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是观察,看看每个人的状态,实力,以及其他方面,做个初步筛选,三十七人,还是太多了些。
二来,我毕竟参加过比赛,算是有些了解,这七天,算是集训。
我想好了,找个普通的酒店就行,再来个大点的会议室,花不了太多钱。”
向东放下资料,他倒是没想到肖一若居然会想到培训这一招,以前选拔,大伙只有一个目的,找到最优秀的那个。
想的都是如何出难题,看候补们如何解决。
“有没有详细的计划?”
“有的。”肖一若又拿出另外一份文件:“七天的周期我都订好了,一些人可能需要领导你帮忙协调。”
向东看的很认真,两页纸的内容,分为时间,项目,负责人,目的四个项目。
“为了给予选手们紧张压迫感,我的想法是大棒和胡萝卜兼施。”肖一若在旁道:“这么多人,不可能所有人都表现优异,遇到实在不行的,直接回家,这是压力。”
“胡萝卜呢?”向东没有抬头。
“两种方式,第一,设置奖金,评选最后给予排位,和谁参加比赛无关,只是单独地评出前三名,给予一定金额的奖励。
第二,承若,如果进入三十二强如何如何,十六强又如何,这两点,需要领导你来拿主意。”
“不止吧,一周不上班,有些人大概也需要我去协调对不对?”向东笑道:“你这是在给我找活干。”
“能者多劳嘛。”肖一若微笑:“如果成功,以后有类似的比赛,我们都可以用这个方式进行选拔,等于是有了套标准,实行起来事半功倍。”
“行,我觉得没什么问题,不过,既然如果要做,肯定要有些成绩,你可别让我失望。”向东拍了拍他的肩膀。
“我会努力的。”
很快相关文件下发到各地电视台,引发的小范围热议。
金话筒是一个荣誉,更是一座通往成功的捷径,桥梁,如果表现优异,可以少奋斗几年,只是,这条路难度颇大,没有实力,相靠运气,基本不大可能。
以前,对于大奖众人的态度:哦,别人的。
人会有总奇怪的自信。
对于首富,大佬们的成功,他们会觉得理应如此,比不了,人家就是牛逼。
可是,身边的同事或者熟悉的人忽然赚了大钱,或是做了其他什么事,心里就会有些不平衡,觉得换成自己也能做到,只是少个机会。
肖一若是活生生的案例,尤其对于东安卫视的主持人来说,一年前,他名不见经传,还是个实习生。
如今却成为炙手可热的三线主持人,领导爱将,明日之星。
对他的感觉每个人感觉不同。
新人们视为榜样,奋斗的目标,朝着肖一若放下在努力。
老人们多少有点吃味,觉得他别的不谈,运气绝对一顶一的棒,自己和他大概就是差在运气上。
一年一度的金话筒再次来临,众人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一周的集训,大伙反应倒是还好,不会太排斥。
作为主持人,其实经常参加一些大型学习类会议,去到陌生的城市,和同行一起生活个两三天,听听名家讲座,互相交流经验。
再者,文件里也说了,这次过来,就是培训,为了让大伙在金话筒有更优异的表现,让老师们授课,是好事。
别提还有奖金,成绩最优异的前三名分别是一万,五千,三千。
钱不多,但有特别的意义。
三十七人,都是年轻的力量,正式入职不到五年,是电视台未来的希望,就算没能进入金话筒,可在一群人里崭露头角,领导们自然也会关注到,以后也许能获得更多的机会。
有些心思灵活的,已经想好了,这次集训不管其他,至少要和肖一若打好关系。
他,已然成为人脉。
可能是因为最近没啥大动作,久未出现的系统再次发布任务。
大明星打卡系统:
任务:作为组长,要负起责任,你拿下了金话筒冠军,不能落下面子,带领东安本次比赛代表取得好成绩,最低要求,进入三十二强
奖励:???
惩罚:无妄之灾,
状态:进行中,
下一次打卡:???
第一百九十四章 集训
七月底的某天,胡同市电视台主持人童安下了动车,拎着行李刚走出车站,就发现了站外举牌的工作人员。
“你好,我是童安。”他走了过去。
“童安,胡同过来的对吧。”工作人员看了看他的身份证,比照了手里的表格:“你好欢迎来到东安,请跟我来。”
没人给他提行李,童安也没想过这个,跟着对方走了一会,便看到印有东安卫视四个字的大巴车,从外头看去,已经坐了不少人。
“你先上去找个位置,还得等一会,有俩人快到了。”
“谢谢。”
童安上了车,能做五十多人的大巴上零零散散有十几个。
“各位老师好,我是来自胡同市的童安,请多多关照。”
“你好你好。”有人微笑回应。
同省不同市,虽说是同行,互相之间不太认识,主持人这行,年龄不是太大问题,可以说三十岁以后才是真正的黄金时间。
金话筒严格要求,从业经验不得超过五年,也是为了给年轻人机会。
车上的十几人年龄相仿,有男有女,炎炎夏日,依然穿着整齐,在一切未知的情况下,得留个好印象。
身边的人,都是对手,还没比赛,有警惕挺正常。
童安找了个位置,放好行李坐了下去。
“你好,我是原文和,华昌市的。”
前头的年轻人转过头,友好地伸出右手。
“你好,我是童安。”
“不介意,一起坐?”对方好像很热情。
“啊好。”童安往里头让了个位置:“你到了很久么?”
原文和摇摇头:“比你早十分钟,大伙的时间都差不多,估计是特意安排的,要不这么些人,轮流接也得花不少时间。”
“这里都是地方台的主持人吧。”童安压低了声音。
“嗯,东安本地的肯定不用坐车啊,诶,你接的通知里有说什么么?比如咱们接下来要做什么?”
“没有,就是时间,地点,然后说要进行集训。”
“看来是一样,不知道,能不能见到肖一若,他可是我的偶像。”
“估计难吧,他是负责人,估计就是挂个头衔,偶尔来看看,一切还得靠咱们自己。”
“也是。”
聊了一会,剩下两位人员到齐,车辆开动。
“各位老师,我是东安卫视的工作人员,周凯,接下来的一周,我将负责诸位的衣食住行等工作,电话号码以及微信都发到你们的手机上了,在路上可以加一下。
另外每天工作学习安排计划,都会发到群里,不再另行通知。”
车辆平稳地在城市中穿梭,选手们看着窗外的景象,想法各不相同,有踌躇满志,有担心忧郁,谁也不知道,接下来面对的是什么。
四十分钟后,车辆在某个酒店停下,主持人们纷纷下车。
“各位,每间房两人,直接到前台凭身份证领取,半小时后,在十三楼,一号会议室集合,切记,不要迟到。”
童安跟着人群去到前台,一番协调后,他和原文和换到了一个房间,好歹聊了一路,比起其他人,更加熟悉些。
“环境还挺不错的。”
到了房间,原文和放下行李箱,看了看房间。
“好歹是三星级,东安好歹是上星卫视。”童安打开行李:“我得冲个澡,太热了。”
“你快点,”原文和躺在床上:“咱们只有半小时。”
“冲个凉,很快。”
二十分钟后,两人直接走了楼梯,他们住在十一楼,等电梯更费时间。
推开门,才发现已经算迟了,偌大的会议室人头攒动,粗粗一算,怕不是有三十人,其中不少是陌生面孔,大概是东安的主持人。
整个会议室很大,估计有二百来个平方,不过桌椅都被移走,大伙都是站着,墙上挂着条幅:第一届金话筒训练班
童安走进了人群,和众人一起默默地等着。
下午三点,也就是规定的时间刚到,会议室大门再次打开,众人眼睛一亮。
肖一若带头,身后跟着几人走了进来,有人带头鼓起掌来。
“大家好。”肖一若微笑站在中间:“欢迎来到东安,先给大家介绍一下,我是肖一若,和诸位一样都是主持人。
这位是东安卫视着名导演刘强着名主持人郑秋曼资深编导陈静”
掌声基本没停。
一圈介绍完毕,肖一若往前走了两步:“是不是挺好奇,为什么会议室里没有桌椅?
我故意的。
来,别客气,都坐下吧。”
说完,他率先坐在了地上,其他人有样学样,纷纷席地而坐,只是,有些女士稍显尴尬,她们穿的是裙子。
“是我想的不周到。”见此情景,肖一若喊着工作人员和酒店要了些毯子,耽误了些时间。
“我也不让大伙猜测,为什么要坐地上。”
他看着众人的眼睛。
“没有特别的原因,就是我想让你们不太舒服,先提醒,这次的集训和你们往常参与的完全不同。
辛苦是必然,不过大家放心,伙食方面会很好,睡觉时间也会保证。
七天,想要完全改变一个人,你们觉得可能么?
当然不可能。
我想的是,只要有十个,或者五个能有进步,能在这七天里学到些什么,那就成功了。
我这个人不太喜欢鸡汤,不过有句话说的挺好,明天的你会感谢今天辛苦付出的自己。
挺直白的,你这个月用心工作,下个月工资少不了,对吧。”
有些选手露出了笑容。
“接下来的一周时间,我同样会住在这个酒店,有一点提醒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