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小人物的医化三十年-第1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们没点菜啊,怎么回事?王近之不及伸筷,就见店老饭端着一杯啤酒过来说:“还是老菜式,我已给你们炒着了。”再转向王近之这边:”这位是你们的客人,我得单独敬一下。”由老板的话中,可以听得出吴总与几位主任是这里的常客。

    吴总的酒量很差,一杯啤酒下肚,脸就红成了关公,开始借着酒兴说起了自个发家的历史,王近之由他断断续续的酒话中梳理了一下吴总的发家史。一开始是某个中学的化学老师,因为教师的工资低,生活据吉,所以,在学校里包了口鱼塘,以养鱼为副业。改革开放初期,从事经济的人少,做什么生意都赚,可养鱼赚的钱必竟是有限的,人又辛苦,得天天在鱼塘里看着,怕人偷,同时,也防止有人眼红给你倒一瓶农药什么的。经过几年的原始积累,赚了一些钱以后,吴总想到了仙州很多人在外地回收白银,自个是化学老师,多少懂得一些化工知识,既然当地有原料的优势,何不把白银进行一步深加工,做成硝酸银试剂出售?于是从学校里停薪留职开始办厂。

    试剂硝酸银与回收白银之间的差价很高,利润可观,当时政府又支持私人办厂,一年后,在镇上拿了一块地,开始与人合股办了个化工厂,可是,试剂硝酸银的销量有限,拿了地后,投资大了,开支跟着上去,但产值上不去,企业运作产生困难。在这个前提下,吴总根据自个的化学知识,经过市场调研后小试开发了左氧氟沙星的产品。

    “这个产品市场价格高啊,得上万元一千克,成本只有几千元,简直一本万利,比贩毒赚得还快,只可惜我们的原料四氟苯甲酰氯采购不到,自个合成成本太高,污染又重,当地镇政府不让办,强制要求我搬迁,一搬迁原来的设备等投资就成了泡影,将亏损几百万,不搬的话,废水量大,周围老百姓天天闹事,我们也无法安心生产。”

    吴总叹了一口气,接着说道:“有了好产品却无法投产,企业这么大的投资打了水漂,新建厂的话需要一年时间,说不定整个市场都变了,我们得赶时间。正在这时,造漆厂的胡总计划产品转型中,找到我这里,所以,现在我们两方合作,他们出厂房,我们出技术,开始进行左氧氟沙星的生产,把厂办在了造漆厂内,划出了两个小车间。”

    造漆厂在仙州曾经赫赫有名,最高时排名全国第四,后来,因为油漆的技术含量不高,市场导向一转,国内上的厂家多了,自然地,市场受到了冲击,企业由创利变成亏损,企业的转型需要一个好的产品,经过政府牵线,双方联合在一起。

    “你说奇不奇怪?我们计划生产四氟苯甲酰氯,第一步是四氯苯亚胺氟化制备四氟苯酐,根据资料报道用无水氟化钾作为氟化试剂,我们采购开的氟化钾用小量的水份,在镇上的时候,我叫阮森明用铁锅炒,一直炒到氟化钾发红了,完全无水为止,可是,反应的收率始终很低,只有理论报道的百分之二十左右。”吴总说话时,阮森明在边上用手比划着大锅的形状,补充说:“氟化钾都烧红了,冷却也在密封的条件下冷的,我可以保证不会吸水。”

 三百零三章 骨干群生相

    由阮森明的谈话中听得出来,他是一开始就跟着吴总的老员工,在企业初创阶段吃了很多苦,工作极为踏实,头脑也极为灵活,遇到问题时,土人自有土办法,可文化水平不高,缺少理论基础。

    王近之以前并没有做过以氟化钾为原料的氟化反应,可是,这个反应体系中,是以df为溶剂的,氟化钾不溶解于df,按反应原理推导,固液反应体系不仅仅与水份相关,更与比表面积相关。听了阮森明的叙说后,王近之笑了笑回复道:“为什么不能用苯或其它与水共沸的带水剂进行带水呢?这样的话,氟化钾不会在高温下结块,与主原料的接触面积大,反应收率应当可以明显地得到提高的。”

    “我们也是这么认为的,所以,现在在实验室中用苯带水,与原来相比,收率上去了好多。”章海良摇晃着大头倒满了一大杯的啤酒说:“我的酒量不好,可为了你这句话,得敬你一杯。”

    “苯带水时小试收率有时高有时低,谁说得准啊,生产中一千克四氟苯甲酰氯产品也没做出来,下结论还早。”阮森明看了看吴总,不紧不慢地接了一句。

    听得出来,在氟化钾铁锅炒干与溶剂带水的决策过程中,几个人之间曾经有过几次争执,相互之间还不服气。

    几杯酒下肚,打开了话匣子,王近之初步地了解到章海良一年前在火车头制药厂从事产品开发,当时,试产成功了萘普生后,制药厂又开始开发另一个新产品,其中用到了丙酰氯等原料,因身体对酰氯过敏,皮肤上出现很多的小红点,无法在实验室中工作,加上火车头制药厂距离家里比较远,上下班极不方便,誓太灵与杨仔药业合作进行一个名叫碘海醇产品的合作,需要一名对碘性质比较了解的技术人员,而章海良在火车头从事过碘的回收与精制工作,双方一拍即合。

    说到碘海醇章海良立即就来劲了,自得之情溢于言表:“杨仔药业说是向我们转让技术,派了两个技术员一个分析人员到我们这里一起做实验,谁知道两个月下来,连第一步中间体碘化物都没做出来,只得到一些黑乎乎的油状物,送到质检科分析,含量只有百分之七十几,气得杨仔药业的实验员把圆底烧瓶甩到地下,再也不来我们企业了,后来看了一下杨仔药业给的原始资料,与化工合成大全中查到的完全一样,估计他们根本就没有做过小试,只是对这个产品感兴趣,把资料打印一份就拿到我们这里了,现在,我们已经能做出产品,并在生产上百千克批量地向他们交货了。”

    见陈骨良在边上不声不响地喝着闷酒,王近之连忙提起杯来敬了一杯说:“还没好好地听你说起自个的经历呢。”

    陈骨良提起装满白酒的酒杯,一饮而尽,淡淡地回复说:“我没什么可说的,就是到誓太灵听从桂总的指挥,写一写工艺规程、操作规程等文件,偶尔在实验室里与车间里帮他们一下忙。”

    呵呵,文能编资料,武能管车间,长得文气,酒量又好,做人还这么低调,这人不简单。不过,他提到的桂总又是何方神圣,该是负责这个企业技术的吧?

    “对了,忘记跟你说了,桂总桂鸿宾回上海老家休假去了,过几天回来,我们再另外聚一聚,你们好好地喝几杯,他的酒量好,与你们俩有得一拼。

    本来嘛,搞分析的卢纯频也一起过来的,可惜明天有左氧生产任务,他得连夜把产品分析结果做出来,没空喝酒。”见陈骨良提起桂总,吴总补充说明道。

 三百零四章 四面楚歌

    吴总与章海良都是烟鬼,看王近之等三人相互敬酒喝得高兴,两人中途找了个借口到大门口狂抽几根香烟去了。

    农药厂在仙居的私企里效益最好的厂之一,工资高,福利好在县里是出了名的,王近之有些好奇地问道:“陈兄,有点奇怪,你是怎么个到誓太灵来的,听说农药厂的效益相当不错。”

    “还不是因为房子的事啊,农药厂的宿舍在厂里,每天臭哄哄的,八小时内是工作,八小时外也住里面,我受得了,老婆也受不了啊,我得为家人与下一代着想,誓太灵的宿舍在城边上,环境比在厂区内好很多,更何况厂里答应替我解决首付。”陈骨良两指夹着根烟,吐了个烟圈。

    王近之也是因为房子的事从轻旋辞职的,两人找到了共同的话题,谈兴一起,杯酒交错间,尽欢而散后,他们几个陪着吴总回厂继续做实验了,王近之骑着自行车摇摇晃晃地独自回家。

    “兄弟们,今天开始我们正式成为一起为誓太灵打拼的同事了。”王近之带上个人的技术资料与化工教材,推开了实验室办公室的大门。

    经过昨天傍晚酒席上的一翻谈话,王近之认为,虽然在工作习惯上有很多的不同,但大家有个基本点,就是在业务上肯钻,将来的合作必然会十分愉快的。可是,他们三人的表现却是头也不抬的回了句哦,再也没有下文。

    看到办公室的柜子上还有些空位置,王近之把杂物往边上移了移,把自个的书本什么放到里面。

    “不能放,这一格是王荣委的。”耳边响起了一声尖叫,是阮新民浓重的江西口音。

    昨天酒席上大家不是很聊得来的吗,怎么今天就来了一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连在空柜子里放几本书都这么个态度?王近之转过身来,瞪了阮新民一眼。谁知,章海良、陈骨良与阮新民三人一起拿眼回瞪着。

    事出突然,必有其因,王近之回忆了一下昨晚酒席上的事,都是捧着他们说话的,没有一句刺耳的话啊,分手时大家也很开心,有些相见恨晚的感觉。必是分手后又出现了什么个人没有意料到的情况。

    找一下吴总了解一下吧,一方面具体的工作职能需要得到吴总明确的意见,另外,也想问一问为什么他们的态度发生了这么大的转变。王近之没跟他们争执什么,转身来到了吴总的办公室。

    “吴总,今天我正式到你这儿上班了,我看了一下你给的资料,计划先开始四氟苯甲酰氯的小试可以不?同时,明确一下我的工作场所与职能。”王近之故意加大了音量。

    “四氟苯甲酰氯几千元每千克地向外采购,先完善它的小试工艺,理所当然。你与阮森明讲一声,就说我吩咐的。”吴经纬专注地看着有机化学回复着。

    第一次,总得把人叫过来交代一声吧?另外,在实验室里,王近之看到有四套装置都在进行氟化钾带水,阮森明一个人看不了这么多装置。这实验室有主意就大家一起上,管理上似乎有些乱。

    王近之加重语气说:“还是当面交接清楚工作易进行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