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崔瑾昀领着梳洗干净的师兄,去见了李温和郑颢。
郑颢一见道士师兄,心里乐开了花。他没想到,轩辕集不在罗浮山,竟然跑到长安来了,他听崔瑾昀多次说起师傅、师兄,却不知他师兄就是轩辕集。
前世,圣上听说罗浮山的道士轩辕集,道法高明,懂幻术,能制长生不老的仙丹,便千里迢迢将他迎进长安。
那时所有人都不知道,圣上已经长期服食丹药成瘾。轩辕集却看了出来。
圣上问轩辕集,自己还能在位几年?轩辕集答:四十。
圣上大笑,以为知己。留轩辕集在宫中为自己炼丹药,谁知轩辕集却劝他少吃丹药,而且,只炼出第一炉丹,便翩翩出城,不知所踪。
圣上,在位十四年而终。
轩辕集所炼丹药,为益寿延年的养生药,但他知道,这些药远远不及其他“金丹”,能给圣上带来快感。圣上入药瘾已深,又听不进别人的劝,他在皇宫只待了不足一月,便果断离开。
圣上病重,想起轩辕集劝他少服丹药的话,派人多次四处寻访,却再没找到这位轩辕道长。
前世种种,郑颢虽然不甚明了,可最后传来圣上背疽不愈,药石无灵的消息,他已经想到,这就是轩辕集当初说出的,让圣上不悦的结果:
仙丹之毒,刺激神经,获得愉悦,可它的毒沉积于体内,身体将失去自我修复的能力。
若是轩辕集能早一步,圣上就不会早早走到最后一步。天朝盛世,还能在圣上手上延续得更久。
今生,郑颢还想着,要到罗浮山找到这位轩辕集,借他的名声和身份,尽早劝圣上不要服食丹药,想不到轩辕集突然就近在眼前。
李温还不知这位轩辕道长的厉害,说是师兄,他的年纪比崔瑾昀老得多。李温笑道:“轩辕道长既有非凡医术,为何还要在集市行骗?”
轩辕集撅须笑道:“世上许多人,或病已在表而不自知,或讳疾忌医。你要认真告诉他:‘你有病’,他一定会回你:‘你才有病,你全家都有病!’。
但他们又会去相信,那些神神鬼鬼、子虚乌有的说辞,贫道用些障眼法,治了他的病,取一点药钱,哪里算得上是行骗?”
郑颢点头笑道:“妙啊!医于无形,妙手天成,大医也不过如此。轩辕道长和师弟多年不见,您可要在京城多住一段时间。”
“浮云随风去,遇山且徘徊。只要他不嫌我喝光他的酒,住下又何妨?”轩辕集哈哈大笑道:
“我记得你,当年就是你送我师弟进山。远远一瞥,便知并非俗人。我和师傅一直想不明白,是哪里走漏了风声,让小郎君得知我们的藏身之所。”
郑颢笑而不答:可惜我当初没看见你,否则不会不知道,我要找的道长,就是崔公子的师兄。
“郑三郎一向神机妙算,师兄,您倒可以和他切磋切磋。”崔瑾昀笑道。
李温也很高兴,崔公子医术高明,这位师兄,必然不在他之下。
他笑道:“真是缘分,要不是‘笑死不偿命’粉,长安城百万人众,茫茫人海,还没那么容易相遇。这样,道长住在书院,供养便由小王出,也让小王略表心意。”
崔瑾昀刚要推托,郑颢看了他一眼:他有钱,让他出。
崔瑾昀:你的钱是留着下崽的?
郑颢:那是聘礼。
崔瑾昀:聘什么?没看清楚,再看我一眼。
第066章 武阳
圣上用了一个不起眼的内侍臣王忠实,做了神策军左军中尉,看似顶替马元贽,但他手上只有神策军和人数不多的内卫龙武军。
李长风、杨怀信分领了金吾军、羽林军将军,各下设左右两副使,分了禁军兵权。
现在,崔公子又得了个有趣的道长师兄,真是秋高气爽心情好。
李温带着阿楠、阿柏两人骑着马从藩篱坊出来,他正打算和郑颢他们几个,出城骑马去。刚刚走过兴宁坊,李温忽然听见一阵女子哭声。
这条路正对着通化门。
在天朝,从长安到东都洛阳,只有南北两条官道,通化门就是南官道的起点,因此,很多百姓都在通化门外的长乐坡送别亲友。
哭着回城的人不少,但像这样哭的人可不多。
“阿柏,过去看看怎么回事?”
阿柏有些犹豫,小声道:“殿下,今儿您只带了咱们两个,还是别管闲事了吧?郑翰林还等着我们呢。”
“叫你去你就去,光天化日,你还怕谁敢袭击我不成?”
李温今天穿着一身银白暗花骑装,袍子、披风上都没有纹龙绣凤,就像是个贵族小郎君。
阿柏过去看了看,回来说:
“就是个小娘子,被她的醉汉爹卖了,今天跟春香楼的老鸨说好,出城拜了母亲,就进春香楼,可到了坟上,她便掏出刀子自杀。老鸨一生气,当街就要卖掉她。现在有人要买她,她又不乐意,所以就哭上了。”
“阿柏,叫你去看你不愿意,看了一眼,就能说上这一大堆。”李温笑道:
“这也算是个贞洁孝女,走,过去看看,大不了付了铜钱,替她赎身,别叫她被不喜欢的人买了去。”
阿柏急忙拦道:“殿下别去!买她的人,还是别去惹的好。。。。。。”
“什么人要买她?你能不能一次说完?”阿楠也表示不满。
“买她的人。。。。。。是武阳郡王。”
这下阿楠也不支持殿下过去了:“殿下,还是算了,武阳郡王从小就没让过您。咱们俩不能出手,您又打不过他。。。。。。”
李温脾气上来了:“小时候打不过,难道现在还打不过吗?再说了,我是斯文人,有说要过去打架吗?我就不能和小堂叔讲道理?”
阿楠苦笑道:“您要和他讲道理,还不如打一架来得痛快呢。”
李温不管那俩小子还要说什么,下马朝那群人走了过去。
“小娘子,我是怜香惜玉才会容忍你那么久,钱也付了,卖身契也到手了,你说不想跟我回去,这是几个意思?就是到了官府里,京兆尹也得把你判给我。大伙说,是不是啊?”
李温还没挤到人群里面,就听到堂叔在理直气壮的在拉人心。
武阳郡王长得倒是人中龙凤的模样,就是从小花心,小小年纪就把母亲的婢女霸占了个遍,封了郡王之后,仗着圣上对所剩无几的王爷恩宠有加,更是肆无忌惮。
皇室规矩就是这样,只要这些宗亲旁支不觊觎皇位、不热衷政治,捅天大的篓子,皇家也能给你罩着。
更何况,李悕也就是好色好玩好喝好赌,远没有到让圣上闹心的地步。
“堂叔,出了什么事?”
李悕回头一看,是李温,忙指着跪在地上抽抽搭搭的小娘子说到:
“侄儿,叔叔买了个小娘子,卖身契都到手了,可她却要死要活不肯跟我走,你说是什么道理?”
李温低声在他耳边问道:“小堂叔,以你的手段,不像是要在路边求女人的人,今天闹的是哪出?”
“今天闲着没事,以德服人。”李悕也小声答道。
李悕虽是堂叔,也只比李温大七、八岁,正是精力旺盛的时候。只要三天不惹点事出来,袁王妃就要去庙里烧高香了。
原来如此。看来,堂叔今日心情不错。李温有了主意,他笑道:
“堂叔,我看看那张卖身契,写的是什么?”
李悕从怀里掏出那张卖身契递给李温,还顺便展示给围观的嗑瓜子百姓看:
“看看、看看,这就是这位小娘子亲爹写的卖身契。”
李温接过卖身契念道:“兹有亲女郭青澜,开成五年冬月十二日生人,愿以十贯钱卖出,绝不反悔。父郭海。”
旁边嗑瓜子百姓都听的清清楚楚,纷纷议论道:
“真是亲爹买的,这也没话说。”
“哟,都十六岁了,什么事不通,还在这里故作扭捏。”
“就是,看这位郎君玉树临风,一看就是贵人,买回去她还不是享福,装什么清高?”
那小娘子一听,都是说自己不对的,哭得更厉害了。李温却暗笑:原来是通契,那就简单了。
卖身契分几类,有活契、死契,有专契也有通契。写通契往往是卖给花楼的,这样便于一手二手持续卖下去。
而通契有个毛病,它像掉在地上的铜钱一样,谁捡到,就是谁的。
李温拿着卖身契笑着问:“郭娘子,你爹将你卖了,有没有这回事?”
郭青澜早就认出了李温。
在宫里,她在人群中偷看过他,可惜一直没有机会与他结识。李温只在意自己的亲妹妹,连李蝶儿都不关注,更别说进宫陪伴她的一个什么远房表姐。
而郭青澜本人认为,李蝶儿不喜欢她接近那些王公贵族,大概是自己比她漂亮得多的缘故。
她抬起头,不用装就是一副楚楚可怜的样子,眼睫毛上还挂着泪珠,望着李温,委屈的点点头。
李温一看,哟,模样还挺标致,温柔可怜的,难怪堂叔有心情在路边逗她玩。
他抖了抖手上的卖身契又说:“你爹签的是通契,也就是说,谁付了钱,卖身契在谁手上,你就是谁的人,对不对?”
郭青澜心情复杂,她实在不愿意跟那个臭名昭著的李悕回去。旁边的嗑瓜子百姓等不及了,替她答到:
“对!”
李温笑着朝阿楠一伸手,阿楠摸出一两金子递到他手上,只见他顺手就将金子拍在李悕的手心里。
李悕还没搞清楚是怎么回事,只听李温对郭青澜说:“卖身契还给你,我堂叔也已经收了钱,你自由了。”
“哎!你凭什么替我卖人啊,谁要你的钱?”李悕急了,揪住李温的腰带不放。
李温回头笑道:“堂叔,以前我小,你老欺负我,今日也轮到我欺负你一回。你要不服,比射箭还是摔跤?”
武阳郡王上下打量着郓王,一抹嘴道:
“呸!你小子以为,你长大,我就