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胜诉才是正义-第4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美国这边一开始也有点发愣,这种感觉非常奇怪。

    白宫和国务院都没有及时回馈。

    可媒体瞬间跳了起来。

    尼玛

    这是啥?

    巨大的收视率啊!

    几大传媒集团为了转播权大打出手,参议员老爷们也拉帮结派为自己的势力摇旗呐喊。

    最终FAKE NEWS技高一筹,拿下全国实况转播权。

    美方****,一个是圣母大学的校长西奥多··赫斯伯格神父,及《华盛顿邮报》前驻莫斯科首席记者罗伯特·凯泽。

    之所以选择他们,一方面要证明合众国是个富有宗教信仰的国家,同时向强化那句“信仰邪恶的人是可怕的,更可怕的是没有信仰的人”。

    神父本人的口才不俗,并且由于其常年到处传经送宝找寻迷途的羔羊,他的各种诡辩技巧也非常强悍,这和他和和气气富态外貌形成鲜明对比,完全可以在关键时候突发冷箭打对方一个措手不及。

    而罗伯特·凯泽先生则对莫斯科有着深入了解,并且多年的首席记者生涯让他不惧怕任何挑战,另外相比《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要保守的多,这也是共和党政府比较偏爱的报纸。

    在得知名单后,爱德华发动一切关系,终于成为辩论队中的一员。

    而且看起来,他也非常适合担任这个角色,这样队伍中三个人分别是,神父,记者,律师,从某种程度来说也确实是美国当下最有力的三个职业阶层。

    其次,在对内的任务分配上,罗伯特·凯泽负责主要攻击,作为记者他见多识广,肚子里一堆莫斯科黑料。

    神父负责防守,利用宗教来转移掉某些尖锐的问题。

    爱德华发挥他的专业,质证……

    交叉质证苏联代表。

    显然,在辩论中俄国人肯定会为他们的行为提出种种借口,甚至不惜撒谎。

    要揭露对手的谎言并不容易,尤其是对手精心粉饰过的谎言。

    这时候讼棍……不对……律师的用处就出来,庭辩中的交叉质证技巧就是专门用来应付这种情况的。

    甚至可以说,一旦让爱德华这种级别的家伙全力发挥的话,不管对方是否做过这事情,他都能质证出其中的矛盾之处来……当然这对于法官和对方律师丝毫没有效果。

    咳咳,可对围观的看热闹群众有用啊!

    爱德华兴奋异常,迫不及待地准备了许许多多问题,草稿纸大致有一英尺那么厚,主要是是关于库达耶夫和其他政治犯的问题。

    现在他可以确定,库达耶夫真没触犯苏联的刑法,或者说,苏联现有的法律并不足以对库达耶夫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定罪。

    这可是他最好的舞台啊。

    以前质证来质证去,要么是对方当事人,要么是对方律师。

    他本事算是大的,能把法官也质进去。

    但,可还没和俄国人打过嘴炮呢……

    想想就让人兴奋!

    正当他玩命准备,并且自以为胜算颇大的时候。

    事情有出现变数。

    苏联代表队忽然提出,他们将取消比赛!

    对外的理由是,“因为美国队中的爱德华·杨向来持有反苏态度,并且作为一个律师不辨是非的给制造BLM大厦爆炸案的犹太kb份子辩护!他是彻头彻尾的kb份子的帮凶,一个为世人所唾弃的犹太复国主义份子!并且多次打着法律的旗号粗暴干涉我国内政!”

    俄国人的抗议信足有三千多字,占了报纸小半个版本。

    这玩意与其说是抗议,倒不如讲是对爱德华的批判。

    可根据内线消息,实际上是莫斯科在得知爱德华会参加后便电令苏联队不要参加包含质证部分的比赛。

    显然俄国人怕了。

    但若是公开承认显然不行的,于是不知道那个“天才”想了这个么主意。

    可能这家伙的算盘打得很好:

    首先给苏联队的退出找了个“合理”的借口;

    其次,正好借机会抹黑合众国的法律现状;

    再有,这哥们可能颇能揣摩莫斯科的意图,狠狠的黑一把爱德华,给他扣上犹太复国主义的帽子。

    遗憾的是,俄国人又翻车了,犯了他们外宣上的老毛病,那种霸道总裁范儿又出来了。

    外宣外宣,对象是外国人,而不是本国公民乃至高级官员。

    所以必须要摸准对方的心态,投其所好才能起到好效果。

    俄国人这幅不要你觉得,我要要我觉得的腔调,非但没有起到坐实爱德华讼棍以及痛斥美国司法没天理的目的。

    反而被美国媒体借力打力的反击回去,爱德华在BLM大楼爆炸案中的行动被拔高为合众国司法文明与司法公平的最佳表现,即哪怕是罪大恶极的人也享有申诉和辩护的权力;

    然后反过来嘲讽俄国人的法庭上高呼“吊死他,吊死他”的KGB啦啦队。

    俄国人好容易积攒起来的一点人气,立刻又被一棍子抽到九霄云外。

    不过显然他们也不担心,爱德华敢肯定,那篇批判他的大字报肯定早就被翻译成俄文寄回莫斯科。

    会有人来称赞这篇文章是“在敌人的心脏处痛斥资本主义司法破败不堪,维护了苏维埃的尊严与自信”

    没准还会有,诸如“文字犀利,逻辑清晰,让敌人感到肝胆沮丧,”之类的肉麻吹捧。

    ……

    俄国人威胁要退出比赛。

    爱德华这儿没啥反应。

    FAKE NEWS立刻坐不住了。

    要知道,取消是不可能取消的,一辈子都不可能取消的。

    因为fake news早就把相关的广告卖了个好价格,钱都已经入账,现在要取消?

    退钱?

    万万不行!

    钱只能进来,不能出去!

    这种违背祖宗的决定,资本家绝对不能做!

    不过话说回来,连妈都没有,资本家哪儿来祖宗啊……

    还是那句话,取消是不可能取消的,绝对不能取消的。

    这也说明苏联人的情报能力并非一无是处,至少美国队的准备内容,对方是一清二楚的。

    爱德华和记者还是有神父大人,一开始都没做什么保密工作。

    因为在他们看来,双方的攻击点和大致论据其实都是明牌,无非是比赛谁的嘴炮功夫强。

    至少在质证方面,美方是有绝对的信心碾过对方。

    显然对方也不傻就是了。

    FAKE NEWS高层连忙亲自出马,去找俄国人谈价钱。

    其实,俄国人这边也就是故意刁难一下。

    毕竟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心脏宣传伟大的苏维埃并且痛斥资本主义的虚伪,获得资本主义被剥削的民众的热烈掌声。

    这种文字写到述职报告里,可是非常光彩照人的事情,至于输赢,咳咳

    赢了固然好,但若是真输了的话,塔斯社和《真理报》会在境内宣布苏联队才是真正的获胜者的。

    苏方漫天要价,fake news就地还钱。

    双方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很快达成了妥协。

    具体细则是:

    双方都可以向对手问一些问题,但绝对不能是“质证式的问题”。

    至于什么是“质证式的提问”,俄国人的回答倒也直接了当“对于一个问题,最多进行连续两层的追问。”

    这让爱德华非常不舒服,自己最强大的武功被对方废掉一大半。

    质证的精髓就是通过不间断的追问,层层深入,迫使对手露出逻辑漏洞。

    两层追问……这不是玩具枪打犀牛皮么。

    面对狡猾的俄国人,连挠痒痒也算不算啊。

 第378章 嘴炮大奖赛

    378

    主持人,非常意外的落到了梅根头上。

    原本她不是不想争取,爱德华也拍胸脯“要多少钱,要找谁,我全力支持……”

    谁都知道,能担纲这种级别的节目,是多大的荣耀。

    现实很骨感,这种政治类节目通常都是老白男们的战场。

    梅根在行内混得久了,对这些门道一清二楚,所以她也就是象征性的交了封申请。

    然后就把这事情抛到脑后。

    结果,电视台高层却发现个问题。

    双方总共六个人,都是男性……

    考虑到爱德华和罗伯特·凯泽都是极具攻击性的打法,而俄国人也很可能采取对攻的策略。

    场面太火爆也容易出事,于是梅根幸运的成为了主持者。

    有她在场面至少不会太过于阳♂刚。

    至于他们的对手,爱德华也早就通过各种渠道摸清了底细。

    金利卡·波罗维克,是俄国人的最强辩手。

    他的职业显示是记者、剧作家。

    波罗维克聪明机智,相貌英俊,富有魅力。

    同时,在预热采访中他不厌其烦地再三强调自己是个犹太人。

    显然这是有备而来。

    美国队这边,当然也有很多编外人员,他们费尽心机的提供各种各样的情报。

    比如所罗门,比如大卫·希尔。

    这是国战,双方都全力以赴。

    从消息来看,波罗维克显然不是他表面上自称的那样简单,大家都怀疑这家伙实际上是个KGB。

    这点从他表面风度翩翩,实际上对其他队友几乎冷酷无情的表现就可以看出。

    虽说他是苏联队里最年轻的一个,表面上看起来身份最低,但可以清楚地看出是他在左右一切,他说话的分量极重。

    当然这些照片乃至录像都是在俄国人不知晓的情况下拍摄的,他们虽然戒备周密,但既然来到了纽约,又怎么可能做到完全严密的防范呢?

    实际上是可以做到,但俄国人也不傻。

    如果真那样,岂不是不打自招的承认,他们背后有kgb。

    所以他们只能尽可能的掩饰,但纽约啊,美国人的心脏,合众国的主场!

    爱德华相信,俄国人虽然住在大使馆里,但只要他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