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石头今年刚五十,干现在这个工作还挺有劲头的。秦天心里倒是有些话,想跟孙大海说。
“大海,你看现在开发公司和老住户的关系都挺融洽的,我也没有太多事可以做,每月白拿着公司开的几千港币工资,我心里实在过意不去。
你跟盛总说说,顾问这个头衔别给我了,省得每月还要多开一份薪水。我还是接着做云吞面吧。以后这边要是有事,随时可以叫我来帮忙。”
孙大海愣住了,说:“秦爷爷,您不在公司上班,您去哪里呀?以前您的小餐厅,不是都拆了吗?”
“我在附近随便再找个店面就成,你知道,我也不在乎这点钱,就是想有事情做。我们两口子做了一辈子的云吞面,这一年忙别的,心里还怪想的。”
“您真愿意继续做云吞面,我当然不会反对。可是,秦爷爷,您在这里干了几十年了,难道不想在兰桂坊里面,开个店面吗?”孙大海问。
“我也想过,可是兰桂坊的规划我看过,店铺面积都不小。我们老两口只做云吞面,根本用不了那样大的店面。
而且,现在这里的店面非常抢手,还是留给公司出租挣钱吧。我的云吞面即使开在这里,也未必能卖出多少,反而拉低了这里的档次。”
“您等等,我好像有点思路了。让我回去好好策划一下,过几天给您一个满意的答复。”孙大海把事情揽了下来。
“石爷爷,您有什么想法或要求,就告诉我,我不经常在香江,现在碰了面,正好帮您也解决了。”
孙大海看到欲言又止的老石头,主动问了出来。孙大海心里非常清楚,两老为兰桂坊开发工作所做出的贡献。
可以这么说,如果不是有两老的全力帮助,开发公司想和现在一样,用近乎空手套白狼似的手段完成开发工作,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兰桂坊开发管理公司,其实就是一个项目管理公司。公司总股本为一千万美元,其中架设未来控股占50,安泰地产占40,盛智文占10。
兰桂坊开发管理公司的经营策略,就是用未来收益进行分红的条件,换取原房主的房契地契,向银行抵押贷款,用以完成一期开发工程。
然后再用一期新建成的楼宇继续向银行抵押贷款,得到二期乃至三期的开发资金。
公司初期的一千万美元,只是用于日常费用支出以及贷款配套使用的。以后收到的店铺租金,才是公司最主要的利润来源。
此外,公司还会有一些收入,比如广告位、仓储、物流等。朱丽花已经做出了好几个计划,她是没有时间实施了,到时候由她的接替者来完成。
兰桂坊开发管理公司的前期投入,连一期开发工程的一小半都不够,靠得就是两位老人说服原房主,信任了开发公司,将房契地契交给了公司,才使得开发公司可以运转起来,仅仅用一千万美元,就撬动价值几个亿美元的开发工程。
因此,说兰桂坊开发管理公司是在空手套白狼,也丝毫也不为过。
正因为如此,两位立了大功的老人,如果有什么正当的要求,孙大海一定会尽可能的满足他们。
第241章 香江中文大学
“您是想继续到仓库工作吗?等兰桂坊三期的仓库和冰库建成,这部分的工作就交给您负责。”
老石头干了一辈子库管,孙大海以为他还想干回老本行。
“不是的,我的工作怎么安排都成。我是想问问大海你,我儿子能不能跟着你干?他还小,又是初中毕业,我觉得他整天跟着我搞后勤,不一定适合他。”老石头不好意思地说。
“您儿子?”孙大海一时没有反应过来。
“石叔您说得是志坚吧?”巴特尔倒是清楚他们的关系。
老石头连忙点头。
“大海,他说的石志坚,是我的战友,年龄和我一样大。石志坚是复员后过继给石叔的。我们能来香江,就是他帮我们找的路子。”巴特尔低声向孙大海介绍。
“这样吧,石爷爷,过几天我安排时间,和他见一面,听听他的想法,再做具体打算。您看成吗?”孙大海对老石头说。
“成,不要太麻烦你就好。”老石头连声答应下来。
孙大海带着两件事,告别两老,离开了兰桂坊。
回家的路上,巴特尔向孙大海介绍石志坚的情况。石志坚是粤省人,与巴特尔同一个连队,但不在同一个排。
但他俩经常能在连部见面,所以互相认识了。巴特尔是因为勤劳能干,所以经常被连领导叫去帮忙。石志坚则是因为好说好动,喜欢张罗事,所以也经常被拉壮丁。
他俩的脾气正好互补,一个憨厚内向,一个活泼外向,一个闷头干活,一个联络组织,两人配合起来倒也相得益彰,关系还不错。
孙大海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
他心里想,性格外向的人更好安排工作,但前提是自己能稳住,不能太浮躁。具体情况,等见到他本人再决定。
其实孙大海去年见过石志坚,当时他在曹记私房菜馆请客,为双方说和,石志坚陪同赵军和老石头一起来的。
不过当时他主要是为不懂粤语的赵军做翻译。有赵军和老石头在场,他自己没有多说话,孙大海对他的印象不深。
晚上全家一起吃饭的时候,曹勇对孙大海说:“大海,你托我联系大学的事情,已经谈得差不多了,现在最有把握的是香江大学。
明天楼下菜馆休息,我已经跟我爸和阿呆说好了,中午订一桌,请大学的副校长来吃饭,你也一起来吧。”
“那么快就有眉目了?小勇叔叔您真厉害。”孙大海连忙把马屁送上。
“你应该谢谢你丽萨婶子,这位王副校长的妻子,是你婶子的同事。珊珊满月的时候,人家两口子还上门来看过孩子。
两个月前,你说想联系香江的大学,为公司员工寻找进修或深造的机会,你婶子就和王太太打过招呼了。
我也跟王副校长谈过两次,基本上没有问题。要不然,人家也不会答应,在工作时间出来吃饭。”
孙大海连忙对丽萨说:“谢谢婶子,您真是太好了。”
丽莎笑着说:“你自己现在还在逃课呢,居然惦记着让员工上学,怎么说你好呀!这条路趟好了,你就来香江上学吧,省得你来回跑。”
孙大海腆着脸说:“我是天才,不需要靠上学拿学历混社会的。我觉得缺少哪方面知识,可以自己去学。
学历对我没有用处,反倒是员工更需要学历和专业知识,用来升职或转换工种,所以主要让他们来学习。”
“知道你是大老板,不用凭学历找工作。对了。兰桂坊那边的生意怎么样?
这一阵子新闻可是一直在报道那里,你们在宣传上,花了不少钱吧?”丽萨被孙大海带偏了话题。
“我们的钱倒是花得不多。现在宣传的主力,是那些已经入场的商户们,但他们再怎么宣传自己的店铺,最终效果也会落在整个兰桂坊上。
我和崋叔的店,就几乎不怎么花钱宣传。反正生意好得要命,整天爆满,花钱宣传意义不大。倒是靠着顾客的口碑,招来了不少新顾客。
崋叔的店也一样。现在先把底子打牢,等他从美利坚回来,隔三差五的拉几个演艺圈的朋友去店里玩,还怕没人捧场吗?”
“前天他打电话找你,你接到了吗?”
“接到了,他也没有什么事,就是随便聊聊。他一个人在美利坚学习,估计是闷得慌了。”
“大海,威廉姆斯在开业前给我们送来了会员卡,我们还没有去过呢。你整天到处乱跑,他的店怎么样?”曹勇问。
“是呀,我也没有过去。昨天休息,我本想拉着你们去看看,结果你叔说,我是廉政公署的工作人员,最好少出现在那种场所。真是气死我了,自己弟弟开的店,我却不能去。”丽萨发牢骚。
“小勇叔叔说得没错,您现在最好少去。等以后那边的热度降低一些,您再偷偷去也不迟。
现在每天都有大量的记者在那边做报道,万一您被人认出身份,有理也说不清楚了。
您想想,榮叔能直接管到那边,但为了避嫌,他不是连开幕式也没有参加嘛。”
丽萨叹了口气,也没有再说什么。她既然在廉政公署工作,心里自然明白,许多对普通人来说很正常的事情,她们却必须要有所避讳。
吃完饭,巴特尔和丽萨收拾,曹勇把孙大海拉进了书房。
“大海,我把现在谈成的条件跟你说一下。咱们提出由公司出面,一次性赞助香江大学港币两百万元。
学校保证每年将给我们五个进修名额,五个委培名额。当然,进修生和委培生的各项费用,需要正常结算。
这个保证的有效期从84年到86年,为期三年。因为学校现在正在酝酿改革,86年以后的情况,现在谁也保证不了。”
“没问题,这次咱们赞助了,以后就可以继续和学校拉进关系。学校那边还有什么别的要求吗?”
“关于大陆员工来进修的问题,王副校长说,学校方面可以不予理睬,但希望咱们约束好大陆员工,不要大肆宣扬。
另外,学校教学采用英语、粤语双语教学,以英语为主。他提醒我们,派人进修前,一定要做好语言方面的准备工作。”
孙大海想了想,说道:“小勇叔叔,您看咱们请几名英语、粤语方面的老师回去,好不好?”
第242章 赞助中大
“可以呀,反正现在几家公司的利润都很高,请老师花不了几个钱,大不了多给他们点差旅补贴。”曹勇不在意地说。
“首都那边的员工真要好好补习一下了,光这两种语言,没有基础的话,最少也要学一年以上。看来明年第一批进修和委培,只能以香江这边的员工为主。”
“也只能这样了,语言关不过的话,即使人来了,也学不到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