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一天就是选班长,蒋征有些心动,也就举手了。蒋征的位置在第三桌的地方,是早上一来就坐下的位置,班主任是女老师,姓陈,单名一个萍字,体形略微发福。一进来就发现学生们自己坐好了位置,扫视一眼之后就说是不重新调位置了,就按照现在的位置坐下就可以了。
班长这事比较那啥一些,举手的就两个人,班主任的原话是需要两个帮手,主动举手的就只有两个人,一个是蒋征,另一个比起蒋征要略微的瘦小一些,个子也要矮小半个头,顿时蒋征和这个家伙就有些针锋相对的意味。
举手的人少,那这当帮手的事情就没有什么可言谈的了,陈老师马上就宣布这两个人就是班长了。接着就是安排人领书发书的环节,倒是有节奏的进行着。蒋征也在这途中了解到,另外的那个家伙,名字叫做“肖本伟”。
由于定了性,两个人也就从几分钟前的针锋相对变成了一起说话的人,连桌位都自己换到了一起。班主任就说了,坐位的事情,她不管,只要自己协商好就可以了,自由性比较大。
发书的时候蒋征也就发现,原来那个个头比较高的女生和自己一个班,也就是那名叫“黄丹”的女生都是五百多分的成绩。而班主任重点介绍了一下,这个女生是目前六中入学成绩最好的一个,570多分的成绩。
蒋征恍然,想必也是交不上那些学校的择校费,迫于无奈才来到这里的吧,蒋征自己这么想着,但是却不敢说太多。黄丹这妮子就被挂上了学习委员的名头,基本一个班级的骨干就这么定了下来。
由于没有花名册,其实蒋征也就不知道,这个班级里面还有一个人是自己认识的人,那便是鲁续鹏,而更为意外的事情是自己与小学同学了一年,初中同学了3年的人这个班级里面还有2位,只不过是第一天都没有相认而已。
后续拿到了花名册,班主任让蒋征点名,开学典礼之后才正式的上课,由于是高中的第一年,第一学期,时间对于蒋征这批新生来说就没有那么紧要。
班级里面有一个女生名字叫做林昶,蒋征好长时间把这个昶字发音为xu音,导致一直被埋怨。于是乎蒋征的高中生活就在大家的笑声和埋怨之中开始了。
但是好景是不长的,蒋征怎么都想不到,这张珍串会和蒋文一起在自己开学半个多月的时间里就走了,虽然蒋征有钥匙开门,但是家里什么都没有,出来一个锅,一个电磁炉外,就给蒋征丢了10块钱在床上,蒋征也不知道自己父亲和小妈去那了。
好在蒋征也不是花钱很快的主,算上学校门口一碗糯米饭两块钱的价格,这10块钱自己省一下还是能够生活个3到4天,只不过有一顿得饿着而已了。
原本就不敢奢望家里能支持自己读书的蒋征越发的绝望,因为这蒋文带着媳妇一走就是一个周,家里米油都没有留下。蒋征钱也花光了,没有办法,邻居看不过眼也就让蒋征在家吃了一顿。
虽然才是高一,其实每天都是要上夜自习的,就星期天的白天不用上课外,其他的时间大部分都是在教室里面度过,高中要学的东西太多,连带着文科都是主科,现在还实行分班,也就是文科班与理科班,蒋征147分的物理化学成绩,其实已经预定了要分在理科班的,也就是现在的高一七班,同学之间都在言传这高一七班其实就是理科班的实验班。
肖本伟这个人与蒋征之间的关系也还不错,平日回家基本是顺道的,只不过这家伙的父母给他买了电瓶车,上下学要方便许多。蒋征饿肚子将近3天这蒋文才带着张珍串回来,是被邻居的电话叫回来的。
“你就是怪的,那个屋头廊子没得嘛,会饿肚子!”
蒋征听着这话就不高兴了,什么叫做都有。
噼里啪啦的翻开这米袋子,装油的铁钵子。
“有们在哪点嘛!你煮来吃嘛,不要去买嘛!”
这米袋子,铁钵子里面有啥?米不过十粒,油不够一舌舔。
蒋文也是有意思的人,都已经这样了,还说道:
“里面不是米,不是油是廊子!”
“你煮啊!煮成稀饭够你一嘴不!”
“鈤你妈个!”
蒋征是气急了,书学费不管也就算了,现在还这般样子,看样子是没打算让自己帮他养老。不过这也让蒋征重新思考了老邻居们的建议。
第四百四十七章 冷暖自知的生活
蒋文的行为不知道是有意为之还是其他的原因,但是从蒋征自己了解下来,蒋文其实是带着媳妇去了安龙娘家那边。要么就是带着媳妇回了鲁镇老家,几乎每次去都是一呆一个周的时间。
至于蒋征,似乎从一开始就不是那么重要。常言道:“有了媳妇忘了娘。“
自问蒋征自己还比不上蒋奶奶在蒋家的重要性,毕竟这么几十年蒋奶奶操持里里外外,养大了两代人,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蒋家的00后也基本落地结束,蒋文强家的00后也是一个儿子。
单纯的从年龄上看,蒋征必然已经是蒋家的大哥大,明显是家里这一辈人中年纪最大的那一个。
“幺儿总是享福的。”
这句俗语涵盖的内容太多,蒋征已经有了自己深切的体会,从开始上高中到现在,蒋征已经断断续续的饿肚子接近2个月了。几乎就保持着不让你饿死,但是绝不让你天天吃饱的节奏过日子。
蒋征在班级上是班长,也就需要处理许多的杂事,从基本的学生档案到一些信息的录入等等都是班干自己在处理,在这一点蒋征的表现还算让学校满意,不论下发什么文档任务,高一七班都是第一个完成的,效率可见一斑。
高中和初中不一样,基本每个班都有着固定的硬件搭配,投影、电脑是每个班级必备的东西,蒋征虽然也不是经常的使用电脑,但是相比起班级上大部分从农村考上来的学生来看,蒋征对于电脑的熟练程度明显要高出很多,这也就是得益于当年和王家小子以及袁玉林等时不时去网吧里面玩游戏之类,有着必然的关联。
虽然在学校的这些方面表现比较优异,但是其实蒋征在人际关系却是有些不怎么得力,当了班干必然是要和人打交道的,几乎班级上的大部分人都要产生一定的关系,这是必然的,长期在城里生活的孩子与农村生活了几年的孩子相比起来,两者之间接触到的东西相差比较大,生活意识方面就存在比较大的差异。
以至于农村的孩子与城里的孩子之间,存在一些不可避免的时代沟壑,且界限清晰,但是这种所谓的界限也会在后续的生活中逐渐的消失,两者之间必然会互相感染,形成统一的关系。
正是这种沟壑的存在,使得蒋征在某些方面与这些孩子沟通中就存在意识之间的实际差距,闹出一些只有城里的孩子才懂得的笑话出来。但是却不妨碍肖本伟和蒋征之间的关系维持。
文强家的孩子总算是在10月28日这天来到了这个世界,取名一个誉字,是蒋家最年轻的00后了。原本文强也打算弄个儿女双全,可是这素莹就是个生儿子的命,因此这蒋誉也就是个男孩子。别人在羡慕的同时,文强却是有些惋惜,但是毕竟是老天给的孩子,文强还不敢说是不养活之类的。
都是自己的骨肉,必然是要养活下去的。但是蒋征却是过得不如意了,毕竟蒋文和张珍串两个人一直是这样的行为,再次给蒋征丢下10块钱在家之后,这蒋文就带着媳妇去了娘家那边。具体是去做什么,尚且不知。
但是就蒋文这两年的生活状态来看,多半是打着去娘家探亲的名誉,去娘家混吃混喝去了。多了张嘴吃饭,这日常开销是必然的增加,而这蒋征到家之后,发现家里没人和床上的10块钱,哪里会有不明白的道理。
原本是自己煮点东西吃是能够混下去的,可是这放学之后的一个来回,时间就要不少。基本蒋征从12点10分放学,走路到水泥厂家里的时候,其实就已经12点50分左右,若是遇上什么事情耽误一下,这到家也就差不多1点了。就这样的状态,如何能够赶得上自己煮饭之类的。
且不说时间赶得上赶不上的问题,就算是蒋征这小子长了飞毛腿,到家只要10分钟,那也是一个无奈的结果,毕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句话能是开玩笑的?
大致就是这样子的一个状态,蒋征就过了2个月的时间,极其的漫长,几乎每天都是在饿肚子这件事情抗争。
这里有一个难点,说蒋征过得苦难,是现实。但是其实在别人的眼里蒋征是有人管的,这个也是现实以至于不论是蒋家人还是老邻居们其实都认为蒋征是有蒋文管着的,不会有多大的事情,包括相关的负责部门和学校单方面大致都是这样的认知。
而蒋文带着张珍串在家的时候,其实也还可以,至少在吃饭这件事情上不会有什么难题,哪怕是自己放学回家来,冷饭多少都会有一些。可是连续的两个多月以来一直是这样子,蒋文和张珍串实际在家的时间,一个月绝对不会超过一个周,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外边,回来之后的这几天,也是维持着白天在家呆着,晚上去周围打麻将的一个状态。
蒋征这小子原本在老家的时候就已经养成了每天回家就写作业的习惯,晚上下了夜自习到家,都已经是9点左右,加上吃饭的时间也就差不多到9点10分到9点30分左右。继而就在家开始写作业,每天都多少有作业在,毕竟科目数量在那放着,作业最多的还是那三个主科。
“你是天天写作业,那个电费不要钱给是,10点过了还在那点写,你明天写会咋个?”
蒋文才带着媳妇从安龙回来,原本坐车就有些疲乏了,因此很早就睡觉了。蒋征回来之后弄饭吃倒是不说什么,可是这吃饭之后灯一直开着,蒋文就睡不着,也就发了脾气,夫妻两自己住的时候电费都花不了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