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不是莫语一举彻底击溃了彼拉多的胆量,让彼拉多龟缩在耶路撒冷不敢外出,罗马政府也不会之前那般和蔼可亲。
而现在,这个庞然大物终于露出了自己的爪牙,并且一击直指新教派的要害,莫语。
犹大很清楚,罗马人既然会让他把莫语引到耶路撒冷,就必然在耶路撒冷布置了可以杀死莫语的天罗地网。
而解决掉莫语之后,连传奇都没有的新教派必然就如同砧板上的鱼肉,任人宰割。
罗马人所谓的能让犹大成为新教派的领袖,只不过是想扶持一个傀儡罢了,这个傀儡并不一定是他,是谁都可以。
犹大看的很透,他很清楚一旦莫语出事,对整个犹太地区局势造成的影响。
站在他门徒的位置上,他不应该答应罗马人的要求,而应该如实的把事情禀告给莫语。
站在个人感情上,他也不应该出卖自己的导师。
他应该立刻去把这件事告诉莫语,但是他迈不开脚步。
因为天平的另一头,是他的妻子和还未出生的孩子。
或许,把这件事告诉莫语之后,莫语能有解救妻子的方法。
但是他想不到有什么方法可以解救妻子的性命,因为明显对方在耶路撒冷布置了甚至能击杀莫语的陷阱,这样的陷阱对于整个新教派来说都是无解的。
只要那些罗马人坚守不出,那么他就绝无拯救妻子的可能。
而一旦他将这件事告诉莫语的行为被对方知晓,奈菲儿就必死无疑,他并不能确定罗马人有没有在新教派的其他高层里面安排奸细,毕竟新教派发展的太快,还太年轻。
在绝对的实力的凌驾下,一切计谋都是虚妄的。
但是从这件事背后,犹大也看出来了罗马人并没有绝对战胜莫语的把握,所以必须要设置陷进引诱莫语过去。
如果这样的话,那他把这件事禀告给莫语,让莫语知道罗马人正在针对他布置陷阱,那莫语就有机会逃走。
但是罗马人一旦知道莫语逃走,就意味着阴谋泄露,那奈菲儿必死。
一切就回到了原点,他必须在自己最尊重的导师和妻子之间二选一。
他缓缓推开了院子门,坐在了之前一直看书的石凳之上。
奈菲儿很喜欢从后面捂住他的眼睛,让他猜猜身后是谁。
事实上只有奈菲儿一个人会这么做,他根本不需要做出猜测,但是有时候为了逗逗妻子,他也会小心的假装猜错。
其实他也知道,这是妻子为了哄他开心的方式,每当他遇见烦心事的的时候,妻子就会从后面来,捂住他的眼睛,用可爱的语气笑着问道,‘猜猜我是谁’。
黎明的光辉划破云层,给整个世界镀上了一层金色的朦胧。
但这温暖的阳光打在高高的围墙之上,只铺下一层长长的阴影,将犹大的身体笼罩在漆黑的昏暗当中。
墙外传来孩童嬉笑吵闹的声音,墙内即将做父亲的男人沉默不语。
“人生总是会遇见很多困难抉择,有时候求助别人听取不同的意见,并不是一件羞耻的事情,”
温和声音突然从一旁传来。
天空的朝阳缓缓抬动位子,地上的阴影一点点收缩脚步。
犹大抬起头来,他的脑袋越过了阴影的笼罩,金色的阳光布满了脸颊。
“老大···我···”
犹大没有想到莫语会突然出现在这里,他张开嘴,支支吾吾的说不出话来。
他很想把一切都告诉莫语,把妻子的命运交在莫语手中,那么即使最后妻子死了,那他也可以安慰自己是莫语能力不行。
但是他不能那么做,他是一个丈夫,是一个父亲,要为自己妻子的生命负责。
他张了张嘴,最终什么也没有说出口,只是微微叹息一声。
如果他稍微再强大一些,比莫语更强大,可以无惧罗马人的围攻,他就可以直接冲进耶路撒冷把妻子救回来。
如果他再重要些,就可以用自己换取妻子的生命。
但这世界上没有如果。
如果硬要他在莫语和妻子之间二选一的话,他希望死的那个人是自己。
“你相信我吗?”
莫语突然问了一个没头没尾的问题。
“老大···我当然相信你。”
犹大有些愣神,心不在焉的回答到。
“逾越节我们去耶路撒冷度过,怎么样?”
莫语笑着坐在犹大身边,轻声问道。
“老大,你···”
犹大悚然一惊,他抬起头,有些震惊的看着莫语。
是啊,他要欺骗的是一个先知。
他怎么可能能欺骗一个先知呢。
“我不会有事的,”莫语摇头笑笑,缓缓起身,“无论逾越节发生了什么,你都不要自责,只需要安静的等待就可以了。”
随后他的身影消失在晨光里。
犹大呆呆的看着莫语消失的方向,茫然无措,“老大···”
——
当莫语公布要去耶路撒冷度过逾越节的消息的时候,教派高层顿时炸开了锅,他们都极力的劝阻莫语。
因为现在谁都看得出来,罗马政府已经和教派的关系变得尖锐,而耶路撒冷是罗马人势力最强的地方,莫语现在过去无异于自投罗网。
但是莫语的回复只有简单的一句话,
“那里是圣城。”
这一句话封死了所有反对的意见。
最终,十二门徒包括玛利亚在内,都要跟随莫语去耶路撒冷度过逾越节。
所有门徒都清楚,任何一个门徒去耶路撒冷,都不会遇见危险。
一是门徒们战斗力不高,没有威胁;二是,罗马人需要新教派的力量,不敢轻易激怒新教派和莫语。
但是莫语不一样,作为新教派的建立者,传闻中的先知弥赛亚,莫语对于罗马政府的威胁程度远远大过了他能给罗马政府带来的收益,所以他们必会对莫语出手。
然而莫语下定了决心要去耶路撒冷,其他的人也无法改变他的决定。
这其中最反对的是犹大,但是莫语并没有听从他的反对意见,甚至于,在宣布要去耶路撒冷度过逾越节之后,他不再接受犹大的见面请求。
最终犹大又拜托彼得去找莫语劝说,最终只得到了一个回复,
“你要相信我。”
一切都再度如常的运行了起来,虽然莫语的决定让众人有些震惊,但是莫语从来没有让众多门徒失望过,他超凡脱俗战无不胜的印象已经永远的刻进了所有的门徒心中。
没有人觉得这有什么不对,最多有些惊讶罢了。
这可是先知啊!
只是一贯热情喜欢凑热闹的犹大突兀的有些沉默。
但是没有人在意,只当他是失宠了有些低落,毕竟莫语以前是很宠爱犹大的,如今连他的面都不见。
甚至有些人在暗地里窃喜。
——
罗马现在正处在一个混乱而辉煌的年代,一个从贵族共和走向皇帝集权的年代。
现任的罗马皇帝(奥古斯都)是屋大维的养子提比略,这一次传位对于罗马的意义不亚于夏启继承了夏禹的帝位。
由此,罗马最高领袖从元老院选举变成了上一任领袖指定,从共和时代走向帝国时代。
在这个时代,元老院依旧拥有极大的权利,并且有了刺杀凯撒成功的经历之后,元老们热衷于通过刺杀皇帝来改变政局。
皇帝与元老院之间互相合作,又矛盾尖锐。
早在莫语开始传教的前几年,皇帝提比略因为幼子英年早逝,就离开了罗马,在一座名叫卡普里的小岛上遥控整个帝国的运行。
提比略是一个有才华有能力的人,在圣殿重建的事件中,他就通过彼拉多的书信了解到了莫语的存在。
但是他并未太过在意,只是安排了一些探子化作商队与新教派接触。
这时候他在处理一件更为麻烦的事情,他的心腹、他在罗马的代理人,近卫军长官谢雅努斯密谋反叛。
由于谢雅努斯势力太大,他花了整整两年才把事情解决,这期间他还发现了自己幼子早逝的真相——谢雅努斯与自己的儿媳私通,并毒死了自己儿子。
愤怒的皇帝掀起了一场庞大的清洗。
等到这场清洗结束,皇帝从内部斗争抽出手来的时候,新教派已经几乎完成了整个犹太地区的传教,并且甚至在购买铁矿石。
这让提比略颇为震惊和恼怒。
但他并没有第一时间发动对犹太地区的战争,而是认真听取了彼拉多的建议,研究了新教派的教义,最终确定了‘斩首计划’。
只要除掉莫语,新教派反而会帮助罗马的统治。
为此,他抽调了犹太地区附近的所有高端战力,连带耶路撒冷原来的两名半神,凑够了足足十二名半神,前去‘斩首’。
至于除掉莫语之后新教派会不会发生大规模反弹,提比略反而不担心。
新教派能够广泛传播的最主要的原因是教义,莫语传教不过三年多,一群只跟随了三年的信众,能培养出多深的感情?
最多他最亲近的几个门徒对他死忠。
到时候分化拉拢一些,杀死一些莫语的死忠,将整个罪过推到旧教派身上,再以绝对的实力压制,很快,新教派就会为罗马使用。
——
想要知道提比略的策略并不难,罗马的保密措施唯一的作用就是让罗马语言里有了‘保密’这个词汇。
难的是从一大堆罗马公民们乱传的谣言里分辨出真实有用的信息。
要知道,在罗马有关皇帝提比略最多的信息,不是提比略实行了什么政策,而是各种‘专业’人士对于皇帝到底在隐居的卡普里岛上豢养了多少娈童和少女的猜测。
绝大部分罗马公民都认为皇帝隐居在卡普里岛是为了豢养一个庞大的由美貌少女和娈童组成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