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能趁茱蒂丝放松警惕时候去蹭几下,摸两把,对方倒也不加阻拦,反而是笑吟吟的看着……
这是对前列腺的酷刑,长期硬挺着对身体健康是极为有害的……
吹着晚风他总算感觉好些。
脑子里乱七八糟的念头消散了,取而代之的又是对案子的担心。
史蒂夫等人组织的果体示威游行显然是不可避免了。
这次游行不但有本镇居民参加,附近的镇民甚至一些喜欢凑热闹的游客也加入进来。
人数足有300多,要知道这个镇在非旅游季节也就700多号常住人口。
可见这回真的是倾巢出动,男女老少,只要是支持果体的基本都脱光上阵了……
300人的游行示威规模,在米国尤其是眼下的米国是毛毛雨中的毛毛雨。
倒是ACLU派出的观察团让人惊讶,人数也达三位数……
当然,这些人都是志愿者,他们甚至连住宿和交通费都自理,为的就是来特鲁洛镇监督执法者会不会乱来。
爱德华怀疑这群家伙中的大部分应该是暑假无所事事的大学生和某些闲得没事干的家伙,借这个机会来开开眼界。
游行多半不会有什么问题。
执法者和示威者之间没有深仇大恨,尤其是警察难得的保持着克制,爱德华之前多次目睹警察在拦下果体者的时候保持着双手背后的姿势,以防止不必要的麻烦……
可是游行之后呢……
按照法律,弗里德曼法官作出裁决之后,爱德华等人还可以再通过巡回法庭要求复审,若结果还是不理想的话就只有高院一条路了。
不得不说这个案子来的不是时候,尼克松上天后,整个社会风气开始偏向保守,如果这个案子在两年前就走法律程序的话,弗里德曼法官也未必合稀泥,很可能直接裁决劳伦斯院长的一系列规定违宪。
哎,一个人的命运啊,当然也靠自我的奋斗,也要考虑历史的行程……
第267章来自于华盛顿的政治寒潮(上)
这种保守势力的回潮不但体现在执政风格与社会舆论上,在政治斗争上也可以很清楚的表现出来。
共和党拿到了总统宝座,但两院依然是民主党的,共和党极其不爽但也没有好办法。
两院席位要一个一个去争去抢去肉搏,看起来是候选人之间的单挑,实际上是背后两党之间的群殴,民主党从罗斯福新政开始就在两院中占据优势地位。
共和党努力反扑,但收效甚微,于是调转枪口,变肛正面为迂回出击…开始策动策动南方民主党人反水,现在的情况实施民主党最大的敌人不再是共和党而是他们曾经的同志。
但瑟蒙德老爷们可是资深政客,深谙政治交易的精髓,现在虽然反民权反JFK但好歹还挂着民主党的招牌,要让他们宣布改换门庭,共和党要付出更多筹码,而且就算宣布成为共和党后,依然会和民主党眉来眼去。
参议院如此,众议员就更没法说了。
保守精英气十足的共和党根本不是街头政治高手的民主党的对手。
共和党高层看得非常清楚。
所以除了加紧策反以瑟蒙德老爷为代表的南方民主党人外,对于立法权也只能徐徐图之,而将重点转到司法权上来…也就法律系统。
相对于国会山,从联邦法律系统动手会方便得多。
首先,意识形态上,法官尤其是优秀的法官都是优秀的高校出身,文化水平和道德素质都高出街头政治者不少,这些人天然就契合这清教徒的价值观。
其次,由于联邦巡回法庭法官需要由总统来提名,那么共和党完全可以从自己控制的州及本党党员中出人,塞进十一个联邦巡回法庭。
当然最终还得经过参议院的投票,获得多数票同意才能正式成为联邦巡回法庭的法官。
但法官毕竟是专业性极强的职业,只要提名者能保证自己的能力,并且在私生活和道德方面没什么大问题,虽然会受到对方参议员的狙击,但成功上位的概率还是不小的。
因为如果对方议员仅仅因为党派原因而否决的话,那么共和党也完全可以掀起舆论风暴,指责对方结党营私,丝毫不顾合众国的司法公正云云。
综合考虑,民主党方面也不会在这个事情上逼得太紧,毕竟巡回法庭又不是最高法……人来人往还是挺常见的。
双方在司法权上的高级别较量自然而然的就放到了高院大法官问题上。
以共和党和南方民主党为代表的保守势力(仅作泛指,实际上共和党中间也有不少温和派和民权派,但详细细分就太麻烦了。)早就看联邦最高法院不顺眼了!!!
尤其是是fxxk的沃伦大法官,作为一个保守派法官被共和党的艾森豪威尔提名,这个两面人变色龙,之前俨然是共和党的好儿女,可上任之后一把撕掉画皮。
在JFK和林登·约翰逊三个任期内,沃伦大法官的大脚地板油轰到底载着联邦最高法院往自由主义方向一路贴地飞行。
让艾森豪威尔对着尾气喃喃自语:(提名他当首席大法官)是我这辈子最蠢的决定。
而沃伦大法官如果听到艾克的自我诅咒的话,估计会蛋蛋一笑,然后表示“人吶,就是都不知道,自己就不可以预料。一个人的命运啊,当要靠自我奋斗,但也要考虑到历史的行程,我绝对不知道,我作为一个加州州长,怎么就把我弄到华盛顿去了”
“当时艾克拿下总统后对我说‘只要最高法院有空缺,我一定想到你’。”
“我也没有谦虚,毕竟大家都是民主党的。但后来艾克又说‘大家已经研究决定了,你来当政府首席律师。’”
“那么我当时就念了两句诗歌“我听见美国在歌唱,我听见各种各样的歌(惠特曼)””
之后的事情比较好玩。
当时的文森首席大法官才68岁,并且他的家族有长寿基因,所以大家根本没考虑过他的接班人问题,结果文森在某天忽然猝死……
这下艾森豪威尔总统要选人,实际上此刻沃伦依然不是第一候选人……
艾克在他的回忆录写到:“当时我去找约翰,想提名他当首席大法官……但他表示除了国务卿以外对任何职位都没有兴趣……”
于是沃伦就成了首席大法官,而原本艾克只打算让他当个普通的大法官而已。
至于这个扰动历史的约翰,他的全名是,约翰·福斯特……杜勒斯……也就是所罗门舅舅……
联邦最高法院设立九个大法官(实际上宪法没有规定具体人数,但人数从7到8到9到10又回到9,导致变化的无非就是党派利益的争斗)的初衷就是,当有人狂踩油门时,其他人能帮着踩刹车,在最高法内部形成自由派与保守派之间的制衡。
但是在这个年代里,沃伦大法官驾驶的显然是一辆电动车……刹车失灵的那种……
沃伦到了华盛顿这十几年也没有什么别的,大概三件事:
一个确立了全米进入“一人一票”的普选时代。
第二个,终结了种族隔离制度,将其列入了宪法(第十四修正案)。
第三个,就是我们知道的权利法案。
如说还有一点什么成绩就是公立学校一律不准强制祈祷,这对学生的命运有很大的关系。
还有66年的米兰达法案也是很大的。
但这些都是次要的,主要的就是三件事情,很惭愧,为合众国做了一点微小的工作。
实际上沃伦带领最高法院做出的这些判决直接决定了之后50年米国的司法道路走向,可以说一直到爱德华穿越前,米国依然在享受着沃伦的法律遗产。
……
再看看他的同党们吧。
个个如雷贯耳
小威廉·约瑟夫·布伦南大法官…被公认为沃伦大法官的最忠实可靠的盟友。
值得一提的是他也艾森豪威尔总统提名的,可见这位总统在识人的眼光上存在不小的问题,反过来也说明政治确实是比军事更加复杂的玩意:
作为共和党保守派代表人物艾克总统他在任期内一共提名了五个大法官(四个是共和党),最出名的当然保守派天字一号叛徒沃伦。
第二出名的就是布伦南,他实际上是个民主党人,提名他可能是出于政治平衡考虑。
布伦南的老师法兰克福特也曾是大法官,他曾经这样自嘲“我一直鼓励学生们要有自己的想法,可布伦南走的实在太远了”。
实际上布伦南是最激进的司法能动主义者,堪称高院里的极左份子。
还有约翰·马歇尔·哈伦二世,之所以叫二世,是因为他的爷爷…真·约翰·马歇尔·哈伦也当过大法官(最高法内唯一的祖孙cp),并且老先生在他所处的时代就异常坚决的最高法院反对种族歧视,为此被骂作“白人的叛徒”…算得上民权运动的祖宗级人物。
老哈伦有个个毛病,特别喜欢发表独立观点,也就常说的异议。
他为此给当时的首席大法官写信“我为我自己经常提出异议而感到痛苦。”
然后,孙子继承了爷爷的毛病…经常和沃伦唱反调,但更多是出于法学理念而不是意识形态,换而言之吵归吵,骂归骂,该支持还得支持,毕竟不能丢自己爷爷的脸不是?
然后是查尔斯·惠克特大法官,他倒是坚定的保守派,然而57年被提名,62年就辞职了……原因是精神分裂……
最后唯一坚守保守派阵地的就是伯特·斯图尔特大法官,但这位大法官也是个妙人,保守立场但在实务上以灵活细致而著称,他撰写的判决书中最著名的语句是“很难去界定什么是‘硬核色/情’,但我当我看到的时候,我就能明白……但《恋人》显然不是。”
这个评语不由得让人联想到了20世纪初的联邦最高法院,那时九个大法官除了负责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