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秦五百年-第5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觉得担子很重,要是不能办好,愧对大王,愧对秦国。

    在临走之前,厨子把叫花鸡端来,子婴亲自将之交给邹离。

    邹离接过,再次谢恩,高高兴兴地离去。

    看着邹离离去的身影,尉缭道:“邹离此行,成功之数六七成,但愿他能办成。”

    成功与否,要好几个月才能得到消息,子婴心中默默为他祝福。

 第72章 张良变法

    在书房旁边,有个小屋子,屋子里放着计时器,这时期称为“漏刻”。

    这是一种泄水型漏刻,水从漏壶孔中均衡流出,漏壶中的浮箭随水面下降,浮箭上的刻度指示时间。

    这里有两名壶郎,在密切注意着漏刻变化。

    在咸阳宫和各郡县官署衙门,都有专门的漏刻,有负责计时的壶郎。

    “戌时!”

    当刚好到了戌时,壶郎大声喊着。

    尉缭道:“大王,时辰不早了,老臣告退!”

    子婴道:“丞相稍等!”

    离上次发明出新物品已有一段时间,子婴打算再推出一项新发明。

    他拿起案桌上的竹简,说道:“竹简制作不易,保存起来更麻烦,若能发明出比布料更薄之物用于写字,利国利民也。”

    子婴接下来要发明出来的物品,是纸张。

    要是换在一年前,尉缭肯定会觉得,大王说出此物,那是异想天开。

    但子婴陆续发明出新物品,这时候的尉缭,不会认为是异想天开了,大王很有想象力,难道想出了制作这种物品之法?

    看到尉缭疑惑的神情,子婴道:“这两个月来,我冥思苦想,想出了一种方法,有可能制作出此物,我把此物取名为‘纸’。纸的制作成本,比竹简和布帛便宜很多。我只是初步想出来制作之法,到底能不能成,还需试验过才知晓。”

    尉缭随之兴奋起来,大王很有想象力,他想出来的,有成功可能性。

    要是能成功,将会造福全天下。

    子婴再向尉缭详细讲述纸的制作方法。

    造纸是先选好原料,古代造纸术,最早是采用麻类作为原料,之后逐渐发展到以皮、藤、竹作为原材料。

    确定好原材料后,再经过蒸煮、漂洗、捣叩、纸浆、捞、压榨、干燥这些工序。

    对于每道工序具体如何操作,子婴是经过冥思苦想的,也只能想出个大概。

    古代人的智慧不会差于现代人,子婴把造纸方法大概性讲述出来,工匠们再加以想象和试验,应该能够成功制作出来了。

    尉缭是越听越喜,大王的想象力太惊人了,居然能想象出这种方法制造“纸”。

    子婴道:“寡人要让大秦重新一统天下,需耗费钱粮众多。纸一旦问世,必定会很快普及全天下。我觉得,可对造纸术保密,由朝廷统一制作,除了满足朝廷所需,还可以对外售卖,赚取钱财。”

    当别人获得纸张后,也有可能会去试验制作。

    就算做好保密措施,也不能绝对排除相关人员泄密的可能性。

    因为泄密或他人研究制作出纸张,那是迟早事情。

    子婴能做的,是尽可能做好保密措施,通过造纸能获利多久是多久。

    秦国实行盐铁专卖,连旅馆都是官营,纸张问世后,由官方负责纸张买卖完全没问题,不仅可以在秦国境内开设卖纸的店铺,还可以售卖到东方六国。

    尉缭兴奋道:“大王所言极是,臣会安排好工匠,找好适合之地,进行造纸试验,会做好保密。”

    夜更深了,一月上旬的天气,还十分寒冷,尤其是到了夜晚。

    尉缭要回去了。

    内侍打开书房门后,凛冽的北风吹来。

    子婴走出书房门外,通过体感预计到,目前的温度大概是零下十度。

    “把寡人的虎皮披风取来!”

    子婴的虎皮披风保暖性很好,他曾多次穿着。

    内侍取来披风后,子婴拿起披风,亲自披在尉缭肩上。

    “丞相年事已高,还为国事操劳,需保重身子!”

    在子婴眼中,尉缭不仅仅属于尉缭一个人的,更是属于大秦的。

    眼前的秦王是好君主,让尉缭欣慰;君主如此关心,尉缭更是内心暖洋洋的。

    尉缭道:“大王,老臣的身子骨还算硬朗,还能为大王效劳多年。”

    子婴微笑道:“那就好,寡人希望丞相是‘寿星公’!”

    寿星公?这是新词汇。

    子婴道:“长寿者便是‘寿星公’,比如昭襄王、廉颇皆是寿星公。”

    哈哈!尉缭也乐了!

    尉缭临走前,子婴又再送了他两只叫花鸡。

    第二天,子婴命人草拟好求贤令内容,然后吩咐下去,用布帛抄写许多份,在秦国境内所有郡县张榜公告。

    两天后,邹离离开咸阳,开始了前往楚国的路程。

    联军退兵的消息,迅速传遍了整个秦国。

    原本秦国的军心、民心尽失,国家岌岌可危。

    在如此危急情况下,嬴子婴即位了,他成功保卫大秦,又推出一系列利国利民措施,还不断有发明创造。

    在一年多时间里,嬴子婴已经在臣民心目中,建立了自身的威望。

    秦国官府的工作效率是很高的,秦王的命令下达后,在关中地区很快公布求贤令内容,随后是汉中,再过来是巴蜀。

    这天,王元、王威一同来到了王宫,来看望姐姐、看望新诞生的外甥女。

    “让舅舅抱抱!”

    两兄弟都很喜欢外甥女,抢着抱嬴梦,多数时候是王威在抱着。

    王思则是躺在床榻上。

    子婴跟她说过,生小孩后的一个月,是“坐月子”时间。

    从此以后,坐月子这个词汇,运用到了这个时代。

    子婴批阅奏章后,来到了寝宫。

    “拜见大王!”

    王氏兄弟齐齐行礼。

    子婴道:“哥哥弟弟勿须多礼,今天咱们以亲家身份相见。”

    敌军退兵,民心、军心都很稳定,这段时间以来,子婴心情还算不错。

    王威调侃道:“姐夫,大哥还未曾娶妻,不如姐夫给他赐婚!”

    王元已经十七岁了,该结婚了。

    “甚好!弟弟此议甚好,不如大王给兄长赐婚!”

    躺在床上的王思,心情也很好。

    居然要自己给亲家哥哥做媒人,子婴可没这方面的经验,向老婆问道:“夫人有何建议?”

    王思道:“王家乃是功臣之家,兄长乃嫡长子,所娶正妻自然不能是普通女子。可从功臣、大臣家中挑选。”

    早在战国秦汉时期,婚嫁已经要讲究门当户对了。

    子婴拍拍胸脯道:“好!这件事抱在我身上。”

    他每天要忙于政事,肯定不可能亲自操办,吩咐一个臣子去办就行了。

    王氏兄弟在跟随子婴回来咸阳后,都没有偷懒,兄弟俩既勤读兵书,也勤练武艺,以求能再有所提升。

    这兄弟两人,性情大不相同。

    王元比较正正经经,爱钻研、勤于思考各种问题,为人处事能做得比较好。

    王威则喜欢吹牛,爱开玩笑。

    随后,子婴跟王元一起下象棋。

    按照象棋造诣而论,子婴在现代的时候比较一般。

    王元的棋艺进步很快,在棋局对弈中游刃有余。

    子婴能感觉出来,王元对自己是故意想让,他在棋局中,一般经过艰难对弈后才不幸落败,这种故意不太容易让人觉察出来。

    这次两人对弈五局,子婴赢了四局。

    子婴不去说破,也没必要说破。

    第二天,子婴把奉常张剑叫到书房,吩咐他替王元物色正妻人选,必须在功臣或现任大臣家中挑选。

    ——————————

    联军撤军后,各自返回自身国家。

    函谷关对面便是韩国国土,函谷关距离新郑只有八九百里。

    大军撤退后,韩王成和张良不久后便回到了新郑。

    张良迅速行动,整顿朝政,推出各种措施。

    二月下旬这天,新郑王宫,韩王成举行朝会。

    韩国虽然国土面积小,只有区区百余万人口,然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同样有各级部门和官员。

    作为丞相的张良,首先出列道:“大王,二十余年前,暴秦灭韩,韩国的文字、钱币、度量衡,全部被暴秦所禁止。如今韩国已复国,应当恢复。”

    他话音落下,韩王信立即出列,说道:“丞相所言甚是,原本韩国的一切,都应当恢复。”

    其他人纷纷发言,一致赞同张良的提议。

    战国时期的文字,主要分为五种。

    有韩、赵、魏、中山、郑、卫共同使用的晋系文字;

    有燕国独有的燕国文字;

    有齐、鲁、邾、滕、薛、莒、杞、纪、祝、倪、任等国使用的齐系文字;

    有楚、吴、越、徐、蔡、宋等国使用的楚系文字;

    有秦国独有的秦系文字,是由继承了西周王室文字特点演化而来,称为“大篆”,秦国灭六国后,将大篆简化为小篆。

    这方面一致通过后,张良话锋一转,再说道:“暴秦虽是韩国之敌人,但有许多值得韩国学习之处。比如商君之法,因商鞅变法,使得秦国强大、使得秦军如狼似虎、使得普通百姓得以封爵。七国中,韩国国土最小、人最少,除了要有坚定盟国外,还需有强大军队才能自保。臣认为,韩国可实行商君之法。”

    此言一出,犹如重磅炸弹,现场很快就炸锅了。

    臣子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韩成脸色不太好看,他对众臣朗声道:“丞相之提议,众卿意下如何?”

    在昨天,张良就单独跟韩成说过,希望能实行商君之法,并且详细阐述了这样做的理由。

    在战国时期,除了秦国外,各国都有贵族,韩国也不例外。

    韩成是希望恢复原本韩国的制度,不赞成实行商君之法。

    但他本身是由张良拥立起来,韩国军政大权都由张良掌控,当场不便反对,希望众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