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嗯,看起来不错!”
陈长安在打量了几遍吻合器的外观之后,还是挺满意的,至少看起来感觉像模像样的,与市面上常见的腔镜吻合器外观上看起来差不多!
在确认了确实制造出了成品之后,陈长安才将眼神放在了四位功臣的身上。
一共三男一女,当初在入职瑞康的时候,陈长安都亲自面见过,毕竟怎么说也是高级人才。
四人中唯一的那个女孩子名字叫翁曼,是学生物的,去年刚硕士毕业,原本她毕业后是入职了一家生物工程研究院,在里头做一个实习研究员的,但是因为被上司性骚扰了,所以就辞职了。
另外三个男生分别是计算机硕士文学阳,机械工程硕士童休,研究方向是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的自动化专业硕士顾启飞。
他们四个人的年纪都很年轻,全是刚毕业一到两年的新人,才二十多岁,不到三十岁。
当初陈长安将智能吻合器的项目交给他们的时候,还真没报多少成功的希望,只是想在公司招到更多科研人员之前,先给个项目让他们研究研究,总不能让他们吃白饭,白拿工资吧。
但是万万没想到,只用了三个多月,他们居然就把智能吻合器给拿捏住了。
还真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啊
第五十四章 智能吻合器 (求推荐票、求收藏)
吻合这个词在医学上指的是把器官的两个断裂面连接起来。
吻合器是用来替代手工缝合的设备,他的用法就像是订书机一样,把吻合器的头深入体内,夹住断裂的两个面,咔嚓一按,三排60个钛钉就像订书机一样精确排列的钉在了断裂处,将伤口吻合起来。
陈长安手上握着的吻合器看起来和吹风机差不多,但是头部有点像电钻一样,只不过那根“钻头”要更长,差不多能有二十厘米长,是一种直线型切割吻合器,专门用于在腔镜或者关节微创手术中使用。
他细细打量了一番之后,非常满意的问道:“怎么样,试过性能了吗?”
负责整个机械设计工程的童休点点头,激动的说道:“我们用橡胶模拟人体皮肤和组织试验过。”
“这款新型智能吻合器可以在微创手术中一次性完成切割、止血、缝合等多个步骤的手术工具,而且操控起来非常简单,能大大节省手术时间。”
“与普通的手术吻合器不同的是,对于医生无法亲手触摸的缝合部位,我们的吻合器可以智能探测其厚度与大小,并且通过连接手术室显示器的方式,进行实时的信息反馈,协助医生进行手术。”
这款吻合器是专门用在腔镜微创手术中的,腔镜手术里,患者是不需要在身上切开大创口的,所有的缝合和切割等操作都需要通过一个或几个在身体上打的小洞完成。
而这就正是吻合器发挥用途的时候。
陈长安点点头,脸上露出微笑,赞扬的对他们四人说道:“辛苦大家了,这个月的奖金翻倍,接下来还要再辛苦你们一阵子。”
“希望你们与杨厂长一起通力合作,尽快将这款吻合器的生产线建起来,实现量产。”
这款吻合器的制造难度不算很难,国际上也早有同类产品了,只是里头内置的芯片瑞康没能力制造,其他的击发杆、关闭杆、各种按钮,以及可以360°调整的旋转手动刀,提示器、各种主要的零部件都能在工业园区内找到供应商供货。
这都多亏了最近几年姑苏市大力发展工业园区的生物医疗企业和工厂,目前园区里各种生产医疗器械零部件的公司扎堆,找零件供应商非常方便。
陈长安也不含糊,既然能制造出来,那当然是大力支持了,目前这种智能吻合器市场基本上被美敦力和强生占据了,市场上没什么太多选择的空间,就这两家公司的产品二选一。
他能横插一手进来也挺不错的,反正又没花费多少研发成本,估计也就花了几千块买零部件,再加上给四人开的工资,这研发成本几乎等于0了。
要知道美敦力研发智能吻合器的时候可是花费了好几百万,耗费了一两年时间,才研发出来的。
陈长安这款吻合器又没有收回研发成本的压力,上市之后卖多卖少都是赚,这种好事为什么不做?
念及于此,他在嘉奖了一番科研小组的四人,给他们一人发了两万块的奖金之后,就立马安排公司的研发管理部门拿着产品先去找检测机构出具产品注册检测报告。
之后还要找专门的质检机构,出具产品技术报告、安全风险分析报告、产品性能自测报告,然后再拿着公司的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资格证明,以及各种证明材料。
林林总总十几二十样的材料都准备好之后,再拿去药监局申请产品注册以及生产许可、销售许可。
一款医疗器械从研发成功到上市销售,中间还有很复杂的各种程序要走,有些没什么背景的医疗器械公司,一款产品想要注册下来,获得销售许可,可能需要花费两三年的时间走各种关系和流程才可以成功。
再加上研发周期,一款医疗产品从立项研发直到成功上市,如果没有陈长安这种黑科技技术支持,短则七八年,长则十数年才有可能上市。
很多医疗器械企业都是熬不过这个漫长的投入期,产品做到一半公司就倒闭的屡见不鲜。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医疗设备明明国内有能力生产制造,但是却很少有公司愿意做的原因。
投入资金大,时间成本长,盈利前景不确定等等因素都成为了阻碍国产医疗器械发展的难题。
不过好在陈长安是个挂逼,脑子里装着一堆成熟的技术,可以走拿来主义,直接逆向研发,大大缩短了研发周期和投入成本。
而且老陈在体系内又有一些人脉关系的支持,陈长安也一直在维护这层关系,只要瑞康的各种申请材料和资质都齐全的话,可以走关系特事特办,快的话几个月就能从药监局注册成功,并且拿到销售许可!
当然,前提是产品必须是安全可靠,第三方质检机构出具的各种产品报告都没问题。
老陈的人脉只能帮陈长安节省一些官僚主义扯皮以及拖延症的发作,提高审核速度,并不能帮他把黑的变成白的,让质量不过关的产品通过注册审核的。
说干就干,接下来公司这边的重点精力就要放在跑智能吻合器的各种认证和产品注册上了。
只要产品注册成功,销售许可发下来,陈长安立马就会安排公司旗下的医药代理以及各级经销商不遗余力的推广这款产品。
反正在研发上没投入多少钱,那就可以在宣传上大力投入一些资金,陈长安已经做好打算了。
既然现在有创呼吸机的项目还要一段时间的打磨,那完全可以先用智能吻合器替有创呼吸机淌一淌水,先试一试他原先已经制定好的价格战方案。
市面上同性能的智能吻合器的价格差不多在两万五左右,而且这种直线型切割吻合器一共就只有两款竞争产品,敌人十分明确。
而根据童休所言,他们制造出的这个智能吻合器的样品只花费了五千多块钱采购各种零部件,再加上自家工厂的一些生产线利用,总成不也就八千不到。
哪怕再算上批量生产增加的人力成本,和销售时的运输成本,平均下来生产一个智能吻合器的成本也绝对不超过一万!
陈长安准备自家的智能吻合器就卖他一万八一个!并且他还准备先给各大医院送一波免费试用品!
先用免费推广的方式打入到医院里,用产品性能征服了医生之后,不愁卖不出去!
第五十五章 免费试用了哟(求推荐票求收藏)
自从瑞康的鱼皮胶原蛋白缝合线在姑苏市一院进行临床试验之后,姑苏市一院与瑞康医疗的关系就急剧升温。
特别是市一院的急诊科和普外科,和瑞康的销售员处的那叫一个好!
毕竟现在鱼皮胶原蛋白缝合线的口碑那叫一个好,在伤口缝合这块,属于最顶级的缝合产品,在医用耗材这方面,是急诊科和普外科最炙手可热的耗材!
瑞康的销售员自然在这两个科室混的很开,与科室内的各级医生都处的很好,毕竟他们都要从医药代理这边拿鱼皮胶原蛋白缝合线。
瑞康医疗负责姑苏市一院的销售人员名字叫何续,以前是在一家医药代理公司工作的,不过大半年前,瑞康直接全资收购了这家医药代理公司,他就跟着公司一起加入了瑞康的大家庭。
然后他就幸运的被选中,负责姑苏市一院的销售工作。
说实在的,何续感觉自从加入瑞康之后,工作质量比之前好的不是一点两点,甚至有一种翻身做主人的感觉!
以前他在做医药代表的时候,每天要做的事情可太多了,跑门诊比回家还勤,天天都几乎泡在门诊里,就为了多提高一点业绩。
而且天天都要小心的伺候着自己的核心客户,主要是几位主任医师、以及各科室的核心医生。
不但要经常请他们吃吃喝喝联络感情,而且还经常被他们当做小弟使唤,啥活都得抢着干!
还记得有一次他为了“舔”一位骨科核心主治医师,就因为那位医师要写一份论文,他连夜帮人家查各种数据,还帮他准备了十多份文献。
他按照那位主治的要求,整整忙了一周,将所有写论文时需要的参考文献和数据都准备好了之后,还整理成了一份文件,列好目录传给人家。
不为别的,就是为了能在那位骨科主治面前刷刷好感度,好让他做手术的时候多用用自家公司代理的耗材
但是自从他们公司被收购,他成为瑞康的销售员之后,身份地位立马就发生了非常大的转变。
需要推广销售的产品从原来一大本厚厚的花名册之间锐减到了只剩下一款产品,这还不算什么。
最主要的是,他的工作状态从原来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