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易雪姑娘与琅琊王同去江南三月,难不成姑娘已经心系琅琊王了?”
听到贾谧的话,易雪不由的朝着司马景文这边看来。
而司马景文刚要开口,只见慕容迦起身道:“贾谧,易雪姑娘此行江南是我极力邀请的,你知道的,我最怕闷了,可不干琅琊王的事。”
“难道是慕容王子对易雪姑娘倾心?”贾谧又把话题转到慕容迦的身上。
“贾谧,这就不干你的事了,要不,你猜猜看了!”
这时有人开始哈哈哈的笑起来,跟着打趣道:“慕容王子是惯会玩笑的!”
“那可不一定哟,美人谁不爱呢?”说着笑嘻嘻的走到易雪面前,将易雪拉到自己的座位上。
只气得贾谧干瞪眼。
而慕容迦为了缓和气氛,举起酒杯道:“今日毕竟是鲁国公宴客,我们沾了他的光才有这御酒喝,来,我借花献佛敬鲁国公一杯!”
贾谧此时也是无可奈何的举杯应承着慕容迦。
于是众人纷纷举杯相敬,有了贾后的赐酒,更是相尽而欢,一直闹到了几近更方才散了。
回来的路上,周蓉见易雪蹙着眉头,颇有不安之色,轻声问道:“姑娘,今日那个老太监是何人?看那神情好像认得姑娘!”
“他是贾南风身边的宦者令董猛!”
“姑娘跟他见过?”
“嗯,见过一次。”于是易雪的思绪回到了多年前她还是杨韵的时候。
也是这样一个上元佳节,杨韵随母亲进宫给还是皇后的杨芷请安,正好遇到董猛随当时的太子妃贾南风给杨芷请安。
这董猛确是见了杨韵一面,当时还特别夸赞杨韵清丽脱俗,长大定是一众名媛淑女中的翘楚。
易雪思及董猛的反应,不勉有些心绪不宁,打开车帘,看着眼前熟悉的街道,易雪不由的朝东望去。
“征叔”易雪叫到。
“姑娘,有何吩咐。”
“找个地方把车停下去,我们去东边兴庆坊看看!”易雪吩咐道。
“东边兴庆坊?”
杨征不禁征了一下,随后道:“丑奴明白!”
杨征继续将车赶到繁华热闹的铜驼大街,此时虽然已近三更,但街上依旧热闹非常,上元佳节三日灯会,暂停宵禁,这是一年之中最热闹的时刻。
易雪和周蓉假装在街上看灯,闲逛了一会,便朝东面走去。
在繁华的铜驼街偏东一隅有一败落的大宅,门口一对石狮子守在这紧闭的大门,透着让人无法靠近的诡异,高高悬挂的门匾上赫然写着“杨府”。杨府的背面靠着兴庆坊,杨征带着易雪和周蓉来到兴庆坊,转到了大宅后面一个偏僻的角门。
三人闪进府内,借着月光,四目所及,满是结着霜的枯草干藤,积雪压着残垣墙坍,破瓷碎陶,干涸的荷塘毫无一丝生气,布满蛛网的窗楞尽是破漏,在月光照耀下,窗楞上的残雪反着白光,显得万般诡异、萧肃。
原本的生机勃勃,如今早已支离破碎,只有回廊和屋檐上的雕花彩绘清晰可见,半挂的匾额和楹联,仿佛记录着这簪缨大族曾经的盛极繁荣。
虽然同样是坐落在铜驼街,但这里是被人遗忘的世界,寂静的让人从心底透着寒。
易雪穿过回廊走在前面,而周蓉和杨征则默默的跟在后面。
走过正厅、走过祖父母的正院、走过曾经自己的小院,走过父亲的院子,易雪每走一处皆驻足停留片刻,恍惚时仿佛听到了祖父的读书声,父亲爽朗的笑声,祖母和母亲那一声声亲切的“韵儿、韵儿”
易雪面色苍白,甚是悲怆,她找寻着祖父母的身影,却怎么也寻不到。
仿佛又看见彼时自己带着结儿在院里的玩闹,母亲轻声的嗔怪着,易雪想上前去,可忽然似乎平空升腾了一团团的白气,模糊了她的视线,父母的身影越来越远。
易雪怔怔的定在那,她不由的伸出手去抓,可怎么也抓不到
此时周蓉担心的轻轻的唤了两声“姑娘”,易雪才幽幽的转过神,深吐了一口气。
惨然一笑道:“我没事”
随后,易雪跪下,重重的磕了三个头。
※※※
第五十四章 回忆往事 董猛起疑
这厢董猛也是一路思忖着:
“如此清丽佳人,出现在鲁国公的宴席上抚琴助兴,定不会是什么名门贵女。可若不是名门贵女,咱家怎会有种似曾相识之感呢?难道是哪个没入官婢的犯官后人,即是犯官后人能被咱家见过的,也必是三公、军侯之女呀!”
三公、军侯?董猛不禁一征,瞬间想到了什么,琅琊王江南之行莫不是带的这女子?
“对没错,琅琊王,三公之女,没错了。这女子的长得颇像杨袭之女,难道当年逃走的还有此女?”
董猛的脸上阴郁起来,他的思绪同样回到了多年前见到杨韵的情景
元辰休沐结束,第一次朝会,众臣互相问着好,确定了一些对北郡调拔的军资,便无事退朝了。
退朝后贾谧又来到了贾南风的北宫昭阳殿。
“侄儿谢姑母的恩赐,姑母遣大监亲自前来赐宴,着实给足了侄儿面子。”
贾南风宠溺的看着贾谧:“不罔本宫的心意,你高兴就好。”
“侄儿自然是高兴的,有姑母在,就算他司马家的王爷也要给贾谧面子!”
此时董猛想起易雪之事,问道:“国公爷,前日老奴见那抚琴女子,甚是清丽脱俗呀!”
贾谧一听董大监竟然留意夸赞易雪,不勉有些心花怒放。
脸上难掩对易雪的倾慕之心:“大监好眼力,这女子如今是京城有名的琴师,琴技了得,怕是无人能及!”
“就是上次提起的,跟琅琊王去江南那个女子?”
“嗯,没错,就是她。”贾谧虽然嘴上说着,但听到琅琊王三个字,心中又是一阵不爽。
“国公爷对这易雪姑娘没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吗?”
“似曾相识?”贾谧一脸疑惑。
“大监为何如此一问,你可知道了什么?”半天没说话的贾南风终是开口了。
“回娘娘,此女与杨袭之女杨韵颇有相像。”
贾后一听,不由的一惊:“杨袭之女?当年不是落下山崖摔死了吗?”
“当年逃脱了杨袭的幼子以及他的侍卫,只道当时杨家女眷的马车摔落山崖,可车里面的人是不是杨家姑娘,并不可知,积驽营的人也并不识得杨袭妻女,只能从衣服上来分辨,若偷梁换柱也不是没有这个可能。”
“你是说此女未死,与杨袭之子一并逃脱?”
董大监道:“娘娘,这琅琊王从关中救了一个女子,并好生安置,本是无可厚非之事,这女子如此擅长琴技,可见非寻常人家之女。当年琅琊王对杨家女儿倾慕不已,特请废太后赐了与这杨家小女的婚约,这次去江南身负皇命,也将这女子带在身边,此事尚有蹊跷呀!”
“贾谧,你与此女接触颇多,是否发现有不妥之处?”贾后问道。
“回姑母,贾谧只道此女是琅琊王救下的孤女,其他并不知道。至于大监所说杨家之女,当年侄儿与杨袭并无深交,杨家之女也只见过一次,是杨袭之子满月,当时杨家小女尚小,侄儿并未特别注意。”
贾后又问:“大监,你能肯定此女就是杨袭之女吗?”
“这个,回娘娘,老奴也只见过此女一面,当时她不过十多岁的女娃,跟着其母进宫给废太后杨芷请安,如今过去这些年,老奴也不能一口咬定。”
“不错,你一说本宫倒也想起来了,此女我也曾见过两次,虽然当年还小,但是也有十多岁了,想必模样就算变化也能端详出来。”
“依老奴之见,这女子既然与杨袭之女相像,且与琅琊王在一处,故不可置之不闻。”
“此次琅琊王江南之行,让本宫看清了这琅琊王表面闲散恭顺,实则韬光养晦,不可小觑。倘若真能查实这女子确是当年的杨氏逆犯,这琅琊王便是不轨之心呀。”说着贾南风的脸上浮出一丝诡笑。
“依老奴之见,宁可错杀,不可放过!”
“嗯!”贾后点了点头,她一夜之间可以屠了杨氏三族,区区一个小女子,管她是不是杨氏后人,杀了也便杀了。
见贾后动了杀念,贾谧心中大叫不好,他是当真舍不得易雪,对他来说区区一个弱女子,能翻出什么浪,只要顺从于他,管他是不是杨氏后人。
他真真的被易雪迷住了。
“侄儿已经派人去查证这穆易雪的身世来历!”贾谧说道。
“嗯,如何?”
“这玉山附近,确实有个穆家邨,据侄儿了解,这穆易雪确实是穆员外的女儿,丘陵穆氏的后人,自幼便在玉山的玉仙宫玉仙真人处修习,后玉仙真人云游,这穆易雪便回到了家中,后适逢北郡战乱,流民四起,穆易雪家中突变,便不知所踪了,想来被琅琊王带回京中。”
“若是此女的身份也被安排好了,恐怕国公爷的人也是难以查清!”董猛道。
见董猛依然不愿就此放过,贾谧不由的皱了皱眉,随即又笑道:“大监说得是,若是琅琊王有意为之,恐怕我的人一时查不清楚,不过若是因此而找个由头除了这女子,恐怕”
贾谧没有说下去,而是看了看贾后。
见贾谧欲言又止,贾后笑着道:“难不成是你瞧上了,舍不得了?”
“姑母,侄儿怎会为一个女人悖逆了姑母!”贾谧说这话时,带着撒娇的成分。
“姑母,既然琅琊王如此在意此女,我们反而不能急于一时,倒是可以利用此女牵制琅琊王,若此女真是杨氏余孽,届时司马景文可是谋逆之罪了!”贾谧建议道。
“嗯,你说的也有道理,杀一个女子实在算不得什么,若是能搞出点名堂,也未尝不可!”
“老奴倒有一主意,可试探一二,还请娘娘示下。”
“大监请讲。”
“三月初三即是春禊日,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