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吴方远副县长呢,是温洞县本地人,他父亲以前是温洞县工业局的局长,所以他的仕途比一般人顺畅不少,不光县里有很多亲朋故旧,市里面也有一些关系!”他第一个介绍的肯定是大家伙最关心的那位。
“江子,这吴副县长在温洞县影响力不小,不过你也别太担心,去年新上任的秦茂业书记是外来人,如今正和吴副县长他们这些本土派斗着呢,他要是做得太过分,就是给秦书记留下把柄。”班天云安慰道。
大夏共和国的情况和冉江所来的世界差不多,都经历过一段屈辱的岁月,而就在那个时候,一位叫陈克的青年带领老百姓揭竿而起,组建了人民党,打倒了反动派和外国侵略者,带领大夏实现了独立。
就在建国后不久,陈克因病去世,他所制定的政策却流传下来,党、政府、群众代表大会和协商会议分别负责不同工作。
“秦书记以前在外地当县长,工作经验丰富,政治手腕高超,又有一把手的优势,虽然来的时间还比较短,没有完全降服这些本地派,不过已经占了上风。”班天云继续介绍。
“县长陈安元马上就要到点了,现在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一般情况下不怎么管事,对于秦茂业和吴方远之间的事是能不掺和就不掺和!不过谁要是真不把他当回事儿,那就是自找苦头。”
班天云自打知道冉江的事儿之后,就利用自己工作的便利帮他打听温洞县的情况,今天一股脑的说了出来。
冉江把这些都牢牢记在了心里,这些东西将来说不定能派上大用场,李复生、吴景昊、箫雨客也说了各自系统和温洞县的关系。
“我们几个消息没天云这么灵通,就知道这点儿了,回头我们接着帮你留意!”他们几个还有点不好意思。
“这已经够多的了!”冉江又举起酒杯,挨个碰了一轮。
等放下酒杯后看向在工商局上班的田景昊,“老田,你那边有没有清州市各种经济作物的种植和销售数据?我想给村里找个合适的项目!”
“销售数据倒是有,种植情况的话……我去找农业局要好了!明天晚上给你拿来!”田景昊满口答应。
“其实省里面现在也挺关注经济作物种植情况的,除了出台政策支持之外,还号召全省农业科技部门搞技术革新,我再帮你搜集下这方面的信息吧,要是有什么好项目,我就把资料给你寄过去!”班天云想起了自己在报纸上看到的信息。
“你搞经济作物种植,需要什么机械设备可以给我说,我帮你想办法!”在机械厂上班的李复生插话道。
冉江这些同学虽然都才刚刚参加工作,可由于如今国家对大学生的重视,几乎个个都是单位的宝贝,要想办点小事儿还是很容易的。
有了他们的支持,冉江办事要方便不少,第二天先跟着班天云去书店里买了一堆书,有人民党的章程历史,有政府的工作报告等等,读懂了这些就能明白这个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区别,再做什么事情就有把握多了。
另外,还从班天云那拿到了一大堆旧报纸,都是近一段时间国家、省里和市里的主要报纸,这些是对书籍的有益补充。
在《山海情》世界,当领导的每天都会看《新闻联播》和各种报纸,以便及时了解动态,冉江也学会了这种办法。
等他把这些报纸好好研究一番,对这个世界的理解就更加深刻了。
通过研究田景昊送来的数据资料,冉江对该在独山村搞什么项目也基本有底了,然后再让田景昊帮忙,在市里买到了一些必须的材料。
忙活几天之后,冉江带着大包小包的东西返回温洞县,再坐班车到了黄平镇,在镇上找了个顺风车,到了独山村脚下。
这最后一段路就只能靠走了,这么多书、报纸还有搞经济作物种植所需的材料,加起来分量可不轻。
要是换成以前的冉江,怕是只能先在山脚下找户人家把东西寄存,再去独山村喊人下来帮忙,才能把东西背回去。
不过现在好了,他的身体素质等到了增强,一个人背着走走歇歇,没过多久就回到了独山村。
“冉村长,你回来了?这么多东西,咋也不喊我们帮忙?”一回到村里,看见他的村民就赶紧过来帮忙。
同时从他们的眼中,冉江还看到了真诚地笑容和一丝担忧消除后的释然。
他稍微想了想就明白了,估计村民是担心他这个大学生受不了独山村的苦,一去不回,现在看到他回来,总算是放心了。
第88章 继续种蘑菇
冉江刚来的时候,独山村村民的心情是比较复杂的,一方面期待他能给村里带来改变,另一方面却又担心他会离开。
毕竟现在大学生多金贵啊,村里能留得住他么?说不定待几天就受不了走了,镇上其他村子前两年来了个中专生,才待了三天就跑了。
这还只是中专生,更何况大学生?人家去城里什么工作找不到?何必待在村里跟着他们受苦?
要是这样的话,那就只能让老田头继续当村长了,老田头人是不错,乡亲们也信得过他,但他的本事大家伙都清楚,他没办法改变独山村贫困落后的现状。
原本村民们对他不敢有太多期待,可看着冉江帮着他们在地里干活儿,每天拉着他们聊天,了解村里的情况。
这种期待就越发的多了起来,说不定咱们运气好,遇上好人了,这位新来的大学生村长真能给村里带来一些改变呢。
当冉江说他要进城几天后,这些村民嘴上不说,心里可是担心的不行,他前脚刚走,后脚就有人趴在他房子的窗户上往里看,看到他的行李还在才稍微放心了一点儿。
可几个人坐到一块儿聊起这事儿,就又开始担心了,这点破行李值几个钱?带着坐车还累得慌,不要也没啥大不了的。
直到今天看见冉江回来,他们才彻底放下心来,冉村长没有丢下咱们不管,他现在又回来了。
“村长,这些都是啥东西?”田大有好奇地问道,独山村里田姓是大户,过半的人都姓田,按照辈分他的把老田头喊五叔。
“一些书、报纸,还有从市农科所买的一点儿东西!村里光靠种玉米、土豆,啥时候才能富起来?必须找点其它项目啊!”冉江倒也没瞒他。
“又要搞项目啊?”田大有倒也没有因为这些就马上激动起来,因为这些年独山村前前后后也搞了一些项目,可惜每一个搞成的。
到现在大家伙儿都怕了,折腾半天不仅没有脱贫,反倒是赔进去不少力气,甚至还有人赔了钱,这谁受得了啊。
“嗯,听市农科所的专家说,咱们这种情况适合种蘑菇,我就买了一些菌种打算回来试试看!”冉江这话有真有假。
市农科所的专家确实说过这话,而且从田景昊帮他收集到的资料里,冉江也能看出来,清州市全市蘑菇种植面积不大,需求却不少,价格也相对较高,开展蘑菇种植是一个很有前景的项目。
只是他并没有打算按照市农科所传授的方法来种植蘑菇,他在《山海情》世界里可是跟着凌一农教授这样的大专家认真学过怎么种蘑菇的。
凌教授在双孢菇种植领域的积累,可不是清州市农科所的专家能比的,冉江掌握的技术毫无疑问要更加先进。
“蘑菇啊,咱们之前也种过椴木香菇,木耳也种过,就是没人懂技术,废了老大的力气,最后啥也没搞成!”这下田大有就更失望了。
“要想搞好这些,技术确实很重要!”这点并没有出乎冉江的预料,在之前和村民的聊天中,他也知道了这些情况。
之前的失败大多都是因为村民不熟悉技术,县里和镇里只管把资料和菌种发下来就算了,也没安排技术人员过来手把手的帮他们指点。
这样的话,光靠这些村民自己摸索,想把蘑菇种好显然是不太现实的事情,之后的失败也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情。
“而且,去年县里发了通知,像我们独山村这样的山区,山里的树不能随便砍了,自家打点柴火,砍两棵树打家具倒也没啥,砍一大片用来种蘑菇,县里肯定要来罚款!”田大有提醒道。
村里原本就不宽裕,你要是再害得我们被罚款,那日子还怎么过?
“这个政策我也知道!咱们这种地方,却是不能滥砍滥伐!”冉江点点头,“不过我这次带回来的,不是椴木香菇,而是利用秸秆种植双孢菇的技术!”
“哦,就是用玉米杆来种蘑菇,用不着砍树。”当然,搭建蘑菇棚还是需要的,不过这点木材随便找找也就够了,完全不需要进山伐木。
“玉米杆还能种蘑菇?没听说过!”田大有就更担心了,这种没人做过的项目,你让我们尝试,那怕是没人愿意吧?
冉江当然知道这些,所以他很快就让田大有放心了,“这是新技术,不能一上来就让大家一起干,我先在院子里搭个棚子自己试着干一干,要是能种出蘑菇,再教给大家。”
现如今可没有马喊水帮他们撑腰,冉江想要说服村民跟着他干确实比较困难,而且他虽然从凌一农那里学到了用玉米杆来种双孢菇的技术,可这些技术适不适合独山村的环境,还要通过实验来验证。
所以一开始只能自己干,不能一上来就搞大动作,在《山海情》世界里呆了这么久,冉江的耐性也被锻炼出来了。
一路上,不停地有村民打招呼,过来帮着他拿行李,等回到房子里,冉江先打开包,把帮村民带的东西分发下去。
独山村交通不便,进城一趟比较困难,谁家想买点啥就只能托进城的人帮忙捎带,冉江这回帮忙带了一些东西。
“谢谢冉村长了,我这就回去给你拿钱!”收到东西的赶紧回去拿钱,等他们回来的时候,还拿了些吃的,以此来感谢冉江。
吃完饭,大家坐在屋檐下聊天,听说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