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伟庭乐呵呵,同样用广东口音催促:“还有你的粤语歌有没有啊,这次?就一首《单车》,我都唱不够哦。”
连张捷都补上句:
“确实,娜娜在家也夸你”
“谢谢谢谢,大家不用夸我了,我都飘了。”这波彩虹屁似乎没完没了,叶青只能赶紧打住。
不过胡彦彬还是补上一句:
“真不是捧你,是真的好听,而且大家听一遍也都大概能唱两句了。”
叶青点头,这就是他要加入《龙卷风》的原因,为了传唱度。《爱在西元前》的那首歌,真的没那么好唱,只是现在也不是讨论这个的时候。他赶紧接点别的话道:“嗯,对了,你说咱们录完要不要出去吃顿饭”
“诶,别转移话题,你还没回答我,你MV有拍吗?有偷懒吗?”
“我有拍的”
“我知道!我最近看了他的报道,说是还跑到美国乡下去拍了,然后被当地人拍下来发到了网上!好多人讨论。”
“哇,不是吧,我们出国都不被认出来,叶青现在这么出名?”
“你以为呢,人家现在新歌排行第四,保持前十好几周了,肯定出名了。”
“哇哦我旁边坐了个国际级别的歌手诶”
“”
叶青一阵黑线,别的不说,那几张照片不是弗雷德他们自拍后发到网上去的么?怎么就变成当地人了,还好多人讨论
不过托陈嘉桦话多的福,几个人七嘴八舌地开始讨论起他最近的新闻,叶青只需要回答两句“嗯”“这个”“不是啊”就好了
今天的录制,反正导师团全体跑偏。
虽然在面对镜头的时候,还是一本正经地做出专业点评。但在镜头没扫过来的时候,还是时不时小声又热烈地讨论了叶青最近的新闻轶事。
丝毫不顾及当事人的感受,也根本不在乎吃的这个瓜是不是真的。
额,吃瓜不分真假,可能也是乐趣所在吧。
何况现在的瓜
越离谱,很多人可能越信了。
最后整场本身就6首歌,所以加上各种开场表演,串场,互动点评之类撑满了整个节目。
紫柠不出意外地以563个赞荣膺全场点赞王,而孟镁岐队《我就是这种女孩》摘获“全场最佳表演”。只是录制完成之后吧,叶青没能如愿和其他导师一起走掉。
因为你不找人,人要找你啊。
“叶老师好,叶老师刚才的歌真好听,我太喜欢了。”第一个围过来的是毛不意,他的经纪人在台边各种使眼色,就差跺脚了。
奈何毛不意是真的蛮喜欢的,所以他还是觉得音乐比较重要:“太棒了,向你学习,都是这么普通的和弦,我就完全写不出这么好的歌。”
丝毫看不见节目上怼人的感觉。
当然也可能是不输。
“谢谢了,《消愁》也很不错,歌词写得很好。”叶青也回捧。
“没有,我现在想起来还是有点过了,大家说的没错”
然后马上又是下一位,胡易天和熊梓其上来,前者还好正常社交,后者想要强行活跃气氛:“叶老师,你专辑什么时候开卖啊!我一定买它一百张怎么样!”
“谢谢你的支持。”
然后魏大勋就不说了,他知道叶青性格,远远地躲着呢,反正叶青会一会来找他。
包括王异博也是两人算同事了,就是最后一位还是节目组的人带着过来的,说是希望以后多合作,然后又带走了。
“你那专辑什么时候发啊?”这时候魏大勋才过来,看没人了,问了句。
“7月2号。”
“和去年一样啊?”
“嗯,过两天就宣布了,配合节目播出。”叶青边走边道:“我现在版权合约签了QQ音乐,要配合着企鹅这边了。”
“哟,那岂不是抱上大腿了?”
魏大勋听完这话,露出揶揄的表情,笑道:“你专辑肯定会卖的很好,请客!请客!请客!”
“这么有信心?”
“当然了,你唱歌的时候,我们可都在台下看着呢!”魏大勋满脸怨念,他本来今天和节目组对接都不太顺利
表演又有珠玉在前,简直了。
叶青摇了摇头,笑道:“行,就这两天吧,我看再约几个人,白敬亭他好像闲着,然后组儿也是,还有总之组个局。”
“这么急,你后面很忙么?”
“是啊,录完这个,休息两天再录决赛,之后我的新专辑宣传和新电影宣传,都要开始了。”
第一百六十八章 两样工作
有一说一,叶青接下来的两样工作吧
发布新专辑这件事,其实用不着太多宣传。
叶青做歌手这件事情,以前还需要跑跑宣传会,但也基本上内核属于回馈粉丝的见面会性质。之后自从发了《1991》,他的新专辑就完全是国内媒体追逐的热点。
5月份,就突然上过一次热搜。
是有人传的假消息。
而且从去年和今年的反馈来看,每当到了叶青要发专辑的时候,真的很多音乐从业者都感叹,华语乐坛好像又短暂地恢复过来了。
不是那种活在小圈子里的复兴。
也不是只有粉丝之间相互讨论,或者看了某某节目的之间相互讨论。
而是那种久违的,2000年前后几年的那些时候,全民听歌的年代——就是那种歌手发了一张专辑,你可以和周围的人讨论里面的好几首歌曲,他们也都知道并且各自有各自的观点。
然后进一步发展到今年的状况:
发布专辑前,关注上线的时间。
发布专辑了,第一时间各种大量的乐评,且有人看,且有更多普通人发表观点。
再到一年以后,这些歌还是有很多人在听。
所以现在这个年代时常听说:
喂,你知道吗?什么什么电影要上了,什么什么新剧要上了。
但也就是6月份
人们久违地听到一个声音:
“喂,你知道吗?叶青的新专辑要上了。”
“真的啊,几号?我昨天还听他歌了。”
“刚公布了7月2号,12点准时上线。哎哟,说起来我都好久没有这么关注这种消息了,但这张专辑哪怕只有《1991》的8成,不,7成,我都觉得不会辜负我这段时间的等待。”
“是啊,歌单里又可以添几首新歌了。不过你这么一说,真的是好久没有期待过新专辑这回事了。还记得我们初中的时候”
“对啊,张韶函,林俊结,还有Tank”
“嗯,那时候我们都期待他们新专辑,也知道会有至少一两首好听的歌。”
“是啊,现在很多人都难保障自己专辑里一定有好听的歌,以音乐为主业的少了,都去演戏了。可能是不挣钱吧,也可能是太难做了,反正现在我也就是看着叶青比较有戏”
“说不定还有别人呢,只是我们太久没关注了。”
“也对。”
这样的对话不止发生在一处,不止局限于叶青,而是扩散开来。所以华语乐坛真的,挺缺这样一个活跃且年轻的领头人了。
他能拉动的不只是自己。
当然,更重要的是叶青证实了一件事情。
那就是在这个审美多元化的年代,他证明了:其实音乐还是有很多共通性的,一个人的歌曲可以被很多人接受,而且不只是一首。
并且还是很能挣钱的。
所以话再说回来了,第一张专辑如此优秀,直接起飞,第二张到底如何?
挺多人都在关注:
成了,叶青势必和大多数歌手拉开差距,开始和前辈比肩;败了,那也是值得一谈的事件。
期待程度不言而喻,也就更让《我不是药神》的剧组有些郁闷:本来以为能蹭一蹭叶青新专辑恐怖的流量,但是好像有点引流不过来?
北京,夜。
此时已然是凌晨十二点多,文牧野已然是紧张的不行。作为导演的第一部长片,在还有一个月上映的时候是最担心的:他为此付出了太多。
尤其是就像之前说的:
退了三次,也不给出不过审具体的原因,还得靠你自己去猜。
可对方的谜面就像是“今天天气不错,上午出了太阳,下午还是出了太阳”,然后问你,为什么你的电影过不了审?
嗯,这个问题
赶快请出“我的院子里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还是枣树”的作者来解释。
什么?
你们找的是鲁迅,关我周树人什么事情?
啊,你说这个啊,我就是随便一写。
胡说!
阅读理解0分,带走!
“哈哈哈,师兄你就别郁闷了,都过去了。”
叶青在包间里笑得不行,事情都已经过去这么久了,文牧野还在执著于这个事情,看来确实对他伤害蛮深的,说不定下部电影都有阴影。
但欢笑之后,还是要说点人话,他只能道:“内部观影不是都爆了么?我记得你说那天请过去的影评人和记者,有不少都蛮感动的。”
之前他们举行了个内部试映。
而当天看过的影评人和记者之类,本身职业素养肯定不差,而且评价标准固定。
说“这部电影可以的,挺好”,约等于不太行;说“这部电影真不错,我记得”说明有亮点;如果要坐在座位上面色复杂,沉默不语,感慨万千,那么恭喜:
有可能是大烂片。
但也有可能是相当不错的片子,值得品味。
《药神》显然是够格的。
按照某些严格的要求,不敢说它艺术性就多高;但是故事性不错,商业性不错,连贯性
曹斌确实串联起了很多东西。
“说起来,还有好多人夸你来着。”
文牧野这才想起来,也跟师弟道:“很多人夸你是蜕变式的演技,就是角色的局限性太强了,不然你应该演得更好。”
“可别这么夸我了,要素再多,那我可搞不定。”叶青连连摆手。
某种意义上讲,拍摄的时候,曹斌这个虚构的角色逻辑上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