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秦五百年-第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放眼望去,到处是一片忙碌的景象,有人负责收割、脱谷粒,有人把一袋袋装好的谷粒运回去。

    对于动员官吏、工匠下田帮忙,有明确安排,重点挑选家中无男丁的进行帮助。

    子婴来到一处农户的田地上。

    “拜见大王!”

    王驾到来,忙碌中的农户和官吏都停下手来,齐齐拜见行礼。

    “前年作战失利,大秦男丁损失数十万,大秦之官、吏、工匠,皆要下田帮助收割粮食。寡人身为一国之君,自然不能例外。”

    子婴虽然没尝过干农活是何滋味,但肯定是很辛苦,必要的作秀还是要做做。

    大王要亲自下田,很是振奋人心。

    子婴了解到这家农户状况后,接连摇头,实在太惨了。

    这家人中,有五十多岁的老奶奶,有三十多岁的媳妇,还有只有几岁的孙子孙女。

    老奶奶的男人、儿子,都是从军战死,连最低级的爵位都没有捞到。

    老人和媳妇两人,每天起早贪黑干活,艰难养育两个小孩。

    两人皆是饱经风霜的面孔,皮肤黝黑而粗糙。

    “老人家,你家的男人,是为大秦而战死,朝廷不会不管你们,每年夏收、秋收,朝廷都会派人来帮助你们,直到孙子长大。”

    尉缭任丞相后,开始实行这个措施,对家中无成年男人的农户进行帮扶,责任到每个乡。

    这两天,专门有两个小吏,来帮助这家收割庄稼。

    老妇人和媳妇都很是感激。

    “谢大王!谢朝廷派人帮忙!”

    子婴道:“今天,寡人和丞相都来帮你家收割庄稼。”

    子婴今天特意穿上短打,是为了方便干农活。

    他卷起衣袖和裤管,脱鞋下到田里,接过镰刀。

    “大王,这样割!”

    立即有吏员过来,讲解如何割庄稼。

    子婴试着弯腰,锋利的镰刀在手中挥动,“沙沙沙”一蔸一割,一把割六七蔸,把一把一把禾堆在田里,这个过程称为割禾。

    子婴的动作很慢,割得也不太好。

    跟随前来的朗卫们,除了四人专门跟在大王旁边,其他都在田地外围,朗卫大部分也是农民出身,对于收割庄稼自然熟练得很。

    大家看着大王割禾,对于这个干农活的“菜鸟”,没有人敢嘲笑。

    割禾不久,子婴就觉得有些累了,本来天气有些冷,这时已经开始出汗。

    一直要弯腰,实在是不舒服,并且禾叶触碰到手脚皮肤时,会导致皮肤发痒。

    尉缭同样在割禾,也不太熟手,本身尉缭就不是农民出身,秦王政十年从魏国来到秦国,一直都在做官,担任丞相前从未干活农活。

    割禾由男人负责,老妇人和媳妇,负责脱谷粒。

    干了小半天,子婴挺累的,不仅仅是体力累,脸上、手、脚都很痒,衣服都脏了,有时还要被蚊虫叮咬。

    “太难了!”

    子婴不禁发出感慨,亲身经历才有体会。

    在古代时,科技落后,无论是农业、手工业,全部都是靠人工劳作。

    现代割禾有收割机,脱谷粒有脱谷机,脱谷壳有碾米机,种植庄稼大多数流程都可以用机器替代,还有专门的化肥、优质种子,粮食产量远高于古代。

    古代劳作既辛苦,劳动生产率又低,粮食产量也不高。

    子婴在想,自己魂穿到这个时代,可以如何促进生产力发展呢?

    比如农业,这时期翻土工具是直辕犁,可以改进成曲辕犁。

    还可以改进灌溉工具,可以发明龙骨车、水转筒车,提高灌溉效率。

    又累、又痒、又脏,实在太辛苦了,让子婴真真切切感受农民的艰辛。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这种写照太真实了。

    即使很辛苦,子婴也得坚持着,终于在这里忙够了半天。

    “谢大王!谢丞相!”

    临走前,老妇人衷心感谢。

    走出田地,上到路边,有士兵提着桶,倒水让大王洗干净手脚,擦干净脸。

    子婴穿上鞋,整理好衣服,上马快速返回。

    身痒难受,他要尽快回去好好洗澡。

    这天,书房内。

    案几上放着一张布帛,子婴提笔在上面写字。

    函谷关外的诸侯联军,虽然还没有退兵,几乎不可能再拿下函谷关。

    目前情况稳定下来了,子婴要循序渐进,有计划地搞发明创造。

    子婴再思索着,从汉代到近代,有什么物品是自己能够大体了解相应原理,又能够在这时代制作出来。

    好在在现代时,子婴对历史有些兴趣,也看过一些历史类纪录片,网上查找过一些资料,懂得一些古代发明创造相应原理。

    秦国注重技术的运用,有各种各样的工匠,子婴不可能亲自去搞实验发明,而是对相应工匠进行理论指导。

    布帛上,子婴连续写了几个词。

    造纸术、火药、印刷术、指南针、曲辕犁、龙骨车、水转筒车。

    子婴先把要发明创造物品罗列出来,然后再有机会、有步骤地实施。

    初级造纸术,东汉时期蔡伦已经发明出来,只要子婴能对工匠加以指导,工匠制作出来没问题。

    火药作用甚大,一旦发明出来,必将是杀敌利器。

    根据这时代特点,要如何制作出火药呢?

    书房内,子婴来回踱步,沉思起来,仔细回想着在现代时,通过网络上查找过的火药原理、发明过程。

    首先是火药配方,是硫磺、硝石、炭这三种物质,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

    火药发明,是人们长期炼丹、制药实践结果。

    对了!找炼丹道士,最适合进行原始火药的研制。

    对于有些发明创造,技术没必要严格保密,可在民间广泛推广,比如曲辕犁、灌溉工具等等。

    有些则必须保密,特别是军事技术。

    火药技术,属于超级机密,绝对不能外泄。

    在适当时候,找到适当的人,在最严格的保密下,进行黑火药的研发工作。

    至于指南针,同样有明显的军事用途,特别是打击匈奴。

 第67章 想象力

    在汉武帝时期,汉军要深入北方草原打击匈奴,最大问题是容易迷路,一旦有了指南针,可以有效解决这个问题。

    造纸术、印刷术,是可以近期发明出来的。

    不仅仅是节省制造成本,更是节省存放空间。

    在咸阳王宫、各级官署衙门,需要大量的空间存放相关档案资料。

    子婴又再沉思起来,思忖着还可发明什么物品,或改善什么技术。

    越来越多的物品和技术,在子婴脑海中浮现。

    脚踏三锭纺车、诸葛连弩、三弓床弩、寒鸦箭、炼钢术等等,还有更多更多,可以在这时期发明出来。

    子婴作为一国之君,要进行各种发明创造,总不可能赤膊上阵,天天指挥、监督工匠,最好有信得过的臣子协助管理,再挑选出合适的工匠、合适地点进行研究实验。

    这方面,最好还是跟尉缭商议。

    接下来,子婴在布帛上画着图案。

    第二天,子婴召尉缭前来。

    尉缭首先汇报了秋收情况。

    今年秋收顺利,没有发生耽误庄稼收割的现象,预计收成不低于去年同期。

    “丞相请看!”

    案桌上放着三块布帛,每块都有一个图案。

    第一块布帛上画着的是曲辕犁。

    当尉缭看到第一块布帛时,立即被吸引住了,拿起布帛仔细看了又看,神情中流露出惊讶、欢喜之色。

    “妙啊!妙啊!”尉缭赞不绝口。

    现在的耕犁,犁辕是直的。

    而图画出来的耕梨,犁辕是弯曲的,辕头大不相同。

    “此耕梨,为名‘曲辕犁’。犁辕改为弯曲,长度缩短,辕头这里安装的是可自由转动犁盘,这样不仅让犁架变小变轻,而且便于调头和转弯,操作灵活,便于调节翻耕深浅,节省劳力,提高耕作速度。”

    子婴在详细解说着。

    此时的尉缭,激动万分,说道:“真是妙!此‘曲辕犁’,是大王所想出来的?”

    原本的耕梨,犁辕是直的,耕作不仅更费力,又难以调节要翻土的深浅,转弯不方便,操作不灵活。

    有了这种大王所说的“曲辕犁”,明显节省了人力和畜力,让农户们更快做完原本事情,腾出时间干其它事。

    原本的直辕犁,一直伴随着古代农耕民族,直到唐代才改进成曲辕犁。

    “正是我想出来,现在的耕梨犁辕是直的,称作‘直辕犁’。”

    曲辕犁、直辕犁,很好,名如其实。

    “天才!大王真乃天才也!”

    尉缭开怀一笑,竖起大拇指夸赞着,很少有这么兴奋过。

    大王居然有如此想象力,接连发明椅子、象棋、饺子、曲辕犁,还发明了许多新词语,是古往今来难得的天才。

    “丞相再看看这两种!”

    第二块和第三块布帛上,画着的是龙骨水车、水转筒车。

    尉缭一看图画,就能大体上知晓这两种物品的妙用。

    此时此刻,他心中的惊骇、激动,不知怎么来形容,大王乃超级天才也!

    “此物乃龙骨水车,可……”

    子婴在详细讲解着。

    龙骨水车可用手摇、脚踏、牛转、水转或风转驱动。

    龙骨叶板用作链条,卧于矩形长槽中,车身斜置河边或池塘边。

    下链轮和车身一部分没入水中,驱动链轮,叶板就沿槽刮水上升,到长槽上端将水送出。

    如此连续循环,把水输送到需要之处,可连续取水,功效大大提高,操作搬运方便,还可及时转移取水点,既可灌溉农田,若遇水灾时可用于排涝。

    龙骨水车,是东汉末年十常侍之一的毕岚发明,三国时期的马钧加以完善。

    “此物取名为‘水转筒车’……”

    子婴指着第三幅图案详细解释着。

    所谓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