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除此之外,还有失神发作,典型失神表现为突然发生,动作中止,凝视,叫之不应。
有的时候会全身肌肉张力突然丧失,导致不能维持原有的姿势,出现猝倒、肢体下坠等表现
还有痉挛、肌肉痉挛、更是非常常见。
一般癫痫发作时,都是急短促的,一次发作就只有20…60秒,在发作期间,整个人都会不受控制,所以以前被叫做羊癫疯。
现在华夏有将近九百万癫痫患者,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不过其中将近70的患者,在经过2…5年的长期治疗,配合上正规的抗癫痫药物治疗后,其发作是可以得到控制的,只要坚持长期服药,病是可以不发作的,能够像正常人一样生活。
但是,还有30的癫痫患者,在利用了抗癫痫药物后,却也还是无法治疗好,依旧会时不时的癫痫发作。
这部分患者的人生,可就不怎么美好了。
很不幸,杨雨松就是那30。
他18岁得了癫痫,那时候他感觉整个人生都变成灰色。
整整一年中,他基本都是奔波在各个城市间,做各种检查。
确诊时他自己都觉得好笑。小时候天天口头禅就是骂神经病,这回自己得了神经病了。
在持续问诊的一年间,他不断吃各种药,从卡马西平到奥卡西平再到拉莫三嗪到左乙拉西坦。最大剂量无法控制就联合用药,不知道试了多少种组合。
但是,效果都非常的小,甚至几乎没什么效果,癫痫没有任何被控制的迹象,随时都会发作。
每次发作时,摔倒抽搐翻白眼都是常态,20分钟左右才会恢复正常。
但是每次刚恢复后会有一段时间神志不清。
他曾经在癫痫发作后抱着前排的女生不松手喊人家妈妈。
后来导员来了,把他强制拉开后,才渐渐恢复了清醒。
但是恢复清醒后,却对于之前的事只有很混乱很模糊的记忆。
当他非常冷静的问身边人刚刚的经过之后,他恨不得直接从楼上跳下去!
而发作结束后还不算完事,之后还要迎接无尽的疲惫、头痛恶心,甚至连站起来的力气都没有。
大学在校期间,他就这样在同学面前发做过三次。这也导致他在大学期间基本没有交到朋友。
甚至在出社会后,由于自卑,工作找的战战兢兢,和同事们也不敢过多接触,生怕在他们面前发作,引来厌恶的眼光。
杨雨松感觉自己18岁后的人生,就像住在下水道中的老鼠一样,暗无天日,东躲西藏。
五百二十章 全自动手术设备
“患者杨雨松对吧?”
医生拿着一张表格,正在和躺在床上的杨雨松对着身份信息。
“18岁开始癫痫发作,判断为难治性癫痫,药物、手术、迷走神经刺激术等治疗方法反应差,治疗后癫痫发作频率与治疗前几乎没有差别。”
医生越念,杨雨松的表情就越难堪,这就像是将自己隐藏着的伤疤在大庭广众之下一层层剥开一样,令他痛苦。
“是我”杨雨松抑制住心中的那股羞愤,点点头回答道。
“不要紧张,这次手术如果顺利的话,你的难治性癫痫也能被治愈的,从此以后会和正常人一样。”医生笑着安慰道。
他作为神经科的医生,从医生涯接诊过太多癫痫患者了,对患者的心情是很能理解的,知道杨雨松心中的苦楚。
“这次的手术预计时间大约一个小时,手术的风险很低,但是我还是要和你说一下有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
医生亲切的与杨雨松握了握手后,就详细的向他告知了本次手术中的风险。
就连做阑尾切除手术这种小到不能再小的手术,都会有风险,更何况是涉及到脑袋开瓢的手术,哪怕只是开一个硬币大小的洞。
虽然李云彤再三表示,这种自动手术设备安全性超级高,不会出现手术意外,就算真的出现意外,也是可以补救的。
但是医生可不信这些。
将开颅有可能出现的风险都和杨雨松详细述说了一遍后,医生才补充道:“不过你也别紧张,这是瑞康集团的医疗设备,安全性还是很高的,听他们的总工程师说,手术出意外的几率只有01,就算出现意外,也有医生补救的。”
杨雨松忐忑不安的点点头,他根本没有将医生的话听进去,现在满脑子都在想,万一出意外了怎么办。
不过很快,他就又释然了。
出意外就出意外呗,大不了死在手术台上,这对他来说,未尝不是一种解脱呢。
每次癫痫发作的时候,都会让他身心受到双重打击,这让他真的有些受不了了,还不如一死了之。
“医生,我都能接受,什么时候可以开始手术?”杨雨松有些期待的问道。
医生看了下表:“半个小时后吧。”
半个小时后,杨雨松就被推进了手术室里,并且移动手术床被直接移动到了一个大罩子下方。
那个罩子看起来确实很像CT机,只不过缺少一个供患者躺的床,不过在手术床推来之后,那就看起来简直和CT机一模一样了。
杨雨松的头部,大概就正好在大罩子的下方。
虽然这次是全自动的手术,但是并不代表手术室里就没有医生了。
还是有一队脑外科的医生,等待在手术室里。
他们是这次手术的兜底人员,一旦自动手术设备发生什么意外情况,他们会马上中断手术设备,并且上场接过手术,确保杨雨松的生命安全。
在最后与杨雨松确认了下身份信息后,手术就开始了。
麻醉医生将杨雨松麻醉后,自动手术设备就被启动了。
杨雨松的所有身体数据,都被输入到了设备中。
手术设备配备的人工智能在快速记录和处理好这些数据后,静静立在杨雨松头上的大罩子里,就伸出了两个机械臂。
通过人工智能来控制的机械臂,精准度是要比医生高很多的。
像达芬奇手术机器人这种半自动的手术设备,需要医生操控,但是在机械臂的自动除颤下,医生在操控达芬奇时的手部颤抖、多余动作、无效动作,都会被达芬奇机器人给过滤掉。
机械臂在操作时,精度能达到微米级别,这样做手术,更加精准,也更加安全。
所以现在越来越多需要精密操作的手术,比如脑部的手术、切割一些十分难处理的瘤组织、心脏手术、还有显微镜手术,有条件的话都换成了达芬奇机器人来进行操作。
但是李云彤更进了一步,直接用人工智能来完全代替医生,进行全自动的手术。
这也是因为脑机接口的手术其实并不是一种治疗手术,简单的说,就是在大概后脑勺的位置开一个小孔,然后将芯片塞进去,与左右脑的神经连接在一起,然后再把这个小孔给合上。
这样的手术是具备重复性的,也就是一万个患者,其实做手术的方法也都是一样的。
这不像一些疾病手术,疾病手术目前就还是无法用人工智能来全自动进行手术。
就是因为术中会发生非常多意外情况,病情也很多变,不可能每个人的病情都一样,同样切肿瘤,大家肿瘤长得位置都不一样,大小也不一样,有的挨着主动脉血管,有的可能挨着一些重要器官,每次手术的决策都不一样,这种情况只能让真人医生来进行决断处理。
暂时,人工智能还是没这个能力处理的。
不过如果专门培养人工智能医生,花费十几年的时间,一个是可以将一个人工智能训练到专科医生水平,专门做某一种手术,还是可以做到的。
但是这些不是瑞康的主业,倒是有不少相关人工智能医生的公司成立,并且从瑞康这购买了人工智能的授权,进行相关人工智能的培养,但是估计需要十几年才能出成果的。
毕竟培养一个医生,不可能一蹴而就,哪怕是人工智能医生也是需要手术量来堆的
但是这种手术步骤重复性极高的手术,就可以直接用人工智能来代替医生操作了,甚至人工智能做的手术,比医生还要更加精准,出血量更少,更加安全,缝合都做的非常完美。
预计手术时间一个小时,但是实际上只用了五十分钟,这场脑机芯片植入手术,就做完了。
杨雨松的后脑勺成功植入了一块生物动力1型芯片,两天之后,这块芯片就会自己开始工作,检测他的癫痫发作情况,进行对冲。
这次为杨雨松植入的生物动力1型的芯片内并没有编程什么复杂的程序,并没有操控义肢方面的计划和设备,就是一个纯粹的癫痫治疗芯片。
手术成功后,就等待杨雨松醒来了。
五百二十一章 植入脑机芯片
杨雨松昏昏沉沉的睁开了眼睛。
但是他的瞳孔中却还是没有焦距。
麻醉结束后,会有一段短暂的迷糊,思绪是混乱的,不知道自己在哪里,在干什么。
这种感觉,和杨雨松癫痫发作结束后的感觉非常像。
他一开始,下意识的以为自己是不是癫痫又发作了。
不过等意识彻底回归后,他便想起来了,自己是做了个手术。
艰难的移动了一下脑袋,杨雨松观察了一下四周,发现自己正躺在一个好像大通铺的地方。
一个戴着口罩的医生推门而入,看到了醒过来的杨雨松,眼神一亮。
“你醒啦?手术很成功。”
“我现在把你推回病房,你的家属都在等着呢。”
这次的手术虽然要在杨雨松的脑袋上开个洞,但是术后倒也不会严重到要住ICU观察的地步,伤口包扎好,人苏醒过来后,就可以在普通病房休息了。
倒是免了一笔大额的开销。
这对参加临床的杨雨松来说无所谓,但是对普通病人来说,术后住不住ICU,那差距可就很大了,不用住ICU的手术一律都算是小手术,花费倒也还不算贵,大部分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