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于慕容迦死后,她如何变成了现在的郑迎春我便不清楚了。”
“难怪陛下不顾世俗眼光,执意立了这郑氏为夫人,原来她是杨袭之女。我只道她是当年那个姓穆的琴师,以为陛下当年就看上她了,原来竟是这般故事。”
王敦恍然大悟。
虽然他是王导的哥哥,但王导却从未跟他提起过此事,他心里不免有些责怪弟弟。
他知道自己这个弟弟一向站在皇帝这边。
而此时的司马彦也拿出了与杨韵势不两立的态度,对王敦说道:
“公爷,我自嫁与你,便当以你琅琊王氏为重,可我毕竟是先皇的女儿,郑夫人全族都死于我母后之手,她与我怎能不生芥蒂?
如今她刚做了夫人,还不会有什么举动,但是时间久了,地位稳了,她必视我们为眼中钉。
而陛下又极为宠爱于她,我若有事,也一定会影响到公爷你,影响到你们琅琊王氏。
何况陛下早已忌惮于你?”
司马彦的话,句句在理,句句能让王敦有所考量。
没错,当年杨氏的事,他们琅琊王氏也曾推波助澜,郑夫人怎么会放过他。
陛下也不再是当年完全依靠于他的琅琊王了,尤其是坊间传言“王与马共天下”,让陛下早已心生不满,他们之间怎么会太平?
甚至他认为司马景文将司马彦嫁给他,也是一种预谋。
王敦想到这,对司马彦道:“公主放心,我心里有数。”
随后,王敦让手下去请王导,有些事他还要跟他确定一番,并听听他的意见。
很快手下便回禀,王导被郑夫人请去了。
杨韵请王导,自然是让王导站在自己和皇帝这边,毕竟她入宫这事他也有份。
杨韵明白,若想保住杨结,必须先保住自己,她的身份不能暴露,要咬定自己就是郑迎春。
否则,她不只是杨氏后人这么简单,她冒充荥阳郑氏女可是欺君之罪,到时不只是她一个人获罪。
顾荣和吴泽甚至郑家三姐妹都要获罪。
这是连皇帝都赦免不了的。
杨韵请了王导,然后又叫了顾荣。
顾荣当然是明白此中的利害关系。
而杨韵最后要请的人便是查镛。
第二六六章 查镛痛心 誓要报仇
杨韵之所以决定去请查镛,因为查镛作为查汐月的父亲,他是苦主。
同时当年也是他带着查汐月去的大棘城,查镛多次与慕容王廷接触,他对右贤王妃应该是非常熟悉的。
如果青鹘说如今的郑夫人不是右贤王妃,不足以让人信服,那查镛也咬定郑夫人不是右贤王妃,这就让人无话可说了。
因为大家都知道,慕容迦娶了杨氏之女。
于是杨韵派凤珠提前回到建邺,将此事告知庞清,让他请查镛过来。
查汐月是查镛的心头肉,女儿死了,他怎能不恨,也只有庞清能说服他,请得动他。
果然,查汐月遇害的消息,犹如晴天霹雳般,击的查镛当场一口老血喷了出来,壮硕的身体竟然一头栽到了地上。
查镛是急火攻心导致的昏厥,庞清命人将查镛抬到床上,只留下了章师爷,便把其他的人遣了出去。
如今整个淮漕总堂,能让庞清信任的也就章师爷。
章师爷听到查汐月没了,也是老泪纵横,这丫头可是他看着长大的。
怎么就这么没了。
查镛也是个狠角,他醒来之后,并没有因为难过而哭天抢地,他要弄清事情的原委,女儿没了,他得替女儿讨个公道。
他红着眼睛向庞清问道:
“是谁?是谁干的?”
“应该是司马彦做的。”
查镛听完,当场暴怒:
“司马彦、司马彦你是说这事是司马彦干的?”
庞清点了点头。
于是庞清将事情的来龙去脉讲给查镛。
听完之后,查镛听到所有的证据都指向了杨结,他向庞清求证道:
“你确定不是杨结,而是清河公主司马彦?”
“杨结没有必要做这种事。陛下比谁都清楚杨结的身份,当年还是陛下和慕容王子一同安顿的杨结。”
见查镛听进去了,庞清继续说道:
“你别忘了,当年陛下和慕容王子来江南查案,带的便是现在的郑夫人,当时她化名穆易雪。就连陛下都清楚的事,杨结怎么会为了隐瞒身份而杀人。”
听了庞清的话,查镛确实觉得杨结没有必要对查汐月下手。
也真就是庞清,查镛才可以压住心中的愤懑,将话听进去。
而且此事不难分析,司马彦本就对自己的女儿恨之入骨,她把查汐月沦为婢女,不过是用同样的手段报复她。
如今为了陷害杨结,牺牲自己的女儿,也在情理之中。
查镛心中这个恨,他如今只后悔当初让司马彦将女儿带走。
他咬牙切齿的说到:
“想当年那司马彦流落在人市,被我们买了下来,带到江南,堂堂公主做了婢女,她恨月儿也是情有可原。
我顾及她是公主,我的月儿曾经使唤了她,她让月儿去给她做婢女,我无话可说,这是月儿欠她的。
可是如果当真是她杀了月儿,我就是拼了整个漕运码头,也要为月儿讨回个公道。”
章师爷也是恨恨的说道:
“虽说月儿使唤了那公主,可要不是我们,就中原的境况,她是公主又怎样,就她那副皮囊,能去什么好人家,死在中原战乱的王爷不只一个,她哪还有翻身的机会。”
见查镛和章师爷郁愤难平,庞清转移了话题,他提醒道:
“查兄,如果司马彦没有就此罢手,以后定会向整个淮漕十二堂报复,你还需早做准备,毕竟她现在已经是王敦的夫人,王敦与王导不同,这人行事一向高调,做事不计后果。
依我猜测吴郡刺杀郑夫人的事,也是司马彦做的,她在你淮漕多年,又对你们记恨,除了司马彦应该不会有其他人。
你们十二堂的兄弟中,恐怕有她的内应,你不得不防呀。”
查兄听闻,他的气出的更粗了,或许这司马彦自恢复身份之日,便已经将我这淮漕十二堂视为死敌了。
而庞清继续问道:
“这淮漕总堂,有没有人跟那司马彦关系走的近的?”
“与司马彦的关系很近?”
查镛思索着,他对后院的事并不关心,何况当时的司马彦只是女儿的婢女。
她人不漂亮,又不机灵,没有什么能够让自己多看她几眼的。
而章师爷也是一旁边回想着。
忽然他一拍大腿,然后又赶紧小声说道:“不是司马彦,是她身边的那个叫双儿的丫头。”
“双儿?”查镛听了这个名字,看向章师爷,等着他的下文。
章师爷先是走到房间的门口,他打开门,向外瞧了瞧,见没有人,他放下心来。
“怎么?如今我这总堂也不安全?”
查镛被章师爷的举动弄得莫名其妙,同时心中又有些不爽。
“我是怕被小田管家听见。”
“小田管家?”
“没错,据我所知,小田管家跟那双儿关系匪浅。”
经章师爷这样一说,查镛也想起来了。
“对,没错,小田管家还曾向我请求娶那双儿,我本来是想成全的,可那双儿却不愿意。”
“可这事情奇就奇在,那双儿虽然不愿意,小田管家转身也娶了别人,可那双儿却暗中跟小田管家勾搭,两个人几次在一起被下人碰见。”
“你是说那双儿宁可偷情,也不愿意嫁给小田管家?”
查镛也觉得这事有点奇怪,若是旁人说了,他定会训其胡说八道,可这话是从章师爷嘴里说出来,便是八九不离十的。
庞清倒是听明白,也想明白了:
“这事也没什么特别,那双儿是公主的贴身婢女,她怎么会甘心嫁给一个小管家。
可是为了公主,她又不得不委身在这个小管家身边,以其得到好处。”
“庞庄主说得没错,如果是小田管家调用了庆恩堂的人,这便说得过去了。”
在这淮漕十二堂中,能够调得动下面人的,除了总舵主查镛,但是章师爷和小田管家了。
小田管家是老田管家的儿子,由于老田管家自查镛外公做总舵主时,便是这淮漕的管事,又跟了查镛一辈子。
他的儿子小田管家自幼便长在淮漕总舵,查镛待他如半个儿子,可这小田管家的人品和忠心明显比他爹差得远了。
章师爷对小田管家的为人处事也是略有耳闻,只是没有太关系到十二堂的利益,又顾及他老爹的面子,便睁一只眼闭一眼了。
如今恐怕是真的要防他一防了。
第二六七章 青鹘王敦 朝堂对质
得知司马彦的婢女双儿与小田管家有一腿,庞清便与查镛定下了计策。
若是明着跟司马彦对抗,那是以卵击石,就算拼了淮漕十二堂也没用,毕竟她是清河公主,她的老公王敦是大将军、汉安公。
这事一定要慢慢来。
而查镛等得起,他发誓,有生之年定要司马彦来还他女儿的性命。
恨归恨,但正事还是要做,庞清此次是请查镛去建邺的。
依据计划,章师爷留在淮阴处理堂中事务,而查镛带着小田管家跟着庞清去建邺。
庞清与查镛来到建邺之时,春猎也结束了。
由于皇家仪仗不可能带着死人,所以查汐月和另外两个士兵被下令就地掩埋。
杨韵命修无际一定要给查汐月买口上好的棺材,等有一天查镛将女儿接走。
司马景文一回到建邺,王敦便上书要求严惩杀人凶手杨结,其理由便是王科和双儿的供词。
但是青鹘与王敦据理力争,杨结当场也指责是王科杀了查汐月,而那两个士兵是谁杀害的并没有人看到,不能因为杨结活着回来,便想当然的认为是他杀的那两名士兵。
而对于双儿的说法,即便杨结是右贤王妃之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