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秦五百年-第2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天傍晚,队伍抵达巩县,子婴进城过夜。

    第二天下午,队伍抵达虎牢关。

    子婴了解过虎牢关具体战斗过程,大门是被震天雷轰开的。

    现在的虎牢关西大门已重新修好。

    子婴登上东城墙,远眺对面的汜水河,在河对岸,是连绵的敌军营寨。

    韩信、王元、陈平等臣子跟随在侧。

    陈平道:“敌军扼守汜水,强攻的确不是办法。”

    王元道:“若是由李左车亲自领兵,更难正面突破汜水。”

    陈平道:“韩军已无力抵抗我秦军,只能依仗齐军、赵军。李左车要坐镇新郑,在汜水的可能性不大,但他定有叮嘱镇守汜水部将。”

    子婴看向韩信,感受到他强大的自信心。

    子婴道:“由韩将军调度,朕很放心,等好消息就是了。”

    足足有二十万兵马集结在虎牢关,虎牢关关城面积有限,韩信命部分士兵扎营于汜水西岸,跟赵军隔岸对峙。

    ————————

    汜水东岸,赵营。

    这里的守将是李齐,有赵军六万。

    上次郦商在轘辕关惨败后,便扼守营寨,再也不敢主动进攻。

    后来,李左车调派叔父来扼守汜水,阻挡秦军从虎牢关东出。

    “将军,秦军在汜水西边扎营。”

    李齐出得营寨,望着对岸,秦军正在安营扎寨。

    再向远处的虎牢关望去,城墙上的旗帜增加了许多,估计是秦军向虎牢关增兵了。

    众臣跟随皇帝来三川郡,是来巡视的。

    皇帝坐镇虎牢关,巡视已经结束。

    把雄伟的虎牢关视察一遍后,子婴让大部分臣子回去关中,处理日常事务。

    少数臣子留在虎牢关,随时跟皇帝商讨事情。

    ————————

    范目率领八万兵马抵达轘辕关,跟张凯的两万军队汇合,张凯由范目节制。

    当天,范目就接到报告,齐军大营已向前移动,将轘辕道完全堵住了。

    范目眉头紧皱,亲自出关前往敌营外查看,果然如此,根本没有位置可绕过敌营,要想南下,必须先攻破营寨。

    情况有变,范目立即派人向虎牢关韩信报告。

    ————————

    虎牢关,有两个屋子专门腾出来给皇帝使用。

    一处作为起居的寝室,另外一处作为书房,作为皇帝日常办公场所。

    皇帝不在都城期间,各地奏章会送到皇帝所在地。

    子婴在虎牢关住下来后,正常批阅奏章,处理政务。

    来到虎牢关两天后,子婴接到少府卢德送来的报告,水工史禄已经开始勘察郑国渠南边地形,并且悉心指导弟子们。

    有一件事让子婴出乎意料,那是王思写来的书信,信中表达对皇帝的关心,对派人谋害陛下的张良极其憎恨,并且着重说一件事,王思已收赢文广为义子,有了儿子,了却了心愿,为此而高兴。

    子婴不是傻子,很快想到了相关问题,他在回信中问王思,是不是她主动认赢文广为义子。

    。

 第182章 如何破敌

    关城内有皇帝单独的屋子,同样有韩信单独的屋子,也就是“办公室”。

    子婴在批阅完奏章后,来到韩信“办公室”。

    此时,韩信正在看着大地图,一副沉思模样。

    见皇帝到来,向皇帝作揖行礼。

    子婴问道:“韩将军,打算如何进军?”

    韩信道:“陛下,轘辕关那边传来消息,齐军大营向前移,完全堵住了轘辕道去路。要么是那边强攻敌营,要么是这边渡过汜水,别无他法。李左车的确是强劲对手,不给秦军丝毫机会。”

    子婴淡淡道:“韩卿家当初来投奔大秦时,口口声声说用兵不差于吴起、李牧,这小小困难,难不倒你。”

    韩信道:“陛下,臣在想,该如何突破汜水。”

    子婴问道:“韩卿家可已想到?”

    韩信道:“陛下,如若汜水对岸是李左车,臣没有把握;如若是其他人,臣有把握。这个办法,就是‘声东击西’。先在汜水西岸大张旗鼓造船,建造好之后,大张旗鼓进攻,吸引敌军全力应战。与此同时,再派出一支兵马,夜晚从汜水上游悄悄渡河。”

    子婴笑笑道:“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这法子应当可行。”

    韩信一怔,首次听到“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这八个字,不过也听出了皇帝意思,跟声东击西意思差不多。

    ————————

    新郑,皇宫书房。

    韩成、张良、曹参、李左车四人一同用膳。

    张良叹息道:“哎!第二次在半路刺杀暴秦皇帝,还是失败了!”

    曹参刁侃道:“子房啊,你第二次被暴秦全天下缉拿了!”

    张良无奈一笑:“我张良自诩足智多谋,却总是拿暴秦没办法。事到如今,韩国在兵事上已无力抵挡暴秦,只能仰仗两位了。”

    李左车道:“就算在计谋上拿嬴子婴没办法,新郑总还能守住。我已叮嘱过叔父,他定会守好汜水,就算韩信亲临虎牢关,也休想渡过汜水。”

    他嘱咐叔父李齐,除了防止秦军从正面渡河外,还得派人在汜水上游日夜巡逻,防止秦军从上游偷偷渡河。

    曹参道:“郦商按照广武君的建议,将营寨往前移,堵住轘辕道去路,让秦军无法轘辕关出兵,新郑总算安全无虞。有萧丞相治理齐国,齐国是天下最富庶之国,无论大军在这待多久,粮草都不会断。”

    韩成长叹道:“只可惜啊!虎牢关以西国土,无法收复了。”

    张良安慰道:“陛下勿忧,全天下皆与暴秦为敌,只要我们坚守新郑,待天下有变,便能收复三川郡。”

    曹参吃下大块羊肉后,也开口道:“陛下,暴秦与全天下为敌,天下各国都清楚暴秦嘴脸,暴秦定无法长久守住三川郡。”

    韩成苦笑道:“事到如今,只能如此了。”

    他和张良都只能接受事实。

    也幸好有齐国、赵国这两个盟国,还有楚国、匈奴会从中牵制暴秦,两人总算有些安慰。

    张良还打算挑动匈奴袭扰秦国各地。

    要说有马镫、马掌对哪国帮助最大,非匈奴莫属,匈奴有三十余万骑兵,可在天下纵横驰骋。

    在回到家后,公主对张良非常好。

    因为皇帝不再打算对张良动手,公主更安心地跟张良过小日子,有公主陪伴,张良也乐于过这样的日子。

    ————————

    虎牢关,韩信把众将召集一堂。

    皇帝在主位置坐着,韩信站在一侧。

    韩信对杨武道:“杨武,你率本部兵马,大量伐木造船。”

    杨武拱手道:“诺!”

    韩信又再命吕马童,大量制作木桶。

    吕马童不知要这么多木桶有何用,领命行事。

    杨喜好奇道:“韩将军,正面渡河,赵军必拼死拦截,恐无法渡河。”

    他和众将都想知道,这样做有什么作用。

    韩信面无表情,回应道:“战场全局,在我的掌控之中,众将只需听我调度,服从军令,胜利是迟早之事。”

    杨喜不再说话,没有人再去说废话。

    子婴也没有说话,他只是来看韩信调兵遣将,一般不干预。

    ————————

    “李将军,秦军在造船!”

    接到报告后,李齐出来营寨,来到河岸上。

    在对面,大批秦军把木材运送江边,建造船只。

    李齐并未放在心上,就算建造再多的船,只要严加防范,秦军休想渡河,要是敢渡河进攻,他会让秦军损失惨重。

    他按照侄子的叮嘱,派出大量的骑兵在上游巡逻,如果有秦军出现,立即报告,派兵堵截。

    ————————

    黔中郡西部,项他带着两名吏员、少量士兵,共二十人来到这里。

    二十人有三十匹马,由十匹马驮负着一些物品,是送给苗人的见面礼。

    这里是楚国官府辖地的最西边,再往西便是苗人地域。

    近两百年前,吴起派兵夺取近黔中郡西部地域,把苗人赶入武陵山山区,一直以来,苗人对楚国十分仇视。

    楚国没再侵犯苗人,苗人也不敢主动挑衅,一直都在武陵山区顽强地生存着,跟楚国井水不犯河水。

    但苗人为了防范楚国有可能的侵犯,时刻都保持着警惕。

    来到某山谷外,这里有条羊肠小道。

    某小吏道:“大人,再进入便是苗人地盘了,苗人敌视楚国,还请三思啊!”

    项他不为所动,说道:“本官来此,就是为了跟苗人接触,要是惧怕就不会来了。”

    坐在马背上的项他,带着下属们,从小道向西行走。

    行走小半个时辰后,队伍被苗人发现了。

    苗人立即传讯通知其他人,准备作战。

    再过半个时辰,约两百名苗人赶到,用弓箭对准这二十名不速之客。

    长久以来,只有偶尔个别楚国百姓进入此地,今天有二十人一齐进入,这数十年来还是首次。

    从衣着来看,他们以看出了是楚国士兵。

    项他见苗人们警惕地向这边看来,他并未惊慌,始终保持冷静头脑。

    下属们则有些恐慌,要是苗人放箭,全部都死定了。

    项他道:“只要我们不主动攻击,他们不敢放箭。”

    他是笃定了苗人不敢主动与楚国为敌。

    那苗人中为首之人,大声道:“楚国人快回去,如果侵犯苗人,莫怪不客气。”

    楚人中的其中十九人,包括项他在内,根本听不懂苗人说些什么话。

    项他来这里,带了一个懂苗语的人跟随,这人名叫杨嵩,是黔中郡西边某乡的一小吏。

    杨嵩把苗人的话翻译过来。

    项他对杨嵩道:“你跟他们说出我的身份,说是有重要之事见苗王,是对双方都有利的事。”

    杨嵩再把话用苗语向苗人大声说出。

    苗人为首之人,迟疑了一会,再大声道:“苗人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