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让他进来!”
“宣夜郎国使臣觐见!”
使臣根本听不懂,听到旁边的人翻译过来后,迈步进入麒麟殿。
“夜郎国使臣拜见大秦皇帝陛下!”
使臣恭敬跪下叩拜。
“使臣平身!”
起身后,使臣说,夜郎王精心挑选了朝贡贡品,让他带过来。
其中,包括了夜郎国最有名的特产…枸酱、枸酱酒。
一罐枸酱被呈上来。
邹离道:“陛下,枸酱味道甚好,臣在夜郎国时便已品尝过。”
所谓枸酱,是用蒌叶的果实做的酱料。
子婴亲自品尝,味道确实不错。
众臣一一品尝,大多数都说很多。
在缺乏调味料的古代,有这种酱料,能大大增强食物的口感。
蒌叶是一种植物,只分布于云南、川南和华南。
枸酱是用蒌叶的果实做成的。
品尝过这种植物后,子婴想起来了。
在汉武帝初期,官员唐蒙在偶然机会品尝到枸酱,后来对对枸酱美味念念不忘,的得知是夜郎国特产,又再得知夜郎国的牂柯江水域可直达南岭。
正因为如此,唐蒙向汉武帝提出建议,用威势迫使夜郎国屈服,修筑“夜郎道”,从夜郎国南下灭南越国。
后来,连夜郎国也灭掉,并入西汉版图。
枸酱酒也有人品尝过,味道还算不错。
在朝堂上,夜郎国使臣始终恭恭顺顺。
“夜郎王美意,朕接受了。只要今后夜郎国本本分分,大秦不会为难夜郎国。”
见到皇帝高兴,使臣屁颠屁颠地地离开了。
子婴心中笑着,等到了适当时候,要将夜郎国连同整个西南,都要纳入大秦版图内。
第110章 暴风雨即将来临
齐国,临淄,大殿。
刘邦在这里举行大朝会,参加朝会的臣子们,不仅有中央级别武官员,还有各郡郡守。
由萧何宣读去年齐国各数据汇总。
实施上计制度的不仅仅是秦国,齐、韩、赵、楚同样采用这个制度。
根据萧何公布出来的数据,齐国人口增长到了四百零九万,各郡县仓库都有充裕的存粮,除了粮食产量外,海盐、渔业也有较好的发展,特别是盐业,在国内卖给百姓,本身就能一定收益,又再出口到赵国、韩国、魏国,更是利润丰厚,齐国目前府库充盈。
不仅如此,齐国商业还十分发达,化又十分昌盛,是许多士子们心目中比较理想的国度。
宣读完毕后,萧何再分别讲述各郡情况,对于政绩做得好的郡,对郡守点名表扬;对于做得不好的,毫不留情地点名批评;要是做得更差的,视情况不同进行降职、撤职处分。
这是刘邦赋予萧何的权力。
由萧何考核后要进行任免、升降的官员,刘邦一般都会盖章同意。
无论是从军还是从政,无论是处理军务还是政务,刘邦皆不擅长,他唯一擅长的,是识人、用人、管人,很善于驾驭臣子,他只有管好人就行了,相应的事情由相应臣子们去管。
在以前,刘邦到四十多岁,只是混到区区泗水亭长,实在是办事能力不行,政绩差难以晋升。
担任泗水亭长这个小职务,刘邦唯一的能力根本无法发挥出来。
如今,齐国形势一片大好,萧何治下的齐国,欣欣向荣。
处理完相应的事情后,刘邦问道:“萧丞相,齐国跟天下各国相比如何?”
萧何道:“魏国、燕国不值一提;楚国军力强于齐国,论到财货,楚国已无优势,再假以时日,齐国财货、府库必定是六国之首;赵国军力略强于齐国,财货不如齐国;韩国军力、财货皆逊于齐国。唯独秦国,秦军军力、粮草储备正逐渐恢复,是大隐患。”
暴秦的确是大隐患,所幸的是,三国联军,再加上匈奴,明年将会联合起来猛攻秦国,秦国灭亡已成定局了。
张苍道:“暴秦一日不除,天下不得安宁啊!”
刘邦重用张苍,张苍现在是萧何副手,官职相当于丞相右长史。
曹参道:“臣全力练兵,跟韩、赵、匈奴联合,迟早能灭秦。”
对于张良灭秦之计,齐国只有刘邦、萧何、曹参三人知晓。
夏侯婴道:“有三国联军,还有匈奴,何惧暴秦。”
灌婴道:“陛下,不知何事才能再合兵打暴秦?”
郦商道:“弟兄们都希望能早日杀入关中灭秦。”
樊哙道:“陛下,臣已等不及了,恨不得立即杀入咸阳,活捉嬴子婴。”
刘邦神情轻松,回应道:“等时机到了,自然会攻秦灭秦。”
他再看向萧何后面、张苍旁边的陆贾,关心道:“陆卿家,伤势如何?”
陆贾道:“陛下,臣伤势已痊愈。”
想起那天刺杀,陆贾还心有余悸。
讨论完国事后,刘邦大摆筵席,歌舞助兴,跟臣子们同乐。
精心打扮的皇后吕雉也出来了,坐在刘邦旁边。
数名女子在扭腰跳舞,刘邦盯着那颇有姿色的宫女们。
这个女子不错,那个也不错,刘邦色眯眯的。
军务和政务都有相应的臣子处理好,刘邦只负责人事方面,做起了甩手掌柜。有比较充裕的时间享受,做个享乐皇帝,刘邦优哉游哉,这正是他最希望的生活。
吕雉就在旁边,看着刘邦这样子,很不是滋味。
刘邦看上了让他最顺眼的那个,这天晚上,临幸那名宫女。
赵国,同样有上计制度,丞相张耳竭尽所能打理赵国。
二月份这天,赵歇举行大朝会。
朝会上,张耳汇报赵国总体情况。
这三年来,赵国人口有所增长,目前总人口为三百四十一万。
赵国产粮区主要在五行山太行山以东的平原上,在现代称为华北平原,虽然同样是平原,粮食产量无法跟关中平原、成都平原相比,最关键因素,是水利灌溉不如秦国。
秦国有郑国渠、都江堰两大水利工程,是诸国无法比拟的。
朝会结束后,张耳、陈馀、李左车留下来,皇帝要跟三人密议。
赵歇向张耳道:“丞相,明年春季出征,粮草准备得如何?”
张耳道:“启禀陛下,按照出征时兵力,现有粮草存量,只能供八个月所需,即便加上今年赋税,最多供一年所需。”
目前,赵军兵力二十万。根据计划,今年秋收后征召兵员,扩充至三十七万,其中二十五万参与攻秦,剩余十二万留守本国。
粮草所需,以三十七万军队作为基准。
赵歇皱皱眉头,道:“我赵国有广武君练兵,兵强马壮,但庄稼收成太低了,跟暴秦、齐国无法比啊!明年大军绕道匈奴,劳师远征,恐怕无法一年内灭秦吧!”
李左车道:“陛下勿忧,齐国有粮,三国结盟,齐国会借粮。”
赵歇想想也是,齐地本就土地肥沃、物产丰饶,又有萧何这个人才,让刘邦高枕无忧。
正因为如此,暴秦才派人刺杀萧何,要是没了萧何,刘邦如同失去左膀右臂。
韩国自从实行商君之法后,朝廷的掌控力大为增强,韩国综合混一的国力明显增长。
张良对各郡县统计本进行汇总,目前韩国总人口为一百五十七万,军人十万。
为了实施灭秦计划,去年秋收后,韩国全面练兵,所有十七岁以上男丁全部参加冬训。
张良计划在今年年底,把兵力扩充至二十二万,其中十五万用于攻秦,剩下七万用于守卫国土。
对于粮食产量,预计到年底,只能满足二十三万军人一年所需。
张良已提前跟刘邦商议好,如果粮草不足,齐国借粮支援。
在前不久,三国跟匈奴进行第二次交易,共换取战马三万匹。
其中,赵国所需一万四千、齐国一万、韩国六千。
按照三国商量好的计划,今年夏天还会再进行一次交换。
楚国在去年年底,每个郡县同样有统计本。
让范增非常不爽的是,项家、屈家、景家、昭家这四家封地,都不在中央朝廷统计范围内,各家在封地内有完全的自主权,绝大多数事务,朝廷无权对其管辖。
除非有敌人入侵或对外征战,才由楚王出面,让各家族出兵出粮。
剔除三家封地,楚国人口为三百七十五万,常备兵力二十万。
根据四家提供的统计资料,项家封地有人口五十九万,士兵六万;
屈家有人口二十八万,士兵两万五千;
景家有人口三十万,士兵三万二千万;
昭家有人口三十五万,士兵四万。
关中,武功县城北十里处。
这里有个村落。
村民们在进行着春耕。
有个周姓的一家几口正在农田上忙碌着。
“爹、娘”
这是久违的声音,四人先是楞了一下,随即很快反应过来,不约而同向东边望去,向这边跑来的是个三十余岁的男人,那是十数年未见的家人。
“儿子”
“兄长回来了”
该男子跑到老人面前,兴奋道:“爹、娘,孩儿回来了!”
这人名叫周兴,年纪三十出头,十七岁时便被征调参与南征。
一家人十分激动,围了上来。
周兴道:“我跟随赵佗将军北征夜郎,胜利后,跟随大军回来咸阳,我还见到了皇帝陛下”
他把经历大概说出来。
一家人都是兴高采烈的。
周兴看着父母亲那苍老的面孔。
在当初被征召前,父母还不到四十,现在已年过半百。
父母都留下了激动的泪水。
父亲问道:“儿啊!这些年来,在岭南过得可好?”
周兴答道:“孩儿过得很好。在十年前,我在南海郡番禺娶了当地一女子为妻,现有一子二女。”
有媳妇子女就好,父母乐呵呵的。
周兴又再看向弟弟,和弟弟旁边的妇女,还有旁边的少年。
弟弟道:“哥,这是我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