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余真也猜到他心里有想法。
从来到白云村,他就觉得张会计这人不错,虽然看起来有点抠抠搜搜的,但不管什么事都能尽量做好。
只是这个合同涉及到的,已经不是简单的商品买卖,而张会计又受到了知识、见闻的限制,所以很多东西还看不清楚。
于是他说道:“张会计,我不在村里的这几天,我希望你能做好一件事。”
“什么事,你说。”
“这几天你和老吴、申主任、刘书记,每天都要带人、二十四小时守在农场里,”余真道,“除了我们的村民,不管任何人,都不允许再随便进出。”
“这个行的。”
“另外,你们几个,每天、每顿都必须吃农场的菜,西红柿、黄瓜这些也别舍不得,只要吃得下就随便吃,其他的米饭、肉就尽量不要吃了。”
“这又是为什么?”
张会计感觉有点心疼。
一个成年人敞开了吃的话,一天得吃掉几千块啊!
“你先别问,只管吃就行了,”余真道,“我差不多一个星期回来,到时候你们可能就能明白,我为何不跟老外签合同了。”
“好,我就按你说的做。”
叮嘱了张会计,余真还是有点不放心,又把老吴几人叫过来,再次叮嘱了一番。
比起张会计,老吴和申主任在余真面前,就没有那么多自己的主张了。
经验告诉他们,村长说怎么干,他们就怎么干,绝对不会错!
再说农场的菜那么好吃啊,现在能免费不限量供应,这么好的事情,谁又舍得错过?
第119章都是借口
盛海,华夏最繁荣的城市之一。
她就像一个风姿卓越的贵妇人,在灯火弥漫的夜色中,更是万分迷人。
出租车穿过人流涌动的街道,停在一家不是很起眼的酒店前。
余真没让杨宇去搞什么国际大酒店,不是舍不得钱,而是觉得没有必要。
就算酒店再好,床睡得再舒服,也比不过在白云村的一床草席。
这倒不是看不起别的地方,而是因为他要不断修炼,所以白云村的夜晚都会被浓郁的灵气包围。
这样的地方,全世界也寻找不出第二个。
第二天一大早,余真和爸妈直接去了医院,在走廊上见到大姨的时候,他甚至有点不敢相认。
大姨比老妈大五岁,但实际上看起来,老妈比她大五岁。
之前余真也想给了她很多面膜、化妆品,但她总说年纪大了,还用这些有什么用,所以面相看起来有点出老。
根据大姨所说,医生通过外婆表现的症状,判断为轻度脑梗,因为她时而清醒时而糊涂,大多数时候都不认识人了。
余真他们进病房时,正缝她犯糊涂,连老妈都认不出。
医生说如果不继续恶化,性命无忧,但老年痴呆肯定是跑不了的。
这让老妈当场就泪流满面,却又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说得再多,外婆也是像没听见一一样。
眼看时间临近中午,大姨便说道:“我们还是先去吃饭吧,如果她清醒了,我让护工给我打电话。”
跟着大姨来到医院附近的小餐馆,大家都没什么胃口,随便吃了点就作罢。
“余真,”吃过饭后,大姨热情地说道,“年轻人老呆在医院也闷得慌,你也难得来一趟盛海,要不下午我让你姐请个假,带你出去转转?”
“不用了,我就在医院看看外婆。”
“你真是个孝顺孩子,”大姨道,“那就去吧,明天你二姨、三姨两家人也要到了,晚上我们一大家人再好好聚聚。”
回到医院,外婆还是迷迷糊糊的。
余真坐到病床旁,他不知道灵气对脑梗塞有没有效果,但不管怎么样都得先用灵气试一试。
轻轻握住外婆干枯不对手,随着灵气慢慢注入,外婆原本浑浊的眼睛,渐渐变得明亮,脸上的气色也好了很多。
但不知道为何,外婆只是静静地看着他,好像根本认不出他来一样。
“外婆,你还认识我吗?”
外婆摇了摇头。
余真又输入了大量灵气,外婆还是没有什么好转,谁都不认识。
难道是因为脑组织结构比较脆弱,一旦损坏,连灵气都无法修复?
余真却不甘心,对外婆的药、液体都用了点石成金,但最终还是没有任何效果。
最后他决定,等外婆清醒的时候再试试。
好在吃过晚饭后,外婆突然自己变得清醒起来。
趁老妈跟她说话的时候,余真有用隔空注灵术,再次给她注入了大量的灵气,让她的身体情况感觉更加良好。
“余真,你过来。”
“外婆。”
“嗯,都长这么高了,”外婆道,“记得我走的时候,你还是个小孩子。”
“妈,余真现在都当村长了。”
“村长?”外婆听了一愣,道,“你一个小年轻去当村长,这不是瞎胡闹吗?”
“外婆,等你这次好了,就跟我回去玩几天吧,我那个村子可好了。”
“那也要我好得了才是。”
说着说着,外婆的眼神又开始变得迷离,进入了迷糊状态。
这让余真在心里叹了口气,看来这个办法也失败了。
这可如何是好?
“好了,时间也不早了,我们都回去休息吧。”
就在余真准备离开时,外婆突然快速地抓住了他的手,还对她眨了眨眼睛。
这让他心头一喜,赶紧说道:“你们先出去吧,我再跟外婆说几句话。”
“那我们在楼下等你。”
确定所有人都进了电梯,余真这才小声地问:“外婆,你没事了?”
“我能有什么事?我一直都没事!”
“那你……”
“你们一个个的,这么多年也不来看看我,”外婆道,“住在这个城市里啊,虽然什么都方便,但你大姨一家人工作都很忙,也没有时间陪我。
“我年龄又大了,走路不方便,也不敢出去乱跑。
“闷啊!”
余真明白了。
外婆这是装病啊!
这……为什么之前他都没有想到?
“上次我们一个单元的老太太,好好的,就突然脑梗,几天就没了,”外婆继续说道,“她的那些儿女也在外面,等赶回来的时候,她什么都不记得了。
“哎,也真是可怜。
“后来我就在想,我以后会不会也这样,要等到连人都认不出来了,我的这些女儿、孙子们才会来看我一眼啊?
“后来我越想越怕,干脆就用了这么个法子。”
余真还能说什么呢?
这么多年不来看外婆,他这个当孙儿的确实不应该。
说真的,除了大姨一家人之外,其他人都做得远远不够。
但这些道理,换了谁都明白,可有时候就是一拖再拖,直到像外婆的那个邻居那样,拖到最后,可能最后一面都见不上。
难道真的是人情越来越淡薄了?
余真觉得不是。
最大的原因,还是生活的压力越来越大,很多时候都是身不由己。
当然,这都是借口。
“外婆,二姨三姨明天都来了,那你就别在装了,省得大家担心。”
“都来了我的心愿也就了了,我还装什么?”
“那这次你跟我回去吧,”余真道,“白云村那个地方,真的很好,你肯定会喜欢的。”
“我倒是想回去,但就怕你大姨不让。”外婆道,“对了,下午你是怎么回事,为什么拉了会儿我的手,我就感觉精神了很多呢?”
“这就是白云村的好处,在那里住的时间长了,都能自带灵气。”余真道,“白云村的老人们,七十多岁的还能下地干活呢,身体好得不得了!”
“真的啊?那我要去看看了。到时候如果那边真的好,我就不回来了,你大姨也不能把我怎么样。”
又聊了几句,余真这才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医院。
知道外婆身体没有大碍,他也放下了担心,心情舒畅了不少。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还好还好,他没有遇上这样的情况。
第120章 四个女人掀戏台
第二天下午,二姨三姨两家人,先后抵达了机场。
和外婆不一样,上次见到他们的时候,余真还在上初中。
这一转眼,就已经过去十二年了,原本那些熟悉的脸庞,也因为空间和时间的隔离,变得稍微有点疏远。
与三姨一起来的哥哥李斯特,更是一次都没有见过。
李斯特是三姨的大儿子,只比余真大两岁,从几岁的时候就去了新加坡,这还是他第一次回国。
他长得很是白净,穿着得体,也不怎么爱说话,看起来温文儒雅。
后来经过三姨介绍,才知道他是弹钢琴的,去年已经从科斯蒂音乐学院毕业,现在基本都是全世界飞来飞去地去演出。
余真小时候特别羡慕能学钢琴小朋友,所以连带着对李斯特多了几分好感。
但随意聊了几句后,他发现这位表哥,明显没有太多跟他交谈的意愿,全程几乎都是在应付,这让他很果断、很识趣地闭上了嘴。
可能搞艺术的人,性格都有点孤僻吧。
余真也没有计较太多,毕竟这次相见之后,这辈子能不能再见都不好说。
而二姨的老公和孩子,这次都没有来,据说是太忙了,请不到假。
大家第一时间赶到了医院,宽敞的病房里,顿时挤满了人。
今天早上余真给外婆送了早饭,两人悄悄商量,等人都到齐了之后,外婆就“突然好转”,然后过两天就出院。
趁着一家人团聚,让大家一起好好地玩几天。
不过可能是心里有怨气,看到二姨、三姨后,她不仅一声不吭,还假装听不懂她们说的什么。
对此余真也是无奈,他总不能揭开外婆的“诡计”吧。
不过他觉得外婆过一会儿就好了,也就没有插嘴。
这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