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也是,没卖过东西,难为情死了,而且我去摆摊了,云鹏那边没人照顾。”唐来凤说道。
蔡老师大名蔡云鹏。
“姆妈,二哥马上高考,三哥马上中考,我也快去淞城上学了,家里还有阿嬷在,用不着你守在家里照顾,我觉得姆妈是大有所为的女强人,以后肯定能当女老板,就像顾阿嬷那样的,姑姑也一样。”
唐小囡使劲游说,她真希望妈妈和姑姑能走出去,不要一辈子守在山村。
现在可是最好的时代,在这么好的黄金时代,踩缝纫机像什么样子。
姑嫂俩被这彩虹屁吹捧得飘飘然,分不清东南西北了,她们真的有那么厉害?
能和顾老夫人一样?
每个人都是有梦想的,哪怕咸鱼,许金凤和唐来凤自然也有梦想,只不过生活磨平了她们的激情,现在又重被唐小囡点燃了。
但她们还在犹豫,毕竟是未知的行业,又一把年纪了,不敢轻易尝试。
“我觉得小囡说的有道理,大嫂和来凤可以尝试一下,如果成功了,比踩洋车有前途,要是真的不行,大不了再回来踩洋车嘛,自家人办的厂子,好说话。”唐来贵笑道。
“要是赔钱咋办。”许金凤担心。
“姆妈,不会赔钱的,霍哥哥说,你从服装厂先拿货卖,卖了再结帐,卖不完就退给厂里,而且小叔每次都把衣服卖完了,说明衣服很好卖,肯定能卖出去。”唐小囡给自家娘亲吃定心丸。
现在做生意是真的特别容易,服装厂的衣服又是行俏的,怎么可能卖不出去,她娘只要尝到了甜头,肯定十匹马都拉不回来了。
许金凤不由意动,“那……我去试试?”
她看向丈夫,想得到些支持。
“你想去就试试,不行就回家。”唐来福平淡道。
“行,我明天去乌城报名,来凤你去不去?”
“我回去和云鹏商量下。”唐来凤也很心动,要是真的能做出头,做生意肯定比踩洋车挣钱,她也想去淞城买房子,买四套,三个孩子一人一套,再留一套给将来的孩子。
她打算再生一个,按照政策,蔡老师是可以再生一个的,不过她年纪有点大了,怀孕没那么容易,先调理好身体才行。
隔了几天,唐来凤征求了蔡老师的同意,和许金凤一道去乌城认购摊位了,许金凤买了三个,唐来凤则是两个。
许金凤打算两个摊位并作一个卖衣服,另一个则卖袜子,草唐镇那边有很多人做袜子,她随便搞点来卖,肯定能挣钱,唐来凤的摊位和她挨着,姑嫂俩看五个摊位没问题,不行就雇人。
第1094章 越城独有的板块经济
小商品市场三月二十六开业,认购完摊位后,许金凤的内心就处在煎熬中,既希望市场快点开业,她能早点挣钱,又希望慢点开业,因为她怕赔钱。
唐来凤的心情也一样,姑嫂俩就像坐过山车一样,每天都过得度日如年。
时光匆匆,82年的除夕终于到了,唐来金也在市场认购了六个摊位,唐家摩拳擦掌,准备在82年大干一场。
三月份底开业,许金凤提前进了一批袜子,现在流行的是尼龙袜,五颜六色的,草唐镇现在已经兴起了织袜的家庭作坊,再过十几年,草唐镇就会成为世界袜业之都。
可以说,全国九成的袜子,都是草唐镇生产的。
唐小囡特别熟悉那儿,前世她做外贸,工作重心是在乌城,但草唐镇也是常去的,很多外国客商都会去那儿批发袜子,还有另一个镇子她也熟悉,名叫山湖镇。
说起来越城这个城市,虽然比不上乌城的小商品城在世界上有名,但也是个经济强县,而且越城的经济情况非常特殊,可能是全国唯一。
越城是板块经济,几乎每个镇子都有独有的经济形态,然后结合在一起,便促成了越城的经济强县,在全国都排得上名次。
比如说,草唐镇是袜业之都,家家户户都生产袜子,连七八十岁的老太太都在家包袜子,不会闲着。
而山湖镇则是淡水珍珠之乡,全世界九成的淡水珍珠就来自山湖镇,那儿有世界最大的淡水珍珠市场,每天都会有无数国外的客商来这儿进货,唐小囡对这个镇子也是非常了解的。
再就是化泉乡了,有独到的美人醉烧酒,而李青松的外婆那儿,则是香榧之乡,光是种植香榧就让农民们个个腰缠万贯。
此外还有五金之镇,衬衫之乡,轴瓦大镇,草莓之乡,鞋业之乡,织布之乡……数不胜数。
越城三十几个乡镇,每个镇子都不闲着,有独特的经济模式,所以这儿的老百姓生活都比较富裕,只要两只手不闲着,肯定能过上小康生活。
而且在这个时候,这些乡镇的经济都开始兴起了,不过现在都还是小打小闹,再过十来年,都会迅速发展成大厂,甚至成为全国知名品牌。
许金凤批发回了三蛇皮袋袜子,都是尼龙袜,唐小囡觉得很土气,而且她前世都没见过这样的袜子,她小时候流行的是棉袜,长大后流行科技元素,像竹炭袜,羊毛袜,骆驼毛袜等。
甚至还有保健作用的保健袜,又出了船袜,既能当袜又能当鞋的家居袜,五花八门,品种特别多。
“我只付了一半钱,等卖完了再进。”许金凤有些忐忑。
她怕卖不出去,连那一半钱都打水漂了。
唐来凤没进袜子,她只有两个摊位,想都卖服装,主要是没精力搞,她不能一心扑在事业上,家庭也要顾牢的。
“这些袜子真好看,看着质量也不错,肯定能卖出去。”
唐来凤扯了扯袜子,赞不绝口。
唐小囡嘴角抽了抽,审美果然严重有代沟,不过姑姑的眼光代表了现在大众的审美,肯定是不愁销路的。
第1095章 开业前紧张失忆症
开业前几天,许金凤将服装和袜子都弄去了乌城,她在乌城租了个房子,专门用来当仓库,和唐来凤一道,要是赶不回去还能过夜。
25号那天,许金凤和唐来凤都去了乌城住着,唐小囡也跟着去了,她想看看能不能帮忙,好歹前世她是干外贸的,也算有销售经验嘛。
明天就要开业了,许金凤第一次失眠了,躺在床上翻来覆去,脑子特别清醒,根本睡不着。
“大嫂,你也睡不着?”唐来凤幽幽地问。
“睡不着,在想明天咋卖,要是卖不出去咋办?”
“我也是,大嫂,你说明天开张会不会有生意?”
“我哪晓得,要是一个人都不来买就完蛋了。”
“呸呸呸,大嫂你说点好话,开张大吉,明天肯定生意兴隆,财源滚滚!”
“对对对,生意兴隆,财源滚滚!”
……
姑嫂俩越聊越兴奋,天边都泛起了鱼肚白,这才昏昏沉沉地睡了过去,大清早就醒了,只睡了两三个小时,但姑嫂俩都精神奕奕。
市场八点开业,还有乌城县长剪彩发言,摊主们七点半之前就要进市场准备就绪。
许金凤在附近买了油条鸡蛋豆浆,“赶紧吃,吃完了去摊位守着。”
“大嫂,我把价钱忘记了,刚才一下子就想不起来子,咋办?”唐来凤慌得一口都吃不下。
“昨晚不是还背得滚瓜烂熟呢,咋忘了?”
“我也不知道,就刚才脑子一片空白,啥都想不起来了。”唐来凤哭丧着脸,恨死自个了,怎么就这么不争气。
“急啥,我记得,一会儿我和你说,反正咱俩挨着。”
许金凤颇有大将之风,拿了根油条让唐来凤吃。
唐小囡小口地啃着油条,肚子都笑开花了,关键时候还是得看她娘啊。
只是——
“这件男孩衬衫多少钱一件来着?是不是七块?”
到了摊位后,许金凤看着一件男孩衬衫一脸懵,她也忘记价格了,不止这件男孩衬衫,其他的也忘了。
“我哪知道,我都忘了,大嫂别急,我记了笔记。”
唐来凤赶紧拿出笔记本,姑嫂俩一件一件地比对,嘴里念念有词,像极了考前临时抱佛脚的学渣们。
唐小囡嘴角抽了抽,好吧,她收回之前的话。
离开业还有半个小时,唐小囡闲着没事干,背着手去别处巡逻,前面不远是小叔唐来金的摊位,他雇了两个漂亮姑娘看摊位,再过去些是霍谨之的摊位,他雇了四个人。
其他摊主们也都严阵以待,个个都十分激动。
摊位上的商品品种不算多,但也不少,大都是生活用品,像袜子鞋子衣服布匹等,还有些卖五金和家电的,唐小囡还看见到两个熟人。
马向东和莫汉民。
“马伯伯,祝你开张大喜,财源滚滚。”唐小囡大声嚷道。
马向东认出了她,哈哈大笑,“小囡的嘴越来越甜了,伯伯给你个红包,借你吉言了。”
“谢谢伯伯。”
唐小囡不客气地收了红包,又去了莫汉民的摊位转悠,同样说了一通吉利话,也收获了一个红包。
第1096章 看见大佬
莫汉民开的是夫妻档,卖是的头花纽扣别针这些小东西,他妻子看起来比丈夫更精明能干一些,很显然家里是女人当家做主的。
唐小囡朝摊位上摆着的营业执照看了眼,上面有夫妻二人的姓名,不由愣住了。
周新群。
这个名字她太熟悉了。
前世可是如雷贯耳的名字,乌城的新群集团享誉全球,掌门人便是周新群夫妻,但对外还是以周新群为主,所以丈夫的名头不太响亮,没多少人知道。
新群集团是典型的鸡毛上天的经济模式,夫妻俩从鸡毛换糖开始,慢慢做大做强,创办了发饰公司,最后成为了全球最大的发饰批发商,又创办了新群集团。
再接着就是上市融资,涉足了房地产和酒店餐饮等各项行业,唐小囡没见过周新群本人,但经常在媒体上见到,和现在摊位上朴实的妇女并不像。
不过她很快就明白了,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