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夏宛稍微放松,幸好极地人有国资的股份,这笔利润至少能分得3000万,他们的意见肯定是否决,不能由得甘笛胡来。
温成军在山河镇督导,所以是电话会议,温成军请示李达康,这是李达康在办公室和王重商议五家纺织公司面对特别301条款的最终裁员决定。
李达康确实关注这次保暖内衣风波,他是从宣传漩涡角度去观察,小崔与其说帮忙,将一个和极地人有关联的教授摆在前台,绝对是捧杀,从基层有一些杂音。
甘笛能看到这点,说明企业家成熟了,注重企业的社会效益,眼光长远。
“王重,你要注意身体,别为了这场裁员风波把身体拖垮了。”
王重顶着黑眼圈道:“我这边没什么事,甘笛出手就是赚2。1亿,确实了不起。有时候我真想将棉纺公司给他算了,省事。
当然我知道有点异想天开,第一,国资绝对不能卖支柱产业。第二,他也带动不起来。他主动降价放量,或许为了拉刘栋一把,这小子耳朵很灵,一些风声他早就知道。”
李达康愕然失笑,原来甘笛为了帮助宝成一把,这点倒是没想到,希望赶紧渡过难关吧。
“我明白,领导。”
温成军沉声道:“作为国资董事会代表,我支持甘总的决定,做国民品牌。”
夏宛扶着额头,今年的奖金和分红都要泡汤了。
甘笛正襟危坐道:“从今天开始,极地公司做亲民品牌,我思考许久,当初定位高端品牌是希望能够为创新的你们提供更加动力的源泉,这也是你们应该获得的报酬。
市面上肯定会有中端和低端保暖内衣供老百姓选购。结果我高估了目前市场态势,低端市场鱼龙混杂,充斥着劣质产品,成本低不能质量下调,这一条歪路。
极地人必须改变这种情况,所以既然市场需要我们,极地人就做亲民品牌,我们未来的产品趋势要做平价销售。
别看利润少了,但是销量肯定会暴增。”
50元,每件挥刀砍下150元,这一冬季是要生产140万件,考虑到200元一件不会全部出售,即便是50销售,损失利润1。05亿。
吴阳作为财务科长心疼不已,讨价还价道:“甘总,给我们一个缓冲时间,95年1月1日我们马上实施。”
“市面上只有一种保暖内衣,老百姓等不了,即刻生效。”50元的价格,他记得去年成本是43元,所以这一次砍断他们的利润之源,之后想办法再收拾。
狄茂典:“甘总,我理解你的思路。纺织本身就是一个充斥暴利和亏损并存的状态,从米国将纺织配额砍断三分之二,纺织业开始自相残杀。
平价品牌确实有必要,我提议成立子品牌,和极地人分开,这样不冲突,而且能避免极地人品牌损失。”
这点系统有限制,这种手段不算是正常经营,飘忽不定的品牌定位,会给企业带来损伤。
设立子品牌应该提到日程上来,他记得小米公司差点被自己的红米玩垮,因为两款都是主打性价比的手机,几乎不能区分。
直到雷军醒悟,将小米高端化,和红米彻底脱开,物料不断堆砌,才能堪堪抗衡受到米国制裁的华为。
“我同意设立平价品牌冬季人。所有在产的极地人生产全部划拨给冬季人,极地人想要出产,必须要比冬季人在性能和保暖上下功夫,指标更好。”
甘笛一锤定音,削减利润,至少给他们点盼头。
第二百一十五章 特别301条款
极地杜联纺织实验室这一年除了研究氨纶纤维和棉纤维的配比和成本控制,对于公司感兴趣的项目也进行长时间的跟踪。
比如说甘总一直要求的企业化,上班着装问题。
因为收购自行车厂后,拆分为飞来自行车厂和一梦科技,作为纺织企业,西服的生产极地人将其包揽,不在外包。
从而开发出羊毛混纺质地黑色西装。
“甘总,这次西装裁剪简约大方,手感舒适暖和,质地轻薄有光泽,都是按照您的要求制作,请您试穿。”
修身不紧身,强烈的垂坠感与线条感相当不错,甘笛换好来回走动几步,走起路来虎虎生风。
“你们想要推到市场上销售?”
“甘总,这个成本很高,我们希望打入到西装高端品牌,一改国内西装品牌的羸弱。”
这种料子是极地实验室的结晶,将穿戴起来更加干练。
“最高卖到350元,和保暖内衣一样,要做亲民品牌。”
他记得着装的成本是270元一套,他想对冲一下利润,让极地人亏一亏,至少别让我太为难。
350元,算上各类费用基本上不赚钱。
“好的。”
狄总不发话,田建没敢反驳,望着甘总离开,思考着极地公司何去何从。
会场略显沉闷,因为甘总把高端化的思路打破,大家一时间很难接受,保暖内衣在市场上孤独求败,却放弃上亿利润。
西服市场廉价化,本身对于品牌是一种伤害,新提拔的年轻人没有杜元方的沉稳,等着董事长离开。
夏宛等着甘笛离开终于爆发道:“狄总,田主任,邹科长,你们为什么不争取合规利益,作为极地董事代表之一,狄总,你应该希望老丝绸厂越来越红火,赚钱越来越多。
极地已经完成股权激励,你们一个个都高风亮节,不喜欢钱吗?
极地人和冬季人左右互搏,肯定会冲击高端品牌的销量,你们为什么不阻止董事长一意孤行?”
这也是吴阳想要说的话,这种级别业绩能够从自己手上完成,财务科让他马上圆寂都行。
经历风雨沧桑的老厂长,想到牛鬼神蛇年代的招数,极地人在市场上孤独求败,去年是创造一种概念,受到大家追捧。
今年经过其他厂家普及,成本低的说法被老百姓接受,所以这次的退换货风波,除了赵林和其他小品牌的推波助澜,也有起哄的老百姓参加。
其中一个原因,极地人为什么卖这么贵?
把所有成本罗列和追加的服务算上,成本也不过40元。
降价这个议题不断跟甘总提起,却总被搁置。
他能自己放弃超高利润,作为企业家心态确实成熟了。拓宽品牌战线对于极地人有好处,可以将用户不断扩宽、下沉,毕竟曾经有国企思维,希望大家都能穿上自己的品牌衣服才是最终目标。
纺织行业还是要不断推陈出新,在不断拼杀中成长,尤其是眼前的小子们,目光太短浅。
“田建,你给夏主任解释吧。”狄茂典点将。
田建一直在生产和研发端,他和老厂长眼神交汇,能理解对方的思路,不过他却想到另外一件事,甘总希望以量换价肯定是受到棉纺厂影响,这要从国际大环境下考虑。
延续7年第八轮GATT关税及贸易总协定93年底在日内瓦总部签署,这份协定包括关税、农产品、纺织品、反倾销、服务贸易和知识产权等内容。
本来是多方基本满意的协议。
“我这里有一份件纺织品配额的件。”田建决定给年轻人上一课,“从94年7月1日起米国单方面决定削减相当于10万打得22类热门配额,其中239类101823kg、338类118224打、347类11168打。”
米国方面以国内国营企业违反中米纺织品双边协议为由,单方面决定从94年开始削减纺织品配额。
94年,我国还没有复关,正在入世的艰苦时期。
根据1974贸易法个1988年综合贸易与竞争法米国经常举起特别301条款进行敲打。
额外补充一句,90年代我国的纺织品主要是生产给米国、加拿大、欧共体等西方国家,所以纺织品配额是非常重要的收入来源。
其中大部分配额是计划时代分配制度,我国国营企业的纺织品约70是出口贸易。
邹亮若有所思,夏宛一头雾水问:“这和极地人降价战略有关系吗?”
田建没有回答,因为夏宛毕竟不是纺织专业出身,他回头问邹亮道:“你清楚配额吗?”
“我大概明白了。”
邹亮是纺织学院毕业,自然知道风吹草动,尤其是配额的大事。
“配额分配和招标、奖惩措施等是93年外经贸部颁布纺织品出口配额管理办法主要针对是国营方面的配额,虽然GATT签订协议,仍需要等到05年完全履约,所以被减配额是一次打击。”
夏宛:“你们在说什么,咱们现在谈论公司战略问题,以往甘总是要求高品牌附加值,我们做高端核心产业,把中低端输出,无需引进人员。现在做中低端,我们需要更多的员工进行生产和扩产、摊平成本才能盈利。”
“你和甘总其实是一个意思。”田建确信甘总应该是提前揣摩到行业的冷暖问题,从更高的角度去看,而不是单单吃独食。
他和狄茂典曾经降价的因素其中之一,就是喜欢扩大保暖内衣的份额,让棉纺厂有喘息之机。
夏宛突然领悟,吴阳依旧是问号。
田建开始启发吴阳:“这么说吧,配额你知道分配方式吗?造成的影响?”
“滨海、津门、东北、魔都、鲁省、苏省都有不少国营出口配额。取消配额,恐怕要裁员,下一轮合并或许要开始进行。”
“不是要裁员,王主任的改制小组已经下达裁员指标,基本上每家纺织厂一半员工都下岗。”田建补充道。
这一轮纺织女工下岗潮无论是滨海、还是魔都几乎是没有任何办法,失去市场只能减产,直到后世几乎留下一个国营的架子,生产完全外包,纺织女工成为一个时代的缩影。
“甘总依旧是禁止人事招工,难道还要用临时工吗?这个级别的数量极地也没办法操作,我们要控制成本,而且生产一直是外包外包。”
夏宛答道:“董事长希望以量换价,加大对供应链力度的支持,既然国外降低配额,我们极地人有能力提高配额,宝成即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