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袁耀正在劝降的正是被太史慈一角踹晕了的王威。
知晓这王威乃是刘表阵中大将,被太史慈打晕后,自是有兵卒缚了等待袁耀发落,倒是在乱军中保的一命。
可惜这会面对袁耀的好言好语,这王威却没什么好脸色。
只是冷言回道:“忠臣不事二主,休要多言!”
看着王威这般模样,就仿佛看到了当初的黄公覆。
可黄盖当年能用孙家子嗣引诱其出力,对这王威,袁耀可真是没辙了。
尤其是回忆起当年王威那为刘琮战死的结局,心下就更是没底了。
就如同张任之与刘备,高顺之与曹操,傅肜之与东吴,皆是宁死不降之士!
任凭自己磨破嘴皮子,只怕也是无用啊。
只是不死心的袁耀却还是想尝试尝试,直言道:“如此乱世,正当建功立业之时,百姓疾苦,民不聊生,将军何不留有用之身,为民而战呼?”
袁耀说的是情真意切,可惜王威是毫不领情。
却见那王威双目一瞪,直高呼道:“呸!袁家小儿无故犯吾荆州地界,实乃无信无义之辈,今更行假仁假义之举,岂非可笑?”
袁耀自然不能因为王威骂的自己一句就动怒,却也心知是劝降不得这王威了。
然而这劝降不得,必也只能有斩首一条路了。
只觉自己一声令下,这忠勇将军就要命损当下,心头不由也是生出几分悲切。
不禁长叹道:“将军之忠勇,必流传千秋,只惜吾大汉,失一忠臣良将。”
听得袁耀中的夸赞,王威却是丝毫不为所动,只是高傲着头,看也不看袁耀。
袁耀心中实在无可奈何,虽觉可惜,却只能挥了挥手。
边上之人自是明白袁耀手势的含义,知道这王威的性命将是保不住了。
只是没人敢忤逆袁耀的决定,直就带着王威出了大帐。
帐内沉默了半晌。
如今作为“战时参谋”,直是跟在袁耀身边的庞统见了这一幕,也是不由叹息道:“此般忠勇之士,那刘景升却不能用,直用那蔡瑁为的主将,有今日之败,也是不怪了。”
袁耀这会却已重拾了心情,把那王威给忘在脑后,向着庞统说道:“如今那刘表北归之后,苦守襄阳,这荆州,只该有最后一战了。”
庞统笑道:“受此一败,刘表已不足为虑,破其襄阳,不过是时日问题。”
袁耀却道:“若刘表苦守襄阳,自是束手待毙罢了,只是听闻其早向曹操与刘备求援,依士元所见,其二人可会来否?”
说起正事来,庞统哪里会含糊。
直是认真应道:“必不会来!”
听这庞统说的如此肯定,袁耀也不禁问道:“却能如此肯定?”
却见庞统点头道:“荆州离那曹孟德相隔数百里,就算能来此相抗吾军,亦不可守,那曹操岂会来做无用功?”
“至于刘玄德,如今只怕是不敢离开天子半步,亦是有心无力罢了。”
袁耀听得也是笑道:“看来那刘景升,却是无人能相助他了!”
正是高兴之时,却见屋外来的一人,正是适才押解王威出去的副官。
见得来人,袁耀即知自己与庞统几句话的功夫,那王威已人头落地。
没办法,这王威也不是南蛮王孟获,非是需镇服其心。
若是来个人不降袁耀就放了,只会显的袁耀无果断杀伐之心,反倒是不妥。
何况这也不是打游戏,多放几回这忠诚度就能下降了。似王威这般死节之士,唯有以死明志这一条路了。
不待那副官说话,却听袁耀就是开口先问道:“王将军可有何遗言?”
却见那副官郑重其事的行的一礼,才是应道:“王将军只求面北赴死,临刑前只说的一句…”
“说的何言?”
“老臣,已战至力竭!”
…
袁耀听得沉默了片刻,终是嗡声道:“把王将军厚葬了。”
副官当即领命而去,只是袁耀那本来已扭转过来的心思,却又因王威的这句遗言而破有感触。
“老臣,已战至力竭!”
这等良将,本不该是这般归宿啊!
可惜!可叹!
庞统看出了袁耀心情不佳,只说道:“公子见忠勇之将赴死,却不能为己所用,实是爱惜将才!”
本意是想夸夸袁耀,让着袁耀心情好些,不想袁耀却道:“非是如此,只是可惜此般将才,却实不该陷于吾之手。”
“若是其死于塞外,吾也不当如此可惜。”
庞统听得一愣。
直是这时候,他才看出袁耀的大志以及其心中的大义。
说起来,除了那“先知”的能力,袁耀与这个时代人最大的区别或许就是思想上的高度了。
或许袁耀没有庞统聪明,没有吕布能打,比不上许许多多这个时代的英才。
但其热爱这片土地的心可不比任何人差,甚至更是深沉。
尤其是他清清楚楚知道百年后这片土地上的劫难,在保住小命的时候,也该是做些什么了。
庞统听得赞叹道:“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公子之大义,实在让人钦佩。”
这话是当年东汉初期名将马援之语,其豪迈的报国热情可谓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边疆军士。
然袁耀却有感而发,直应道:“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
一句话,直把庞统给听的目瞪口呆。
良久才是深深鞠的一躬,赞叹道:“公子才情,统不如!”
袁耀没想到自己无心的有感而发却让这迷弟更迷了,只接着机会沉声道:“士元,为至此志,吾二人将行之路,还长矣!”
庞统却拱手行礼,斩钉截铁的应道:“必竭心尽力,以助公子!”
庞统的忠诚度,拉满了!
第245章 孙瑜孙权从军
放下了王威慷慨赴死的事,袁耀在攻伐襄阳前还有一小小的问题要思虑。
身边人还是太少了!
别看现在史慈周泰,蒋钦凌操,甘宁黄忠,甚至还有在汝南的徐晃,似乎是人才济济,这到用时就觉得人少了。
尤其是这万一再出点意外来,就更是捉襟见肘了。
所以这人才还得挖掘!
而这挖掘人才嘛,无非就是两条路。
其一嘛,自然是外部邀请在野之士,只不过这年头在野的人也有些少了。基本上该寻着明主的已经寻着自己的明主了,有那么一两条漏网之鱼,已经算是不错了。
而汝南人陈到,就是那么一条漏网之鱼。
陈到什么时候去寻刘备袁耀也记不清了,只记得年份不会太早,也不会太晚。大约该是衣带诏事件发生前后,刘备确立了皇叔身份之后去投奔的。
只如今这刘备的路已经因为自己的参合完全走偏了,虽然又成了正儿八经的皇叔,但这陈到也不一定就去寻了他。
当下就是让在汝南的徐晃留心这人,好叫早日为自己所用。
外部的在野人士不多,内部可挖掘的倒是还有一些。
袁耀最先想到的,自然是凌操那儿子凌统。
可惜这英年早逝之将才这会才只有七岁,离着能上阵的年岁还早的很。
只不过凌统虽然年纪小了些,但袁耀阵中却也有些人,年纪已经是凑合了。
比如那孙家的子孙们,有些人年纪都不小了,如今孙暠站稳了位置,也该让他们重新为自己的老袁家效力了。
孙暠最近的小日子过的别提多美满了。
自从八台山被那山越折辱了一番,自己是忍辱负重,日夜习武,读兵书,如今终于是有了出头之日!
当斩杀黄祖,为叔父报仇之后,自己在孙氏一族中的地位,已不可动摇!
就是父亲,也不再多有规劝,显然也是早早被自己打动。
而这一切,有自己努力的因素,却也离不开袁耀当初据理力争,让自己上台的因素啊!
如今见了袁耀,孙暠也是行的一大礼道:“公子召见,可有何吩咐?”
孙暠之与袁耀,不仅是让黄盖出力的纽带,也是控制孙家的关键。
对于这么一个关键人物,自然是要好好对待的。
却见袁耀一脸笑容,眼神稍稍瞥了眼跟在孙暠边上的黄盖,就对着孙暠好言道:“倒也无什么重要之事,只是念起仲异来了。”
“吾弟?”
孙暠听得一愣,显然没想到袁耀提起了这一茬。
仲异乃是孙瑜的表字,也就是孙暠的亲弟弟。
这孙瑜与袁耀的年纪几乎一般大,如今也是快要二十岁了,当是也能上的战场了。
见得孙暠有些发愣,袁耀心道:“这家伙当真没什么长进,光是这反应,还慢的这么一截。”
只不过这心里话自然不好说出口,只是笑道:“念起仲异也快行的弱冠之礼,自也不能在与家中蹉跎岁月,吾欲让其早日入的账下,这才寻孙将军来议事。”
孙暠这才明白袁耀的意思,心下却不禁有些意动。
不由暗自思虑道:“自己这位子,不管怎么说也是承了叔父的蒙荫。叔父长子虽叛,却还有不少幼子。如今虽是年幼,待日后成长,难保不让人拿此来说事。”
“仲异好歹是自己的亲兄弟,若是他能来帮吾,自是最好。”
“日后自己这一脉日益壮大,看谁还能来说三道四!”
念及此处,孙暠当即就应道:“仲异确也该上的战场磨练一番,我即刻修书一封与家中,请其来公子账下效力。”
袁耀听得似乎是深感欣慰,直笑道:“善!孙将军当真勇将矣!”
听得袁耀夸赞,孙暠也是心中高兴不已,不想那袁耀接下去的一言,又是把自己才起的高兴之情,转头就憋回去了。
却听袁耀道:“既然如此,那文台公次子孙仲谋,不若也让其早日出仕。”
说着也是感叹道:“其父早亡,其兄又叛,小小年纪,却受的此般苦难。早日让其出仕,也能早些立有功勋,好多照顾其幼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