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收到鲜花时,他还一度认为是搞错了。
毕竟主持人不像流量明星,一个作品就能拥有许多的年轻粉丝,被接机,没试过,有些激动。
以至于问了好几遍,确定是他的粉丝,这才喜笑颜开。
不仅签名,还拍了好几张合影照片,一路聊着出了机场,上了车,还不忘挥手告别。
“小秦,最近台里有啥事不?”
许久没有回来,肖一若想要了解下情况。
“和您走之前没啥变动,有个别领导换了岗位,罗导在准备新节目,杜鹏导演的《独居荒野》虽然电视收视率没有提高多少,但网络点击很高,台里已经确定,要拍第二季,已经在选人了。”
“那是和视屏平台合作咯?”
“对,哔哩哔哩上每个视频都有上万个硬币,几万条弹幕,很受欢迎。”
“蛮好。”
“您明天上班么,还是再歇几天?”
“得去了,已经和《华夏鉴宝》的导演说好了,这两天都录节目。”
“其实不用太着急的,你才刚回来。”
肖一若伸了个懒腰:“没事,不累,你回去让导演把台本发我邮箱,我先看看。”
家里还是干干净净,有妈的孩子像个宝,才坐了一会,接了不少电话,都是知道他回来了,打声招呼,问候一声。
这套小房子,他已经当做第二个家来看待,许久没回来,还是有些感慨。
正想着是睡一觉呢,还是找点吃的,一个燕京的号码打了过来。
“你好?”
“请问是肖一若老师么?”对面是个女生。
“是我,哪位?”
“肖老师,你好,我是燕视的小戴,戴春荣,还记得我么?”
“噢。。。”借着拉长音的功夫,肖一若快速回忆,一个戴眼镜女生的形象浮现脑海:“上回金话筒,是你来接的我们对吧。”
“没错,肖老师还记得。”戴春荣有些开心。
“当然,你给了我们不少帮助,打电话来是?”
“是这样的。”戴春荣解释道:“今年的金话筒已经开始筹备,经过商议,想请肖老师你来担任现场评委。”
“我?”肖一若站起身,去到窗户边上:“我不太够资格吧。”
“怎么会,肖老师你参加过金话筒,并且拿下第一名,比赛之后,发展的特别好,名副其实的冠军,成绩大伙都看在眼里,绝对没问题。”
“其他评委呢?都是历届冠军还是?”肖一若心动。
“哦不是,其他还是正常班底。”戴春荣说了实话:“肖老师你发展的最好,其他冠军嘛,都有点。。。所以,节目组希望你现身说法。
金话筒举办了太多届了,需要一些新鲜血液,评委阵容也是一样,以此来带起新的变化。”
“大概什么时候开始?”
“这次提早了一些,放在暑假,七月份开始海选,节目组希望您从海选一直到决赛,说出真实的看法。”
“我知道了,感谢燕视,感谢金话筒,不过我还得和台里协商一下。”
“应该的,不过请肖老师尽快。”
“好的。”
肖一若心情可不像言语中那么平静,能被金话筒邀请,自然是认可他的实力。
作为地方卫视主持人,绝对的荣誉。
一番手舞足蹈,给朱强副台长打去了电话。
向东没必要,他统领全局,对个人来说是件大事,对他而言,无关痛痒。
再说,朱强是分管综艺主持人工作,属于直接领导。
“朱台长,我是肖一若。”
“小肖啊,听说回来了?”朱强乐呵呵地笑着:“没事休息两天,不要太累了。”
“谢谢领导关心,没事,明天要录节目,出门了一个月,库存告急。”
“是嘛,辛苦了。”
“是这样的领导,我刚才接了个电话,燕视打来的。。。”
花了三分钟,把燕视的邀请说了一遍。
朱强挺淡定的:“好事啊,你的想法呢?”
“虽然觉得和其他评委们还有些差距,不过机会来了,尝试一下,学习一下,好像也是件好事。”
“嗯,既然你有意愿,电视台肯定支持,毕竟不是谁都能有机会参与,剩下的事你就不用烦了,我会找专人对接。
要参加,就得好好表现,你趁着还有时间,多去看看历届的比赛,总结一下。
最好是结合自身参赛的经历,去协助其他评委,帮助所有选手。”
“好嘞,我知道了。”
“这样吧,等你忙完了告诉我,好好开个会,研究一下。”
“行。”
朱强又叮嘱了几句,这才挂断电话。
砰砰砰,敲门声响起,诶,没完没了了。
打开门。
“哈喽!”
杜鹏高举双手,左边啤酒,右边卤味。
“欢迎回来。”
“你消息挺快的。”肖一若让开身子。
“必须的,电视台里什么八卦我都是第一时间知晓,一哥回家,怎么能不迎接。。。咦,影后不在啊。”
“回燕京了,录了一个月节目,她得赶行程。”
“啧啧,还想聊几句,看来只有下次了。”
杜鹏自觉地将吃食拿出:“拿俩杯子过来,还没吃吧?”
“没,你来的是时候。”
呲呲。。。咕嘟咕嘟。。。哈。。。
杜鹏过来,肖一若挺高兴的,特别是一杯啤酒下肚,舒服。
“三家村的牛肉吧?”
“朋友,好嘴力。”杜鹏竖起拇指:“挺久没吃,是不是想念了。”
“对啊,在外头天天吃海鲜,鲍鱼,小青龙,花螺,小章鱼,全都是鲜活的,每天每天不重样,吃的我都腻了。”肖一若点点头。
杜鹏一愣,瞬间,手里的鸡爪就不香了:“肖一若你故意的吧。”
“没啊,回来的时候,水族箱里还有十几斤的海鲜没吃,全送了。”
“为什么不带回来?”
“多麻烦,吃怕了。”
“你,我。。。”杜鹏忿忿地干掉杯中酒:“我的节目收视一般。”
“嗯?”肖一若抬起头:“0。6不算差啊,而且不是说网络播放特别好,已经确定制作第二季了么?”
“你都知道了?”杜鹏凡尔赛失败。
“对啊,哦,刚才我接了个电话,金话筒邀请我去担任评委。”
杜鹏:“。。。我还有事,先走了。”
第三百二十五章 小聚
古玩街的老板们也是许久没有见到肖一若,非常高兴。
两天节目一拍完,非得请客,喊上了两位主持人,去到了当地一家饭店。
觥筹交错,很是开心。
肖一若在古玩街老板们心里,可是大恩人。
除了受邀参加节目之外,他还是东安市旅游代言人,古玩街自然也在其中,大伙的收入都有些提升。
如今的鉴宝已经不止是停留在摄影棚内,进行了一些改动。
节目依然是对抗模式,专家VS民间。
战场除了来鉴宝的普通人,还有了外景部分。
全国随机选取一个古玩市场,每队拍出2…3位代表,一个小时,五百元资金。
看谁最后买到的物品价值更高。
一经推出,受到观众的欢迎。
普通人看古玩,就是想知道价值几何,根本不关心艺术收藏,也别和我说那些大道理,没兴趣。
让专家去捡漏,一方面可以感受到惊喜,另外也是检验实力。
“肖老师,要不下次,你带队,咱们一起去看看?”有老板发出了邀请。
“行啊。”肖一若没有拒绝:“导演,咱们下次外景拍摄什么时候?”
“后天。”
“那带我一个。”
“去燕京,潘家园,您有空不?”
“应该没问题,燕京我挺熟的,到时候带你们尝尝当地特色。”
“肖老师,导演,民以食为天,”有位老板好奇:“为什么你们不弄个节目,和美食相关的,比如到一个地方,探访当地最好吃的东西,收视应该会不错吧。”
“以前好像见过,现在少了。”
“确实,有这个节目会很方便,到哪玩,知道该吃什么。”
肖一若放下筷子:“你们说的都对,也的确有电视台做过类似的节目,而且不少,为什么现在没了,我琢磨有几个原因。
第一,网络发达,你有个手机,随时可以查阅,不用等在电视机前等待,人家播的,不一定是你去的地方。
第二,也是最重要的一点。
众口难调。
最简单比喻,咱们说香菜。”他指着其中一道菜:“来,喜欢吃的举手我看看。”
半数左右。
“明了了吧,你爱的,别人不一样爱,有人喜欢大鱼大肉,就有人喜欢清粥小菜,永远不可能满足所有人的需求。
这就会演变成什么,节目里吹捧的天上地下难有,主持人也没说错,他就好这口,觉得好吃,鼎力推荐。
可是其他人就不一定了,也许根本吃不了辣,也许觉得油腻。
便会觉得你节目纯粹瞎播,肯定是收了钱,给人家打虚假广告,三人成虎,遇到这种情况,你咋办?”
“有道理。”
“还有些人就是坏,一定要唱反调,你说好,他偏说差,根本不管事实,为了是吸引关注。
造谣的成本太低了。”
“肖老师说的没错。”导演叹气:“所以现在的美食,基本是统一介绍,直接是派系,几十道几百种,总有你喜欢的。
单独的一道小吃,或者其他,撑不起一档节目。
吃播大伙都爱看的,现在各大平台也特别多,我媳妇没事就爱刷短视频,隔三差五家里送来快递,都是吃的。”
“是不是翻车率特别高?”肖一若笑道。
“没错,要么不能吃,要么不好吃,十个里头最多一到两个还行。”导演颇为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