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羚羊科技的门户网变成敌我双方的战场之后,这热度,der的一下就起来了。
热度上来,还用担心留不住用户?
只要他不作死,用户要多少有多少。
等到那些用户被他的层层套路留下来之后,就是羚羊科技变现的开始。
所以,他的态度非常明确,给旗下尤其是新闻版块这些员工定下的调子也同样明确。
而这次抗疫,就是他亮出旗帜的第一步。
随后的几天时间里,他甚至没有回酒店,就住在公司给他准备的办公室里,嗯,带大休息室的那种,住着不比酒店差多少。
每天除了吃睡,一直和唐潇等人一起处理相关内容,他全程把关,每一篇新闻从标题到内容再到排版,他都要过目,发现不对就直接调整,不但要调整,还要给唐潇讲解其中的原理。
唐潇是传媒大学毕业的高材生,笔杆子没的说,但经验确实单薄,社会阅历也不够丰富,一时间里还真有点难以胜任主编这个职位,多多少少有点拘谨和不习惯,处理问题也不够大气。
好在唐潇提拔的一个副手是个在日报工作过的老笔杆子,工作经验相当丰富,而且任劳任怨,相当听话,就像一头勤恳的老黄牛,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唐潇的缺陷。
再加上徐杨的把关,“羚羊”新鲜出炉的抗疫版块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腊月二十五上线,内容也只有一些简单的新闻,但流量却有了小幅度的提升,接近10。
当然,10看似不少,实际上因为羚羊门户网的知名度低,用户数量和流量本身就不高,所以这10的提升并没有实质上的提升,无非是日均活跃用户从六万多点升到了七万多点而已,不疼不痒。
但对唐潇这个新上任的主编来说,确实不折不扣的业绩。
所以,唐潇干劲儿更足。
二十六带着她的团队直飞羊城,年都不过了。
徐杨亲自送几人到机场,登机之前千叮咛万嘱咐,就怕唐潇他们会粗心大意也被感染了。
不是他杞人忧天,实在是现在从上到下真没多少人把这事儿当回事儿,再加上数据统计和通报的不及时不重视,连一些医务工作者都没放在心上,这几天他联系过卫健委的相关工作人员,但无一例外,都认为他太过大惊小怪。
连专业人士都这么认为,那么普通人就更不用提了。
网络上倒是有零星的相关信息,但同样没有引起重视,要不是特意搜索相关信息,还真看不到。
也就是说,羚羊网,是第一家正儿八经郑重其事的做相关报道的网络媒体,甚至包括纸媒、电媒等媒体在内,羚羊网都是冲在最前边的。
不过这个节奏,跟粤省卫生厅是一致的,就在几天前,粤省卫生厅的专家组在抵达疫情中心区域考察过后,向全国各省市地区的兄弟单位发出了警告,要求所有相关单位必须重视起来。
这种情况下,羚羊网的所作所为虽然有点突兀,但也不算离谱,只能说嗅觉有点太过灵敏,反应稍微有点过度,但没有人能因此而找他们的麻烦。
这也是徐杨敢于当这个出头椽子的主要原因。
腊月二十七,1月29号,唐潇一行人抵达羊城,直接联系相关单位进行采访,唐潇更直接申请加入粤省卫生厅的工作小组,实时统计确诊、死亡数据。
当然,一点也不意外的被拒绝了。
但却拿到了采访权。
更在徐杨的指点下联系到了十七年后依然可以力挽狂澜的钟长寿钟专家,现在的钟老先生还不是老先生,才刚六十六岁,身材高达壮实,精神状态更显年轻,看着也就四十来岁模样,一点也不像那种年近古稀的老头儿。
现在的钟老先生还没有正式加入抗疫队伍,名气在普通民众间也不大,几乎没有采访难度,所以唐潇很轻松的邀请到了终南山并且做了一个专访。
专访内容没有设计太敏感的话题,而是从最浅显的方面入手,比如说这个肺炎的传播渠道和方式、普通民众该如何防护和治疗等等。
这样的内容,徐杨能说一大堆出来,绝对不比钟老先生差。
但是,他说的话,和钟老先生说的话,分量显然不同。
这种话,只有从专业人士嘴里说出来才有分量。
专访内容传回来的第一时间,就由徐杨亲自监督处理,经过简单的剪辑之后上传到羚羊网抗疫版块最显眼的地方。
这是全网络第一份有分量的相关专访。
钟老先生虽然还不是十七年后那个全民男神,可身份地位却一点也不低,在呼吸疾病领域已经是国内外相当有分量的大拿,工程院院士、工程院医药卫生工程学部副主任、羊城呼吸疾病研究所教授兼副所长等等头衔个顶个响亮,更是中央领导指定的保健医生,随便一项都是所有医药学从业者梦寐以求的殊荣。
所以,这份专访一出,羚羊网的流量当天夜里就有了一个小幅度的提升,尤其是这一份专访内容,上传后的六小时内,浏览人次高达四十五万。
这个数据,是羚羊网开办以来第二高的。
当天晚上,徐杨和张晓颖等人一直盯着后台的实时数据变动图,眼睁睁的看着浏览人次突破五十万、八十万、一百万。
二十四个小时后,突破两百万。
两百万人次,跟某易、某度的热度和流量比起来真不算什么,但对羚羊网而言,却是一个里程碑。
原本有些怨气,一直不怎么跟徐杨说话的张晓颖也露出了开心的笑容,翻出一叠数据:“徐董,整体流量比之前涨了210,注册用户也从原来的六千多人,涨到了十七万多,甚至有人开始引用我们的内容。”
“引用?”
“对,尤其是某易,先把我们的视频挪用过去,然后才象征性的发了一条授权申请……”
“告诉他们,引用可以,免费,但必须在视频末尾注明来源,所有引用者都一视同仁,如果拒绝,直接起诉,不要怕麻烦,法务部就是干这个的。”
“我这就安排下去,”张晓颖犹豫一下,“是不是可以把邮箱安排上了?好趁热打铁。”
“不着急,咱们的产品一定要有一定的成熟度之后再投放,夹生饭只会败坏我们的路人缘,本来就竞争不过同行,这么急乎乎的投放不成熟的产品,不说吸引新用户,甚至可能把老用户赶走,”徐杨一字一顿的说道:“咱们现在是追赶者,底线是保持目前的差距,这个差距一旦被拉大,咱们就真的彻底掉队了,所以,每一步都必须踏踏实实,绝对不能打滑更不可能跌倒。”
“好。”
徐杨看出张晓颖的焦虑,笑着安慰道:“放心吧,邮箱这些是核心没错,但我没指望着用这个东西吸引用户,真正的杀招,是游戏和贴吧。”
贴吧。
徐杨最终还是选择了这个名字,因为他实在想不到更好的更贴切的名字。
说真的,某度早期的产品,从创意到外观到名称再到体验,都是无可挑剔的存在,尤其是搜索和贴吧这两块,真的太贴切了。
这两个字,仿佛就是为这种模式的社区创建的,换一个字都很别扭。
考虑到某度的贴吧将会在十个月后开始内测,他不敢怠慢,前几天开会之后就让人去注册相关专利和商标了,更让王剑先集中精力搞贴吧,争取在六月之前上线。
第78章 春节
贴吧真的是个好东西。
徐杨一定会抢在某度上线之前先搞起来,尤其是这个名字,必须先抢注,这样就算某度换个名字上线,他的羚羊科技也占了先机,虽然不一定能竞争过某度,但至少可以先分一大块蛋糕。
现在随便一块蛋糕,就能让他吃的饱饱的。
等用户数量和流量占有率达到一定级别,羚羊科技就可以上市了。
只是怎么说呢,搞贴吧,真的很花钱,除了技术、宽带、服务器、维护等费用,前期的市场开发以及内容产出和引导也需要投钱,甚至,那才是大头。
某度能那么快的把贴吧搞起来,除了贴吧这种模式比较新颖外,更因为有某度的搜索内容支撑,不但可以给贴吧导流,更可以直接把之前储备积累的内容迁移到贴吧里,从而达到吸引用户的目的。
而羚羊科技没有这方面的内容储备,只能花钱购买。
再加上必要的引流,这成本自然而然的就上来了。
他刚刚投的这一个亿,全扔进去,都不太够用。
好在呢,羚羊科技体量小,贴吧再怎么花钱也还能支撑一段时间。
现在,王剑正紧锣密鼓的凑备贴吧工作组,二十多个程序员和工程师已经进入状态,财务、后勤、人事等部门也行动起来了, 尤其是法务部门,动作最快,跟贴吧相关的法务问题已经提升日程,比如说贴吧的商标、域名等等,这是必然要抢先注册的,批不批另说,必须先申请。
他不知道某度是什么时候申请的,只知道是在好几年后才被批准。
现在被羚羊科技抢先,某度肯定用不了,连申请都不能申请。
而且其中有个小细节,商标是“贴吧”二字,而不是“羚羊贴吧”,域名也是“tieba”,其中的区别在普通人看来,似乎不大,但实际上的区别大了去了。
他把“贴吧”注册成商标,这意味着这俩字的使用权就在他这儿了,其他人就不用再使用这俩字注册,把这俩字当成了一个完整的独立的个体。
可如果是“羚羊贴吧”,那别人就能注册“犀牛贴吧”“某度贴吧”“某易贴吧”等等,这是把“贴吧”当成了现有名词。
在他印象中,这种商标官司可不少,比如说“可乐”等等。
当然,商标这玩意儿很复杂,一般人玩不转,徐杨也只是知道一些皮毛,至于更了具体的细节、法律条文,他一概不知,所以只是提了这么一嘴。
但法务部的那些个大状们,却不敢大意,不但申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