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小姐笑起来:“义商之家。我听人说过,过去何家航运主走海外,自她露面,在内陆也发展起来了。”
二小姐的先生是做银行的,算生意场上的人,她笑笑说:“是。不过生意的规划并非一朝一夕能定下的,应该是何老先生的布局。”
“海棠花总有功劳。”三小姐替未来弟媳说话了。
“那是自然。再好的规划,没一个有能力担得起的小主人也是空谈,”二小姐笑说,“这段日子,凡听人讲到何二小姐,全是赞誉。何家航运如此大,她却没有做‘船王’的意思,有好处要拉着大家分一分,不喜独占。我先生的朋友见过她一次,说她身负盛名,本人却不见锋芒,说什么话都和和气气的,万事谦让,懂事又知恩,颇得世交长辈们的好感,凡打过交道的都想照拂她。”
大小姐微微颔首:“静水深流,是有大智慧的女孩子。”
谢骛清回忆,一年半前的她还有压不住锋芒的时候,看来是长大了。
二小姐忽然微微笑,看谢骛清:“清哥儿,你的西府海棠独掌着航运,已是待嫁小姐里最富贵的一个。见过的公子哥都说惊为天人,不敢追求呢。”
谢骛清也微微笑,什么都不说。
三小姐感叹:“人家西府海棠有内外航路在手,富贵钱财不愁,生得又好。清哥儿,她是如何看上你的?”
谢家三小姐喜欢损着逗弟弟,四小姐喜欢捧着逗弟弟,两人平日里搭伙逗趣合适。今日捧的那个在海外避险,只剩下一个损的……
二小姐瞧不下去,轻叹一声:“清哥儿在年轻一辈将军里算有些功业的。”
大小姐也说了句公道话:“长得也还过得去。”
谢骛清立身而起,三位小姐望过去。
他走到报纸篮里,挑了两份报纸,回到原位。
三位小姐很欣慰,继续聊。
二小姐想起桩事,思量再三还是说了:“有个闲话还是和你先打声招呼。那天父亲问,我已先替她否认了。有人说……她和自己的姐夫同居过。”
三小姐惊讶。
谢骛清放下报纸,破天荒地说了句:“是传言,她和我是初次。”
屋子里静得像没人……
四十岁出头的大小姐,加上两位年过三十五岁的二、三小姐,都在各自思考着弟弟的话。想问,但碍于谢骛清已年近三十,在寻常人家早做了父亲,追问男女□□不大妥当……
“亲吻。”他不得不做了补充。
谢骛清其后沉默良久,见她们三人依然不说话,于是生平头一次破例解释到了最后:“第二日我就发了电报给父亲,你们见到的那一封。”
二小姐微微颔首,离开倒咖啡去了。大小姐戴上眼镜。
独独三小姐望着谢骛清,想象不出他亲人是什么样子的,何种姿势与神态,可这种事做姐姐的也不好问到底,左思右想许久才喃喃了句:“清哥儿长大了,今日才觉得。”
等到晚上,公寓客厅里摆进来不少西府海棠,是二小姐离开前嘱人买来的。大家各有各的忙碌,匆匆一面后就离开了公寓。谢骛清独自对着海棠花们,想到百花深处他背对着何未收拾床榻的那日。想了会儿,他才察觉自己的视线始终在一张照片上。
那时的谢骛清以少将军成名,面对镜头的站姿是当年父亲授意的。一手斜插在军裤口袋里,一手搭在军装外的宽军带下,虚握成拳,是当时将军们喜欢的姿势。
十八岁的他下巴微微扬着,心有长风万里。
那时的他并不知半月后就要遭受一次刺杀,自幼抱着自己的伯伯一次下了狠手。后来你他醒时见家人的眼泪,就想,谢骛清这个名字其实是负累,让亲人哭的三个字。
所以他不太喜欢用谢骛清,从回广州,照旧对外用谢卿淮。
谢骛清这次回来,是身体吃不消了。
他自重伤初愈到长途北上,没两月又跨越大半个中国,直接深入前线,这仗一打就是快一年。那天在广州公寓被二姐强迫看医生,直言,须静养,不能再颠簸受累了。他不得不将离开的日子延迟到一月底。趁着休息时,被拖去西江讲武堂作特约教员。
谢家除了大小姐,余下都对外自称是无党派人士,在讲究派别的讲武堂算异类。因他是历经反清、反袁和反军阀的将领,倒没出现服不了众的情况,反而远离人事往来,落了清净。
军事相关的投弹、爆破、射击和刺杀等等课程都交给了普通教员,他主教攻防战术和绘制军事图纸的课程,另外还有反帝反封建、打倒军阀的思想课程。
过年前最后一堂思想课上,他讲起列国抱着不可见人的目的支持各大派系军阀,讲起日本扶持奉系的狼子野心:“列国从没放弃分裂我们,美公使也在支持直系。追根究底就是怕我们统一,怕我们稳定,稳定就意味着强大。”
“为什么我们这一代反清结束要反袁,到如今还要反军阀?我们又不是战争机器,”他在讲堂上最后说,“因为我们渴望真正的强国富民。”
下课后,广州来了人,说要见他。
人被带到他面前,很快说明来意,去年广州扣了一艘从日本回来的船,船本是送捐赠物资去的,回来绕路南洋,慢悠悠走,不知怎地走错了航路。因没有入港手续,被当场扣下了。
扣船的职员一查船是何家航运的,连发数封电报让他们补手续,对方都嫌战乱不肯冒险过来办,船员们本就是广州的人,都各自领了报酬归家,而船如何处理,却再无下文。那船可不比一般的船,贵得很。何家航运关系网大,谁都不敢擅动船只,直接锁在了码头。
等要过年了,何家终是记起还有这一艘船,来了消息说这船的原物主不是他们。南北战事太频繁,不想冒险再过来,若能通知到本人,就请将船交给其真正的物主谢卿淮……
谢卿淮不就是他。
谢骛清坐在教员休息室的椅子上,手握那封电报。港口职员悄悄打量他,如同打量一个“家财万贯、盘剥百姓”的隐形大军阀……这种新式蒸汽轮船是大船运公司才买得起的,何家航运做那么大不过买了六七艘,可想而知有多值钱。
……
谢骛清沉默地将电报缓缓对折,再折,直到折到无法再折,再被他重新打开。
最后竟带着一丝丝无奈,低头瞧着电报,温柔地笑了。
黄昏时分,谢骛清到码头登了船。
货仓里堆满了从南洋采买的物资,码头负责人对这位谢卿淮将军是只闻其名不识其人,见本人倒合了那个传闻,是从鬼门关回来的人,瞧着就是重伤过的。
“这里的货物他们说过期了,也不值钱,就不要了,”那负责人在谢骛清回头时,笑着解释,“您看要不要清点一下?还是交给我们办?”
林骁替他答:“让我们先清点。”
官员在码头久了,见惯了大小军阀们的贪婪,猜这货物说另有隐情,怕不能见光,立时下了船。林骁带人清点,全是耐用品,都是能给将士们用,或直接卖了换钱的好东西,没有一样和“过期”有关。这全在谢骛清的料想内,他让林骁今夜务必清点卸货,离开货舱。
林骁望着满舱货物,比谢骛清的感慨还要多。
“林副官,”读书的轻声问,“这些真是我们的了?”
“是,全是我们的。”林骁轻声说。
这些人跟着谢骛清时间短,不会懂,谢骛清一个常年在山林平乱,不开赌、禁烟土,连税都不收的将军,就算打上十年,缴获来的东西也不够买这么一艘船。更何况还有满舱的货。
“一过年……年初五,”林骁没说几个字就断一下,像无法掌控翻涌的情绪,“是将军的生辰日。这些……是生辰贺礼。”
谢骛清走入驾驶舱,上了铁锁的轮舵上一层灰。他立在那儿,从裤子口袋掏出一包飞艇香烟。他抽出一根,在夕阳的暗黄光线里,低头以手指虚拢着一簇小火苗,将香烟点燃。
谢骛清的脸、五官都烟雾模糊掉了。他一手搭在轮舵上,望向玻璃外。夕阳西下的水面上,有一艘黑色布帆的木船,不知为谁停着。
未未。
这一厚礼,让我如何还你?
***
1924年初秋,直奉军阀大战拉开了血色帷幕。
何未和人谈广州和香港之间的省港航路,那人约她到一个影院里见,她进去便见到投影的光从后照到前面,正放映着激烈无声的黑白画面:士兵们冲向重机枪,栽倒在地翻滚……因为无声,更显骇人。光影交错间,有飞机起飞轰炸,仍旧是无声的。
有人低声说:“二小姐,在前面。”
何未强定了定心思,走到前排,那里看投影的人有十几个,其中一个竟是那日包房里披着外衣、给一旁人点烟的桃花眼先生。他认出何未,翘着的二郎腿放下来,对何未微笑着轻点头,何未颔首,惯性一笑。
内里还在为直白的战争画面而心惊肉跳。
何未为表诚意,亲自送来了省港航路的入股协议的,对方本对前来送钱的人有好感,见桃花眼认识何二,不免笑了,同何未闲聊起来:“这是九月前线拍下来的,”他指方才的画面,问身边的桃花眼:“世侄啊,你如何看?”
“陆空配合,这算是史无前例最大的一场。”桃花眼评价。
“二小姐感兴趣,可以再看一遍。”接了股份协议的人对何未笑笑。
何未表了诚意,不再耽误他们议事,退了出去。
未料一出放映室,被身后人追上。
何未回头,桃花眼先生。
对方笑着,轻声说:“那日一别,和二小姐是有……”
“差不多一年半没见了。”她心领神会。
“一晃这么久了。”他感慨,话里眼中其实是对谢骛清的情义,两个兄弟南北相隔,再见不知何时。见到何未,他像见到自己人,聊了不少和谢骛清过去的交情。
聊到后头,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