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地里还有些白菜,小葱大蒜的也还有些。小家过日子的口粮用不着操心,蒋爷爷也有些工资可以补贴。只是这年后蒋爷爷确是要走了,说是下午屯的酒厂要建房子,差一个看守材料的人,问这蒋爷爷愿不愿意去。这日子在那也是过,想着能过一个月多些工钱,那也就答应下来。
杀过年猪还得请人,照惯例这杀猪的人会拿走一块肉作为酬劳,有些人家不要猪下水也就把下水给了屠夫。但是这贵州有着装香肠的风俗,就是把腌制好的肉放到这大肠当中,阴干。后面再用些甘蔗皮、橘子皮配合这百叶松熏制一下,再接着大太阳暴晒5到10天的,也就差不多可以下锅了。
这天是找着了时间,蒋奶奶也算是打听清楚了是怎么回事。二儿子在家也没出去,算是赶上了年尾,大家在家都有事在忙活,没人出来到处晃荡,蒋道德也就没了去处。
蒋奶奶端着东西前脚进屋后脚就开口“我说这个道德,是点出息都没得,去仓更开相馆败干净,又回来借钱收板栗,去个几天回来就得半口袋板栗还是烂的多,天!几百块了嘛,咋个些会干出这种事情出来嘛。”
端着菜坐在这儿子旁边,一边摘菜一边说:“回家来,话不讲屁不放的,嗯。又拿起钱坷街上开相馆,前后才多久时间,生意那么好的,讲关就关了,你说哈是那样回事。”
二儿子这嘴皮子也使不上劲,埋着头。
蒋爷爷也不说话,这小儿子听了也是脸一黑。这前后得多少钱出去了,自己还想着钱不多不上学了。自己也说不出什么话,干脆坐在一边听着。心里也是气不过,凭什么就变成这个样子了。
这大哥得了工作和房子,二哥又拿这么些钱出去败光了。自己脑袋也是一阵轰鸣,落差太大了有些难以接受。
一阵的数落也没人搭话,算是这个家对待蒋奶奶发火的唯一方式,也算是蒋奶奶恨铁不成钢了。
蒋文一家在城里,过年也算不得多好,也就准备些水果蔬菜,外加买些肉算是过年了。
这厨房中,早年也没有什么电磁炉一说,都用的是传统的蜂窝煤,不到一个平方的灶台和一个水泥制成的水缸算是厨房的全部家当了。这蜂窝煤也算是有些贵,1毛2的一块一天基本5到8毛的开销是固定的。早些卖煮花生的时候,还要多些。这不卖了,也就削减了下来。
相比农村的火热争吵,蒋文一家也就是清静了太多。幸好这对门的王家和楼上的毛家以及这楼下的朱家都不回去过年,算是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冷清得厉害,算是这小楼偏僻吧,四周都没有太多的邻居,放眼看去的都是一些小楼的背面,像极了不搭理人的样子。
蒋家的老家算是在诡异的氛围中过了一个年,大年初一照旧赌钱的依然在赌钱该喝酒的还是在喝酒,这家庭中的风波似乎并没有让这些人有些个井陉的意思,反而催生出几分惆怅的感觉来,算是侮辱那句“借酒消愁愁更愁”。
但是左右这句诗的意思还算应景,算得上一代人的写照。蒋文一家则是在城里晃悠,无它。这蒋文交友也算是广阔,但是穷人有几个穷朋友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一家人在这朋友圈中转悠一圈,也算是到了这初七八的日子。算起来这计划办的也没时间搭理他们,就预备着回家过个正月十五。
在贵州这地方,过节有些讲究,有些人家过正月十二、有的是正月十三或者正月十四,正式过正月十五的人家反而稀少一些。
因此这几天都有人家放炮仗,算是节日中的特殊场景。蒋家过的是正月十三,蒋文就合计着回家过了这十三,回头十四的时候上来还能带些米和腊肉会城里,也能少些开支。眼看着媳妇肚子逐渐大了起来,也需要一些营养。这就计划着初八是个出门的日子就赶着早上的班车回到了鲁镇。
到了鲁镇有着这蒋奶奶在家烧饭做菜,自己也能够落得个清闲几天。正好这贵州的正月是冷天的时候,天下冬雨的时候比较多,有时还带着小雪。在老家猫着烤火也是不错的选择。
到了村子里面,原本在院子里晃悠的邻居们看见了也是忙寒暄,“小文回来过年了啊。”
左右答应着就往家赶,天上还下着小雪,单薄的衣服还抵不住冬天的冷风。
可是到了家,就有些无奈了。家里就蒋爷爷、蒋奶奶在家。两个兄弟也不见影子,想必都是出去玩了。
蒋文坐着一会也是按捺不住想要出去,见得丈夫起身开门。黄连英也是不高兴:“小文你要去哪点,等我一路。”
这一声呼啸着,就出了门,留着这小蒋征在爷爷怀里看着火堆。
“这是走一步都离不得,要去们又不把娃娃带着去,真的是你家丫鬟安!”
说着蒋奶奶就把孙子自己抱过来看看,从围腰的兜子里拿出了切好的饵块放在火边烤着。老家还没有电视,蒋爷爷倒是有个收音机就是不怎么拿出来放。
第十六章 回城
“老子是没给你们讲安,回来几天了,天天都是这种,屋头小了住不下你两个菩萨给是。去那点就要跟到起,是个狗们,也晓得那个时候该跟到起,那个时候要看屋嘛。天天就是这种在外面跑,人家计划办的来要人,要么去把娃娃打了要么就交超生款。你这个心那点会那么大”
这黄连英听着自己婆婆在外面训自己丈夫,也听得不算清楚,三舅和三舅妈三个人就赶紧的出来。
三舅妈就问道:“那样事哦。”
“那样事,我就讲这个烂死要把我磋磨死。回家来我就绑缚又绑缚的讲,一天没得事情就不要出去,那个汉子走一步都离不得。就是要跟到起,今天人家计划办的来要人,你自己去嘛,是要打娃娃还是交罚款你个人去处理。”
黄连英听这话头不对,后悔也是来不及了。不错也错事错成,这会再说什么却是已经晚了。
三舅妈接着话头说到:“我前面都还在讲,他们一天到处这种跑出来玩,人心不足蛇吞象,那个起坏心眼们去举报他们。”
“他们还说是没得事,那个会去举报。说是烤下火们看下那家打麻将们去玩哈子,我就说是,那些人多眼睛杂。”
蒋奶奶一听心里又不高兴了:
“打麻将!你有几个钱和人家打麻将,你比得成人家不。一天就是好吃懒做的,麻将好打的很,去嘛。娃娃丢在屋头不管,个人去玩,还打麻将。我看你这下子你保得住那个,早暗一天你个都保不住。”(暗是本地话发音,其实是早晚一天的意思)
蒋文夫妻是一句话不敢开口,也没想着这出来玩打打麻将还打出这种祸事来。
这一路挨骂,一路走着回家,算是在村子中出名了,也算是给这些准备生二胎的敲了个警钟。
到了家,蒋奶奶嘴上也不饶人。这蒋文黄连英是一句话都说不出来,都说这听人劝吃饱饭,这下算是饿了肚子了。计划办这2000多的罚款一缴纳基本算是半年多的收入没了,吃饭还得另寻办法。
“这个拿咋个整嘛,带起去娃娃要打了,还要交罚款。躲着生下来后面你也跑不掉罚款还更多。”一家人围着火堆坐着,蒋奶奶第一个开口说道。
“能咋个整,明天我过完13我们就上去了,过了人家来肯定也找不到我们。”蒋文说着,似乎很不在意这种事情。
“你二天娃娃要上户口不,躲得过去不。你躲起人家不知道就算了,过了去补户口还有得话说,现在人家都知道了,你还怎么躲,罚款你都没借口不给。”
一夜无话,正是十三的时候,蒋家的人都没人出去。该忙活过节准备的都在忙活,这鸡鸭鱼,大酥一类的是过节的常备菜,配上一些个家常炒菜算是齐活了。
一家人围着八仙桌吃饭,气氛诡异依旧。没人敢在这个时候碰什么霉头,本该齐乐融融样子,却是过成了另外一番光景,倒是有了些许节日的肃穆感。
早上的时候还是雾气茫茫的一片,蒋文夫妻就带着儿子赶着回城里。大黄狗似乎是知道他们要去那。站在门口张望着3人离开,没一会就自己往着后院的小路跑走了,想要看看老主人又去那晃悠了。
到了上午9点多的时候,就到了兴义北京路下了车。原本是想着能带着些许粮食腊肉上来的,可是出了这档子事情,也没这个脸再开口要。
一路上回家特意从向阳路的菜市场路过,买了点菜就从麦子丫口那个斜坡回家了。回来的时候路过了老徐家,门还是关着的看样子是回家过正月十五了还没回来,到了家菜放着,窗户打开来通通气。
黄连英才准备把熄火了几天的炉子点燃,屋子里面又没有什么可以引火的东西便是喊道:“小文,你去整点柴来嘛,把火引起。”
蒋文在屋子里坐着,听见妻子喊也有些不耐烦:“你不会引嘛,咋个嘛。”
“柴都没得,咋个引嘛。”
听妻子这么一说也是一愣,转头就出了门,到这煤棚门口开了门,煤棚里面的东西多,都是些杂物。是早年蒋爷爷留下的一些东西,没有带回家去。就放在了这煤棚当中,一眼望去都是些木头和一些金属物件。
除开此外还有一把老旧的38大盖,也不知道这蒋爷爷是哪里弄来的。也丢在了这煤棚子里面,蒋文左右看看没有人。就拿着枪看了看,小心的放在角落里面。找着一块看起来没有什么用的小木板就拿了出来,放在地上一块石头垫着,就上脚使劲的踩。没几下大约一指头厚的木板就碎裂成了几块,一些比较大块的石头敲几下,一块木板算是被决定了命运,变成了一抱多些的柴。
抱着柴火上去,才发现这引火的东西也没有,转头进屋找了一个朔料袋和一张报纸,两个放在一起卷起来点着了放到炉子里,又忙活着把一些细小的柴火放在上面,再把一些稍微大些的放在上面。
算是完成了第一步,掏了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