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目前,韩信军团集结在这一带的主力有五十一万人,其余十五万驻扎在魏地各地。
这天,韩信接到消息,项羽率领五十万大军出发了。
韩信传令下去,召集武将们前来大营。
韩信的主将营寨,位于下邑和芒县中间的砀县,下邑和芒县的武将接到命令后,火速赶来大帐。
主将大帐,这里有两个人,一个是秦军主将韩信,另外一人是他的挚交好友钟离昧。
军中不能喝酒,两人正在喝茶,喝最上好的茶。
韩信喝下一口茶,说道:“钟离兄,你的家人已安全来到魏地,你再没后顾之忧!”
在两天前,钟离昧家人被带到了砀县,他与家人相见。
钟离昧道:“我今生会誓死为大秦效力。”
韩信道:“钟离兄,何不留在这里,与我一同跟楚军作战!”
钟离昧以非常肯定的语气道:“不,我跟韩兄说过,不愿与旧主为敌。”
不能跟朋友并肩作战,韩信虽有些失望,却对钟离昧更加敬佩,说道:“既然如此,我会休书一封,你去到赵地后给王元将军,听从王将军差遣。”
两人交谈完毕后,韩信当场写下书信,放入信封,交给钟离昧。
第二天,钟离昧出发前往北边,他要快马加鞭赶到北边,作为秦军武将参与作战,以获得军功,获得秦国的认可。
——————
项羽率军出征的消息,也很快传到了临淄。
齐国皇宫大殿,刘邦举行朝会,商讨大事。
萧何道:“陛下,项羽已经御驾亲征,该轮到我们全力出击了。”
郦商道:“有楚国和匈奴全力夹击秦军,秦军必定顾此失彼,我们大有胜算。”
曹参道:“匈奴已经出击,王元需得调集重兵防备匈奴,我们起倾国之兵全力出击,有很大优势。臣愿领兵出征,与秦军决战。”
在冬季来临时,齐国进行全国总征召,所有年满十六岁男丁皆需参加操练,到现在还未回家,要战事结束后才能回家。
张苍道:“陛下,有楚国和匈奴一起楚兵攻秦,这正是我们出兵之时。”
臣子们都一致要求出兵,刘邦也觉得,出兵时机已经到了。
臣子们发言完毕后,大殿安静下来,大家都看向皇帝,就等皇帝发话了。
年迈的刘邦从席子上站起,朗声道:“不灭暴秦,天理不容!朕决定,以曹参为主将,以郦商、樊哙为副将,发兵五十万攻秦,不打败暴秦,誓不退兵。”
他的声音在大殿内回荡,臣子们都感受到了皇帝的坚强决心,这是齐国立国后最大规模的出征,这是齐国命运的决战。
随后,赵丰出列,朗声道:“我愿率十二万赵军,协同曹参将军一同出征。这次出战,定要收复赵地。”
散朝后,张良、曹参、郦商、樊哙、萧何、张苍、赵丰这七人留下,要跟皇帝商议机密要事。
刘邦带着这七人来到书房。
张良道:“陛下,秦军必定会调集重兵在巨鹿郡防备,虽说有匈奴牵制,若是正面列阵迎战,要突破秦军防线,还得费一番功夫。”
众人都知晓,张良素有谋略,他这么说,想必有了破秦之策。
刘邦急道:“想必子房有智取暴秦之策。”
张良走到挂着的大地图前,指向齐国西边的济北郡位置,说道:“济北郡与巨鹿郡、邯郸郡交界,邯郸是赵地最重要之地,是我们必要夺取目标。我们可把兵马分成两部,一部从北边攻击巨鹿郡,吸引秦军主力,再派出奇兵直插邯郸,在邯郸和赵地南边后,挥兵北上,与另一路兵马夹击巨鹿郡秦军。匈奴猛攻赵地北部,若王元亲自领兵在北边,我们有绝对胜算;若王元留在赵地南边,我们的胜算只有六七成。”
他这么一说,众人眼前一亮,这的确是好办法。
曹参道:“王元、韩信用兵之能,恐怕不差于王翦、李牧啊!之前就吃过这两人不少的苦头!可惜广武君不在了,要不然我们的胜算更大。”
郦商道:“有楚国和匈奴全力攻秦,我们的胜算还是很大的。”
樊哙道:“该死的暴秦、可恶的嬴子婴,太猖狂了!这次,我们要狠狠揍秦军!”
有破敌之法,众将心情松松了少许。
刘邦心情依然沉重,感慨道:“这是我们最后的机会了,要是最强的三国合力都还不能打败暴秦,齐国、楚国、匈奴三个国家,都会岌岌可危了!”
张良道:“陛下勿须担忧,这次我们胜算很大,只要不出意外,应当能赢!项羽御驾亲征,就算王翦在世,都未必能胜项羽,何况韩信。”
刘邦道:“或许是朕多虑了!”
萧何道:“陛下,我们粮草储备充足,坚持三年也不成问题,关键是楚国那边。项羽目前粮草储备,只能供五十万大军一年所需,若项羽粮草不济,我们还得支援他。”
张良道:“这是关键决战,我们只要能胜,就算不能灭秦,至少能让暴秦退回函谷关以内,赵国、韩国都能重新复国。”
到了这个时候,张良仍然不忘复国,仍然还抱有希望。
韩成全家就在临淄,还被张良奉为主公,被刘邦奉为贵宾,一旦韩地被收复,他就会带着韩成返回韩地,重新组建军队、拥立韩成为韩国国君。
刘邦是乐于看到这样的,哪怕是打了胜仗,他齐国总不可能占据赵地、韩地不走,要是这两个国家能复国,有助于抗击暴秦。
商议完毕后,刘邦跟这七名臣子一同用膳,刘邦老了,现在已经是六十三岁了,牙齿已经掉了一半,是按照御医的建议养生,才保持着身体健康。
两天后,临淄城郊,无数的齐军齐集于此。
刘邦发表讨伐暴秦的檄文,授予曹参帅印,曹参誓师出征。
第242章 雁门关外
赵地北边,匈奴全面侵扰,时而打了就跑,时而劫掠百姓,要是遇上秦军,胜算大就打,胜算小就跑。
在雁门郡还好,因为有山岭和关隘保护,匈奴兵不易突破,燕国和代国则是损失惨重,尤其是代国,陈馀治军不严,统兵能力差,北部防线很快被突破,损失惨重。
三月中旬这天,代城。
陈馀狼狈逃回来,他亲率数万兵马在北边迎战匈奴兵,被打得惨败,他不敢与匈奴兵野战,只能坚守城池。
匈奴不擅长攻城战,守住城池没问题,最怕是匈奴将城池以外的乡村全部劫掠一遍,人和粮食都洗劫完了,那陈馀可就什么都没有了。
“代王,我们挡不住匈奴人了,要向朝廷求救了!”
陈馀很无奈,只得如此了,派人向王元求救,再派人到咸阳向皇帝禀报此事。
————————
雁门郡北边,这里有连绵的山脉,称为雁门山。
雁门山群山起伏、沟壑纵横、地势险要,在战国末期,赵国为了抵御匈奴,专门建造了雁门关,李牧长期镇守北方,让匈奴胆寒。
王元率领的秦军主力部队,就驻扎在雁门关后方,由步卒镇守雁门关以及其它重要的隘口,让匈奴人始终无法突破关隘。
后续的秦军步卒到齐后,王元把相当一部分部署在最前线各处险要之地,抵挡匈奴人的入侵。
另外,王元也派出部分兵力防备北边和后边,防止匈奴兵从代国方向突袭而来。
要是匈奴人突入代国,完全有可能从代国方向夹击秦军,为此,王元派人到代国了解情况。
这天,士兵前来报告,匈奴进入代郡、上谷郡数十里,在当地肆虐,洗劫当地人,一直都没有走,陈馀作战失利,损失惨重,连自保都成问题,根本无力赶走匈奴人,代王请求救援。
在燕国还好,臧荼亲率燕军扼守燕山一带,暂时将匈奴人阻挡在燕山以北。
这天,钟离昧赶到军营,王元在大帐接见。
钟离昧先给出韩信的书信,王元看过之后,寒暄道:“钟离将军前来,我军如虎添翼啊!”
钟离昧是项羽麾下最主要武将之一,王元对这个人还是很看重。
王元也知道,项羽麾下很多有军事才能的武将,只可惜项羽非明君,是这些武将倒霉。
钟离昧道:“末将只是区区降将,只要不是与楚军作战,必会全力以赴,匈奴是诸夏敌人,末将愿与匈奴血战。”
王元赞赏道:“钟离将军,会有你作战的机会,还会给你重任。”
钟离昧离去后,王元在思索起来,思索破敌之策。
到了晚上,王元心中一喜,他想出计策了。
——————
雁门前方,属于一片平原地带,这里有条河,名为桑干河,在桑干河以北不远处有座县城,名为马邑。
冒顿所率领的匈奴主力,大部分分布在桑干河以南,单于大帐正是背靠着桑干河。
最近,冒顿有些心烦。
他这边的军队无法突破秦军防线,北边的各路兵马,最顺利要算攻代郡的纳合台、攻上谷郡的呼延录,进攻燕国的兵马,暂时还被阻挡在燕山以北。
看来,还得带主力到代郡和上谷郡,从那边大规模进入秦国。
为此,冒顿召集众将,宣布三日后主力北上,留下数万兵马在这里牵制秦军,他要从代地突入秦国,深入秦国腹地,大开杀戒,让秦国不得安宁。
他清楚知晓,在燕山以南,是一马平川的大平原,有许多的百姓和粮食,一旦自己的军队能进入那片平原,那就可以纵横驰骋了。
————————
在钟离昧到来的第二天,王元击鼓升帐,召集众将开会。
首先,王元向众将介绍钟离昧,相互认识。
“在十数年轻,钟离将军跟着项羽,杀过不少秦军!”
“楚军在新安屠杀,钟离昧也有下手吧!”
“钟离将军,我的部下里有人恨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