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婵“嘁”了一声,“我以前也觉得你挺老实的,结果……”
虽说在「跳楼梯」自杀这件事情上张扬才是最大的受害者,但刘婵还是因此而对他不满,却也不好再提,于是哼了一声,“反正肯定不是因为这个,估计是觉得你那首《咏竹》写得好,以前也没觉得你诗词多厉害啊,感觉还不如我呢,这次居然把依然和余夏都比下去了,专门点评你写的。”
张扬撇嘴道:“以前考试,哪次附加题得分我不比你高?那还是我韬光养晦的结果。”
“你当我是小孩子啊?”
刘婵自然不信,嗤之以鼻,“有本事你再写一首给我看看?”
张扬笑道:“行啊,你来出题。”
刘婵见他这么自信,不禁有些吃惊,一直坐在后面做习题的周帆也坐不住了,几步走过来,坐在了后桌赵毅的位置上,语气带着明显的质疑,还有不爽,道:“你当自己是李白啊?”
林依然听张扬和刘婵闲扯,并不插话,这时也抬眸打量着他。
教室里不少同学也投来关注的目光。
刘婵将信将疑地看了张扬两秒,下巴一抬,“还是咏竹。”
“这简单。”
张扬满咳嗽一声,满不在乎地道,“听着啊,第一首。”
这句「第一首」的震撼力实在有些大,好几个原本在认真复习的同学也忍不住转头看了过来。
刘婵瞪大了眼睛。
周帆伸长了脖子,准备亲眼见证青城二中又一个风云人物的崛起。
林依然那双明净如水的眸子也盯住了他。
张扬咳嗽一声,肃容端坐,养了养气势,这才用不疾不徐的语调道:“露涤铅粉节,风摇青玉枝。依依似君子……”
没来得及念出下句,林依然续道:“天地不相宜。”
正因张扬前三句诗的不俗气势所摄的刘婵和周帆同时把目光转到了她脸上。
林依然眼望着张扬,面无表情地道:“这是刘禹锡的《庭竹》。”
张扬露出很吃惊的表情,“咦?已经有人写过了吗?果然英雄所见略同,没想到诗词也有雷同,没事,我还有别的。”
他清清嗓子,继续念:“风霜连绵砌,防露拂瑶阶……”
林依然忍俊不禁,嘴角溢出忍不住的微微笑意,又很快抿住,“聊将仪凤质,暂与俗人谐。这是卢照邻《临阶竹》。”
“咦,又有人写过了?没事,我还有,听着啊,苍梧千载后,斑竹对湘沅……”
“欲识湘妃怨,枝枝满泪痕。这是刘长卿的《斑竹》。”
“呃,这还真是唐诗写尽天下诗,把我想写的全都提前给写了,没事我想想。”
张扬一本正经地沉思,原本还十分期待的一众吃瓜群众已经做习题的继续做习题、聊天的继续聊天,还有人很失望地“嘁”了一声。
“野竹攒石生,含烟映江岛。翠色……”
“李白的《慈姥竹》。”
刘婵揉了揉自己的太阳穴。
“青冥亦自守,软弱强扶持……”
“杜甫的《苦竹》。”
周帆趴在了书桌上装死。
“入水文光动……”
“李贺的《竹》。”
张扬叹了口气,表情很无语地看着林依然,“你才是唐诗吧?”
林依然想忍没忍住,还是扑哧笑起来,又是好笑又是好气地道:“还真以为你要倚马千言斗酒百篇呢。”
张扬笑道:“主要是没酒又没马,不然百篇千言没有,一两首肯定没问题。”
周帆无奈道:“行了,去吃饭吧。”
张扬也有点饿了,就点点头,又问林依然:“你还不回家?”
林依然摇头道:“我还要等一下。”
张扬知道她家境不错,每天上下学都有人接送,想来是今天司机还没到,也就不再问,跟周帆一块去食堂吃饭。
中午从十二点到两点,有两个小时的休息时间,大多数学生都是在学校里面解决午餐,也有些会回家,比如林依然就是如此。
这个世界物价便宜,学校食堂更是便宜的过分,一份红烧肉才两块钱你敢信?
但也有些菜定价就比较坑,比如土豆红烧肉就要五块钱一份,把肉换成了土豆,价格还涨了一倍还多,类似的定价还有很多,青椒土豆丝五毛钱一份,青椒番茄土豆丝就要一块五,同样的一份番茄鸡蛋面,不加葱花的比加葱花的贵一块……
总之比宿慧记忆力的那些学校食堂要奇葩,也要良心的太多!
周帆吃罢饭去了球场,张扬一个人回来,中午有些热,有人打开了空调,他就趴在桌上听洛神继续讲和弦。
觉得这样的生活还挺不错的。
下午三点半准时放学。
由于临近期末考试,学生活动不多,张扬行动不便,更没有什么要参与的,放学后就直接坐公交回家。
到了小区门口,熟练地反向一拐,再次钻进了网吧。
学校里面有电子阅览室,不过张扬考虑一下后,还是放弃了在学校里面码字的想法,准备先看一下《射雕》发布后的状况,再决定是不是暴露真实身份。
一个默默无闻多年的高中生突然同时在诗词和小说上表达出令人匪夷所思的天分,和一个已经成名的才子居然还是畅销武侠作家,给人的印象与冲击时截然不同的,前者令人生疑,后者令人生敬。
昨天的位置被人占了,张扬只好另找了一个角落,打开电脑,没有急着听写,先搜索了一下《三国演义》的征集信息,发现投稿其实很方便,可以直接递到电子邮箱。
家中虽然没有电脑,但张扬的手机也支持网络聊天,软件是一个叫做「灵犀」的聊天工具,与前世的QQ一样,同时附赠有邮箱功能。
张扬把《临江仙》写下,又附上了自己的联系电话,发送到征稿邮箱,
低调大明星
第21章 琴弦效应
张扬把《临江仙》写下,又附上了自己的联系电话,发送到征稿邮箱,然后顺手搜了一下灵犀和微信,发现果然是同一家公司推出的。
“这不会也是琴弦效应造成的吧?”
张扬很快想到了另外一个可能,如果连聊天软件都被琴弦效应波及的话,那么他所熟知的那些诗词呢?
会不会也有可能已经被人写出来了?
这件事情他其实早该想到的,但此前一直忽视了。
这个世界同样有四大名着,三国和水浒都与他所熟知的没有任何差异,而《西游记》则换了作者,乃是北周中期的冯启年所着。
这一点张扬其实能够理解,因为西游记的故事早就在民间流传里,其比较完整的梗概最早可以追溯到宋朝,不论吴承恩还是冯启年都是在搜集整理的基础上写出来的。
而就张扬记忆来看,冯版西游要比吴版西游的剧情逻辑更佳,至少没有强盗霸占唐僧母亲冒充当官多年都没有人发现这么扯淡的剧情。
而被誉为古典小说巅峰的红楼则被另外一本世情小说所取代,名字也叫《石头记》,内容却不同,但也是有遗失了后四十回,只有八十回存世,然后被后世人狗尾续貂。
张扬一边努力回忆,一边通过网络搜索,很快就找到了几个被「琴弦效应」波及到的宿慧记忆之中的名句。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前世这句话源于明末顾炎武,八字成语则出自清末梁启超,而这个世界里,他是华夏改元第一功臣汤君生的名言。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则鼎鼎有名的对联,前世源于明朝顾宪成,而这个世界里,他悬挂在里二中创始人陆青萤的老师林复的草堂外。
这个林复还有另外一首诗名传后世:「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原出自红楼梦,这个世界里则出自「石头记」。
……
张扬觉得自己好像被坑了,原本以为可以凭借宿慧记忆的宝藏躺着装才子,但现在看起来,自己如果想要放心地装才子,就必须先对两周文化有一个非常透彻的了解才行,否则鬼知道什么时候就会踩雷,而且是只要踩到了就万劫不复的那种。
“果然能装逼的事没一个容易的!”
张扬觉得自己好像又被坑了,音乐如此,小说如此,现在连原本以为最简单的诗词也是如此……就没有一个能不劳而装的。
“洛神,你能当百……谛听来用不?”
张扬决定还是先问问洛神,“就是我想要借用什么诗词名句,你就能立即告诉我它是不是在这个世界里出现过?”
“不能。”
“那怎么办?”
“多看,多学,少装。”
“……”
张扬很想把她揪出来……先看看长什么样子,再看看有没有生殖隔离,最后决定要不要打她……
“昨天是你告诉我可以装诗词才子的对吧?还说有没有原作者,不怕别人揭穿,结果现在发现有坑,你就不管了?”
张扬隐约觉得这套路好像有点熟悉,“我怎么觉得你跟移动似的,办套餐的时候说这个好那个好,办完了之后才发现这里是坑那里是坑,还有买房子,买车,就连双十一定金订金神马的都是坑……”
洛神没理他。
张扬却发现自己以前好像也挺喜欢这样坑读者,新书刚发的时候更新那个勤快,恨不得每天十章,上架之后……
他一边胡思乱想,一边把自己能想起来的诗词挨个搜索了以便,看看哪些被抢占了署名权。
耽搁了不少时间,不过确认自己能记得的大多数都还是沧海遗珠,张扬放心不少,不过可惜他准备听写的时候,洛神又玩起了昨天的套路。
“在每天四个小时的基础上,1:1兑换。”
“我还要上课,哪有那么多时间?”张扬继续讨价还价。
“明后两天周末。”
“我得复习啊,考不上大学你负责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