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刚才咱们剥鱼皮的时候,往里面打气,就是为了用气将这层筋膜与鱼肉分离开,以便在真正开始剥离鱼皮的时候,尽量不损伤到这层筋膜。”
尤师傅一边检查鱼皮,一边和孙大海说话,他的妻子这会儿可是没有闲着,在王三炮的帮助下,三下五除二,就将失去鱼皮的大鳇鱼给分割开了。
孙大海从来没有处理过这么大的鱼,他最多也就处理过不到二十斤的鱼。这大鱼处理起来,真的和处理小鱼不太一样,就如同自家做小炒与食堂做大锅菜一样。
尤师傅很有大牌的感觉,他只管研究手里那两片鱼皮,别的活都是他妻子来干。
孙大海也想上去帮忙,不过被她笑着拦住了。说起来剩下的工作也不多了,有王三炮帮着打下手,也就差不多了。
“三炮叔,这条鱼中午要怎么处理呀?全做出来时间不够吧?”孙大海问道。
“这要看老尤怎么安排。普通的鱼李老板儿处理起来没问题,可遇到这样的大鱼,尤其是大鳇鱼,老尤才是真正的行家。”
王三炮说话的时候,正在把分割好的鱼肉往旁边的横杆上挂,这是要控血的节奏。
“等放完血,把鱼腹肉拿到外面冻两分钟 然后切片做鱼脍。把鱼头剁开 取出鱼下巴留着以后做菜,鱼头剩下的部分熬鱼头豆腐汤,鱼骨裹上鸡蛋和生粉炸出来 其它部位中午来不及处理了,一会都运回山庄去 等晚上或明天再做。
对了,三炮你把鱼腩那一块单独拿出来,一会记得一定要带回去 可别跟着鱼腹一起做成刺身了。”
尤师傅胸有成竹 将这条鱼安排得妥妥当当的。
孙大海自己就会做菜 自然明白尤师傅说的意思。鱼脍就是生鱼片 也就是倭国菜中的刺身。
大鱼的鱼下巴包括鱼唇和月牙肉这两块好吃的部位,如果做汤就糟蹋东西了。这条大鳇鱼的头足有二三十斤 把鱼下巴分离出来,做成清蒸鱼下巴或红烧鱼下巴,至少能做几大盘。
鱼头剩下的部分熬汤也就足够了。全鱼席中的鱼汤,是要让食客品尝鱼汤的鲜味,而不是吃鱼肉啃鱼骨头用的。
有师傅叮嘱王三炮将鱼的肚腩部分单独拿出来,也是有原因的。
由于鱼种的区别,以及每个人的口味不同,所以对鱼身上哪个部位最好吃,大家的认识也是不同的。
比如大多数人都会喜欢的鱼鳍鱼翅、鱼腩、鱼唇、月牙肉鱼鳃后面的肉,以及鱼籽。
还有少数人会喜欢吃鱼皮、鱼眼睛、鱼脑、鱼鳔、鱼尾,甚至还有人喜欢鱼骨和鱼鳞,正可谓众口难调,各有所好。
总而言之,一条鱼身上最不受饕餮们重视的,就是鱼身上那些纯粹的鱼肉,其它部位反而都会被人喜欢。
鱼腩是鱼身上最柔软最丰腴的部位。鱼腩鲜美可口,滑嫩顺爽。
而且,鱼腩并不是如许多人认为的那样,全部都是脂肪,吃多了对人反而有害。
鱼腩中更多的还是蛋白质,虽然含有一定量的脂肪,但这些属于不饱和脂肪酸,对人体无害。
鱼腩部位还含有大量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营养价值极高,同时这里还没有鱼刺,利于人们的消化吸收。
因此,以鱼腩为主材制作出来的各种菜品,是中、高档酒席中最常见的菜品之一,深受食客们的喜爱。
今天中午要做的是鱼腹肉刺身,鱼腩虽然算是鱼腹肉得一部分,但这里的脂肪含量要比其他部位都高出不少。
对于不习惯吃鱼生的人来说,鱼腩部位制作出来的刺身,口感略显肥腻,恐怕他们更加难以下咽。
因此,为了不暴殄天物,尤师傅让王三炮将鱼腩带回去,另行处理的要求,孙大海是举双手赞成的。
不过,孙大海还是有一个疑问。
“尤师傅,我看这切下的这两条鱼腹肉,加起来也就二十来斤。中午在这里吃饭的人肯定超过二百人,这点肉做成鱼脍的话,一个人也就能分到三四片,恐怕不够吃吧?”
“首都那边现在流行吃鱼脍了吗?”尤师傅有些奇怪地问道。
不仅尤师傅对此感到易货,就连王三炮也有些傻眼了。
“大海,老尤说的鱼脍,其实就是把鱼切片后生吃。我每次顶多能吃上一片,再多就恶心了。
我们靠山屯除了老尤他们几个赫哲族人之外,能一次吃三片以上的人屈指可数。
这二十来斤鱼腹肉做成鱼脍,我觉得最后肯定要剩下一大半,我都想劝老尤少做点,别浪费了,你怎么还觉得会不够呢?”
第796章 午餐
孙大海这才反应过来,自己又进入了思维误区。现在还只是八十年代,对大多数人来说,能有块儿肥猪肉吃,就已经是最大的幸福了。
类似鱼脍这样的吃法,北方人能接受的还真是不多。要知道,就连可口可乐,许多人都还没有接受,认为有一股子药水的味道。
而且,今天搭配的蘸料,是按照赫哲族的习惯调制的。
孙大海虽然爱吃生鱼片,但他也只是习惯绿芥末加酱油这种倭国刺身的搭配方法,
今天中午就连他都不一定能下吃多少,更何况那些基本没有吃过生鱼片的其他人呢。
孙大海不再纠结于这个问题,他和王三炮洗了洗手,然后就离开了料理间。剩下的活儿就简单了,有尤师傅他们两口子接手,用不着别人帮忙。
“赫哲人走上幸福路,人民的江山万万年。啊”
孙大海他俩回到食堂时,正好赶上李老板儿在引吭高歌。一曲乌苏里船歌被他唱的宛转悠扬,余音绕梁,赢得大满堂喝彩。
两个高中部的男生紧跟着上场,他们唱的歌曲居然是大约在冬季。这是湾湾著名歌手小哥齐去年发表新专辑的主打歌之一。
小哥齐的专辑和歌曲,大陆官方肯定没有引进,不过英才学校不少学生家里都是很有门路的,学校还有不少年轻的香江老师任教,因此校园里经常会传出最新的流行歌曲,几乎与香江和湾湾同步。
等他俩唱完,忙完自己手里活儿的胖厨也登场了。
他先后唱了冬天里的一把火和我热恋的故乡这两首去年最为火热的歌曲。之后在大家的喝彩声中,又返场为大家演唱了一无所有。
这是老崔的成名作,于1986年一经推出,就火遍了大江南北。
虽然官方到现在为止尚未对摇滚乐做出定性,但不可否认的是,一无所有的出现,使得华夏歌坛真正有了拿得出手的摇滚作品。
胖厨现在已经离开了部队,因此他选择歌曲的限制就少了许多。作为大青山演出公司的兼职歌手,他可是学会了不少新歌,演唱时也越来越有歌手的架势了。
胖厨的一曲一无所有,彻底将食堂里的气氛推向了最高潮。虽然此时就要开饭了,可大家仍然意犹未尽。
最后,在胖厨的建议下,大家合唱了歌曲明天会更好 这才安抚住了大家的情绪 使午饭按时开始。
炸鱼骨、凉拌鱼皮、烤鱼、刹生大鳇鱼、怀头鲶焖茄子、得莫利炖鱼、清蒸鳊花,还有鱼头豆腐汤。
此外,厨师还为大家准备了尖椒干豆皮、酸菜粉丝和西红柿炒鸡蛋等几道素菜 照顾那些不喜欢吃鱼的人。
菜品不多 菜量可是不小。除了刹生鱼大鳇鱼外,别的菜都是装在大盘大碗里 在餐桌上摆得满满的。
这些菜 配上自酿的小烧与热气腾腾的二米饭,虽然看起来比较家常 但吃喝起来却是非常过瘾的。
孙大海尝试着吃了一片刹生鱼大鳇鱼,真是鲜美极了。醋加盐调制出的蘸料,也算是别有一番滋味,孙大海虽然觉得这不如绿芥末加酱油好吃 但还是可以接受的。
孙大海在家时也经常做鱼吃 如果遇到是鲜活的黑鱼,他一般会做成一鱼两吃,刺身加煲汤。
钱家川村的稻田立体养殖经过多年的研究 目前已经形成六大品种,青虾、甲鱼、河蟹、田鸡、黑鱼以及鲶鱼。
最早实验养殖的品种本地河虾和草鱼,由于经济效益稍差 因而被稻田立体养殖项目淘汰出去了。
这个项目已经被食为天买断 因此每年到了收获的季节 都会有大量鲜活的鱼、虾、蟹被送到家中,孙大海也就变着花样的用这些食材做菜。
咪咪阅读
刺身加煲汤,是他处理黑鱼的主要方式。因为他知道,这些鱼都是自家养的,肯定没有投放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来刺激生长,所以这些鱼都很干净,适量生吃问题不大。
他身边的小伙伴中,也有不少人喜欢上了吃生鱼片刺身。这大鳇鱼的肉质比起黑鱼来可是要好很多,对于爱吃的人来说,更是无法抵挡。
因此,他们所在餐桌上的刹生大鳇鱼都早早就干掉了,甚至还把旁边桌别人不敢吃的这道菜,也搂了过来。
就在这个时候,那日松走进了食堂。大家都自觉地冲着他鼓起掌来,搞得他有些不好意思了。
刚才他和傅颖两人都被车送回了度假山庄。傅颖受到了惊吓,落水后又受了寒,所以现在有些发烧。
度假山庄的医务室让她吃了药,留在房间里休息,没有再过来,跟着一起回去的李红在房间里陪着她。
那日松年轻,身体也是真好。别看他没做任何准备就跳下冰窟窿里救人,上来时也冻得哆里哆嗦的,可现在已经一点事儿都没有了。
因为他负责驾驶的考斯特在饭后还要将客人送回去,所以他只是回宿舍冲了个热水澡,然后换上干衣服就又过来了。
今天的破冰捕鱼活动,是度假山庄这次试营业的最后一项集体活动。明天早上,游客们就要乘火车回去了,因此从午饭后开始,都是大家的自由活动时间。
孙大海他们几个明天也要分开了,他和二小会留在这里,等度假山庄的开业仪式结束后,再陪着黄老一道回首都。
胡诚与高屹、高智慧姐妹俩自然也要留下,跟孙大海在一起。
夏甜甜姐妹两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