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袁耀却不急切辩解,只对着荀彧是高呼一句道:“荀公,请救救大汉,救救天子啊!”
那是呼喊的情真意切,直把荀彧呼的一愣一愣的。
老实说,这荀彧与袁术,那就是放一百次在一起,那定是不可能走到一路上去。
袁术是什么人?
那是大汉末年第一个称帝的人!
什么称公,称王,统统略过,直接就代汉而立,狂妄的不得了。
荀彧是什么人?
那是大汉末年最后的忠良!
在大势已去,自居高位,只要向曹操点个头,那就是位居权臣的形式下,都要反复反对曹操称公的人物。
这两个完全两条路线的人物能特娘的搭上,绝对是太阳从西边出来的事。
然而现在袁术之子袁耀在荀彧面前高呼:“请君救救大汉!”
可不是要把荀彧看的是发愣。
好不容易才反应过来,直叹道:“袁公子何必如此,用此一份矫诏来诓骗吾。”
这荀彧总说矫诏,袁耀还真有些无奈。
究其原因,那还得怪袁耀!
为何?
还不是因为这传国玉玺也在袁耀兜里揣着,没有玉玺加印的诏书,可不容易被荀彧说成是矫诏嘛!
然袁耀却知道手里拿的是货真价实的诏书,心里底气那是足的不得了!
脸上是一脸的认真,丝毫破绽都没有。
直与荀彧说道:“荀公实在不信,袁某也不能把心掏出来给荀公看看到底是真还是假。”
“然这诏书是真假不了,是假真不了。此诏书乃是国丈董承叫人拼的性命传来,荀公若是实在不信,可把这诏书好好记在心里,回去问问国丈,到底是真还是假。”
袁耀心中有底气,话也说的很是真诚。
荀彧虽说不信,这会却也不由在心中起了些许迟疑。
终究忍不住问道:“既然有的诏书,为何却密而不发,只怕也是因为作假,而不能发吧!”
袁耀一听荀彧有此问,当下就知道其入了套了。
听得那是连连摇头,面色紧张的应道:“荀公可千万不能暴露了这诏书!”
说着还很是刻意的瞅了瞅外头,确定了无人,才与荀彧接着说道:“此事连奉孝都不可说起,莫不然,非但是国丈有性命之忧,只怕连那董妃都有危险啊!”
“是不论如何,都不能泄露半分的事情!”
袁耀这话里意思是明白的很。
就差直白说起要是这诏书事情被曹操知晓,那是株连全族的事情。
到时候非但董承会被曹操所杀,就是董妃必定也会被其害了性命。
虽然也只是袁耀的猜测,但在全本的历史上,衣带诏被发现之后曹操也的确就是这么做的,袁耀这话也不算无有根据。
而荀彧更明白,若是这诏书是假的也就罢了,若是真的,只怕国丈的结局会真如袁耀所说一般。
心下已信的诏书为真,一下就乱了起来。
自始自终都觉得曹操乃是大汉希望的他,如今却晓得天子不惜下血诏也要伐曹。
理想与现实受到的强烈冲击,连是荀彧这般大才都一时不知到底该如何。
袁耀却趁热打铁,一点不打算放过这“可怜”的荀彧。
当即又道:“昔日曹操讨国贼董卓,的确是为国为民,乃忠良之士,袁某吾也佩服的很。”
“然至其伐徐州,屠戮百姓,天怒人怨,已失人道。
“后劫掠天子,忘祖背宗,自领丞相,已失天道。”
“其已早非是当年那曹孟德。”
“荀公看在心里,自是清楚!”
有些事情,就怕前后有对比。
像是袁术这样先前就不怎么样的,难得开始抗旱救民,做了些许好事,这帐下众多臣子的眼光就有些不同了。
甚至有人觉得这袁术渐渐从善如流了,心中有的希望了!
比如说袁涣,这些日子就卖力的不得了。
而对于曹操这本身表现良好的人来说,渐渐多起来的黑点,却容易叫人觉得这孟德有些变了。
也是挺惨的…
这会袁耀把曹操的黑点那是点的透彻不已,一一罗列在荀彧面前。
这玩意荀彧心里其实早就有些感触,然被外人点出,却是两码事。
但虽说如此,荀彧这会还维护的曹操说道:“如今天下纷乱,似汝等诸侯四处征伐,民不聊生。丞相为平天下,用的些手段,自无可厚非。”
看来这荀彧还真不好说服,这会为了维护曹操,还顺带批判了老袁家一句。
不过袁耀却一点不在意。
这荀彧若是能被三言两语就说动,那也非是荀彧了。
要不说自己手里拿着这血诏,怕是理都不会理自己。
不过嘛…
自己今日与其这一通交流,必叫这荀彧心里埋下一颗种子。
这种子嘛,只要细心呵护,那总能长成大树的。
而等到大树长成的一刻,也是曹孟德后方起火的时刻。
是以袁耀这会是一定要把这颗小小的种子给埋好了。
又听袁耀是“小心呵护”道:“荀公说的不错,今天下大乱,自要用非凡之法!只是…这曹操究竟是这用非凡之法去做何事,怕是与荀公所想的天差地别啊!”
“就说若非天子受辱至此,又哪里会写的如此血诏?”
“荀公,今日吾也不会逼迫与你,只是待你归了濮阳,可且记得今日袁某之言啊!”
第394章 文若好像出了点问题
荀彧来的袁军大营一次,事前那是绝不能想到会受到这么大的刺激。
简直就是世界观出现了重大偏差!
那曹操可说在荀彧的心中一直算是明主的不二人选。
伐董卓之时,也就数其算是真心要杀董卓,救出天子了。
到如今接天子出洛阳,那也是明明白白,受的诏令才去的。
虽然后面又起的一些波澜,与皇叔刘备算是各执一词,但荀彧心中还是比较相信曹操的。
直到了袁耀面前,当袁耀拿出这天子诏书,又是好言相待,直叫自己不信也得信的一些。
荀彧这才发现,这天子与丞相的关系,或许已经是非常糟糕了。
糟糕到天子都不惜下的密诏,欲要除掉曹操。
这世界观的重大偏差,直让荀彧这般稳重的人物,都不禁是满面心思,明明白白的挂在脸上。
到出的袁营的时候,这荀彧依旧是没见好多少。
而这,也是被随行的郭嘉与曹洪,见得个真真切切。
袁耀自然得是要说到做到的,不过这并不是因为袁耀有多少节操。
老荀家的名头太大!
若是强行逼迫这荀彧,那颍川就算攻下,那也得爆炸了。
这颍川的钟家,陈家,可都是与荀家关系不错。
若是自己真把这荀彧咋样,那些士族的口水估计就能把自己给淹没了。
虽然自己如今也早已是对荆州蔡家动过手,但那也是事出有因。
在没有理由又是如此关键时刻,袁耀更不能背叛自己的阶级。
是以当真是应了荀彧所求,不仅仅是放了郭嘉,连那曹洪也是言出必践,一并放走了。
而这会曹洪看着荀彧,也是心头奇怪。
…
“这都已经皆出了袁营,令君为何还这般苦恼神情?”
曹洪到底只是个武人,心里存着这心思,哪里还能忍住,当即就与荀彧问起道:“荀令君,今你已立下大功,救出吾与奉孝,却为何还闷闷不乐?”
如今这荀彧已是尚书令,是以曹洪也是如此称呼那荀彧。
荀彧哪里能把心中所思直与曹洪说起,只是摇头不应,再寻的个借口道:“今进营中,更觉袁术兵多将广,恐不易对付,这才忧虑。”
曹洪哪知这荀彧说话会隐瞒的自己一些,听得那是满不在乎道:“那是被那袁耀所擒,不过只是因为疏忽大意,受其突罢了。”
“日后再上战场,定然不会再犯下此般错误,定会拿下那袁耀,令君又何必忧虑。”
荀彧听得自然是敷衍的几句,只是脸上那忧心模样,是丝毫没有减轻。
边上手里拿着一支天灯的郭嘉听着,嘴上不问,心里却思绪千转。
这荀彧为何会如此自己可是清楚的很!
那是自与那袁家公子一番私下的交流之后,就成了这般模样。
这明显就是里面有事啊!
虽然郭嘉这会还未想到袁耀能与荀彧有何联系,但这基本的判断还是有的。
只是因为对荀彧的信任,其自不说,郭嘉也不会强逼着问起。
“以荀彧之能,袁耀该是无法乱其心神,若以小计,只待其自己想明白便是了。”
郭嘉倒是对荀彧很有信心,却怎么也想不到是什么乱了荀彧心神。
三人那是各自怀的心思,即归了曹操帐下。
…
曹操本是个多疑的人,然这多疑也是分对象的。
若是不管对谁都多疑,那特娘的活的也太累了。
没个信任的人,这日子还能过下去?
而毫无疑问,荀彧是曹操极为信任的人之一。
自初平三年,荀彧开始追随曹操开始,如今已有五六个年头了。
这些年,更是立下不少赫赫功勋。
推荐了不少人才不说,当年兖州内乱,也靠着荀彧镇守,才被那吕布当真完全颠覆了。
这样的人,曹操还能不信任?
此番见荀彧又立下大功,不单是郭嘉来了,就是曹洪也救回来了,更是欣喜不已。
直与荀彧说道:“文若出马,可真是手到擒来。”
“本以为那袁耀有些谋略,不想也是个短视之辈。似是子廉这般勇将,奉孝这般谋主,若是放在吾身上,哪还能惜得自己名望?是万不能放汝等归来。”
要不说人曹操最后能成霸业呢,都是有讲究的,光是这说话的艺术,就能让袁耀那老爹好好学一学了。
讲的直白一些,这事真放在曹操身上,其能否无视了荀彧的名号也是两说。
然曹操这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