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慌慌张张的,一点没有大律师的气派。”
“甘总,好像你的公司有情况哦。”
无非是进度加速,三言两语就能打发。不会是杜联真派人来公司吧,转念一想,笑了,米国人主动谈合作,异想天开,后世从VCD到半导体的教训还少吗,除非来坑人。
“甘总,一个光头米国人来了,大呼小叫就被接进去了。”
苏大强殷勤的送信报告,甘笛脸色瞬间晴转多云,大跨步走进实验车间,暗中观察的罗英柔跟随着溜进车间。
“甘总。”
狄茂典不顾岁数差距,不顾形象,结结实实的抱住懵逼的董事长,先观察门口没有周律师,眼睛湿润,“真的非常感谢你,为老丝绸厂做的一切。我曾经反对过王专员的改制,认为引进投资者肯定会对企业有影响,但是你的到来真是雪中送炭,你一个人就值2000万。”
老厂长算是激动下袒露心声。
“狄总,发生什么事?”
甘笛预感到不妙,表情僵硬。
第四十四章 撕毁协议
“怀特,米国人,杜联公司特使。”狄茂典开始介绍,“我们两年前和杜联技改合作成功。”
啥?光头大眼的米国人吃饱了撑的!费劲千辛万苦堵上一切漏洞,两年前的合作为何现在才有结果。
是意外合作成功,还是杜联针对我?
周振邦呢,这小子不是说公司没事嘛,这种事不通知我,怪不得这小子装没看见人。
冷静思考,甘道梁这种华裔富豪前世不存在,世界轨迹或许有所偏差,一会见机行事,无论如何,绝不合作。
“甘总,你太严肃,多少笑一笑嘛。”田建抚摸着新型纤维,笑不拢嘴,“你看连翻译姐姐都准备好了,还装糊涂,周律师不在。”
这都什么乱七八糟,罗英柔是都市报记者,恰好安排做访谈,我是和周振邦一伙的。
罗英柔向往米国梦,和怀特攀谈起来,知道杜联是米国大公司,想不到稚嫩的学弟有手腕,这种级别的难题都能摆平,正好记录访谈素材。
罗英柔在,将杜联实验室起草的协议进行翻译:
极地公司(原丝绸厂)50万开启的莱卡试验合作,杜联公司后续投资460万米刀进行试验,极地公司应按照试验经费一半230万米金注资,杜联公司与极地公司展开合作,帮助极地公司进行工艺改造,并且允许优先使用工艺,未来有其他公司使用,允许享用一定的优先权。
怀特补充道:“这种材质杜联专门起名叫莱卡棉,如果同意协议,你们可以尽快设立工厂。”
话是罗英柔翻译,语言很温柔,内容很生硬。
莱卡棉,其实就是氨纶纱加棉,莱卡是杜联的一个品牌,后来因为太出名,莱卡直接就是代指氨纶。
甘笛抚摸着熟悉的触感,没错,是我的保暖内衣。极地人品牌的保暖内衣,怕冷就穿极地人,绕这么大圈子,终于领悟,现在走南极人的路线,风靡全国品牌,失算了,绝对是噩梦。
周振邦难为情的被甘笛抓来,对照着协议开始审核,点点头,翻译和法务方面问题不大。
两人眼神不断交流,“怎么办?”
“拒绝啊。”周振邦不断重复口型。
几乎是全公司的希望,所有人满意的协议,大家热烈的讨论未来,甘笛忧虑如何开口拒绝。
“好好好,有这份协议和实验报告,可以去申请贷款,我相信外汇局应该没问题,市府肯定也支持,相关工艺技改要抓紧实现,是什么合作模式?”
罗英柔迟疑的翻译:“怀特的说法,按照杜联公司的要求,是销售额的10%计算,连续三年。”
狄茂典倒吸口冷气,和杜联公司需要谈判,一般专利是按照利润后百分比,现在按照销售额,杜联吸取大量利润,极地公司起早贪黑也赚不了几个钱。
“能不能按照利润后计算?”
“对方说需要打电话请示,不过他的意思,可能性不大。”
怀特中规中矩的谈判,狄茂典和毛彪拉开架势,准备软硬皆施,必须在协议达成中取得更加有利的条件。
“怀特说,虽然是他受人之托上门,杜联公司暗示他是对方着急,所以条款很难变动,没必要浪费时间,是他作为第三方客观的想法。”
是啊,万一和拉锯战,惹恼对方得不偿失。
硬的不行就先来软的,大家换上热情面具,“哈哈哈,远来是客,接风宴好了,怀特先生,咱们先去吃饭。”
所有人都在拉拢怀特,毛彪偷偷来到一侧,董事长帅气的面孔逐渐僵硬,黑线,怕有意外,小声嘀咕道:“甘总,必须要合作,不能拒绝,条款可以谈。否则杜联去南方开展合资厂,对咱们冲击太大了。”
甘笛眼神恢复清宁,问:“要是拒绝呢?”
“有可能技改失败,咱们会直接破产。”
“我明白了。”这种好事早说啊,必须赌一波破产。
“停!”
甘笛霸气喊道,双方沟通后,他大概理解协议内容,既然互不相容,不如狮子大张口,也能达到拒绝的目的。
“杜联苛刻的条款,我不同意。”
甘总反对,狄茂典有些错愕,继而松口气,毕竟能让杜联公司上谈判桌,都是甘总在背后的支持,想必有高招,大家全部等着董事长舌战米国特使。
甘笛的英文水平毕业全部归还老师,这辈子还没学,索性不看协议,一拍桌子,“既然是合作,我们承担创意,后续经费并非不给,是杜联公司有意消失导致。两年的工艺改造的损失,也是要量化赔偿的。
所以230万米金应该杜联公司全部承担,既然是合作,工艺改造要快,磨磨蹭蹭,协议中时限都约束力不够。”
毛彪一时间怀疑自己的语文老师死的早,沟通是让甘总抓紧合作,董事长怎么就反向操作,粗暴对待外宾。
我们希望对条例比例改动,甘总直接改变大框架的谈判方式闻所未闻。
好家伙,买菜肯定是行家,对方要1。5一斤,张嘴还价0。5一斤,出大门至少找小贩要个存车费。
讨价还价和谈判不一样,买菜大家基本是平等地位,买不买无所谓,对方少有计较,商业谈判没诚意,对方扭头离开。
现在主动权在杜联身上,怀特越听越黑脸,毛彪干着急,罗翻译一字一句将甘笛的话原封不动复述。
“对方问你是认真的吗?”罗英柔站在对方立场上,翻译时语气都和怀特一样。
“请杜联尊重我们公司,这份协议根本没看到诚意。”说完,甘笛直接将协议撕成碎片,空中一扬,碎片像众人的心情一样,跌落在地。
怀特有点懵,想不到对方小年轻领导如此激动。
对方没动,有涵养啊,甘笛抓起报告也同样撕碎,天女散花。
碎片缓缓掉落,气氛随即降到冰点。
怀特不用翻译,从对方挑衅动作,理解对方蛮横的态度,不过这和他没什么关系,事成与否,他都能得到佣金,怀特绅士的冷笑,留下一个背影,“拜拜。”
“都别追,让他走。”
甘笛暗中窃喜,表面严肃,不弄点效果,米国佬真老实做人。不过这算是他真正的态度,一千万米金,谁想让公司盈利,谁就是敌人。
坚持2个月,我的资金回来,江河投资会继续注资极地公司。
甘笛一通操作,大家目瞪口呆。
第四十五章 报告才是重点
蛮横霸道的董事长狠狠敲击门框,拳头打到锁头上,哎呦、甘笛痛楚到五官扭曲,也要维持住愤怒的形象,震慑所有人。
杜元方挑挑眉毛,陷入沉思。
反常即有妖,狄茂典和郑春华没吭声。
罗柔英捂着嘴,突如其来的大新闻,瞬间脑袋上蹦出新闻标题,极地董事长粗暴对待外宾,噼里啪啦的文章不断飘过。
毛彪追到门口,怀特甩开,留下一个愤怒身影。
错愕、落寞、不甘。一阵冷风吹过,他跑回来质问:“为什么惹怒对方。你太不谨慎,国际谈判要慎重,慢慢试探对方的底线,之后才能取得双赢。”毛彪顿足捶胸,放过米国人回家,极地公司的技改只能泡汤。
“什么是双赢,是他们赢两次,这230万米金,贷款能批准吗?”
田建望着远去的怀特,憧憬机器繁忙的车间逐渐凋零,连忙请示道:“条款可以谈,激怒杜联,关闭谈判,怎么办?”
“极限施压听过吗?”大家不满情绪呼啸而来,第一次,他必须给出合理解释,“杜联来者不善,合作条款苛刻,而且在咱们马上能够攻克技改时期,必须强硬拒绝。合作必须在平等、互利互惠基础上进行,这是给他一个态度。”
将协议随意撕毁,挑衅操作,也属于极限施压?
虽然很少国际谈判,但经常和国内供货商上下游打交道,厂商越大,话语权越大,主动性越高。
极限施压是在掌握主动权情况下,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的操作,面对国际巨头杜联,极地公司显然是被动地位。
董事长鲁莽,做错事,大家闪现一个念头。
急躁、满嘴胡说、自大、对外宾不尊敬。罗英柔对甘笛的评价急剧降低,打消了专访的念头,年纪小、阅历低,情绪难以自控。
极地公司可能沦为破产,成为反面典型。
大家彷徨之际,怀特回来,怒气冲冲将样品夺走,放入旅行箱,扫了眼满地的碎片,泄愤的连续踩地,说了一句大家都懂得单词,“ga over。”
空气中散发着破产气息,狄茂典见过大风大浪,却没考虑到董事长发飙。
“作秀而已,他会正式回来的。”甘笛不在意的挥挥手告别。
周振邦暗中挑大拇指,极限施压,亏他能想得到烂理由。
“罗记者,我送送你。”
甘笛勉强给出答案,对于一群追求公司腾飞的奋斗者来说,过于残酷,大家不断消化突如其来的变故,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