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怎么还有黄牛了?”甘笛觉得离谱,被杜元方打通的班车,几乎就近都可以买啊。
夏宛分析道:“嫌弃20元会员费贵,喜欢流行衣服,会员穿出去的示范效应,还有一些黄牛是卖到南方。”
“有钱赚?”
“薄利多销。每件加价510元很正常,出了滨海市,衣服随便提价,据说卖得不错。”
甘笛一声叹息,低估老百姓全民赚钱的行动力,海外叫代购,国内叫黄牛,反正有信息差的地方,都能赚钱。
口碑宣传和辐射效应使得周边有财力的老百姓都在商业中心转悠一圈,因为有会员费20元的花销,不买足商品决不罢休。
造成自助餐效应,一个鸡蛋比外边便宜7分钱,那么最起码要买10斤鸡蛋回本,巨大的虹吸效应和渠道塑造,使得成本进一步降低。
成本曲线进一步被压低,下个月的价目表更新肯定会造成又一轮抢购,他甚至想要违反自己制定的规定。
好在观光人数曲线趋于平缓。
最艰难的时刻已经扛过去。
他继续翻阅报告,表情凝重道:“旅行社?”
郑春红:“甘总,目前和商业中心对接的旅行社有23家,主要是京津冀的短途旅游,一天到三天,都希望将商业中心作为一站。”
“旅游景点?”
“对啊,门口的广场西侧可以开辟为停车场,我已经安排汪成马上搭架子。冯导的宣传确实厉害,甲方乙方我看了不下三遍,五百万花得值。”
戚蕾:“冯导说有分红的,投资都收回来了。”
甘笛感到奇怪,会员制、预约制和预存费制度,有旅行社看出商机,真有游客来吗?
赔本买卖啊。
“会员费20元,有游客愿意来?”
郑春红笑而不语,她指着办公室下方的津门旅游团队,举着小红旗的导游拿着扩音器大声提示,他从高处也能听到。
“各位下午好,这里是全国首家商业中心,甘总创造性将国外超级市场模式和商场模式融为一体。一楼有刚才阿姨一直叨念的极地人新品服装,每人限购三件哦。”
“对了,大家先把门票费用交一下,每人70元,换我手上的会员卡。20元门票费,卡里有50元的全场消费,如果想买衣服,大家抓紧去会员中心充值500元。”
“小孩想去主题餐厅右转第三间,看到巨大的玩偶就是了。”
“叔叔阿姨先别拿袋子,最后集中到超级市场采购,保证物有所值,全国最便宜的商品价格,假一罚十,童叟无欺。”
甘笛站在二楼的办公室,仿佛回到后世的大爷大妈举着篮子,等着优惠抢购现场,全场五折,一分钱鸡蛋,将所有优惠商品抢空。
会员年费被曲解成门票,这真是个人才啊!
甘笛很奇怪,这个导游他似曾相识,好像在商业中心遇到过,尤其是她很熟悉内部结构,各个商场布局如数家珍。
“甘总,他是周晓梅,就是第一批人才创业计划。”
夏宛解释:“原来她是周德毅的侄女,来到商业中心一个月,看着商业中心红火的人流,她想出从旅行社干起,利用公司空闲客车开始揽活,门票就是她发明的,听她说也是顾客叫错被她记住,所以商业中心现在主要和旅行社合作预约。门票很快能突破一百万大关!”
真当成旅游门票,比会员还要赚钱,这些人一年甚至于一辈子来一趟,简直就是给他送钱啊。
我让你们创业是为了多花钱,你们不恨怨我,至少去创业与工作无关的事业吧。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感觉。
一座工业城市,硬生生被周晓梅开辟出一条旅游线路。
对于泼辣的周晓梅,因为是他批准的计划,他也没理由改变原则,善于从工作中发现闪光点,周德毅的侄女在恒源纺织怎么就没表现出如此出彩?
“甘总,这是制度的力量。”
郑春红忽然理解甘总的每一项政策的深意,“创业制度我曾经考虑过,对于他们这些被贬的人来说,肯定没有更好的创业之道,或许为了解恨,故意花光创业资金,反正可以回到公司继续工作。”
“从周晓梅身上我发现错了,他们看到更专业、更有效率的企业后,从中找到闪光点,也就是我们没有注意到的细节,让他们来填补,本身他们化水平不低,曾经做过管理,如果脚踏实地,肯定能找到咱们管理和运营的漏洞之处,所以这次的创业计划,是为商业中心量身定做。”
甘笛:“夏宛,当时你不是反对吗?”
“甘总,你太小气了,我当时没有看透人性,人们向往赚钱和美好生活,在这个前提下,赔钱和处罚不值得一提。”
甘笛:“??”
当初我制定政策时,你们都反对啊。
突然,蒋琴气喘吁吁跑来道:“甘总,盛世江南也卖爆了!”
“你说什么?”
本地的购房潜力已经挖掘殆尽,他曾经担心过盛世江南的房产销售问题,虽然王建提供金牌销售,他掐紧预算后,也没掀起风浪。
蒋琴带路,他快速来到销售中心,看到房似锦和王子健指挥排队,并向队伍发放传单。
房似锦:“甘总,放心吧,我们将重心转向到外地人身上,他们对商业中心的购房非常感兴趣。”
甘笛站在销售中心,看似不起眼的中年人张嘴就要两套,他感觉一阵苦涩,如果没设立创业计划就好了,原来这些人都是我引来的。
第二百九十一章 如预料一样
双至房产一扫创业以来的阴霾,通过商业中心辐射效应,金牌销售的辅助,成功将亏损抹平,还有四栋楼的销售将成为净利润。
自从失去神秘光环,商业中心的火爆成为垂涎欲滴的被人采摘的果实。
“省里希望你把商业中心模式带到省会。”夏宛叹口气,人怕成名猪怕壮。柴国光率先合作刊登媒体,将饕餮盛宴摆放在大众视野。
董事长的虚弱是钓鱼,还是妥协换资源?
省里的有心人忍耐到现在,已经及其有涵养。
甘笛皱眉:“山河镇距离省会要三百五十公里,这种模式本身不能复制,建设商业中心必须有完善配套,否则就是空壳。省里有决心?”
“我都说了,他们认为困难可以克服。”
从赔钱角度,甘笛似乎应该行动。柴国光肥头大耳的二版照片令他心烦,赔钱是一回事,认怂是另外一回事。
柴国光没有施压的情况,他可以直接拍板建设。现在只会让人笑话心虚,这次合作都招致冷嘲热讽。
夏宛拿出一张会议通知:“希望你参加燕京房产会议讨论此事。”
又是合作模式。
“这是另外一拨人,万同的潘十亿记得吗?他希望合作模式,他们出钱,咱们出力疏通关系,最后五五分成。”
“凭什么?”
“他说可以帮你疏通上层关系。”
甘笛喷冷倩的节点很关键,米方的大棒不断落下,总有精明人认为甘笛被抛弃,上头正在和米方谈判,一个杂音出现,让谈判陷入僵局。
没有大局观。
一篇报道从燕京流出,撰写报道的是燕京的法学教授,颇具威望。
他认为甘笛屡屡说大话,其实为商业考量。捐赠有商业目的,没有大局观的商人。吸引眼球,为了搏出位,一切为了关注度。
这种人在国家大事上应该谨慎言行,他作为和国际公司合作的企业家,却不顾大局观,破坏谈判,应该予以惩戒。
甘笛笑眯眯看到结尾,教授还算留面子,没有指名道姓。
“所以大家都相信喽。”
“谁让你没动作,至少把杜联劝回来吧。”夏宛提醒,权威人士的批评对江河投资的伤害很大,国内毕竟是人情社会,会造成甘笛失势的假象。
“其实杜联也不听我的。”
甘笛知道他的事迹被传得神乎其神,他们也不信自己的解释。
“等等吧。”
甘笛低调召开董事会,安排分红事宜,这次分红五千万在滨海市没有掀起任何风浪,冷处理,省城报纸对江河投资新闻颇感兴趣,大幅度报道。
“滨海某公司分红五千万,为乡村和希望小学进行捐赠。”
“飞来自行车厂已和飞鸟达成初步意向,同意将蓄电池技术作为股份成立新公司。”
“滨海市商业中心模式有望带到省会,打造餐饮、娱乐、购物一体新天地。”
甘笛看着半真半假的省城报纸,大感奇怪:“我没有接受采访吧,这些新闻是怎么传出来的?”
夏宛怒气冲冲挂断电话,“是我的一次采访,经济日报断章取义,把两句话拼接到一起。我当时说如果条件成熟,可以在省城建设商业中心,被曲解了。初步意向也一样。”
弱化甘笛的捐献效应,将尚未落实的事情不断用舆论催促他行动,省里的攻势一浪高过一浪。
“某富二代为了逃避惩罚,捐献赎罪。”小吴记者看着省里报纸真觉得离谱,甘总低调两个月,世界仿佛就产生变化。
或者说,一贯的鹤立独行让他出了滨海市没有任何助力,失去上层支持,让飞鸟试探出虚实,谁都想上来咬一口。
这群人是想恶心人。
柴国光放下报纸,似笑非笑道:“啧啧,鹏远啊,是不是有点过分啊,甘总人挺不错的,未来还要见面谈判和合作呢,这么搞,绝对不能让人知道啊。”
“柴总,我明白。”
只要发动绝无可能停下,李达康和王重不给面子,甘笛拒绝省城的橄榄枝,那么就别怪不好意思了。
敬酒不能只喝一杯就万事大吉,要一直喝到客人满意为止。
“抓,务必抓到王冉、孙峰,钱德光,这次舆论肯定是他们在背后兴风作浪。”夏宛拍着桌子,原本配合默契的政商关系,肉眼可见变得陌生。
甘笛不愿意麻烦王重,躲到另外一间办公室,夏宛不得不出面多次施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