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属实是,太难得了。
“不过我还是感觉有那么点,问题”
回到于梦这边,两人一连听了好几遍,才停下来。
这首歌听完之后,完全就是非常鼓舞人心的一首歌,但是与此同时,女友又觉得有点担心:叶青肯出来发声是好事,但是也很容易被攻击。
“我感觉这就是美式的嘻哈风格和中国风的碰撞,这种歌要是放在以前没啥毛病,但是现在肯定会被挑刺。”
之前说了,女友是叶青的粉丝。
而且在叶青之前,她也喜欢过别的偶像。
所以作为追星蛮久的人,一路以来她也见证了互联网上粉丝圈子的改变,以及互联网现在的一些改变:
那就是以前大家的言论都很直接,想说啥说啥。
但是现在说什么都要再三斟酌。
因为一旦有不是那么精确地表达,就会被人抓出来一顿狂喷。
毕竟杠精这个词,不是莫名流行起来的。
所以叶青这首歌叫《本草纲目》,喊着不要崇洋媚外,但是也用了外国的音乐方式
“我倒觉得不是这样的,事情不能只是从简单地字眼上,用比较绝对化的角度理解啊?”于梦倒是有不同的看法。
不过还没等他继续,女友就立刻闹腾起来。
她翻看着围脖:
“果然已经有了,上来就嘲讽什么,《本草纲目》是李时珍写的,叶青是真的读过大学吗诶唷,能问出这个问题的,他读过大学么?”
“还有这个,说什么叶青来蹭爱国的热度了,爱国真是门好生意”
以及果然被大量提到的:“嘴里说着反对崇洋媚外,自己用一堆外国元素,外国乐器,动作上果然很诚实嘛!”
如此这般,竟然有不少的评论了已经。
“我来回他。”
于梦接过手机,噼里啪啦开始打字:“围脖本科率多少来着?反正不高,用得着计较么。”
嘴里不停,他手上也不停:
“第一,本草纲目也好,华佗也罢,还是中药之类的,其实只是个喻面罢了,最终代指的是民族精神,传统文化。问出这样问题的人,大概也没有学过比喻的修辞手法吧?这个修辞手法,是什么时候学的来着?小学几年级
第二,叶青从来不把爱国当做蹭热度,好生意,请你看看现在qq音乐热歌榜前十里多少都还是叶青的歌,再看看封面上标注的单曲所得收入讲全部捐献出去,购买物资。
第三,也是我最想讲的。
叶青所说的,从来都不是什么故步自封,拒绝一切不符合中国传统的东西。
他讲的是面对外来元素,好的地方我们要吸收借鉴,但也不要忘了自己国内好的东西。讲的是一个态度问题,一个面对外来文化冲击,我们应该如何自处,我们应该学习,应该自信,也应该不卑不亢,不忘记自己的优势。
这种态度,我觉得就是文化自信了。”
本来于梦还想写的,结果这一条过长,还要分几次发送,他也就暂时收笔。
“对嘛,这才是青哥要表达的!”
女朋友看得很高兴,但也有点头疼:“不过我还是觉得,青哥这首歌表达的是好的,但好像,那些人也不是很能接受”
说着,她还有些更担心了:“说不定还会继续喷他,根本不会去理解这首歌的内涵”
“嗨,当然了,真正崇洋媚外的人,是不会因为一首歌就改变他们的想法的。而且确实,我们也有一些东西还需要改进,在某些方面相对来说也比较弱”
于梦挥了挥手,笑道:
“但我觉得,在这些人宣扬各种国外的优势的时候,叶青这首歌并不是唱给这些人的,他只是提醒一下剩下的大家:
中国的月亮是有圆的时候的,
而外国的月亮,也有不圆的时候。”
第三百零五章 猛药也是好药
下午,别墅三层。
花姐的第一通电话是十分钟前打的,只是那时候叶青没听到。
他那时候在阳台上种花,本来还挺开心的,结果拆着包装,忽然发现有一包花种来自宿迁
算了,也种下吧,虽然不知道最后长出来是什么花。
回屋,刚好第二通电话过来。
“怎么了?花姐。”
叶青拿起手机一看,点击接听。
“《本草纲目》现在的状况出来了,你现在有时间么?咱们开个会。”
“行,我马上开电脑。”
叶青其实原来也会有这样的,类似会议的事情,不过那时候和现在的情况确实不太一样。
或者说,差的有点多。
因为以前的时候,只要是发单曲或者专辑,团队包括叶青等一干人等,基本上都会在一个空间里办公,所有人实时消息互通。像现在这样的大家线上办公还是第一次,多少会更在意一些。
三分钟后,叶青在电脑前见到了有一阵子没见的工作人员。
让他比较感兴趣的,是每个人背后的背景墙。穿的还算正式,但背后基本上五花八门的风格,整体看起来颇有种学生在家上网课的感觉。
回归正事,叶青刚看了一眼花姐发来的表格,便道:“行,那我们开始吧。”
花姐那边,也就对着电脑开始道:
“好,首先讲这首歌虽然没有前期运营,但是后期还是接上了的。也的确引发了一些争议,具体体现在关于歌词内容、蹭热度,当然最主要的还是中西文化这方面。”
叶青点头,这是意料之中:“还行,都在射程范围之内嘛。”
“但还是有一些不一样的。”花姐说着,开始展示一些围脖评论:“这次参与讨论的,还有一些以前根本就不接触明星圈子的人,他们的观点也比较不同”
花姐也是大概知道怎么回事:
其实听叶青歌曲的人,已经算不少了,但那也得是愿意听歌的人。
这次的《本草纲目》,好像并不只是传播到了歌迷圈子,而是越过这些圈层:有更多平时不听音乐的人,也对这件事情进行了一些讨论。
自然,也就有了更多的异见。
“目前主要就是这方面的问题了,别的东西都还好。”
花姐简单讲述了一遍。
其实这个东西就不太有解,虽然不像是11、12年的时候网络环境,不能说国内好;但是真要换个普通人说,不要崇洋媚外,可能反倒会被某些人扣上粉红的帽子,进而提出大家现在都在看外国人的东西:
你就别用手机了,系统是外国的,屏幕是哪里的,芯片是哪里的
但其实这个词,意思是:指崇拜西方一切,谄媚外国人;指丧失民族自尊心,一味奉承巴结外国人。并不是不让大家喜欢西方好的东西,学习接触好的经验。
可是就有这么些人不这么想。
还带节奏
这些人试图拉拢其他不明真相的人,跟着一起反对。所以花姐已经准备好了一系列的措施,把这件事情分为三步,慢慢理
叶青却在这时候笑了:“我觉得说不定这事要处理起来,也简单,你刚才都已经说了处理办法了。”
“嗯?什么办法。”
“你买个热搜,把这个成语的含义放上去解释,大家自然就懂了”
这次的事情,最后处理得竟然是没有想象中那么地的顺利。热搜挂上去之后,叶青本以为很少有人会再被裹挟进去了:
毕竟网上带节奏的人,毕竟是少数。
所以按照经验,虽然有时候路人会被带动着情绪激动上头,但如果能及时回应,这些东西其实也就没有那么多问题了。
但实际上,很多人还是坚持自己的说法——那些能把自己转发的东西删掉的,都算好的
叶青也才想起来:
之前网上有一堆并未经证实的传言,被一堆大V转发,然后各种批判。
后来事情真相揭开,也有人不对此表示歉意,甚至有人还试图从原本的故事里,找出一点不合理的部分,以支持他们之前喷人的理由。
其实说白了,也就是嘴硬。
所以在花姐的公关之下,慢慢悠悠的,才把这阵子风波散去。
当然了,这件事情还需要时间平息。
“其实这次还是情况特殊,这会确实有些人比较情绪不稳定,容易被带节奏。”
上午10点,工作室的人又开起了视频会议。
其实这几天的事情,也锻炼了一下大家的工作能力——整体大氛围肯定是大家都支持叶青的,甚至叶青被这些带节奏的人骂了之后,他收获了更高级别的声望。
所以这样的情况下,工作室反黑还是很顺利的。
但是吧,花姐还是认认真真地,在事后分析道:“也确实,最开始的时候,连江城整个城的都有些被网上带着节奏,各种不满。而且也就是你,要换别的歌手被带着一波节奏,早就被骂翻了。”
她这几天一直也关注着这个事情,真是抹了一把汗。
叶青点点头,他这次确实是有点失策,不过好在没有引起大的问题。
而且换一种角度看:
这次因为这件事情,被人攻击。下次涉及到类似的事情,其实也就会免疫很多。
“也别想着下次了,你就稳稳当当地发专辑就行了。”花姐叹叹气。
甚至还有那么点担心道:“以后涉及到这种,真的是要注意一下子。”
“嗯,我会注意的,下次还是来点铺垫。”
叶青点点头,又道:“不过我觉得这种事情,也会越来越少的。”
其实现在国家越来越强大了。
随着一艘艘舰艇下海,后续陆续开建的航母如果真的超越尼米兹级,然后再多来点,这些声音就会弱很多。
文化的风口也会慢慢转变的。
而这个日子总感觉也不会太远的。
这话其实是有根据的,因为网上,现在关于叶青的事情,还真有了后续。
也许叶青的歌一开始被带了节奏,工作室后续也顺利解决,也许最开始搞事情的人,工作室还在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