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小中目前以做音响放大器为主,远望的客户中,有不少都对此有需要。张小中如果以后把产品做起来,相信以其性价比的优势,会让许多客户在宣传和推广家庭影院时,会将其作为选配的产品之一。
这一套组合拳打出,张小中立刻就跪了。
八十年代敢于自主创业的人,都有一股冒险精神。而且这个时代的人比较重视配合,并不过多地强调自我。因此,集体创业对他们是很正常的选择。
两个老板达成共识,剩下的事情就好办了。孙大海帮他们找于凯浩要了套空壳投资公司的资料,并请他帮忙在香江处理各项事务。张静也陆续请了几天假,帮他们在首都跑各种手续。
两个月后,远望电器公司吸收合并完成,并更改了注册信息,新远望已经成为香江远望投资公司的全资子公司。
随即,孙氏投资公司对香江香江远望公司进行注资,二百万港币的五年期借款债转股,以及二百万港币的投资。
其中,借款就是张静向孙氏投资公司申请的帮扶资金。
按照规定,每人申请的帮扶资金不得超过一百万人民币,约合两百万港币,最长时限也不得超过五年。
负责审批终审的黄菲菲比较看好这个项目,不仅把帮扶资金的条件用足,同时还以孙氏投资公司的名义,额外投资了二百万港币。
帮扶资金纯属帮扶性质,没有盈利要求。申请成功并签署协议后,孙氏投资公司将以借款形式,将资金汇入到申请账户中,并有权监督资金的使用情况。
帮扶资金按照同期银行存款计息。孙氏投资公司并不在乎这点利息收入,但要通过这种方式,给帮扶企业一点压力。
至于说债转股,只是为了降低帮扶资金受到损失的一个附加条件。当被帮扶企业到期无力归还全部帮扶资金本息时,孙氏投资公司有权将本息按照时价转为投资,介入企业的经营中。
香江远望投资公司总股本为一千万港币,股份结构如下:张元龙占股30为第一大股东,张小中占股25,孙氏投资公司占股20,其余25的股份,分别由张元龙和张小中两人的家属与公司骨干持有。
孙大海认识的人中,张静、张国政和张玉洁每人5,胖婶、张元龙的两个徒弟,以及他的外甥女张桂花每人持股125。
余下10的股份为张小中的家人和工作伙伴分享,这里就不赘述了。
全部手续在四月份都已经完成,包括股东信息的注册,于凯浩办这样的业务早已经轻车熟路,来回飞了两趟,就全部搞定了。
因此,新鲜出炉的小富婆张玉洁有些飘了,非要叫嚣着请大家大吃一顿。
正好五一节孙大海要请大家看电影,于是他们就约好在看完电影后到义利快餐厅吃大款了。
要说起来,即使没有这5的股份,张玉洁也是小圈子的富婆。张静作为黄菲菲的大管家,她一个人的收入养活全家都绰绰有余。
更何况她持有的兰思丽服装服饰公司已经借壳在香江上市,不算每年的高额分红,单是这些股票,就价值不菲。
张元龙的远望也在每天创造着效益,张玉洁在英才上学,几乎没有费用。就连跑到香江上大学的张国政,也有生活补贴,不需要家里再提供生活费用。
张国政是与架设未来签订的委培协议。架设未来每月会给他一笔生活补贴,用于支付他上学期间的各种其它费用。毕业之后,他将直接进入架设未来工作。
他的妈妈张静是食为天高层,根据回避条款,他不能进入食为天工作,同时也不能占用食为天的委培名额。
不过,有孙大海在,这些都不是问题。其实不仅是他,包括李亮他们几个,都不方便用食为天的委培名额。
由于历史原因,食为天中许多人都没有上过大学。对于工作后还能有上学的机会,大家都异常重视。
为了避免麻烦,孙大海来者不拒,把这些关系户全都划拉到自己的盘子里。
于是,张国政、李亮、李飞、梁莹莹等人和高屹一样,上大学前就已经是架设未来系的人了。
这几年,张玉洁家的经济条件越来越好,随着她年龄的增长,兜里的零花钱也越来越多。
张元龙和张静工作都很忙,而且两人都是工作细致生活马虎的人。因此除了每月的份例,张玉洁时不时就能收到一两份额外的零花钱,小姑娘富裕的很。
因此,以张玉洁没心没肺的性子,请客才是常态。遇到需要花钱的时候,她比孙大海冲得都要靠前。
除了开始时点的一大桌子菜品和饮料之外,他们越聊越开心,后来又加点了两次东西。
一顿饭六个人总共花掉二百多块,看着负责付款的张玉洁一副意犹未尽的样子,周围的顾客都暗自咋舌。
第913章 二小作妖
时间一天一天的过去了。到了六月,孙大海送走了家里的老佛爷姜秀萍。
姜秀萍率先启程前往香江,检查装修效果,并做拾遗补缺的同时,也是在为孙大海打前站。
孙大海在石澳的房子还在修建中,距离入住最少还有大半年的时间。倒是太平山的房子十月份就能住了,因此他会现在这里过度几个月。
太平山三套相邻的别墅会同时交付使用,孙、曹、刘三家也将再次做回邻居。孙大海虽然没有切身体会,但他觉得,如果爷爷孙承在天有灵的话,也一定会满意孙儿做出的这个选择。
姜秀萍是乘坐的自家飞机走了。孙大海跑到机场送的她,虽然姜秀萍并没说什么,但孙大海觉出她也是十分开心。
高屹居然跟着飞机一起来了,真是“惊喜”,孙大海事先都不知道。但好像姜秀萍提前知道,她看到高屹后没有一点惊讶的神色,反而兴致勃勃地要高屹带她参观飞机。
这是“未来号”第一次飞国内航线,申请航线和落地的手续总共办了一个月。
据说,因为去年某人的抱怨,上级领导要求民航局简化工作流程。所以现在的审批手续中,已经被简化掉了许多不太重要的环节,比原先至少节省了一半的时间,这已经是前所未有的高效率了。
不过,孙大海对此却不以为然。
三十天呀,以一个正常人每天骑自行车一百公里来计算,这么长的审批时间,都够他骑着自行车到达香江了,如果他不怕屁股疼的话。
虽然受到特殊照顾,孙大海在机场工作人员的陪同下监督,进入到了停机坪,但他却不能踏上舷梯,进入自家的飞机中去。
好在有高屹陪同,姜秀萍虽然是第一次乘坐私人飞机,也不会有什么不适应。
此时的高屹,跟大家族中的当家媳妇似的,只是站在舷梯上和孙大海说了几句话,就扶着姜秀萍登上了飞机。她没有办理入关手续,是不能下舷梯的。
由于是乘坐私人飞机,因此姜秀萍准备了好多东西,装了足有十几箱,要分别带给曹大厨家和刘涵雯。
机场的货运人员忙活了好一会儿,才算把这么多的行李都搬入飞机的行李舱。随即舷梯车开走,飞机也关上了舱门。
舷窗里出现了姜秀萍和高屹的脸庞,两人参观完飞机,现在要和孙大海告别了。不过他们几个都是经常飞来飞去的,离别之情好像淡的很。
不一会,飞机接到塔台的命令,缓缓向远处的跑道行驶。孙大海向她们挥手作别。
很快,飞机经过一段助跑后腾空而起,在空中盘旋半周后,一边继续爬升,一边飞离了首都机场。
孙大海也上车回家去了。再过几天,他就将参加初三的毕业考试。他的学生时代,很快就要结束了。
高智慧今年读高一,她对孙大海暗示了几次,想在明年,她高二结束后,就去香江读预科。
这些事情孙大海可做不了主,钱不是问题,但最少也得高红旗夫妇同意了才成。
估计高屹也被她骚扰得不轻,在电话里,高屹告诉孙大海,高智慧的学习成绩比她强,考大学还是比较有把握的。因此她不敢告诉她的父母。
委培生在大家的眼里,到底比统考的大学生要差上一截,即使是香江的中大,也是一样的。
孙大海表示自己管不了,人家大人不开口,谁敢带她走呀。
高智慧这边还没有摆平,二小又开始作妖了。姜秀萍前脚走,二小后脚就跟李翠凤说,准备等小学毕业后,就去香江到哥哥和奶奶身边,在那边读中学。
气得李翠凤狠狠地数落了孙大海一顿。大的不起好作用,难怪小的也要跟着胡闹呢!
二小是1978年出生的,比孙大海小五岁,他们小学毕业是在两年后的1991年。
他俩想跟哥哥一起走的事,早就跟孙大海说了。孙大海同样不敢表态,因为他不知道家人会是什么态度。
平时孙卫国和李翠凤工作都很忙,经常加班和出差,所以管孩子的任务基本是姜秀萍来承担,孙大海是受管者的同时,也在协助奶奶管二小。
现在奶奶走了,孙大海不久后也要走,二小可是坐不住了。
两人嘀嘀咕咕地商量了好几天,最终选在姜秀萍离开后,立刻跟李翠凤摊牌。
李翠凤心里这个愁呀,就别提了。好不容易熬到晚上孙卫国下班回家,就跟他念叨起这件事来。
孙卫国倒是挺开通的,他想想,居然同意让二小毕业后转去香江读书。
他的理由也很简单,二小课余时间基本都是跟着孙大海和姜秀萍的,早已经习惯跟他们在一起了。
英才学校对英语抓得很紧,还有不少来自香江的教师,在用他们的方式教学。二小如果去香江学习,适应起来应该不会太困难。
还有一点,孙为民很快就要正式调任到羊城军区了。为他安排的新工作基本已经定下来,驻地距离罗湖关口不远。
孙大河放假随时都可以去找爸爸妈妈。不像之前,每年见到父母一次,他就能开心大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