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算上宝成的补贴款了吗?”
“算上了,价格没错。”
刘栋叹口气,区里资金紧张,放走极地人后,和甘笛联合的纺织厂也归市里管,孙连城气不打一处来。
想着花小钱办大事,可是赔本买卖没人做。
“我不管别人,加300万,我可以接。”孙红彬语出惊人,他是光脚不怕穿鞋,顺池今年成立,还没有项目,吃点亏和区府拉近关系,然后在从别处拿地肯定便利。
“哦?孙总的话,我记下来,我和孙区汇报。”不过没有任何管理经验的顺池房地产,优先级是排在最后。
刘栋:“房产公司呢?”
“我们没意见,等安排好招标,我们会派人参加。”房产公司老总老道,尽量不被抓住把柄,如果非要上,亏空要领导有说法才行。
为孙连城没必要,李达康发话才行。
第一次流标试探出安城区底线,让区里或者企业做出让步是大家不谋而合的决定,所以这场是马拉松会议。
一屋子老烟枪,会议室烟雾缭绕,注重健康的潘十亿老神在在的出来溜达,他背后有万同的关系,虽然王建似乎最有希望拿下项目,不过冯沦已经安排到位。
潘十亿正在春风得意之时,他的万同新世界广场卖出市价3倍,让他感受到金钱的力量和万同那几位的能量。
招标不过是过场,大家拼得是关系和胆大。
潘十亿伸伸懒腰,看着一个年轻人很快过来,身后跟着一个类似于女秘书工作人员。
“刘栋是在开会吗?”甘笛看见个小眼镜问道。
“嗯,开会呢,你谁啊?”潘十亿的脾气一向很差,即便是到前几年,一直敢和网友在微博上对线。
直到他的靠山全部倒台。
甘笛笑笑没说话,开门后皱眉,一屋子烟气马上关门。
潘十亿好笑,这是哪位,和自己一样怕二手烟。
虽然一瞬间,刘栋隐约间看到甘笛的身影,掐灭烟头出来握手,“甘总,那股风给你吹来了。”
“想问下棉纺宿舍拆迁建设问题,区里到底是什么意见?”
“能有什么意见,2700万包干,宝成往里面补贴200万,第一次招标流标,滨海房产公司都没投标。”刘栋苦笑指着潘十亿,“这群人等着我出血呢。”
潘十亿赶紧撇清:“刘总,我做商业地产,拆迁不及时,改造我不在行。”
现在也没具体规定是区里拆迁还是房地产负责拆迁工作,淳朴的风格等到过两年才逐渐形成利益,所以区里希望王建承揽,并且将拆迁任务和宝成一起承担。
“2700万是区里资金?”
刘栋不明就里:“对,财政资金,不过不足以支持改造项目。”
“如果我要接下来呢?”2700万不是问题,他打开系统,允许他成立三产公司,极地公司处于盈利状态,一点限制没有,这群人想着上市,简直是侮辱我的智商,必须亏,他发现这一波双赢。
“极地人有房产经营?”刘栋疑惑道。
“我刚刚决定的,看房产公司太挣钱了。”这时,老烟枪们也走出来,甘笛大概能看清一群年轻版的人物,王建、潘十亿和孙红彬都在。
因为自己命运的齿轮开始扭动。
“那太好了。”刘栋知道甘笛财大气粗,只有有甘笛这条鲶鱼在,这群人亏本也要上,甘总可是一掷千金的大鳄。
极地人的老总,几位也是第一次见到更为年轻的炒作品牌大师,赶紧笑着迎接,不过心里不屑一顾,平房改造是很考验执行能力和当地关系,最主要是资金状况。
“甘总,年轻有为,我说话有点冲,请见谅。”潘十亿遇到地头蛇要恭维些。
甘笛才懒得理这这种小人,敷衍握手一带而过。
这让几位感到来者不善。
潘十亿冷哼一声,纺织业想跨界玩房地产,不知道天高地厚劝道:“甘总,不是我泼冷水,棉纺宿舍这块拆迁不解决,最好别入局。”
王建:“资金也是大问题,我计算后亏空800万,甘总应该是玩纺织高手,何必入局房地产这种赔本买卖。”
甘笛越听越高兴,“赔钱的买卖啊,我最喜欢了。”
大家:“?”
只有刘栋和潘十亿在滨海和燕京看过飞流和汇元的意气之争,这位宁可绑着一只手也要商业竞争,少年轻狂简直了。
这次还要上演一次,不撞南墙不回头。
半路杀出个程咬金,滨海房产老总点起根烟,等着看戏。
“甘总在,为何区里还邀请我们几家房产公司。我记得邀请招标时,有资格预审吧。”蹲过局子的孙红彬除了柳川志,他真没有怕过谁。
区里邀请招标时,要求是有一年以上承揽商业或者住宅的建设经验,虽然标准很低,可甘总刚刚成立的房地产公司肯定没办法。
“甘总,您的房地产叫?”刘栋真不清楚甘笛的房地产公司成立的消息。
“还没想好名字呢。”公司名字可是大事,看到一群未来大佬也无所谓,房地产项目是为了自己住和拆迁赚钱,赔钱和破产不是主要。
这样也想竞争,孙红彬没忍住,捂着嘴肩膀不停耸动。
潘十亿推推眼镜,他和冯沦在琼省见过各式各样的纨绔,不过像甘笛这样有趣霸道的第一次见到。
身价上亿的少年英才,做决定也很草率。
刘栋也不好意思把甘笛强塞进来,原本想叫王建和房产公司合作,房产公司负责拆迁,王建负责建设,5万平米,5000多人的改造项目,然后宝成在补贴100万,估计能谈下来。
“甘总,这样我”
“没事,你们慢慢谈,我就是问问资金情况。”他回头拍拍处于懵懂状态的罗英柔,“走了。”
潘十亿皱着眉头,这小子转悠一圈想干什么?
第一百二十三章 福无双至房地产成立
孙连城罕见多次召开会议,望远镜许久没打开,精神萎靡不振,“刘栋又把皮球踢回来了,你们怎么就没建议?”
孙连城拍桌子,“市长把这项任务列为重中之重,继续搁置,你们都要挨板子。”
“区长,这不是咱们财政收入有限,区里没有好企业嘛。”
财政有限是客观原因,今年分税制改革后,土地财政和卖企业是地方的不二法门,孙连城因为从极地公司转让股份失策,所以暂时没打这方面想法。
剩下只有卖地的收入,不过卖地,卖地能有几个钱啊。
“别以为我不知道你们怎么想的,极地公司当时什么情况,股份不转让市里有可能出大问题,谁知道那小子就能拿下杜联呢。反正你们必须做工作,钱不够人来凑。区里的房产公司必须完成。”
安城区干部们面面相觑。
昨天孙红彬敏锐发觉王建和房产公司的猫腻,不断压价,导致条件没谈拢,房产公司老总摊手表态最起码区里加600万,否则赔钱太多。
孙连城一开始就想到把压力和动力传到给极地公司,李达康死亡凝视在前,他迅速偃旗息鼓,拿出惯用招数压力向下传导和摊派。
“区长,极地董事长甘笛来了。”秘书小声提醒。
“他来干什么?”孙连城没好气问。
所属权都归市里,让温成军占了不少便宜,明明是我孙连城先来的,一点好处没占到,甩给我都是麻烦事。
“他希望承揽平房区改造项目。”
“快请进。”这小子多少有点担当,只要甘笛想要接手,凭借他的财力,麻烦事总算是能甩掉。
两人握手寒暄,罗英柔感叹和甘笛在一起,以往站在门前等待拍照和采访,现在高端局都可以参加,她提醒道:“孙连城之前所作所为,可不看好你。”
“我心里有数。”
孙连城让人把棉纺宿舍的改造计划搬来,“甘总,棉纺宿舍改造民心任务之一。现在区里资金紧张,不瞒你说,提升改造是为了安城区生活水平提升,同时改变平房区落后现状,企业也能获得利润。”
不愧是区长,睁眼说瞎话,资金不足就不提了。
甘笛把计划推到一边,“孙区,我想承揽项目也是有私心,棉纺宿舍这片我不感兴趣,我想改的是铁路宿舍。”
孙连城一愣,原来是有条件啊。
铁路宿舍归铁路局管,平房区拆迁片区很多,估计到2000年孙连城也不会列入计划当中。孙连城忽然明白,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甘笛是为了周围的邻居着想。
“不考虑别处了?”铁路局归国家,区里改造好处不多,你换其他片区也可以谈嘛。
“区里能给多少资金支持?”甘笛暗示他了解资金缺口大。
资金不足的改造项目,也就是甘笛敢于上马。行吧,反正在安城区内,都是任务,改哪都行。
区里的平房范围都做了初步评估,铁路宿舍4万平米的改造范围,涉及人口3000余人,主要成本是拆迁费和还迁楼,这一部分是区里负担2700万,其余保证容积率3。5,绿化率20,剩余空地可以继续盖。
“先说清楚,区里能拨款就这些,你们企业负责拆迁。”
这个时代还没发展到拆迁公司,多数政府出面,孙连城看到肥羊,乐得甩手,你提条件,我也加码,拆迁办不介入,你们企业自行解决,拆迁不到位,亏损是企业问题。
“拆迁问题经常拖延,有时候钉子户能坚持一年以上。所以这个锅不能接。”罗英柔小声提醒。
“罗记者成极地人的高参了?”孙连城皮笑肉不笑说道。
罗英柔顿时尴尬。
这种事甘笛当然懂,拆迁是历年来要上各种报纸,温情的个人意愿和集体利益孰轻孰重,一直是辩论的方向。
甘笛并不关心拆迁进度,只要自己能拿到拆迁款,钉子户时间越久越好,赔钱是最开心的事情了。
“作为区里企业,责不旁贷,我们负责拆迁。”甘笛笑着和老狐狸握手。
罗英柔小步跟上,她故意让孙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