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等等,千原老师已经来到比赛现场,请摄像师将镜头对准千原老师!”
朝日新闻社的记者眼尖,发现了刚从电梯里走出来的千原浩志。
……
面对出现在赛场的记者,千原浩志并不惊讶,毕竟是赞助方,肯定会给予一定的便利。
对方大概是听说了他对某些媒体的厌恶,并没有出现一见面就将话筒怼到他的脸上的情况,而是靠近他,低声询问道:
“千原老师,我是朝日新闻社的记者,方便询问您几个问题吗?”
他抱着‘假如拒绝,双方也不至于尴尬’的心思,实则并没有抱多少希望。
然而,出乎他意料的是,千原浩志几乎想都没想,就同意了这个采访,而且脸上的笑容极为热情。
记者一时有些受宠若惊,这还是那个在业内流传的‘冷面罗刹’吗?难道以前都是以讹传讹?
不过,接下来他就知道了原因——
千原浩志先是问道:
“这是直播吗?”
记者摇了摇头,说了声“不是”,然后道:
“您同意采访的话,应该会在今晚播出去。”
“是这样啊,”千原浩志沉吟片刻,询问道,“你们朝日新闻社应该有不少观众和读者吧?”
虽然对这个问题有些奇怪,但记者还是自豪地回答道:
“那当然,我们朝日新闻社可是国内的三大综合性报纸之一,而且和许多电视媒体都有合作,几乎不会有国民不知道‘朝日’这块招牌!”
“那就好,”千原浩志点了点头,却又问了一个不知所谓的问题,“播出这段采访的时候,你们会怎么称呼我?”
“称呼?”记者愣了一下,思考片刻,迟疑着说道,“大概会是‘曰本顶尖棋士’之类的吧……”
终于,千原浩志说出了自己的目的:
“我希望你们能称呼我为‘棋魂株式会社社长’或是‘《棋魂》创刊人’都可以。”
“您还是那家杂志社的社长?”
记者有些惊讶:
从昨天开始引发讨论的《棋魂》,只要是关注棋界的记者,没有不知道的。
事实上,他准备的问题之一,就是要询问那篇《开局30手》的内容。
但令他没有意料到的是,千原浩志竟然还是该杂志社的社长,这可没有在杂志上标注出来。
“是,如果你能同意这个要求的话,我们就开始吧。”千原浩志催促道。
【领现金红包】看书即可领现金!关注微信 公众号【】 现金/点币等你拿!
作为一本新刊,《棋魂》已经足够优秀,若是按照这样的趋势走下去,用不了两个月,就能达到收支平衡。
但人心总是不足的,这是他的第一次创业,他自然希望越早站稳脚跟越好。
记者也明白他的目的,又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于是欣然同意,而且得知这个信息后,他又想到了一些未曾想过的点。
……
四十分钟后,当看到一旁的白织秘书打了一个手势,千原浩志意犹未尽地停下话,有些遗憾地说道:
“抱歉,我要去进行赛前准备了,下次有机会的话再继续吧。”
他很满意这位第一次见面的记者,对方很上道,问出的问题不是和《棋魂》有关,就是和棋魂杂志社有关,又是名人战的赛前采访,宣传效果绝对会达到、甚至超出他的预期。
这位记者顺杆往上爬,连忙掏出自己的名片,恭敬地递出,并说道:
“千原老师,期待和您的下一次见面!”
千原浩志接了过来,笑容可掬地说道:
“嗯,会有机会的。对了,这段采访大概会在什么时候播出,我到时也看一下。”
这是来验收成果吗……记者心里腹诽,但嘴上还是回答道:
“今晚7点到8点之间的朝日电视台……”
……
千原浩志回到了赛前休息室,随手拿起一块点心,塞进嘴里,边吃边说道:
“赵前辈已经过来了吧?”
白织秘书“嗯”了一声,道:
“在另一间休息室。”
名人战循环圈显得正式许多,每位棋手都有单独的休息室。
看了一眼时间,8点16分,千原浩志抓紧时间补充能量,今天比赛的常规时间是10个小时,按照赵治勋的习惯,必然是全部用光,甚至读秒阶段都能拖不少时间。
所以,今天必将是一场鏖战!
经过这半年的比赛,千原浩志已经清楚明白了自己的棋力所代表的水平:
曰本棋界的巅峰!
他有这个自信,却不敢生出狂妄之心,毕竟上次赵治勋所给的教训依旧历历在目。
但是,这几个月以来,他已经逐步改变了自己的下法。
毋庸置疑,由于‘算路巅峰’的存在,令他的计算能力已经达到了非人的地步,可战略部分,还需要他自己做选择。
局部和整体,有时候并不是所谓的正比关系,即局部占优,整体却不见得占优。
他现在所要做的,就是兼顾这两者的平衡,中盘搏杀的同时,也要提前考虑到官子阶段。
这样的他,或许才是‘算路巅峰’的最完美状态!
而等候在一旁的后勤人员,只看到他的嘴巴在动,食物一盘一盘地消失,不由地张大了嘴:
原来,那个传言竟然是真的……
白织秘书则见怪不怪,估算了一下摄入的能量,内心感叹道:
‘赵治勋老师不愧是唯一击败过千原老师的棋手,这一次,千原老师摄入的食物,是他有史以来最多的一次!’
……
8点40分,双方棋手入场。
白织秘书推开移门,而千原浩志深吸一口气,目光中透着坚定,迈开脚步,向隔壁的对局室走去:
这一次,他一定会赢下这场对局!
第382章 ‘动出’的时机
三天前,赵治勋邀请千原浩志家中一叙之后,忽地发现一个问题:
他自诩是最早研究千原流的棋手,却完全不了解千原浩志看待围棋的角度。
某些传统派带着有色眼镜,他又何尝不是?
对于千原流,他同样不自觉地按照传统观念研究,虽习得其形,却未得精髓。
那场有关拆边的讨论,将两人思维的不同赫然展现出来。
所谓千原流,到底是什么?
这几天,他一直都在思考这个问题:
是空角点三三吗?
是小目二间跳守角吗?
还是飞刀定式?
千原浩志用自己的125场胜利,已经证明了千原流的可行性。
而千原流并非只是指那些定式,还有背后所体现的思维角度。
昨天,当他看到棋魂上的开局30手的时候,也证明了这一点
“赵老师、赵老师”
声音由远及近,赵治勋终于回过神,看到自己的秘书正站在他面前,也不敢太大声,小心地叫唤着。
他看了一眼时间,点了点头道:
“比赛要开始了吗?我知道了。”
他站起身,不再思考多余的事情,将心思收回到比赛上来。
打开移门,正好碰到了千原浩志的目光,双方的目光在半空中交汇,虽是一瞬,但各自的必胜意志都传递了出去。
两人走上榻榻米,坐在椅子上,并按照惯例,掏出身上所有的东西,放在了桌子边。
8点50分,两台摄像机开启。
8点58分,裁判站起身,开始宣布:
“第18期名人战循环圈第一轮,由赵治勋九段对阵千原浩志初段。
“比赛规则如下:
“双方各拥有5小时常规用时,5次读秒,黑棋贴5目半
“
“下面,比赛正式开始!”
一声令下
“赵前辈,请多指教!”
“千原君,请多指教!”
猜先环节,两人各抓起一把棋子,结果赵治勋猜中执黑,千原浩志执白。
双方交换棋盒。
对于这一局,赵治勋想了很多,而在看到那篇开局30手之后,更是坚定了自己的决定:
开局,他不用大型定式,而是追求快速展开!
哒、哒、哒
前4手,双方下在四个角部的星位上。
名人战到了循环赛阶段,开始了对公众直播。
往届只直播决赛的朝日电视台,难得地在循环赛阶段,就找了解说棋手。
电视屏幕上的解说室内,一位年轻棋手站在立起的棋盘前,先是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是隶属关西棋院的职业八段久利新一,今天赵治勋九段和千原浩志初段的这场对局,由我向大家讲解。如有疏忽,还望海涵”
他看向镜头外的直播画面,边看边说道:
“猜先结果已经出来了,是赵九段执黑,而千原初段执白。
“双方的起手都很快啊,几乎不作思考,看来都有所准备”
久利新一跟着棋局变化,在各自的位置上摆上对应的棋子。
他作为讲解员,已经是轻车熟路,在大阪的时候,就经常有电视台找上他,一是因为他的棋力水平,二则是因为他也是一名年轻的明星棋手,自带话题。
棋盘上已经落下了9枚棋子。
久利新一抱着双手,思考片刻,随后,手指指向下半区域的中间位置,说道:
“白棋如果选择在这里夹击的话”
说话的同时,一枚白子放在了上面,紧接着又向后推演了3手,落下了2枚黑子、一枚白子。
他稍稍后退,让出棋盘,道:
“大致会形成这样的局面,可以明显看出来,是黑棋的速度更快,这显然就是赵九段的初衷,可千原初段会如他所愿吗?”
果然,白棋并未选择夹击,而是在右下角挂了一手,破坏了黑棋原本的构思。
对局室内,不论是千原浩志,还是赵治勋,都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来对待这场比赛。
开局阶段,千原浩志就开启了算路巅峰。
而双方此后的几手,都在右下角纠缠
白12,点三三。
黑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