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需要更快。
而灵植则需要细分,因为各类灵地都有所不同。
祖脉和两处二品地脉,寻常红蚁便可涉足,但红色沙海那边就需要飞蚁来照看,至于风谷和寒潭那是连它本身都不想去的地方。
二品的红蚁去了这两处地方,都会直接暴毙。
那么就要培养出如飞蚁一般,能够适应这两处宝地的特化红蚁。
二红每次加点升阶所得的裨益,都不是对它自身最好的,而是对整个族群有更远大的意义。
所以它能够适当地,对下一代红蚁进行引导和催化。
头顶的两根触须一碰,二红便下了决定。
分巢!
当前的蚁巢,能够容纳的红蚁数目并不多。
虽分三层,实际上只有最上方的一层是红蚁们休憩的地方。
不管是日渐扩大的灵地,还是数目已经不少的矿山,都需要更多的打工蚁。
二红不再趴着,用节肢撑起身体。
随着它的动作,明亮却不晃眼的红色光芒从身体的每一处溢出,像一盏重新点燃的灯笼,将一人高的中层蚁巢照得透亮。
远远盖过了原本蚁巢中用以照明的发光藓类植物。
微微的声音从它身边传出,听着微弱,却清晰地传遍三层蚁巢。
不管是兵蚁、工蚁还是雄雌二性的红蚁,都接收到二红的指令。
同在中层的蚁后们也是一样。
于是一瞬间,数以千计的红蚁通过蚁道从上层进入中层。
蚁道是蚂蚁们在不同分层间的通道,在二红的蚁巢中,蚁道笔直而均匀。
这些连接中层蚁巢和上层蚁巢的蚁道并不宽,最多只能容下两只蚁后并排行进,而此时上层能与蚁后体积相当的红蚁,已然不少。
但集结的过程却并不拥挤,反倒很有序。
红蚁们按照个头大小,在上层早早地列好队,体型小些的在前面,大些的在后面,井然有序地进入蚁道。
不多时,小世界中所有的红蚁便都聚集在二红面前。
乌泱泱一片。
而后二红将指示,以神识告知面前的红蚁们。
于是蚁后和寻常红蚁们,均匀地分作五个队列。
接着,各支队伍皆寻了一个方向,开始挖掘蚁道。
每一支队伍,都意味着一座新的分巢。
分巢和主巢并不是完全隔绝,而是通过格外宽敞的蚁道相连接。
不久之后,红蚁们将会迎来蓬勃的发展期。
明天,陆渊那一套方案就要进行实际测试。
“如果能用,就要批量生产配套的法器,在十日后,至少要将伏击的三艘战舰武装完全。”
陆渊瘫坐在高背椅上筹算着。
前期的准备已经差不多了,接下来就要交给实践来检验。
能不能行得通,就得看能挨得住同门前辈几剑了。
“我最近翻了翻门中记载,又找几位资历老的前辈问了问,按我的理解,战舰本身是为了适用于金丹层面的战争。
用的好,便能仗此以少敌多,以弱击强。”
在双方金丹境界战力相仿的情况下,战舰能够让战局朝着一边倒的态势发展,而在战力悬殊的情况下,战舰同样能够成为弱势方逆转局势的关键。
只是从来也没有一支舰队,能够在没有元婴修者的情况下,单独击垮一名元婴。
因为在以往的战斗中,大多都是兵对兵、将对将,元婴修者对上元婴,舰队对上舰队。
只不过元婴修者作为大宗支柱,如果动手就意味着两个势力的矛盾已经到了无法调和的地步,彻底撕破脸皮,无法再通过常规的战争来解决问题了。
第一百八十八章 九分之一
“每艘战舰都做足了战备,资源法器都相当充足。目前能够动用的贯星箭共一十八枝,平均下来每艘战舰都有三枝的配额。
另配备了一百到二百不等的三品缚索,由战兵操纵机杼方能控制”
泊港中,陆渊静静地听着周瑾的介绍。
眼下测试已经完成,结果算是差强人意。
陆渊知道自己的方案有很多缺点,但却是眼下能拿出的最好办法。
任何事物都要经过长时间的试错、磨合和改进,才能达到最终令人满意的结果。
就如很久之前,修者的本命大多是长剑,后来经过一代代的修者研究,才演变到现在的大小。
陆渊拿出的方案也遵循相同的道理,或许在很久之后,能用一种远比现在更简洁的方式干扰元婴修者的飞剑,可现在不行。
既然证明可行,那么接下来的工作就是在短期内将木鸮等法器进行大规模列装,将芒山的所有战舰都武装起来。
陆渊皱起眉头,贯星箭的数目比他想象的要少。
“三枝贯星箭有些少。”
贯星箭的威力有目共睹,是针对战舰的首选利器。
各宗都有自己独特的对付战舰的方法,但在这些方法中,最有效最简洁的那种毫无疑问的就是自带破甲属性的贯星箭。
此为太华独有,其它各宗便连仿制也难以做到。
因为每支贯星箭都十分贵重,它们的纹理中,都有着自毁的部分,一旦流入外界,符合了一定的条件后,这些自毁的纹理就会生效,以免机密泄露。
单单发射,就需要一名金丹境界的修者与大型机弩配合,并以足量的灵石为依托,如此才能生效。
但正因为蕴含的力道太过强横,很难如飞剑一般把控,故而在战场上,命中率并不高。
三枝贯星箭中,能有一枝命中流匪战舰,都是幸事。
在陆渊心里,一艘战舰不配上个几十枝贯星箭,都不叫准备充分。
“以经不少了,每艘战舰三枝已是标准配置,再多即便是宗内也供不起。”
周瑾与陆渊并行,解释道。
器师就那么些,太华战舰总数又不是小数目,这样的配额已经是柳余恨和琼墉争取后的结果。
这次周瑾带陆渊来,是要将未参与实验的五艘战舰所做的改动介绍给他,以免同即将制造加装的法器冲突。
那数百条三品缚索就是其中的一部分改动。
面对元婴修者,原本的二品缚索已经完全不够用,所以被更高层级的缚索替换下来。
操纵方式也从单凭修者自身,转换为依托修者与战舰的机杼,从而使归真修者们也能发挥三品缚索的部分威能。
毕竟这一千二百名战兵,刨除筑基境界和金丹境界的,绝大部分都在归真境界里徘徊。
高阶修士毕竟是少数,修真界域中,没有那么多资质好的苗子。
所以通过大型法器来提升群体修士的水准,以发挥更大的作用,便成了条免不了的路子。
结束今天的工作后,陆渊回到小世界。
在上次晋阶之后,青蕨半月便可一熟,如今青玉葫芦里,又无声无息地多了一百颗红点。
即使在挖掘建设分巢的过程中,二红也分了些红蚁出来,按时收割成熟的青蕨,送到小绿那儿去。
“算了,还是攒着,等土珀木收割后一起点些龙牙兵。”
捏着青玉葫芦,陆渊放弃了立刻把六春点出来的想法。
每次点出龙牙兵,辰皎都要从头开始教修行,自己也要从头教炼器。
倒不如等点数够了,攒在一块教,也省时间。
放下青玉葫芦,刚要动身回小院儿,陆渊却突然觉得体内真元饱胀,挤压到全身各处的经脉。
真元流转仍然通畅,只是经脉的压力大了些。
这种情况,一般出现在即将更进一步的修者身上。
而在这儿,则意味着陆渊要继续开窍了。
归真的三个小境界分别是:化穴、抱朴和真一。
陆渊仍停在化穴小境界。
“一、二、三……四十。”
化穴小境界,辟开的是三百六十五处人体正穴,这些窍穴依附在十二正经之上,辟开以后可纳真元,补足人体周天。
陆渊数了数自己已经开辟的窍穴,叹了口气:“这得到猴年马月才能开完。”
已经有四十处正穴对陆渊开放,参与到修行中来,化穴境界的进度,到了九分之一左右。
就连陆渊,也觉得工作量巨大,无怪乎有金丹之资的其他修者,要在归真境界耗那么长时间。
“第四十一处,成了。”
没过多久,陆渊便结束了修行。
他的窍穴之中,又有一处聚集起金色的小小真元漩涡。
真元的总量又增一分,也更加纯粹。
“不愧是资质满值,”
嗓音清朗,出声柔和,是辰皎来了。
她的手往上抬了抬,好从宽大的衣袖里露出,然后接过陆渊伸过来的手掌,把盘腿坐在地上的他拉起来。
“修行本是艰难事,可到你这里就如同吃饭喝水一般,方才我觉察你来了,可到了以后,你却已经又开一穴。”
她神色中有欣喜,也有感叹:“幸而你平时谨慎,极少暴露,这份天资,即便是我也觉得有些妒忌之意。”
“比你当年更快?”
陆渊掸掸身上尘灰,饶有兴趣地问道。
辰皎的事,他都很有兴趣,他不会放过任何一个了解她的机会。
辰皎斜了他一眼,这一眼瞧在陆某人眼里,却是满目丽色,有说不清的动人风情。
“明知故问,我虽是一族气运所钟,却也不是满资质,自是及不上的。”
这一族并非指妖族,而是指她的本族。
当初她自称龙属,但寻常龙属怎能出生便有两千年寿元?
陆渊也是不久前才知晓,她原是真龙。
是诸界之中,现存的唯一真龙。
第一百八十九章 故友着青衫
篱外闻犬吠,云畔天色明。
朝白推开荆条钉做的大门,在门外不远还算平整的大青石上挥了挥袖。
积了些灰尘土屑的石面尘埃荡尽,干净如被新雨冲刷。
那石头的颜色本就比别处更翠一些,荡去尘灰后,更隐隐沁出抹玉色。
玉为石之精魄,因天时、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