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他这一路很顺,不外乎是没有人真心的抵抗,但是建邺不同,这里有皇帝的禁卫军,又有巡防营,想要打下建邺,恐怕很难。
就算是勉强打了下来,也是两败俱伤的结果,到时说不定便宜了谁。
而王兴又深知江南士族为了自家的利益,很可能主和,万一皇帝答应了呢?
那他不是可以大摇大摆的进建邺吗?
司马景文当真是坐不住了。
朝臣们争论不已,有主战的,有主降的。
让司马景文没想到,此番主降的却占了多数,这些人都是江南本地的世家,他们不想让自己家族的百年基业毁于一旦,所以在皇权和天下面前,选择了保全自己。
在他们看来,如果皇帝只做出一些让步,便可保全建邺,保全皇位,也未尝不可。
“陛下,如果当真以裴氏一门来换取天下太平,老臣甘愿受死,可果真如王兴所说,陛下的让步就可以换来王兴退兵吗?”
“裴公爷,那你说该当如何,你手上可有军队阻挡王兴的十万大军?就算祖逖的三万士兵,可这些士兵都是中原人,不擅水战。
至于温峤、祖兴这些人手上的军队,恐怕自保都难。
而王兴的十万大军,有七万擅长水战。
你难道要眼睁睁的看着王兴攻入建邺吗?”
说话的这位是荀淑仪的老爹,工部的荀尚书,此时他已经顾不得自己是皇帝的老丈人了。
“你”
裴兴被堵得也无话可说,是呀,没有可对抗的军力,说什么都是没用的。
司马景文苦恼的坐在王位上。
他知道主和也好,主战也好,如今恐怕都行不通。
主战,如荀尚书所言,他现在没有与王兴对抗的兵力。
主和,更不可能,他是皇帝,怎能受臣子威胁,再说了他就算牺牲了裴氏,满足王兴的要求,果真就天下太平了吗?
此时杨韵那边还没有传回来消息,她是否说服了甘卓和司马承呢,她现在怎么样了?
现在司马彦起兵,杨韵恐怕被堵在湘州回不来了。
司马景文即为消息隔断而感到窝心,又为杨韵而感到担心。
“陛下,丞相率宗族子弟,在司马门外待罪。”
修无际小声的说道。
此时司马景文才发现,今日的早朝,王导并没有来。
王导做为王兴的叔叔,他没有早朝,而是率宗族子弟二十多人,至宫城外脱冠待罪,以向天下表明琅琊王氏的态度。
听到这,司马景文再也坐不住了,他知道自己的背后还有支持者,只要他们在,自己就不能认熊。
只见司马景文猛然站起身,一言不发的走到龙椅。
百官们你看我,我看你,不知皇帝要做什么。
司马景文大踏步的走出了太极殿。
百官们也不能等着呀,皇帝都动了,他们也得动呀,于是跟在了司马景文的后面。
司马景文径直来到了司马门外,见王导与一众子弟都跪在外面。
见皇帝来了,王导大哭道:“陛下,王导有罪呀,王导对不住陛下,琅琊王氏对不住陛下呀。”
他上前扶起了王导。
“茂弘,王兴之罪,与琅琊王氏无关,你已经失去了王棱,大可不必自责。”
随后司马景文大声说道:“忠我司马景文者,王导也。”
“陛下,王兴谋逆,祸乱天下,罪无可恕,王导愿意率琅琊王氏一众子弟,亲出建邺,与王兴决一死战,以赎王氏之罪。”
司马景文在杨韵出发之时,命令王导为大都督,总领征讨诸军,只是他可用的兵力实在寥寥无几。
京城的兵力是保护皇城和皇帝的,祖逖和杨结得到消息,从中原南下,需要一段时间,现在祖逖和杨结还没有到。
这也是为何王兴一路顺畅的原因。
现在王导亲自挂师,出征就能挡住王兴吗?
第二九六章 查镛入朝 献出漕帮
王导向皇帝请命率琅琊王氏一众子弟,亲出建邺,与王兴决一死战。
王导虽然为大都督,总领征讨诸军,只是他可用的兵力实在寥寥无几。
京城的兵力是保护皇城和皇帝的,祖逖和杨结得到消息,从中原南下,需要一段时间,现在祖逖和杨结还没有到。
这也是为何王兴一路顺畅的原因。
现在王导亲自挂师,出征就能挡住王兴吗?
一旁的裴兴道:“陛下,还是请丞相请进殿内吧。”
司马景文点了点头,这里确实不是说话的地方。
此时一个内侍小太监跑了过来:“陛下,宫城外有个叫查镛的请求面圣。”
“查镛?”
“陛下,恐怕是有什么消息了,我去将他带过来。”修无际第一反应便是杨韵的消息。
“请他上太极殿”
司马景文对查镛是一直看中的,虽然他是江湖人士,但是在杨韵的引荐下,查镛将自己的子侄送到了军中。
如今消息最灵通的,恐怕只有他这个淮漕十二堂的总舵主了吧。
听到要请查镛上太极殿,一些大臣又小声嘀咕着,露出不满之色。
这些人,关键时刻没甚用,可是拆台却是一流。
没想法,谁叫人家会投胎呢。
司马景文复回太极殿坐到,王导也换上了朝服,站在丞相的位置上,与裴兴分立两侧,等待着查镛的到来。
很快,查镛硕大的身形出现了。
“草民查镛参见陛下。”
“平身。”
“陛下,草民这次前来,给陛下带来了好消息。”
“快说说。”
“陛下,娘娘已经成功说服司马承和甘卓,司马承已经杀了湘东太守郑澹,并占领了湘东。甘卓的甘家军也已经分兵截断彭泽湖口(彭泽湖长江入口,在今江西湖口西),断绝了王兴与司马彦的联系。
娘娘现在一切安好。”
“太好了!”
司马景文从龙椅上一跃而起,这当真是好消息呀。
如此一来,只要祖逖一到,就会与司马承和甘卓形成前后前往夹击,而那些观望的地方武装,也会见风使舵的助朝廷一臂之力。
司马景文这段时间的阴霾当真是一扫而光了。
“你可知祖逖如今在何处了?”
“祖逖将军和杨结将军,已经过了徐州,草民已经调用了所有的商船和民船,助祖逖将军南下。”
“太好了,太好了,过了徐州走水路,估计很快便到了。”
司马景文搓着手,高兴的来回走着。
“陛下,草民查镛愿将淮漕十二堂尽归朝廷所有。”
查镛的声音落下,整个太极殿内都回荡着他的声音。
司马景文竟然愣住了。
“草民查镛愿将淮漕十二堂尽归朝廷所有。”
见皇帝一时没反应过来,查镛又重复了一遍。
“查总舵主,你说的可是真的?”
王导问道。
“查镛怎敢欺瞒陛下,淮漕十二堂并三千弟兄,尽归陛下。”
“查总舵主高义,王导佩服。”
“查总舵主,请受老夫一拜。”
裴兴走到查镛面前,正要俯下身子,却被查镛一把给扶住了。
“裴公爷,可不敢这样,你是安定公,当朝司空,太子太傅,怎可向查镛行礼。”
“查总舵主受得,老夫南下,自徐州到这京城,一路多次遭到王敦的暗杀,若不是查总舵主,恐怕老夫是到不了陛下身边了。”
“区区小事,何足挂齿,查镛能为陛下分忧,便是查氏一门的福气。”
此时司马景文已经想好了如何安排查镛:
“查镛。”
“草民在。”
“你能将淮漕十二堂并三千堂下兄弟献给朝廷,朕深感欣慰。不过,这江南民间的漕运,如果没有淮漕十二堂,恐怕也会影响淮水两岸百姓的生计,也会影响南北往来客商的安全。
虽说你们是江湖组织,却也为朝廷分了不少力,江湖有江湖的规矩,就算现在没有了淮漕十二堂,也会有其他江湖势力觊觎淮漕,与其让淮漕成了绿林争夺的目标,不如还由你查镛继续坐镇。
不过朕感念你的一片心意,又碍于眼下形式,所以朕决定你这淮漕十二堂,官助民办你看如何?”
“官助民办?”
查镛没听懂,这个词他是第一次听到。
“官助民办?陛下真是圣明呀,官助民办,即不失淮漕十二堂的原本模样,又可得朝廷相助,更加有利于这江南水系的发展呀。
而朝廷需要之时,又可被朝廷征调,亦兵亦民。
陛下圣明,陛下圣明呀。”
裴兴对司马景文的想法是大为赞成。
“陛下圣明!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下了朝之后,司马景文又将查镛请到了后宫,专门与他一起吃了饭。
席间司马景文拜托查镛将杨韵接回来。
自王兴起兵,杨韵便被困在了临湘,虽然局势会慢慢的好转,可是这仗打能打多少,却是个未知数,少则一年半载,多则三年五年都有可能。
能将杨韵接回来的,恐怕也只有查镛了。
这边,司马承杀了郑澹,战了湘东,得知王兴已经南下,并且到了石头城,便准备攻打荆州。
杨韵却有了另外一种想法。
如今由于隔断了消息,司马彦并不知道司马承已经起兵支持朝廷,为了减少生灵涂炭,杨韵想把司马彦骗出来,如果司马彦死了,这王兴的气势便少了一半。
“你想杀司马彦?”已经成为临湘王妃的王氏问。
“嗯,司马彦本就罪该万死。”
“那你如何能将她骗出来?”
“只要她知道我在这边,一定会来的。”
杨韵胸有成竹,因为她知道司马彦同样也恨她,无时无刻不希望她死。
“临湘王,你只需要将我从临湘返回的消息透露给司马彦即可。”
“难道你想回去?”
“嗯!”
“不可,你这回去太危险了,荆州是你的必经之地,你让司马彦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