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王你继续吡咯的产业化,除色泽问题外,还得研究解决反应器寿命的问题。”总结会上,邵厂长分配了任务。
我搞的是合成工艺,又不是冶金,由我解决反应器寿命?有些天方夜谭。第一次反应器只做了不到一个月就烧穿了,本次标准要求寿命多少天?不能无标准的一句话说寿命越长越好,这么做的话相当于厂领导说了算,说完成就完成,说失败就失败,王近之心里有些不爽,站起来提出:“总得给一个使用寿命的判断标准吧,二个月?”
“工厂设备大检修是一年一次,这个产品条件特殊,设备寿命作半年进行核算。”邵厂长与苏老师通了电话后给出结论。
“半年?试验时反应器寿命只有二十一天,并且再生温度接近一千度,这个温度范围的反应器,对我而言是一个完全佰生的领域,我没这么天才。”王近之一听这个要求,大惊失色。
“要不,请苏老师设计个图纸,注明材质我们来加?”王金宝听出了些名堂,站在王近之一方帮着说话。
“对,设计是高校的事,我们只负责加工,苏老师水平高,关系广,肯定会有办法的。要不,卲厂长联系下苏老师?”机修董主任心领神会,材料到了还不是他加工呀,达不到寿命要求,机修车间的责任绝对跑不掉。
邵厂长脸色变了变,董主任在厂里资格极老,还是刘厂长的师傅,不看僧面看佛面,邵厂长无法翻脸。再说,刚开始设计时走的就是高校的路,无人敢接,才由王近之用小聪明搞了这么个怪物一样的设备,叫苏老师只是自寻烦恼。
“好两个炉轮换着来,共半年,一个反应器寿命平均超过三个月作考核通过,就这么定了。”邵厂长深吸一口气,定了定神。
作为下级没有拒绝的权利,王近之与董主任闷头低语了一会儿,只得接下这活。
“我们上次用u型管替代直管,减弱了大部分应力,如釆取斜面法兰,使u型管等长,那么,每根管子受力均匀,肯定会比现在的反应器效果更好。”王近之画出示意图。
“听着有道理,有钢材加工也不难,只是形状太古怪了,上次是恐龙,这次这么加工,比上次的还出格,人家不知会给它取个什么外号呢。”看着示意图,王金宝与董主任呵呵地笑着。
高锰钢到了,一周后,又一个钢铁怪物加工完毕,替换了烧变型的反应器。其它车间工人西洋镜般地看着它安装完成,点火生产吡咯。
产品出来了,有如预期,因为u型管等长,气相反应停留时间高度一致,粗品收率又提高了好几个百分点,可它的寿命能超过三个月吗?王近之等焦虑地等待着。
二百三十三章 校庆起风烟
在生产上验证自个设计的设备的使用寿命多长,这是一件累人的活,不象化工合成一样短时间内能看出结果。
要延长设备的寿命,除了设备本身的质量外,如何烧火,让烟道气能够均匀地通到反应器中,而不是成为明火直冲是关键,而这一切都得依靠人工经验进行控制,然后把经验数据化。从新设备第一批的控制开始,王近之感觉自个成了太上老君练丹炉前的扇火童子,每天紧盯着炉门里的火焰,特别是反应结束再生时,必竟,一千度的再生温度对反应器的破坏作用太大了。
一个月、二个月,气相反应每天都正常,再一个月没出事就算是完成考核,达到工厂预设的目标了,可通过炉孔由反应器表面的目测观察,实在不乐观。很明显,反应器的列管上有一层因为高温而形成的氧化层,能不能坚持一个月而不被烧穿实在是件很难说的事。并且,即使没烧穿,氧化层的传热不如金属,当氧化层的厚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影响传热效果,从而导致反应器内温度不均匀,进一步地影响收率是大概率的事。但有什么方法可以防止反应器表面的高温氧化呢?这么高的温度,一千度啊,没有任何一种经济的漆或涂料能耐受得了。
时间又过去了一周,距离三个月又近了几天。王近之的心更焦虑了起来,万一最后关头掉链子怎么办?
“我的办公室里有你的一封校庆邀请函,请你有时间的话请过来拿一下。”bb机响起后,王近之回了个电话,那头传来刘厂长的声音。
真的,现在是1998年,再过一二周是工大的四十五周年庆了,一般情况下,邀请函只发给一些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校友,我一个小兵拉子,好象没有被邀请的资格吧?王近之一路小跑来到刘厂长的办公室。
“小王,你是什么来头,工大还特意通过县政府把邀请函发到我的办公室,说要你准备一个专题发言,要求厂里配合。
你看,你是贵宾,你的年庆邀请函信封比我们邵厂长的大了足足二倍都不止。”刘厂长拍着王近之的肩,一脸狐疑地盯着王近之看了又看。
糟了,邵厂长也是工大的,那么,苏老师是邵厂长的导师,应当也是工大老师了,我记得邵厂长是具州某个学院毕业的啊。唉,糊涂啊,那个学院是工大分校,后来又并回到工大去了,我怎么连这也想不到呢。王近之隐隐地对某些事有了一些体会。
“为什么给我的是贵宾年庆邀请函,是因为上一次年庆时曾在化工系作过一次发言,语惊四座,被学校收入了贵宾名录中,这一届年庆,名录延续了下来。
今年,学校办了一个走出象牙塔的讲座,面向大市场的系列请座,邀请我在化工系里进行二十分钟的发言。”王近之拆开邀请函,看了看里面的内容后对刘厂长说。
名校校庆,四十五年间出来的人才海了去了,论资排辈,一般情况下,没做到地区级领导,根本上不了系主席台。
通过县府办的杨主任,王近之了解到,虽然只是系级的专题发言的机会,在校庆中有这资格的,全县直至全地区,也只有王近之独一份。
这个就不好办了,工大性质上接近工科,毕业后多分到各企业中,所以,很多企业的厂长都是这学校出来的。现在,给学生开讲座的却是一个什么职务都没有的大头兵,走上讲台,还不被眼火烧坏了脊梁骨啊?
二百三十四章 边缘科学
衣锦还乡才值得夸耀,现如今落魄如此,上校庆的系讲台有什么值得说的?
五年前,刚毕业不久,初生之犊不怕虎,曾经名动一时,老师心目中,必以为我现在最不济也是企业的中高层了,才有这封邀请信。推到了风口浪尖,已无后退的可能,王近之提前一天来到学校,找原来的班主任高老师请教。
王近之与高老师的交情非同寻常,如平常看望他一般,在他所住的小区菜场里购了几个菜就直奔他的家里,“高老师啊,这次的校庆发言可让我骑虎难下了,这两年我混得实在太差,都给高老师丢脸了,现在,在企业里还是个普通的技术员,没有任何职务。”一到高老师的家里,王近之就大叹苦经。
“要赚点钱还不容易啊,我推荐你几个企业呗。”高老师拿出一本夹满名片的本子。
“不急不急,本次到这里请教高老师的首要任务是如何完成校庆系讲座,不瞒你说,现在的讲简直是比惨啊。还不如五年前那时意气风发呢。”王近之一边洗菜一边对高老师说道。
“还能惨到那里去啊,你给我说道说道这几年干了些什么出色的技术活,我给你分析一下。”高老师一边淘米,一边问起王近之的近况。
“这半年来就搞得焦头烂额的,为了一个叫吡咯的产品,气相反应温度四百度,催化剂再生温度一千度,反应条件与反应器的设计,都脱了我的二层皮了。”油热了,王近之把肉片倒到锅里,滋的一声,青烟冒起。
“你说,你在工业化上做成功了四百度左右反应的温控与一千多度再生的温控,烧菜停一停,细说一说你是怎么做到的?”高老师停止了淘米动作,倒了两杯茶,语气有些激动:“这在国内是个难题,这个温度段的控制,小试与中试成功的很多,产业化成功的一家也没有,如果你说的是真的,产业化角度分析,绝对的全国首创。”
是不是首创什么的,王近之从没关注过,不过,在做这个产品的产业化放大过程中,确实碰到了许许多多以前搞化工从没经历过的事情,比如,加热用的不是蒸汽与热油,也不是明火与电加热,而是烟道气。反应器要经受常温到四百度左右的反应温度直至一千度的再生温度的考验等等,与学校时学的化工知识完全不同。王近之细细地说了从实验室走到产业化的过程。
“你这个是典型的边缘科学的产业化,我们工学院搞的就是工科,这个主题对我们有极重要的现实意义,你细细地整一整内容,我想,把原来听课的范围由单独的化工系扩大到部分工程系的同学。”高老师的声音有些颤抖,学校专心学问的老师常常是这种心态,一有新的发现,情绪上就无法自主。
“工程系学的是土木工程之类,如果是冶金可能还靠点边,我这与土木工程没有半点关系啊,高老师。”肯定是高老师在理解上有些偏差,以为工程系里有学冶练什么的了,王近之特意提醒了一句。
“对,对,我组织无机化学的老师们与物理化学的老师们参加你的讲座旁听,这对他们会有很大的启发的。”高老师醒悟过来,搓着双手。
“把菜放下,不浪费这个宝贵的时间了,我立即邀上姚克俭老师与陈力老师,就在学校食堂的小餐厅,边吃边聊,把如何在这么高的温度段实现产品产业化的事好好的议一议。姚老师正在设计一个类似的课题,受阻了好几个月,找不到好的思路,你来得正是时候。”高老师提起电话。
“姚老师,今天中午请客你买单,我给你找了个做高温气相反应的师傅,准对你的设计有帮助。”
“哪个名校来的客人,是大连理工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