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蒋征原本正在看电视剧,整看得入神,被蒋文的这句话直接惊醒了过来,转过头看着蒋文道:
“跑不在了?”
嘴巴说出去这句话,可是心里面却没少打鼓,担心那个家伙真跑不见了,那自己今天肯定是少不了一顿的。
小孩子始终只是小孩子,就顾着挨打的事情,蒋文说话语气温和,还略带几分调侃的味道,明显是事情并不大。
蒋文听了蒋征的话,也就接着说道:
“我和你妈就跟起去找,那个鬼娃娃,从大顺加油站这边一路跑到屏东上面去了,自己发觉走的方向不对了,才倒回来,又到这大顺加油站这边站起,我们去找半天,就是在大顺加油站下面找到起的。”
蒋文就有这习惯,见人听自己说话认真的紧,不用几分钟就会的自己得意起来,就连说话的预期都会带着一些轻浮的样子,可是偏偏贵州这一片的人都吃着一套。自己儿子是不可能给自己发烟抽了,蒋文就自己拿了烟出来点伤,然后继续说道:
“我和你妈还有他家老爹老妈一起,分开找。你去那点找嘛,都说是怕他从那点小路绕圈圈,把个人绕迷路了。嘿!~那个晓得,这个娃娃,一个人跑到大顺加油站那点站到起,要不是你妈眼睛尖们,可能这个时候还在外面转圈。”
说着蒋文吸了口烟,缓和一下气氛。接着说道:
“你妈看到起了,我们才打电话给他家屋头的。一问他说是去那点来,他就讲说是找不到家在哪点了,一直顺到起路往前面走。看他拿手指,结果就是跑去屏东上面去了。又问他说是,他哪哈到这边的,你说他咋个讲!”
蒋征听得入神,蒋文这会需要一个搭腔的,可是蒋征明显的不知道这句话的具体含义在那,蒋文见儿子不会搭腔,心里面虽然有一些不太自在,看是看着儿子听得入神也就满意的又吸了一口烟道:
“他讲说是,他在这边好久了,天没黑就在这边站起的。这个鬼小伙,他妈问他说是看到起她没得,他整个看到起的,喊半天喊不答应。结果就一个人站在这边等到起,他妈也是走路也走得快,那个娃娃都追不到起。”
蒋文把话说到这,基本就算一段落了。蒋征在旁边听着也是有些入神,黄连英前面就已经过来了,见着父子两在那说话,一个认真,一个说得得意的样子,黄连英也不忍心去打扰,也就坐在旁边听着,至于具体的问题,黄连英也不打算说出来。
今天这种看起来父慈子孝的场景在蒋文家里面可是难得一见。
蒋文说完了今天的事情,也得意完了。黄连英就顺势接口道:
“下回,你再去接你妹。遇到那个你就不要打人家,他打了你把他给我拉到起,把你妹接回来了你和我们讲,我们回去找老师和找他家长处理。今天我们要是不出去找,万一出什么事情,那个今天你就喊事情大了!屋头也要遭罪”
蒋文听了黄连英说的话,也就说道:
“我请你哈,以后去接你妹,不管是有人打她也好,还是有廊子事情,请你把你妹先接回来,先和我们讲。不要和人家打架啊,整这些。把事情整大了,还不是我们在处理,你说是不是。”
蒋征对于蒋文说的话,以及黄连英说的话都没有过于理解,也就是话里面的深层次意思。但是字面的吩咐蒋征还是挺明白了,当夜看完电视剧再无他话。
对于蒋征没有说话的反应,其实蒋文夫妻已经习惯了。只要遇到一些比较让人低情绪的事情,蒋征就会不说话,听着。也不知道到底是遗传和继承了蒋外婆还是蒋爷爷的性格,也许是两个人的组合?
可是这种性格展示在外面就是另一种体现了,毕竟看的人不一样,每个人的世界观也不一样。理解与否已经不重要了,也不能够说明这个人存在意义的好或者坏,正是这种矛盾体,形成了纠结而又不甘心的人生?
第两百一十章 蒋文家的座机电话
蒋家的这个事件过去之后,似乎又回到了看起来平和的状态谭家的也直接或者间接的知道了蒋家的事情,因此这段时间里面都没有什么机会下手。弄的这谭姓家伙这几天心里面发毛。
蒋璐在学校依旧是和那个贾小子一天打打闹闹,告状之类的事情也不在少数,只是蒋文也不在执着于把这种事情的担子压在蒋征头上去,蒋征也归于平静似乎又回到了看起来十分正常的状态当中去了。
蒋征依旧是在时不时的上课开小差,或者又是不按时写作业,偶尔去接一下蒋璐也不动手了,按照蒋文的话,再次进行加工,然后精简一下就变成了:
“这个家还没有为自己闯祸做好买单的准备。”
当然小学四年级的蒋征还没有这么精辟的思维以及文字功底去把通俗的话总结出来,然后在用最通俗的话去概况一遍。
至于黄连英的日子,上午在家做饭,中午的时候吃了饭就去工地和蒋文一起干活,总之是保证了蒋征和蒋璐每天中午放学回家都会有热腾腾的饭菜可以吃,不用再吃冷饭拌辣椒水。
主要是黄连英没有卖菜之后,在家里面没少挨周围邻居的白眼:
“你家是咋个想得转了,舍得在屋头了。你家往天没得人就算了,你问哈子,你儿子姑娘一天吃的廊子!两姊妹在屋头,一天就是那个辣子水拌饭,有时候连辣子水拌饭都吃不起。”
“不是们,整得一栋楼都在给你家养娃娃,一天这家给点吃的,那家给点吃的。”
“我前天还喊你家儿子姑娘在我家楼上吃饭。”
“你说你卖菜忙了,屋头一点菜都没得,你都不晓得给屋头拿点,别人家钱是抢打来的安,天天给你养娃娃是不是嘛。你说要是没得这些邻居,你娃娃喊的饿死在屋头,你都没办法。”
黄连英刚停止卖菜的那几天也不是这么平静的,这些话算是那些邻居七七八八加起来的内容。算是也体验了一把两个孩子没吃的在别人家吃饭的那种屈辱感。这种吵闹,声音很大。楼上谭家的自然也就听见了,楼上楼下的看热闹的也比较多,因此也就不会被人留意到。
黄连英自然也就不会知道谭家的又盯上自己了,后面才有了谭家的偷看和黄连英搭讪的那一幕。
黄连英也因此受了不少的委屈,和蒋文说起这个事情,蒋文自然也就把事情怪到了蒋征不会做人上,后面责问蒋征做饭的事情才会有那么大的火气。但是蒋征却不知道父亲实际是那根筋出了问题,迷迷糊糊的就挨了一顿说。
偏偏这蒋文那边少了自己妻子还做不成事情的样子,来家里面找黄连英,让黄连英去和自己一起干活,黄连英挨了邻居的白眼和训斥,好不容易给孩子做了几天饭。
可是蒋文那话,哪里会容的黄连英去分说。黄连英也就从家庭煮妇,变成了水电工外加半个家庭保姆的角色。
上午忙着给孩子做饭,下午去帮蒋文干活,蒋文一个不停的抱怨徒弟干活不行,又喜欢多话,一天都干不了多少活云云。其实也就是徒弟小弘宜说话过于实在,干活也有些许偷懒,蒋文也就不喜欢这个徒弟,如不是看在都是亲戚的份上,估计都赶人走了。
也是如此,蒋文也就只好把黄连英叫来,有自己媳妇在也许自己心情能好点?
蒋家的事情也就是一堆闲碎的事情,各种拼凑起来,可是谁家的事情不是如此。
在邻居的帮助(?)下,蒋家一家才算是走上生活的正轨,也可以简单的说是蒋家的两个孩子把生活过上了正轨上去。蒋征觉得自己应该是可以过上稍微省心的生活,现实怎么会让蒋征就这么如意的过下去。
黄连英上午都在家里面,下午的时候才要去,可是黄连英也没有手机,和蒋文提过一两次,说是自己也办一张卡,给自己弄个手机打电话方便一些,可是就黄连英在菜市场卖菜都有人大着胆子送花,要不是自己撞到,又去蹲了几天,联合这蒋外婆和蒋征的舅舅黄连鹏,这黄连英的生意还不是蒋文说停就能停得下来的。
黄连英这趟过山车,蒋文是不敢坐了,对于黄连英要求配手机的要求也被蒋文给否决了。蒋文担心黄连英配上了手机,往后的日子那还不更加无法无天。听说这黄连英上午的时候一大早就和这陈妈妈一起出去,也就是黄连英的那个同学一起出去。
可是蒋文家的家庭条件和人家的家庭条件从日常的生活饮食就可以看出一二来,人家一天一顿猪脚炖藕,还带上花生。蒋文家是只有一顿饭,也就是晚上的那一顿,至于中午,两孩子吃的辣椒水拌饭,那就不应该称为一顿饭。晚上吃饭能见着肉,那也是最近经济不错的条件下。
人家都说大学生上学有些变本加厉的味道,顺口溜都编排好了:
“一年土,二年洋,三年、四年忘了爹和娘!”
这顺口溜可不是白瞎的,至于事实,只能说请回忆,因为太多无法列举。
黄连英自从联系上自己的这个同学之后,算是打开了作为女人的另外一个大门,而不是作为母亲的那扇大门。什么七七八八的东西都接触到了,虽然也会记得中午的时候提前回来给孩子做饭,下午也记得去帮忙。人就是有这样的践性,见着好东西了,自然就要索求。
而黄连英不卖菜了之后,小卖铺的天天来家里面叫黄连英去接电话都跑断了腿,结果忙活了半天才拿5毛钱的电话费。怎么想都觉得不值当,如果实在鲁镇,都是乡里乡亲的,倒是不至于为了几毛钱伤什么感情,家里面的人出远门打电话回家都是有要紧的事情,都说你家有事,万人帮;别家有事,你也上!
可这蒋文打电话回来,都是些不大的事情,人家小卖铺的跑一两次也就算了,天天为了5毛钱跑腿不值当,何况这电话费自己还得掏2毛2分钱给移动公司或者电信公司的,满打满算自己跑腿为了2毛钱,似乎自己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