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秦五百年-第1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齐军营垒瞭望塔,吕泽看着如此战况,那彪悍勇猛的秦军,让他心中打颤。

    旁边的冯无择道:“将军,韩军恐怕挡不住了,末将愿率军出战,支援韩军。”

    吕泽道:“秦军士气正旺,如若现在出战,凶多吉少,守在营垒最安全。”

    他已失去了出战的勇气,不希望部下白白损失。

    郭亭道:“吕将军,末将认为,就算秦军士气旺盛,我军也必须出去营救。齐、韩、赵三国结盟,一方有难,另一方必须救援,若今日见死不救,如若皇帝陛下不处置将军,如何向韩国交代?末将愿带兵出去跟秦军作战。”

    吕泽是关系户,被皇帝特殊照顾,齐军中无人不知。

    吕泽想想也是,说道:“我命你带兵一万,出去救援韩军。”

    郭亭接令,迅速点齐兵马。

    ————————

    “将军,齐军出来了!”

    站在战车上的赵佗,望向东北方向的齐军营垒,齐军鱼贯而出。

    “传我命令,一千骑兵、两千弓弩兵立即出击,压制齐军,将其逼回大营。”

    命令很快下达。

    在这个三万人的秦军方阵中,左右两翼各有两千骑兵。

    左边一千骑兵向出动了,向齐军营垒方向奔去,两千弓弩兵跑步前进。

    此时的韩军大方阵,已经是残阵,除了方阵后方的主将周边暂且安然无恙,其余位置已陷入混乱。

    在方阵最外围,仍然有韩军矛兵在跟秦军矛兵交战着。

    由于长矛太长,只能在团队作战中才能发挥作用。

    方阵被冲出许多缺口,每冲出一个缺口,就意味着原本在该位置上的韩军矛兵伤亡。其他矛兵被分割成许多股,既要面对外围秦军矛兵的攻击,也要防备背后有可能的袭击。

    在联合打击下,韩军长矛兵已是伤亡过半。

    函谷关弘农河以东的大战,遮天蔽日。

    这时,韩军方阵左右两翼的骑兵出击了,这是韩王信唯一的希望。

    韩军两翼各一千五百骑兵,冲向前方作战最外围,要用弓箭射杀秦军矛兵。

    秦骑兵剩下三千人中,其中有两千配备了小连弩,部署在右翼。

    这批连弩骑兵,由杨喜率领。

    杨喜原本是朗卫中的郎中骑,赵佗前来函谷关,被皇帝调派到此担任骑兵武将。

    在没有马镫的时期,骑兵只是作为辅助力量,一般作为袭扰敌军之用,如果是列阵作战,当敌军战阵被冲乱后,可加入战斗,协助步卒击杀敌军,如果是敌军溃逃,则依靠骑兵机动力对其追歼。

    现在时机已到,赵佗命令三千骑兵出击。

    敌军骑兵同样出动,那就将其打败。

    杨喜率领部下们,向敌骑兵冲去。

    “嗖嗖嗖……”

    连弩快速射箭,迅速收割敌骑兵。

    在密集射击下,韩军骑兵无法抵挡,很快就有千余人中箭倒下。如此神兵利器,让韩骑兵胆寒,剩余的不敢再接近秦骑兵,跑得远远的。

    胜负之势已经很明显了。

    赵佗再下令,让其中一千骑兵绕到韩军方阵后方营垒大门外,堵住韩兵入营寨,也让营垒内韩兵无法出来。

    ————————

    “嗖嗖嗖……”

    左翼冲近齐军营寨大门的一千秦军骑兵,向刚冲出来的齐兵射箭。

    在敌军步兵阵列还未排好时进行攻击,是骑兵一种常规作战手段,如果是敌军已列阵好,骑兵就没机会了。

    齐兵刚从营寨出来,根本来不及列阵,就遭到骑兵袭击,被吓得退到弓箭射程外。

    在迟滞骑兵短暂功夫后,两千弓弩兵跟了上来,列阵以对。

    营垒前门出不了,还有后门,可从后门出去后再绕到前方,但如果从后门出去,首先要面对营垒东南边的一万秦兵。

    前门已被堵住,郭亭只好率兵从后面出去。

    ————————

    营垒东南面,王贺眼看已方军队陷入混乱,再也坐不住了,留下五千人守在这里,防止对面秦兵来攻。他亲自带着一万五千人,赶往救援。

    “嗖嗖嗖……”

    大战阵外围,秦骑兵用连弩连续射击,再加上秦军矛兵攻击,韩军矛兵已是伤亡殆尽。

    秦军矛兵再列好队伍,向敌纵深压了上去。

    韩军原本在矛兵后方的弓弩兵,几乎丧失殆尽。

    没有了弓弩箭的威胁后,矛兵大展神威,冲向敌军的戟兵、长铍兵。

    秦军的戟兵、长铍兵让出位置,把前方敌兵交给长矛兵。

    戟、铍的长度,远远不及三丈长的长矛。

    秦军密集的长矛刺来,韩军的戟兵、长铍兵,要是不及时后退,必然会被刺死。

    “杀……”

    秦兵那巨大的喊杀声,对于韩兵来说,那就是催命符。

    已经是斗志全无的韩兵们,匆忙后撤。

    “嗖嗖嗖……”

    杨喜带着部下们,紧跟在长矛队后面,用连弩射杀敌兵。

    两军正面交锋,战斗打到这个份上,韩军根本无力抵挡,即使有军功爵,都不可避免士气崩溃。

    长矛兵在前,骑兵在后,向敌军压上。

    韩军已全面崩溃,韩王信已陷入绝望,正要鸣金收兵,打算先退回营寨再说,也准备派人向王贺传令,让他带兵跟着撤回营垒。

    至于秦军要进入韩地,只能是先派人向东边守军禀报,等他在营寨内整顿好残兵后,再重新出来回韩地。

    “将军,有秦兵要到我们营寨!”

    在战车上的韩王信转身一看,秦军弓弩兵,正向营寨大门方向冲去。

    “将军,左边援军来了!”

    韩王信又再看向后侧右边,一支兵马向这边而来,这是王贺部队。

    三万两千人出战,组成大方阵,短短半天时间,只剩下区区数千残兵,可谓是惨败。

    韩王信只得命令这数千人后退,向王贺部靠拢。

    秦军长矛兵、骑兵,一直推进至离敌主将只有百余丈距离停下。

    因为敌援军赶来,有一批弓弩兵排好队伍,严阵以待,再向前只会被射杀。

    赵佗传令,让士兵有序后撤,步卒在后撤时,把已方阵亡或受伤倒地骑兵的小连弩全部捡起来带回。

    秦军受伤士兵,或被同伴扶着、或被抬着回去,医官、医卒火速救治。

    韩军倒地的伤兵却没那么幸运了,全部被秦兵补杀。

    出战的秦兵全部撤回来后,再重新列阵。

    车兵损失比较大,只剩下六十五辆战车。

    这次出战,获得大胜利,那些车兵死得很有价值。

    这时,桓斌带着一万士卒赶到,他一人来到赵佗战车旁边。

    赵佗问道:“你带来多少弓弩兵?”

    桓斌道:“禀将军,有三千弓弩兵。”

    在赵佗率军出战后,在留守函谷关的两万士兵中,有弓弩兵五千。

    他再传令,把剩余两千弓弩兵也调派出来。

    在方阵对面,韩军数千残兵和王贺部两万人汇合,再重新列阵。

    在韩军后方,是由杜真率领的一万秦兵。

    在这批秦兵东边,是出营寨支援的齐兵。

    齐兵士气不高,战意不浓。

    杜真派出一批弓弩兵阻挡,齐兵便不敢再前进。

    很快,函谷关两千弓弩兵也赶到了。

    原本三万军队,有弓弩兵五千,作战中折损数百,再加上支援的五千弓弩兵,赵佗手中共有九千余弓弩兵。

    赵佗仔细观察着情况,韩军营寨前门已被堵住,韩兵无法回营,后方又有杜真的一万士兵,韩王信暂时扼制住溃败,重新列阵。

    韩军刚刚惨败,士气低迷,在如此情况下,韩王信两万余兵马,面对人数多余自身的秦军,一点胜算都没有。

    桓斌对赵佗道:“末将愿率一队兵马,前往南边山脚下,堵住敌军退路,来个瓮中捉鳖,把这些韩军全部干掉。”

    韩军前边是秦军主力,后面是还有一万秦军,右边是堵住营垒大门的秦军弩兵,唯有左边是山林,这是唯一可逃跑之处。

    赵佗道:“不,如若让敌兵眼睁睁看到我军堵住全部退路,他们退无可退,死路一条,反而会狗急跳墙,跟我军拼死一搏,得让他们看到逃跑的希望。”

    桓斌不解道:“那如若我军再出击,敌军打不过,必定逃跑,难不成眼睁睁看着他们上山跑了!”

    赵佗对此胸有成竹,说道:“谁说要任由敌军逃跑。待我军再发起进攻后,你带五千兵士,悄悄地从东边上山,潜伏在山林中,等敌军逃跑上山后,再将其杀之!”

    还是赵佗将军有办法,桓斌兴奋起来。

 第141章 给你们两个选择

    赵佗道:“对面韩军主将名叫韩信,乃是韩国皇室一员,在韩国地位仅次于张良,若能把韩信生擒,大功一件。”

    桓斌笑笑道:“还真巧,我秦军有个主将,同样叫韩信。不过,这个韩国的韩信,要完蛋了。”

    赵佗抽调一千弓箭兵、四千步卒交给桓斌,部署在最后方。

    秦兵八千弩兵,在最前方列阵着。

    如此之多弩兵在一起,场面蔚为壮观。

    韩王信望着对面秦军弩兵,完全绝望了。

    部下只有三千弓弩兵,两千长矛兵,士卒斗志全无,即使秦军不出动车兵,也毫无胜算。

    更何况,背后还有一支秦军,腹背受敌。

    他望向南边的山林,要想活命,唯有从这片山林中撤退。

    至于还在营垒中的三千士卒,已顾不上那么多了。

    由郭亭率领的齐军,已重新进入营垒。

    吕泽望着前方秦军,不免担心起来,要是齐军出击,正面交锋,恐怕不是对手。

    原本三国联军出发时,东路军有十七万。其中韩军九万、齐军八万。

    后来,有三万赵军被抽调北上,加强黄河防线。

    剩下的五万赵军,累计有万余人死于攻城,目前还有三万余人。

    韩军九万兵力中,累计有三万余人死于攻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