,他们都是跟着田大元和田大安一起种过双孢菇的,知道化肥该怎么使用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他们负责去新市场教导那些双孢菇种植户。
和在黄平镇做推广时候一样,只有第一批使用化肥的种植户切实得到了好处,剩下的才会跟上,所以开局至关重要。
“你们的服务太周到了,以前我们进其他厂家的化肥、农药,很少有派技术人员过去指导的。”客户对冉江的安排非常满意。
“毕竟是新产品么,尿素、钾肥这些啥的,农户都知道该怎么用,不需要指导,我们的产品以前大家都没用过,单位面积到底该使用多少?又该怎么使用,这些肯定需要有人先示范才行。”冉江笑呵呵说道。
实际上却并非如此,就算是那些常规化肥,也同样需要指导,那些农户只能按照自己的经验来进行使用,不一定能发挥最大效果;只是这么做的话,成本就有些太高了,所以好多大厂都不愿意用。
最主要的是,他们的市场已经相对稳定,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来完成这项工作并不划算。
温洞县化工厂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