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又说这老狗,不得不说到蒋家的大黄狗,左右还是不行了。这段时间都趴在屋子里,走两步都困难的样子。上厕所是没办法自己出去了,都是在屋子里解决,蒋奶奶抱怨了很多次,让蒋爷爷处理了,但是蒋爷爷就是不愿意。幸好的是这大黄狗生的最后一窝小狗还有一个留了下来,只是这会不知道跑哪里去了。
黄连英坐车到了兴义的时候,已经是中午1点左右的时间了,下午两点半开始报名这时间还够。孩子蒋征在家和他爸已经是吃了饭的样子,蒋征在睡午觉。蒋文一上午没看到妻子,也没有去卖菜就奇怪:“你去那点来。”
“我回鲁镇了,回家去拿户口册,下午给小征报名。”黄连英说着。
“还小了嘛,读廊子嘛你给他7到8岁了送去鲁镇读会咋个嘛。”蒋文也不是很高兴,似乎也是将这希望寄托在了自己父母那边。
“小,人家娃娃4岁都送去幼儿园了,这个马上就5岁了嘛,7岁会跟的上不嘛。”
夫妻两个吵了一会,还是罢休了。钱都在黄连英这,蒋文最近一段时间也没有做工什么的,自然也就没有收入。
下午的时候黄连英就带着儿子去这盘江路小学报名,那知道排队排到这下午4点才轮到自己,黄连英把户口本和递过去。
“是那个?”
“这个,大的个。”黄连英回答着。
“哟,你这个要遭交高费。不是兴义城市户口的都是这种,要多交500块的高费。”老师拿着户口本看看地址和名字就回复到。
“不可以少点安。”黄连英以为是卖菜,可以讲价。
“这个咋个少嘛,人家国家那么规定的。”老师说着就不乐意起来。
见老师变了脸,黄连英也就不僵持了,后面的也在催促“没得钱们,你不要耽误人嘛。”
在后面人的催促中,黄连英就带着儿子离开了,可是走到一半,她又跑到窗口处问道:“老师明天报名不!”
报名的老师听见人说话,也不抬头就回道:“报名,到29号。”
听见老师的话,黄连英才带着儿子回家。
到了家里面,蒋文见妻子脸色不对就问道:“报名报得没得嘛。”
黄连英不说话,推着蒋文就到了房间,关上门才说:“咋个报名嘛,人家老师讲要交高费,要多交500块钱。”
第二天一早,黄连英并没有带着儿子去报名,而是自己出门了。这蒋外婆还有一个妹妹,嫁到了城里。足下生了几个姊妹,黄连英就是到这自己表姐这来了。表姐比她有出息自己读书毕业考了工作,嫁的老公也是有工作的。黄连英就是起的这个心思到这里借钱来了。
到了中午的时候才回家,蒋文也不知道黄连英去那了,最近没事也在家偶尔修一下电器,但是却不是几年前两口子的那种光棍日子了。有点吃点,这有了孩子,就需要照顾到孩子的事情了。
下午快2点的时候黄连英就回到了家,对着蒋征说:“幺儿,走妈带你去报名。”
但是其实对于蒋征来说,他对上学的概念并不明确,仅仅是停留在大家想去,自己也想去的概念上。这前后折腾了一天,蒋征已经是没有了那种兴趣。但是母亲说可以报名了,虽然没有表现出那种兴高采烈的样子,但是心中还是比较期待王家小子说的“读书”生活。
下午的时候排队到他们比昨天早一些,到了3点多些不到4点的时候就到了他们。
“你家今天又来了嘎,嗯是这种的哈,你家这个户口的是这个外乡的户口,报名的我可以给你报了,这个高费也交,但是你要拿起这个单子去找校长签字。”那个老师几下弄好了报名手续递过来“签字完了,你要拿过来给我哈。”
黄连英让儿子在这等着,自己就拿着那张单子到了这大门右手边的大楼二楼。到了最里面才是这校长室。
“校长!”黄连英带着笑脸叫着。
“嗯,那样事。”那个校长看起来微胖,桌子上放着一个牌子上面写着“蒋校长”
“嗯,下面那个老师喊我拿过来给你签字。”黄连英说着把单子递过去。
这蒋校长拿着单子看了一眼道:“这个我签不到,这个外乡的娃娃来这点读书本来就不允许的。”
话语间不带情感,明摆着是想要些好处。但是这黄连英却是不明白。
“那个老师都说找你签字就可以了,怎么现在就不行了。”
“那个老师讲的能作数不嘛”校长也有些不耐烦了,这农村来的家长不懂事的咋这么多,校长想着。
“哪门我借你电话用一下嘛。”黄连英说
“不行,办公室的电话,咋个借你们用嘛。”本来黄连英还想找自己姐妹帮助一下,这下人家不借,黄连英也没办法了。
转身想要走,可是刚到门口黄连英又折转了回来。
“扑通!”一声就跪了下来。
“我求你了,校长。我给你磕头了嘛。”黄连英都带着些许哭腔,这校长见门没有关好,也害怕被人看见这一幕,就先起身把门关上,才忙过来说道“你赶紧起来,不要这种整。”
“你不给我签字,我就不起来。”说着都哭出声来。
这校长也是为难,没办法就捏着鼻子给签字了。
“拿去,先把眼泪水搽干净再出去。”签好了递过去,也害怕人家说闲话,这一说保不齐自己工作就丢了。
黄连英擦干了眼泪,有停了一会才开门出去,不仔细看也发觉不出来是哭过的样子。
“幺儿走了,1号就可以领书了。”
是夜,吃了晚饭黄连英就催促着儿子睡觉。这忙活了一天,身上也就只剩下几十块的本钱。日子还得过着,1号孩子上学还得去买个书包,也得十几块,明天卖菜忙活的事情还多。
天不太亮,黄连英就把丈夫催促起来,一起去进菜,连带着丈夫身上的钱一起,全部进了菜,只求薄利多销再给儿子赚个书包的钱。
第三十九章 蒋征的书包
蒋征起来的时候,就只有自己和妹妹两个人在家里。妹妹现在已经快3岁的样子,能够自己走路了。家里面的电视是一个只有12寸的彩色电视,就是这个电视,两个小家伙能在家看广告看一天。主要是两个小家伙没有选择的余地,电视上基本保持着3个小时的广告,2小时电视剧的节奏。那些年的地方电视台基本都是这样,电视广告很多。基本已经多到3岁不到的妹妹都会背下来的地步。
中午的时候黄连英才回家来,带着两个孩子出去。这黄连英卖菜的地方是州医院门口的菜市场,可惜的是黄连英自己没有正规的摊位,只能挑着在这周围转悠,时不时的找个角落放一下,看见城管执勤的过来得快些走才行。
中午黄连英是把菜篮子交给旁边的人代看着,自己才回家来。作为报酬别人若是有事的时候黄连英也会帮忙代看一下。带着儿子闺女一人一碗剪粉,带肉沫的也不算太贵,5毛一碗。吃饱了就带着儿子闺女一起去逛学校附近的小商店,里面都有一些文具之类的售卖。转了一圈才才选择一家小店进去。
“老板你书包咋个卖的。”黄连英指着那个蓝色的小书包问道。
“这个要36块。”卖东西的是一个老头,胡子有些白,大约50来岁的样子。
“少点不行安。”黄连英问着又转头对儿子说;“幺儿你看你要那个。”
蒋征也不喜欢那个蓝色的,他见那个黑色的书包就比较喜欢。听见母亲问自己就用手指了一下那个黑色的书包。
“老板这个好多。”黄连英又问这个黑色的书包。
“这个还要贵点,要56!”老板似乎知道黄连英没有多少钱,就保持着这不咸不淡的态度。
黄连英一听这价格,手里也就30块钱不到的样子,想了半响,还是放弃了。把儿子和闺女都送回家去,对儿子说到:“妈妈晚上给你买书包回来哈。”
蒋征的性子也不知道是随谁,在家里面这些事情似乎都不是很活跃。但是对于电视上的广告和一些分析一类的却是很上心,也不知道小家伙到底能不能看懂。
黄连英的内心算是有些崩裂了,儿子想要个书包都困难。前面结婚的时候自己还满心的欢喜,倔强的要孩子不要工作。那知道倔强的后果是自己连孩子要个想要的书包都困难,不过既然选择了就需要承担后果。如果再来一次黄连英也会选择孩子,这是作为母亲的最后底线了。
黄连英自己又回到菜市上去,放菜篮子的地方就在马路边上,旁边的是一个上了年纪的大娘在那看着,见得黄连英过来就开口到:“哎哟,你才回来哦。要不是,你先给我看到起我去吃东西回来看们,怕是要饿死咯。”
“麻烦你了哈,娃娃要读书了带他去买个书包。”黄连英听着大娘调侃自己去的时间长忙回答到。
“要读书了,在哪点读。我老家那边都明天开学了嘛。你今天才带去买书包,明天开学了,他爹送他回老家安。”大娘不知道蒋征在城里上学的事情,还以为蒋征也是在这农村上学。
“不是,我老公出去做活路去了。娃娃就在三小这点读。”黄连英被问得有些尴尬,整理菜的手也停顿一下才回复到。
“哟,那你家也是可以的了。三小这边报名不便宜哦,外地的还是要交高费的,我听讲是500块的高费。”大娘说着有些感慨。“你家老家是那点的嘛!”
“老家是鲁镇的。”黄连英掩饰一下自己的尴尬回答着。
“天,我家离你老家不远的嘛,我老家万屯的”大娘说着,这到了1点左右,买菜的也就没有几个人了,正是这些卖菜小贩谈天闲聊的时间段。
“万屯的安”
两人聊得火热,旁边卖凉菜的也时不时的插一两句话,这一下午的时光就这么过去了。蒋征和妹妹在家照例是开着电视看广告,电视剧也就那么一会的时间,过了又是很长时间的电视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