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毕竟南方电网出勤,闲着没事儿往深山老林里边走,那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新的电网线路,需要人去实际探看。在贵州民谣当中,简单的一句山多人多钱不多,就已经能够足以说明贵州的地势。还不是一个简单的一g网,就可以平白无故穿透的。
更何况这信号塔密集程度,及其信号强度还远远赶不上20世纪20年代初期的零头。
“你说怎么办吧,在两个轮子,单个就30块钱,还有那个轴承,两个合在一起我就花了100了。你光是说请喝酒,这酒我也能请,到你以后都有这种活儿可以给我,钱爽快,利落到位。天天请你喝酒,我觉得问题不大。”
这是蒋文那朋友的原话,蒋文被这句话弄得哑口无言。蒋文憋着没有办法,也就只好给自己兄弟打电话。这打了快一个下午,黄连鹏那儿基本是没有什么反应。
蒋文就憋着没有办法,只好去找黄连英求助。事情目前到了这个份上,蒋文也该是为自己当初的狂言付出一些代价。
可是这实际代价的付出者,对象却变成了黄连英。夫妻同体也许可以用这样的方式进行理解?
蒋文是中午的时候到了黄连英的菜摊子上,几句话说明来意。黄连英也没有怪罪蒋文的意思,这毕竟也是给自己母亲一条生存之路。
可惜的是,黄连英目前的菜还剩余很多,前后左右把包翻了半天。总算是把包里的钱都掏了出来,自己留下几块钱的零钱,其余的钱都让蒋文给拿走了。
就算如此,这些钱的数目总共加起来也只有60块不到,蒋文拿去也就只能当做定金付给人家。
很明显蒋文的酒桌子策略,并没有太大的作用。又从长远来看,谁家还没有几个嗷嗷待哺的孩子,养家糊口几个字。不是一句玩笑话,轻易的儿戏起来家破人亡,也许是别人给你的最好反馈。
那人收了蒋文的50块钱,也就同意继续把这个活儿做下去。至于为什么是50块而不是60。那必然是蒋文在归来的途中已经给自己买了两包好烟,香烟也不算太贵。一包五块一包三块。
自己把五块的藏好,把三块的香烟拿出来打给别人抽。
晚上回家的时候,蒋文就给黄连鹏打了电话:
“喂!老三,哎呦!那边那个家伙收手工费有点偏高啊。”
黄连华一听这话,意思是要向自己要钱了。
“他要多少嘛?”
“要的也不多,前面你给的200也就够钢架和一些铁皮的钱。现在还多一个成熟和两个轮子的钱没有着落。人家也喊着要点儿手续费,加工费。”
黄连鹏听这话也就不咸不淡的说着:
“我当时问你,你又说200够了。我这个月工资也没发,孩子老婆那儿也要用钱。我怎么办吧。”
蒋文一听这话,也就愣住了。似乎是没有想到自己兄弟会这么说。
“那个手工钱啊,中午还上你姐那拿了60块钱,给别人付了,人家才同意接着干。”
“你现在跟我说这些,我也没有办法。自己非要满口的说两百块钱够了,还是你自己动手。结果你就这样,自己去找人弄。你早说要找人弄,也就不会给你。”
蒋文听这话自己也就没办法接下去,晚一些这黄连英都回家来了。
蒋征照例在这个点都是在家里的,王家小子辍学了,每天玩乐的事情也就不一般了,和蒋征的交集也就少了起来。蒋文见黄连英回家来,又吃了饭,就催促这蒋征出去玩一会。
这样子的情况比较少见,使得蒋征都愣了一下,等儿子出去之后。蒋文才又说起这白天的事情来。
黄连英和蒋文就说着一起去看看,这帮蒋外婆处理小车的地方距离这蒋外婆住的地方也不算太远,从蒋外婆住的地方出来,左转也就50多米的地方有一个做铝制门窗的小店。
蒋外婆的早餐车就在这制作了。
至于蒋征,在这黄连英夫妻都走了,自己也就只好在门口转悠一会,至于作业会不会的事情,基本黄连英不提,蒋征也不会主动的去说。
基本也就维持在,一个微妙的平衡当中。至于蒋文的上学态度,也就不必多言。
第一百六十二章 早餐车的风波(二)
也不知道黄连英是怎么想的,自己看了一遍车之后。对蒋文道:“我们去把妈叫过来,让妈看看怎么样再说。”
蒋文也没有顾及那么多,原本这蒋外婆是不知道给自己折腾车的地方距离自己那么近的。
现在黄连英提起,蒋文也就依这黄连英所说,但是蒋文却不愿意去。
“那你去把妈叫来看看吧。”
蒋文说着,意思已经很明显不愿意去了。
黄连英也就自己带着蒋璐一起去蒋外婆的住处。这半年的时间过去了,蒋外婆虽然还在这个地方住,但是却实打实的换了地方。
原因是蒋外婆老是和对面一栋楼的人吵架,至于吵架的原因。文字有些难以言表,不是内容有多么不堪入目,而是这蒋外婆看着别人在自己家阳台挂衣服,看别人口型之类的就顺手骂了出来。
于是这蒋外婆和对面小区的矛盾就这么施展开来。房租还没到,人房东就不愿意租了。
没办法,小儿子在忙,大儿子不在。也就只好求人能够宽限几天,结果是就在这小区门口的平民房里租到了一个单间,也就是现在的住所。
这单间也不大,看起来也就13到16个平方的样子,所有东西一堆积,加上一张床就算是一个家了。
黄辉自然是和自己奶奶一起住,还得睡一张床。
黄辉在写作业,听见有人喊就抬头看了一下:
“奶,我嬢嬢来了!”
蒋外婆距离黄辉也就不到3步的距离,一边看着地雷战,一边洗碗。
听见自己孙子在叫自己,也就扭头看去,自己闺女带着孩子在门口。
黄连英开口道:“妈!”
蒋外婆看着自己家闺女也不太高兴的样子,随口道:
“你来整廊子!”
“小文讲说是,那个车子差不多了,我来喊你去看哈子。”
蒋外婆听这话也不墨迹,摔两下手上的水,自己就走前面出去了。黄连英也不好说什么,也就跟着走了。
至于黄辉,一个人莫名奇妙的看着这两背影,也不知道该说什么。
黄连英跟上去:
“妈!”
“不要喊我!”
黄连英被蒋外婆这句话,直接就说蒙圈了。这好不好的,怎么突然就这样了。
这蒋外婆也有意思,到了大门口也不问黄连英,一个人在这站着,黄连英跟上来给指路还是一副爱理不理的样子。
对于黄连英而言,这种方式就过于过分了。蒋外婆顺着黄连英指的路就走在前面,都走过地方了。
也不知道是真没见到蒋文还是假装没见到,被黄连英从后面给叫住,才回过头进了屋子。
在这屋子里面,蒋外婆看了半天也不说好或者不好。蒋文见蒋外婆看了半天就说道:
“妈你看没得问题们就这种算了哈。”
蒋外婆也不说话,扭头又回去了。这店主,也看得莫名其妙的。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也就觉得这老阿姨在抽什么疯。
“那就先这种嘛,我们明天再过来。”
蒋文看着黄连英追着出去,自己也就跟着上去,担心她母女两一会别又打起来了。今天这气氛完全是怎么看怎么不对劲的样子。
蒋文跟在母女两后边,见他们也没发生什么事情,到了蒋外婆家门口,几个老阿姨正坐在小凳子上边在哪聊天。黄辉在哪和几个孩子玩的挺开心。
蒋外婆突兀的一句话,黄辉就乖乖的进屋子去了。这状态,不用说开家长会的指定是蒋外婆无疑了。
见黄辉进屋去了,那几个老阿姨就说道:“给他玩嘛,怕廊子哦。”
“以前成绩啷个好的,现在还会考不及格了,还想玩。”
以前???一二年级???
好吧,也不管具体有无可对比的性质,一年级90分和4年纪的60分,光是从分数上来看确实掉了不少。
2001年初,这农村和城市教育差距还是存在很明显的跨度,比如这会农村还没有开始教授英语、计算机等等课程。就凭借这语文数学的深度方面也不是农村的教学可以比较的。
黄辉听话的就进了屋子,黄连英和蒋文两在外边和周围邻居聊得火热,这蒋外婆也不知道在屋子里面在忙活什么事情,总是也不出来。周围邻居也不过问,似乎已经习惯这样的场景了。
大约到晚上9点半多一点的时候,黄连英才和这蒋外婆道别回家,蒋外婆一脸的苦瓜像,也不知道具体的再气什么。
也许是气儿子闺女给自己弄车卖早餐,而不是给钱生活吧。
闺女女婿一走这蒋外婆的话就说开了,开始说起卖早餐的事情来。
第二天黄连英接着卖菜,资本已经缩水了大半,只能够勤买,勤卖才能够满足今天的客流。好在那些早上就来的卖菜人,与黄连英这样卖菜几年的小贩也比较熟悉了,偶尔一两次不给钱,下午再来收钱也正常。
蒋文再去看那个早餐车进度的时候,就发现那人几乎是把早餐车弄了个大变样。
“咋个些弄成这个样子了?”
那人在忙其他的,听见蒋文说话就抬头起来:
“你来了哈,昨天那个老人家是你妈哈。”
蒋文听着,一点头。
“是这种的,大早上的你妈就过来了,讲说是给她改车子,我就给她改了嘛,他讲说是钱给你要的嘛。”
蒋文听这话脑袋就嗡嗡的,怎么就找自己要了。
蒋外婆昨天就给儿子打电话了,说是儿子不管她之类的,黄连鹏就说道:
“那个钱们,是我给的嘛。我咋个不管嘛。”
“你们会整嘛,拿我儿子的钱来哄我。”蒋外婆心念叨着。
结果就有了这出。
蒋文看着大变样的车就问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