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白锦儿看了看他身上破开的衣服,又抬头看了看他的脸,那双琥珀色的眸子嵌在深邃的眼窝里,就好像两块成色极佳的蜜蜡一样。
片刻之后,白锦儿叹了口气。
她转过身,弯下腰在自己床头的木箱里翻着,翻出一件黛色的袍子,丢到了小景怀里,
“脱下来,我给你补。”
小景咽下最后一块胡麻饼,盯着眼前的白锦儿。白锦儿的表情并没有任何的惊讶或是难以置信,依旧是和平常一样的神色。
小景歪了歪头,这才伸手,脱下了自己身上的夜行衣。
白锦儿嘴里咬着针翻着衣服看了看,口子很大,直接从肚脐的位置一直拉到了左肋处偏后的位置,白锦儿抬眼看了披着她袍子的小景一眼,蜜色的肌肤上似乎并没有伤口。
“你小子运气还真好。”
白锦儿嘴里小声说道。
她虽然找的是自己最大的一件圆领袍,可是披在小景身上却依旧显得窄了许多。小景并不胖,甚至还偏瘦,可他的骨架大,因此这样的瘦并不会让他看上去弱不禁风,反而有一种充满力量的匀称感。
袍子敞开只是随意披着,小景右手撑着自己的下巴,看着白锦儿缝补着他的夜行衣。
“好了,”
咬断尾端系好的线,白锦儿把针收进针线盒里,把手上的衣服递回给小景。小景伸手接过,抖开,看着已经缝补好了的大口子,挑了挑眉,
“你这女工,怕是要多下功夫练练了。”
白锦儿脸上一红,啐了一口,
“真是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早知道就让你这样出去,让不良人把你抓走算了。”
小景抖落了身上的袍子,穿好了自己的衣裳。
“我走了白小娘子,”他背对着白锦儿,走到窗子边。
“哎等等,”忽然,白锦儿喊住了他,她在自己随身的小荷包里摸了摸,摸出一吊钱来,朝着小景递过去。
“拿着吧,如果你有急用的话,”
白锦儿说,
“别,别再去做这些事了。”
小景背对着白锦儿并没有转过身来,他也不说话,就这样静静地站着。
“不需要,”
过了许久,才听见他说了这么一句。
单手一撑,小景就这样从窗子翻了出去。白锦儿看见他身手利落地爬上后院的桂花树,整个人顿时隐匿在了茂密的枝叶中。
白锦儿轻叹一声,把那一吊钱又塞回了荷包。
“小娘子,”
枝叶里忽然传来的声音把白锦儿吓了一跳,她顺着声音来源看过去,原来是小景还没有离开。
少年的声音低低地传到了白锦儿的耳朵里。
“端午的时候,给我尝尝你新做的粽子。”
说完,只听见桂花树上发出窸窸簌簌枝叶拨动的声音,小景这才是离开了。
白锦儿又在窗子边站了一会儿,才合上了窗子,吹熄了油灯。
第三十六章 知己知彼
“我说小丫头,你这急匆匆地把我们都叫来有什么事儿吗?”
石玉宁一屁股坐在了坐榻上,翘着二郎腿,斜倚着窗框,手里抓了一把瓜子,眼睛望着窗外街上来来往往的姑娘;而赵小晓则按着自己的袍子,规规矩矩地坐了下去。陶阳则跟在白锦儿的身后,看着白锦儿打算拿什么便抢先上去拿了,争取不让白锦儿拿到任何东西。
“好啦三郎,你快去坐着吧。”
白锦儿看着自己手里的调羹再一次的被陶阳拿走,有些无奈地说道。
“就是三郎,你这殷勤献的,能不能含蓄些?”
看着陶阳的那副模样,石玉宁吐出一片瓜子皮,嫌弃地说道。
陶阳这才依依不舍的放下了手里的东西,转身也坐下。
“丫头,你们今天不开店吗?”
原本应该满是客人的白家食肆里除了他们四人以外,再没有其他的人了;石玉宁有些疑惑地问道,白锦儿拎着茶壶过来,在他们面前的杯子里都添满了茶水,才悠悠地说道:
“为了迎接你们几位,我可是特意停业一天了的。”
“哟,这是什么事情,这么大的阵仗?”
石玉宁的语气里多了一丝调笑的意味。
白锦儿却没有直面回答石玉宁的问题,而是看了看门外,问道:“怎么不见孟二娘?”
“她呀,她估计正在和她阿娘墨迹呢,怕是还要一会子才能过来。”
“怎么,这事还非得二娘在场?”
白锦儿的嘴角微微上扬,她忽然挺胸抬头双手叉腰,平白无故多出了一股骄傲的感觉。
“今天这事儿啊,还非得你和二娘在场才行。”
“我?”
石玉宁的食指指了指自己。
“有我什么事儿?”
“什么事儿还非得四郎在场的?”
陶阳也听得满心疑惑,他看了看石玉宁,眼里除了奇怪,还有几分不满。
石玉宁被陶阳不算友善的眼神看得一激灵。
“哎我说丫头,你说话可得说清楚啊,我可不想回家的时候被人用麻袋套着头拖进小巷里打一顿。”
“怎么,石少爷的仇家已经多到了青天白日朗朗乾坤都能被人胖揍一顿的地步了不成?”
“多不多不知道,”石玉宁小声嘟囔,“只是你再不说清楚,估计马上就有一个了。”
赵小晓也看着白锦儿,满眼的好奇之色。
“其实很简单,”白锦儿提着裙子,走上了坐榻,坐在三人的对面,双手交叠于膝盖之上。
“我是想让你们尝尝我新研究出来的粽子口味,并且给我一些建议。”
“如果觉得还不错的话,等到端午的时候,我打算和阿翁卖粽子。”
听见这句话,在场的其他三人脸上都显出了不同的神色。陶阳倒是没有多大的变化,毕竟此事白锦儿已经事先和他说过;石玉宁的表情精彩些,一副难以置信的样子,而赵小晓,听见粽子两个字,眼睛里顿时射出了光。
“在哪里,粽子?”
自打进门以来,赵小晓第一次开口说话了。
“别急老赵,等会儿就蒸好了。”
白锦儿朝着赵小晓摆了摆手,直接没有看陶阳和他,白锦儿的注意力一直停留在对面石玉宁的身上。石玉宁脸上思索的表情毫无遗漏地被她看在眼里,白锦儿知道石玉宁有不一样的想法,便开口询问:
“你怎么看,四郎?”
石玉宁抬起眼皮扫了白锦儿一眼,搭在自己膝盖上的右手朝着白锦儿招了招;白锦儿会意,把他面前的茶杯端到了少年的手里。少年郎抿了一口,咂巴咂巴滋味,在众人的注视下,才慢悠悠地开口道;
“我觉得,有点难啊。”
白锦儿扬了扬下巴,确实和她想象的一样,不指望只要能填饱肚子的就行的赵小晓和根本不客观的陶阳能给出什么参考性意见,白锦儿其实最看重的,还是石玉宁和孟如招的意见。
“是因为崔家粽子铺,对吧?”
石玉宁缓缓点头。
“说起来这么些年了,一直听说崔家铺子的粽子味道最好,就连刺史陈公家,都早早的于他们家订了,可是这么些年我一直都没有尝过,我也很好奇,那个粽子究竟是什么味道?”
石玉宁撇了撇嘴,右手抬起,白锦儿够身接过茶杯放在桌上,就看见他依旧保持着这个慵懒的姿势,手有节奏地拍着自己的膝盖。
白锦儿刚想说什么,一旁的陶阳先控制不住了。他朝赵小晓使了个眼神,赵小晓会意,一巴掌拍在了石玉宁的背上。
“哎哟!”
“嘶——”
赵小晓的手掌怕是几十斤的重量,拍在石玉宁身上虽然没有用力,但是也足够这个疏于锻炼的公子哥喝一壶的了。他捂着自己被拍到的地方,没了刚才老神在在的模样,呲牙咧嘴地吸气不停。
“知道什么就说,”
陶阳沉着一张脸,看着石玉宁。
这男人太可怕了,石玉宁心想。他也不再玩闹,坐直了身子,右手还搭在自己的肩膀上,整个人看上去有些滑稽。
“每一年崔家的粽子总共会卖五个口味,每个口味会卖五十个,但是卖的最好的是其中的两个,分别是赐绯含香粽和水晶龙凤粽。这两个口味的粽子,也是卖的最快的了,基本才一端出来,就被人抢购一空了。”
“听说赐绯含香粽就连前几年中央下来的巡抚使都赞不绝口呢。”
“可惜,这赐绯含香粽我家从来没抢到过,倒是那个水晶龙凤粽,我阿爷曾经买到过一次。”
“那个赐绯含香粽和水晶龙凤粽是什么?”
白锦儿打断了石玉宁,从这个名字,她有些难以想象里面的馅料是什么。“赐绯含香粽是一种冷粽,里面包着他们家秘制香料果品,在外面淋了一层去年就窖藏好的金桂蜂蜜,咬一口清凉甜蜜,口齿生香;而水晶龙凤粽呢是肉粽,里面包裹着腌制过的蛇肉和鸡肉,因为蒸过之后糯米变得半透明隐的约能看见其中馅料,因此得名。”
“不过,”
石玉宁喝了一口茶,脸上的表情有些复杂。
“老实说,那个水晶龙凤粽的卖相虽然很好看也久负盛名,但是,我并不是很喜欢。”
“那个蛇肉与鸡肉一起烹调,即使是研制过的,我也觉得总有些土腥味。而且因为因为是腌制的,少了蛇肉原本细嫩的口感,鸡肉的口感也偏柴了。”
“我还是更喜欢他们家的碱水粽,虽然简单,但是米是好米,用来替饭吃再好不过了。”
听完石玉宁说的这些话之后,白锦儿陷入了沉思。
石玉宁看了白锦儿一眼,以为他是被自己说的话吓到了,叹了一口气,故作深沉地想拍拍白锦儿的肩膀,刚伸出去的手却被陶阳打了一下,他又悻悻地抽了回来。
“丫头你也不必太过担心了,虽然说崔家铺子你肯定是竞争不过的了,可是你要想,他们家很快就卖完歇业了呀。到时候肯定有很多没买粽子的人会出来买别家的粽子,抢不过崔家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