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盘点心而已,在哪里吃不都一样?”乔茵自然接口。
关新妍轻轻摇头,柔声说:
“同样一盘点心,落在贫户之家是奢侈不实用的充饥粮,落在富贵人家被视为体面的赠礼,而在夫人这里却是打发闲适时光的调味品,这盘点心,唯在夫人这里享用最是怡然。”
乔茵并不十分在意地点点头。
“同样的东西在不同的地方会有不同的价值。
比如那小草,在原生之地是开荒功臣,移植到普通人家的后院,被视为不可或缺的点缀之物,若误入名花繁多的大观园里,便是一株无人问津的野草。”
乔茵不解地看着关新妍,问道:“妹妹此番话寓意什么?”
“同样的一件物事,在各人眼里的价值各不相同,处置对待的方式自然不尽相同,或许夫人觉得随手可以弃置的物事在别人眼里却是珍宝。
夫人认为理所应当的某些举措可能在无意间损害了他人的权益。
外面这些人,正是为声讨属于自己的权益而来。”
乔茵脸色乍变,微含愠怒说道:
“妹妹对外面的情形有多少了解?听妹妹所言,竟是要帮着外面那些暴民们一起来声讨本家吗?”
关新妍轻轻摇摇头,柔声说道:
“府外那些人围着靖王府围墙不停声喊,想听不见都难,妾虽然对外面的情形不是十分了解,但听他们的高声喧言,大致可以明白他们的来意。
妾方才所说的那番话,并没有偏帮谁,只是在说理。”
乔茵攸然提高嗓音说道:
“本家请你来是想让你替本家想法子出主意驱走那些暴民,不是让你来讲道理的!道理以后可以慢慢探讨,眼下须尽早将那帮暴民赶走。”
“夫人,”关新妍看着乔茵焦躁的神情平静说,“外面不过是些寻常百姓,夫人为何如此紧张害怕?”
“他们不是寻常百姓,他们是暴民,他们堵住靖王府的出入口,随时都可能冲进来为非作歹,你难道不害怕么?”
“怕什么?他们不过是和妾的父母兄长一般的普通人而已,又不是洪水猛兽。”关新妍说完,盯着乔茵的脸认真说道:
“俗话说,不做亏心事,不怕人敲门,夫人如此紧张,莫不是亏欠了他们?”
“瞎说!”乔茵立即接口,“本家乃堂堂靖王府夫人,从不与那等贱民有交集,哪有什么恩泽、亏欠之说。”
“既如此,那夫人不必过度忧虑,外面那些人又不是悍匪,又与夫人无怨无仇,不会胡来。”
乔茵心里焦躁,眼见关新妍一脸悠然、无所谓的神情,终抑制不住恼火,猛地站起身,面对关新妍大声喝斥道:
“关氏,你实在叫本家失望,枉本家以为你识大体,有智计,特意请你来商量御退之计,谁知你态度如此模糊随意,根本就看不清形势,分不清敌我。
你又不了解外面那些人,你如何确定那些人不会做出无礼野蛮行径,那些人今日聚集在此,根本是有规划,有预谋。
他们在情绪失控之下,随时可能冲进来打砸劫掠,到时,你、我,以及王府里所有人的性命都可能遭受威胁。
即便他们没有冲进来,我们的情境也不会好到哪去,府里上百人吃喝拉撒的问题都亟需解决,他们这么围下去,过不多久,府里臭气熏天,且大家缺吃少喝,这日子还怎么过下去。
王爷不在府上,府里无人主持大局,眼下,府里的消息传不出去,官府的人不知什么时候才会赶来解围。
本家已是心急如焚,而关氏你却无丝毫忧虑,难道你以为靖王府遭了劫难,你可以独善其身吗?”
第一佰一十章 情势
乔茵说话的同时,脸上变幻着各种神情,愤怒、焦燥、恐惧、失望、忧愁,无比生动。关新妍却从始至终淡泊恬静。
仿佛一盘鸳鸯火锅,一半红油翻滚,一半清汤怡然。
关新妍耐心等待乔茵将内心所有的担忧、不安、狂燥表达完之后,淡然开口道:
“夫人其实不必如此忧虑,夫人若是相信妾的话,不妨坐下来听妾与你细细分析眼前的态势。”
乔茵看进关新妍宁静悠然的双眼,烦燥的情绪顿时泄去了大半,当下坐下身来,半疑虑半期待地看着关新妍。
关新妍轻启口说道:
“从外面这些人的穿着打扮可以看出,他们都是边城里的百姓,倘若让王府里一些管事的人出去看一看,说不定还能从中认出几张熟悉面孔。
他们身上没有携带任何利器,若是有,早被巡街的兵士们拿下了,走不进靖安坊。
他们多半是举家或举族而来,凑上这许多人,是为了壮胆壮威,扩大声势和影响,并非是要行暴动之举。
倘若真要行暴动之举,便不会让老人、妇人、孩子也参与进来。
他们若要举事,应当在夜黑风高之时,悄没声息而来,出其不易发动攻击,而不会选择在将近天明之时聚集在靖王府门前大呼小叫。
从多方面看,外面那些人此来的目的,是要申诉而非暴动,兴许有个别人怀有不轨企图,但他们也定当知道这里是靖王府,府里地阔院深、甬径曲折,不熟悉地势之人不敢冒进。
况且,府里有许多拿着兵器的护卫们,有歹念之人不敢轻举妄动。”
乔茵脸上现释然神情,全身放松不少。
“夫人也别太乐观,虽然那些人不会冒然冲进来,但这件事,会给王府造成深远影响。”
乔茵刚放下的心又提了上来,双眸紧盯着关新妍。
“夫人可曾想过,王府被围至少已有半个时辰了,为什么官府的人迟迟未到?
靖安坊是边城里重点防卫之处,此地发生如此重大的事情,官府的人不可能不知道。
最近的营房离王府只有七百米远,倘若那些兵士们接到指令后从营房出发赶来救场,别说漫步过来,哪怕他们走三步退两步,此刻也该到了。
然而他们迟迟没有来,是因为,没有人给他们发出指令。官府的人都十分清楚,府外这些人不是暴徒,不是简单驱逐就可以了事。”
“官府难道支持纵容那些人的举动?”乔茵惊讶声喊。
“不,他们不敢!官府的人知道这些百姓是为申诉而来,如果门前嚷闹的只是几个人,官府会毫不犹豫出手阻拦。可眼下是几百人,他们不敢拦。
因为,如果百姓们申诉的都是实情,那么,此事影响甚大,可能会引起所有底层劳动人民、商界、官界等各方震动。
普天之下,大多数人是会同情弱者,而且这大多数人都是源自千百万百姓之家,所以,大多数人自然会站在百姓们一边。
倘有哪个官员不知轻重强出头下令阻拦,那他将会得罪这大多数人,会激起公愤。
所以,官场之人对于眼前之事不是不作为,而是不敢作为,他们在等,在等一个敢于承担责任、又有品级的人站出来发号施令,然后他们按指令行事,便可少遭受些非议和指责。
如果夫人将希望寄托在官府身上,那恐怕有得等,敢出头又不怕得罪大众的官员自古以来就不多,此边城里不知能有几位。”
“关键时候,一个一个都指望不上。”乔茵焦急又愤恨地拍了下桌子。
“倘若官府的人迟迟不来制止,那么外面的人会越聚越多,因为大家都明白法不责众的道理,那些从前与靖王府有积怨的、有嫌隙的或者想趁乱谋利的、看热闹的人都会赶赴过来。
他们团团围住王府,不仅影响王府里的人正常出行,给王府日常生活造成不便,还会让王府受到外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当然,伴随靖王府声名远扬的还有许多恶言恶语的风评。
如果任由态势发展下去的话,可以预见,事情会按照这几条轨迹发展。
一,官府派兵持械将百姓们强行镇压下去,靖王府从此背上为富不仁、恃强凌弱、嚣张蛮横的恶名。
二,山贼土匪趁乱而来,激起民变,引发恶斗,靖王府沦为战场,损失难以预料。
三,别有用心之人大肆渲染此次事件,抹黑靖王府,声达朝延,边城大变天。”
第一佰一十一章 计策
乔茵面色大变,蹙眉惶恐问道:“至于吗?不过是些平民百姓,竟会造成如此严重后果?”
“会!”关新妍及时给予肯定,“唐朝太祖曾说过,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不要小看平民百姓,他们是最忍辱负重之人,亦是最生生不灭、星火燎原之人。”
乔茵沮丧低头闷声自语:
“倘若王爷在府上便好了,以往,无论是边城还是王府里出了事,王爷总能很快摆平。如今这个时候,谁能救我们,谁能救靖王府。”沉思片刻,乔茵猛然抬起头,双眼满含希翼之光,激动声喊:
“我爹,对,我爹一定会很快带人来解围的!”
“眼下边城内外一片忙,王爷尚忙得脱不开身,乔督指挥使怎敢擅离职守?”
一盆冷水浇下来,乔茵面如死灰。
见乔茵委顿得差不多了,关新妍柔声说:
“夫人不必太忧心,妾这里尚有些计策,但要视夫人的意愿而取舍。”
乔茵立时睁大眼睛,说道:“你有什么好计策,快快说来。”
关新妍沉静道:
“这下策,是一走了之,请夫人立即收拾细软,乔装打扮一番,随后让人在靖王府门前故意制造些小混乱,夫人在护卫们的掩护下趁乱逃走。
夫人出府后不要想着去向官府报信,那条路没有意义,夫人最好径直回娘家,待王府风平浪静后再回来。”
乔茵果断道:“此方法断然不行,若叫王爷知道本家如此行事,将来定然说本家是无勇无谋、贪生怕死之人,那本家将来定会被王爷唾弃一辈子。还有其它什么计策?”
“中策是,安抚外面的百姓,夫人拿出些府里库房银两散发给外面那些人,让他们在外面好吃好喝好睡,与他们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