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秦五百年-第1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禀报将军,北边发现大量秦军!”

    李左车听到报告后,大吃一惊,事态严重,立即召集众将开会。

    众将得知这个消息后,同样是大吃一惊。

    灌婴道:“真是匪夷所思,秦军难道还能打败匈奴兵?”

    孟舒道:“按理说秦军骑兵不可能是匈奴兵对手,最多是旗鼓相当。”

    众将对此都是疑惑不解。

    田集道:“除非是有我们还未知道的情况。”

    夏侯婴道:“秦军肯定有秘密。”

    李左车道:“到陇西将近一年,迟迟无法入关中,士气难免受到影响,如若被将士们知晓粮草被断,必定会军心大乱。诸位必须严守秘密,凡是有在军中说此话者,一律斩杀!在我们背后还有五万匈奴兵,冒顿肯定不会坐视不理,事情还未糟糕到不可挽回的地步。”

    他向田叔道:“现有粮草还能用多久。”

    田叔整个联军负责粮草储存。

    田叔道:“禀将军,军中粮草还算充足,还能用两个月。”

    柴武道:“李将军,秦军的确出现在北边,我们粮草已经被断,得赶走北边秦军,重新让粮草畅通才行。”

    王吸道:“还有一种方法,若我们能在两个月内攻入关中,可就地补给,关中百姓众多,可就地抢夺粮食。”

    李左车道:“汧县是秦军最后防线,秦军突然出萧关,在北边夹击我军,必定会防范我军如此做,必定会在汧县拼死抵挡。”

    目前,前来陇西的三十万联军中,还剩下二十一万余人。

    他再说道:“要么向北重新打通粮道,要么是全力向东杀入关中,我们别无他法。”

    灌婴道:“李将军,我们千里迢迢,绕道匈奴地域来到陇西,就是为了杀入关中灭秦,不如主力全力东进,拼死一战,说不定能杀入关中。”

    李左车思量一会,说道:“我们如此做,正合秦军之意。不过,秦军分兵在北部,东边的兵力肯定不如我军,我军全力一战,也未必会败。”

    大多数武将都支持这样做。

    李左车道:“若如此做,北边必定会被秦军攻击,只要能说服匈奴兵挡住北边秦军,我们就如此做。”

    随即,李左车立即赶往西边的匈奴军营。

    这一路上有开拓好的道路,战马在道路上奔驰,畅通无阻,不久后来到匈奴军营,见到了匈奴左贤王拔托耶。

    此时的拔托耶,还不知道北边有秦军出现。

    在这里的匈奴兵,一直等待着入关中,前方的联军却迟迟未能突入关中,无所事事的匈奴兵十分无聊。

    李左车来到这里要见拔托耶,拔托耶感到很意外。

    “北边发现秦军,我们的粮道已经被截断了。”

    拔托耶听后大吃一惊,继而说道:“不可能,秦军不可能是我匈奴兵对手。”

    李左车道:“可这已是事实,在北边发现了秦军大部人马。”

    他以非常肯定的语气告之,让拔托耶不得不信。

    拔托耶实在想不明白,秦军怎么可能会打败匈奴兵。

    李左车道:“左贤王,想必你早就盼着到关中了!”

    拔托耶道:“当然,到关中抢钱财和女人,才会跟你们一起到这来。”

    李左车道:“烦请左贤王挡住从北边南下的秦军,我率部倾巢而出,向东边猛攻,一旦进入关中,我会立即派人告之,好让左贤王入关中。”

    拔托耶道:“我倒要看看,秦军有什么本事打败护送粮草的大匈奴兵。有我在,秦军休想再南下。”

    他答应了这样做,李左车心中稍宽,立即赶回去部署作战。

    ——————————

    萧关外,部署有三万骑兵。

    骑兵在谢楷营垒对面扎营,互为犄角。

    每天都有数千骑兵在周边一带巡视,一旦发现敌军,立即会赶来报告。

    萧关外以北三十余里处,王翳率领部下们在巡视着。

    在这里以北,大多属于草原地带。

    忽然,秦勇指着北边道:“那边有情况!”

    大家向北边望去,草原天际线出现了大量骑兵。

    王翳立即派人向校尉报告,校尉曹斌得知情况后,除了集结部下迎战外,再派人向萧关外军营的李必报告。

    这批匈奴兵,是由右都骨侯拖昆木率领,为的是查探清楚秦军武器情况。

    由校尉曹斌所率领的骑兵,下辖七个军候,共七千余人。

    骑兵们做好作战阵型,迎战来犯敌军。

    拖昆木和匈奴兵,在百丈外停下。

    他派出千人,尝试性向秦军发动攻势,从中观察摸清情况。

    数天前出关作战,因为匈奴兵不知连弩的存在,打了个措手不及。

    如今匈奴知晓了连弩的存在,肯定会有所防范,肯定不会这么轻松。

    秦军排列好整齐队伍,迎战敌人。

    匈奴兵一个千人队,以慢速奔跑前进着。

    “王翳,此次作战,由你先进攻。”

    “诺!”

    原本这个曲有一千人,数日前作战折损百余人,王翳率领八百余名部下,列阵于秦军最前方,每个士卒一手拿着连弩,一手紧抓缰绳,严阵以待。

    王翳目不转睛地注视着前方的匈奴兵,以便根据敌情及时作出反应。

    两军交锋,丝毫的失误都有可能影响成败。

    敌军越来越近了。

    到了,敌军到了三十余丈(七十多米)距离。

    上千匈奴兵张弓搭箭,随时拉弦射出。

    这时,王翳大喊道:“冲……”

    数百秦兵几乎在同时策马冲了上去。

    匈奴兵未料到秦军会突然向前冲,匆忙拉弓射箭。

    小连弩有效射程在五十米左右,骑兵向前冲从七十多米接近到五十米,只需要很短时间。

    匈奴兵先射出第一轮弓箭,有七八十名秦兵中箭。

    当他们右手去拿箭囊箭支时,秦兵已冲近至五十米左右。

    “嗖嗖嗖……”

    连弩射箭了。

    数以百计的连弩同时射击,密集的箭雨向敌军飞去。

    匈奴兵哪里有机会再射出箭支,最前的两百余名匈奴兵无一幸免中箭。

    秦兵再继续向前冲去,收购着后方匈奴兵。

    等十支箭矢射完时,有五百余名匈奴兵倒下,有些人还是身中数箭。

    其余匈奴人箭矢目睹此等神兵利器,无一不被震撼。

    连弩箭矢射完了,王翳和部下们以最快速度调转马头往回跑。

    剩余四百余名匈奴兵射箭,一轮射击下来,有五六十名秦兵中箭倒下。

    当匈奴兵做完射击准备,重新张弓搭箭拉弦时,秦兵已在射程外。

    双方一轮交锋,秦军以百余人代价干掉敌兵五百余人。

    这是王元想出来的战法,小连弩射程比弓箭短,必须以最快速度冲入射程内用连弩射击。

    在后面观察战况的拖昆木,把秦军武器射程看得清清楚楚,有效射程不超过二十五丈。

    基于这个射程,秦兵突然间冲近,其目的就很明显了,就是要快速冲到射程内射箭。

    拖昆木看着中箭倒下的秦兵,新武器随之掉落地面。

    他下令五千人出击,要确保有机会拾得这种武器带回去。

    了解到秦军新武器射程后,只要能夺得武器带回去,就算折损的人多一些,也算完成单于给的任务了。

    曹斌见敌军大队人马出战,下令全体迎战。

    前方阵亡士兵的连弩,绝对不能被敌军捡走。

    王元有严令,阵亡多少个士兵,就必须拾回相应数量的连弩,要不然就是军官失职,会有严厉惩罚。

    曹斌将部下分成四队,每队一千五百人,慢速向敌军压了上去。

    跟上次一样,在靠近到一箭距离时,匈奴兵射箭了。

    这时秦兵突然加快速度向敌军冲去。

    在付出一定伤亡代价后,冲近小连弩射程内的秦兵,用连弩收割着匈奴兵。

    当第一批秦兵射完十支箭矢后,迅速向左右两侧散开,第二队秦兵接着冲近,同样用连弩收割敌兵生命。

    第一队秦兵从两边绕到第四队秦兵后面,动作麻利地装箭矢。

    四队秦兵如此反循环反复冲击,不间断地有密集箭矢射出,成为了匈奴兵的噩梦。

    匈奴兵想靠近秦兵倒下的地方拾起连弩,秦兵根本不给他们机会。

    目睹如此情景,拖昆木脸色非常难看,心情非常不好受。

    这时,他望见更远处尘土飞扬,不久后看清楚了,是秦军援军来了,如果再不走,恐怕要全军覆灭了。

    撤退的命令下达,匈奴兵全线撤退。

    战场上丢下数以千计的尸体,拖昆木带着部下灰溜溜地撤走了。

    曹斌并不追赶,等候着援军到来。

    “王军候中箭了!”

    只见王翳肩膀中箭,下马由医卒救治。

    在王翳最后一次带部下向敌军发动攻击时,不幸中箭了。

    曹斌上前查看,王翳中箭部位伤口虽然有些深,但并未有生命危险。

    援军有一万人,由李必亲自率领。

    来到交战地点后,曹斌向李必报告作战情况。

    经过统计,这次交战,杀敌4105人,俘获战马1855匹,秦兵战死847人,重伤115人。

    所有阵亡的秦兵,连弩都被收集起来,数量刚好吻合。

    此时,李必在想着,冒顿了解到连弩射程,了解我军战法后,会采取什么对策应对呢?

    ——————————

    拖昆木回到南套平原后,立即向冒顿报告,把作战经过原原本本地讲述一遍。

    原来如此,秦军武器射程不到二十五丈。

    没能抢得一把这样的武器带来会,真是可惜。

    冒顿在思考着应对的办法。

    片刻后,冒顿想到了办法。

    ————————

    当秦军出击截断粮道时,途经河套平原的联军运输队还有好几支,得知消息后都没有再前进,就在原地驻扎下来,派人向自身所属国家报告情况。

    最先接到报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