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接下来他们也会长期驻扎在姑苏市,专门就干反间谍工作,保证陈长安的生活安全。
江正他们五人只是最后的一道保险而已,什么时候要是真的有恐怖分子都摸到陈长安身边,需要他们挡子弹,那估计事态都已经到最恶劣的程度了。
除此之外,瑞康的视觉假体装置在根据第一批买家的反馈,做出了一些修补工作之后,第二批产品也在国内风风火火的上市了。
不只是国内,国外的很多媒体,也都在引用国内官媒的新闻,向各国民众报道视觉假体装置的上市情况。
并且很多外媒记者还找了一些已经购买了视觉假体装置的视障人士,详细的向他们采访了一番。
虽然这些外国记者的言语中充斥着各种不相信和怀疑,但是各种疑问都被真正使用过视觉假体装置的用户给狠狠反驳了回去。
当这些采访视频漂洋过海的传播到世界各国的时候,真正的失明患者还没激动呢,一大票健全人倒是先疯狂的激动狂欢了起来。
这倒也不稀奇,对欧美人来说,人权和自由至上!
可以拯救失明患者,让他们重新看到这个世界,拥有和健全人一样的自由和待遇的视觉假体装置,当然可以引起他们的激动和狂欢!
甚至他们比真正的失明患者还要更迫切的希望视觉假体装置可以尽快在各国推行上市。
不得不说,真要比圣母心,那还是得看欧洲人,不愧是圣母玛利亚诞生的地方,圣母就是多!
甚至引进视觉假体装置的事情立马就被各国圣母群体给上升到了政治正确的地步。
谁要是不支持瑞康医疗的视觉假体装置,那谁就是反人类,就是心理阴暗的潜在恶魔!
如果有政客敢公开发布任何对视觉假体装置的不好言论,甚至只是一些质疑,那都会被打为反人权人士,居然不愿意为残疾人群体谋福利,而是在质疑可以改善残疾人生活的产品?
选票就别想要了,收拾收拾准备下台,开个前总统办公室或者前总理办公室吧。
一时之间,世界各国都刮起了一阵为了政治正确,而政治正确的风潮,各国政府都通过发言人,发表了不少一定会为失明群体争取他们应该享受到的待遇,尽快将瑞康医疗的视觉假体装置引进到国内的相关言论。
和瑞康医疗一直保持长期稳定合作的泰国,甚至第一时间就通过了引进条款,向瑞康医疗提出了引进产品的具体事务。
第一批发往泰国的一百万套视觉假体装置,已经在运输的路上了。
这一百万套可不是仅提供给泰国患者使用的,其中的绝大部分,应该最终都会装在从世界各地前往泰国治疗的患者身上。
没办法,谁叫泰国人的国际医疗服务做的好呢。
不过这暂时和陈长安都没啥关系了~
因为就在全球正为了视觉假体装置吵得沸沸扬扬,群魔乱舞的时候,陈长安已经坐上了前往瑞典的飞机。
还是外交部安排的专机,载着包括陈长安在内的一行20位参加诺贝尔颁奖礼的亲友团,以及他的保镖,浩浩荡荡的飞往了斯德哥尔摩。
经过十来个小时的飞行后,这辆长途公务机,就降落在了斯德哥尔摩国际机场。
当陈长安从飞机上走下来,踏上瑞典的土地上时,迎接他的是华夏驻瑞典大使馆的豪华车队。
从此刻开始,他将会接受大使馆的24小时严密保护,就连上厕所,都需要有保镖跟着,严防任何意外发生!
提前通过政府渠道运抵大使馆的一箱细胞强化针,也都已经分发给了驻大使馆的所有武官,以及陈长安的五个保镖。
接下来,整个大使馆,将会进入一级警戒状态!
二百九十四章 诺奖的黑历史 (二合一所以晚了点)
虽然诺贝尔奖的颁奖仪式是在12月10号开始的。
但是在颁奖之前,斯德哥尔摩会有一系列的诺贝尔周活动,陈长安自己也被主办方安排了一场获奖者讲座。
所以他在12月3号的下午,就抵达了斯德哥尔摩。
这次前来参加诺奖颁奖晚会的,加上陈长安一共二十人。
其中五个是江正他们几人,并不会跟着陈长安一起进主会场。
剩下的十四个人里面,有两位是提前安排好的保卫人员,懂得都懂。
其他人就真的都是陈长安的亲朋好友了,包括他爸妈和云珩等参与了人工造血设备的主要研发人员,以及关寇。
其实没必要非得凑够十四个人的,本来一开始他都没打算让关寇占一个进会场的名额。
但是不知道咋回事,陈长安又感觉自己拿奖的这个荣耀时刻,关寇不能亲眼目睹,还怪可惜的,所以就鬼使神差的也算上了她。
坐上了大使馆专门准备的车队后,陈长安就跟着大使馆前来迎接他的工作人员,前往了大使馆。
在大使馆安排的加长林肯上,陈长安见到了专门前来迎接他的诺贝尔基金会副主席约希普·哈顿,他同样也是瑞典皇家科学院的一位院士,和中科院的院士算是一个级别的。
“欢迎您,陈长安先生,我本来想称呼你为博士或者教授,但是发现这个称呼并不合适,所以只能叫您先生了。”
陈长安的笑容微微一滞,得,再次被降维打击了。
在诺贝尔周这个教授不值钱,院士满地走的地方,他一个本科学士,属实有点拉了跨。
陈长安在心里暗下决心,回国了就准备论文,赶紧把博士学位给拿到手,再去领几个荣誉教授的聘书,增补个院士职称!
不然以后在科研界,都不好意思做自我介绍了。
约希普·哈顿的调侃自然是善意的,他见陈长安表情一滞,便立马开怀大笑道:
“r陈,恭喜你获得了今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你在医疗行业做出的贡献,令我们这些老家伙感到十分的震撼,也许天才都是如此,总是能在在最好的年纪中,做出令世界震撼的科研成果。”
陈长安握住了约希普·哈顿伸出的手,笑着说道:“过奖了,我只是运气比较好,一直走在正确的科研路线上而已。”
“NONONO,陈先生,能够确定自己的科研路线是正确的,并且坚定不移的走下去的科学家,并没有多少,你已经是人类医疗领域历史上少数几位闪烁着智慧光芒的传奇了。”
“不管是人工造血设备,还是后来贵公司的心肌细胞治愈药剂,癌症特效药,都是值得荣获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的出色成果,所以卡罗林斯卡学院的那群评选人,选择将今年的生理学和医学奖颁发给你。”
约希普·哈顿提起这事,立马就让陈长安想到了自己获奖的蹊跷之处,不由疑惑的问道:“约希普·哈顿院士,我有一个疑问,希望您可以帮我解答一下。”
“哦?请问。”约希普·哈顿微微一笑,一副有问必答的表情。
“为何诺贝尔奖的组委会决定今年把生理学或医学奖颁发给我?”
陈长安十分不解的说道:“如果说在人工造血设备上市的第一年,那时候我刚好25岁,与诺奖史上最年轻的获奖者同岁,甚至还比他年轻三个月,那组委会破例将奖项颁发给我,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那年却并没有将奖项颁发给我。”
“既然如此,为何时隔仅仅两年后,组委会又改变了想法,选择在今年为我颁发生理学或医学奖?”
这件事情不只是陈长安不理解,可以说几乎所有关注诺贝尔奖的人都无法理解。
按照正常情况,这件事情都非常的不合理,非常让人摸不着头脑,猜不到组委会那些评委的深意。
陈长安可是对其中的内情非常的好奇,这一见到约希普·哈顿院士,就迫不及待的想要得到答案。
约希普·哈顿院士眉毛一挑,他早就猜到陈长安可能会问这个问题了,这事其实也确实怪诺奖组委会,或者说怪卡罗林斯卡学院的那群评选人。
“事情是这样的,陈先生,2023年的那届诺奖,其实原本我们是希望你能获得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但是卡罗林斯卡学院的评选人在内部投票的时候,一度僵持不下,几位德高望重的评选人,都希望维持传统,不应该为还没有经过足够临床考验的技术和科研成果颁奖。”
“所以最终2023年的生理学或医学奖与你失之交臂。”
卡罗林斯卡学院是负责最终评选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人的机构,要说诺贝尔奖的六个奖项中,哪个奖项的评选人最保守、严谨、古板,非卡罗林斯卡学院莫属。
或者说这些搞医学的人,相对于其他学科,更为严谨。
要说原因嘛,可能是因为当年卡罗林斯卡学院吃的那场亏,额叶切除手术!
1949年,外科医生莫尼兹凭借前额叶白质切除手术,获得了当年的诺贝尔医学奖。
然而这件事情,却是诺贝尔颁奖史上最大也是最丢人的污点!让诺贝尔奖的名誉蒙羞了近半个世纪!
事情的经过很复杂。
在20世纪以前,医学界对于人脑的研究存在大量空白,对精神疾病更是束手无策。
但是1935年,莫尼兹根据一些过往的头伤病例,发现人在额叶受损的情况下,并不直接影响生命,更多时候是性情上的变化。
后来他参加了一场神经学的学术会议,会议上,一个科研实验室公布了一项研究成果,他们发现切除部分额叶的猴子,反应迟钝,记忆力衰退,性格变得冷漠,不再活泼。
在得到这个令人兴奋的结果后,莫尼兹脑子里出现了一个疯狂的想法,如果给狂躁的精神病人进行这种手术,说不定能彻底治愈精神病!
当时还是神经外科医生的莫尼兹,大胆的就开始进行了人体实验。
一开始的试验方法非常的残酷,他在精神病患者的头颅上开两个小孔,然后往脑内倒酒精溶液破坏前额叶的神经纤维。
但是术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